第三十七章 谋划落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十万大军在手,何愁大事不成。
于是魏延便留马岱与吕义领兵四万守阳平关,自领阎晏等诸将,率七万大军望白水关而去。
那白水关陆路北通秦陇,南接葭荫,水路溯白龙江而上可到甘南,下可达巴渝,至荆湘,乃西川三关的第一道雄关,过此关之后即为军事重镇涪城。当年刘备夺川之第一战便是杀了刘璋部署在白水关的大将杨怀、高沛,一举穿过雄关,拿下涪城。
可以说,谁控制了白水关,谁就可以从北面自由的出入西川,此关之重要,可见一斑。
魏延虽领七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但却并没有通报关上守将赵广,只言他奉圣旨,要经此关回成都面见皇帝,令赵广出关迎接,好趁其不备一举擒之,兵不血刃而夺下白水关。
魏延想自己目下乃是骠骑大将军,只要一朝勤王之名未传,则那赵广仍属自己的统辖,大将军命其出关迎接,焉能不从,故而他对擒杀赵广,夺下白水关是志在必得。
他心中所想更为长远,赵广擒下,凭借其关印,则武街、剑阁等险关亦可轻易夺下,大军势如破竹,直抵成都城下,到时皇帝别无选择,只能把蒋琬等人交由他处理。
皇帝在手,大权尽握,自可身兼大将军、丞相之职于一身,手下更有蜀国的十万主力,到时无论是汉中的赵云,还是永安的李严,都不得不面对现实。
待到铲除异己,巩固了权位之时,即可挥师而出,先灭魏,次灭吴,一统天下……
他策马缓行,脑海中不时的浮现过种种臆想的荣光,那一幕幕令他热血沸腾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不觉之中,嘴角微微扬起一丝笑意。
夜色深,蜀道难。
马嘶声,车轮声,士卒们默默行进时沉重的脚步声,杂乱无章的声音交织成一种铿锵有力又富有节奏感的声响,穿过薄云隐月下的黑夜,回荡在蜀地山川之间,朴实无华,但却令人心神震撼。
“大将军,前边再过二十里就是白水关了,为免那赵广疑心,是不是该让大军暂时停下了。”
阎晏的提醒打乱了魏延的神思,他抬头张望了一番,道:“好吧,大军暂且停下,你先派人却打探一下,若是那赵广已经前边等候,本帅便率几百人马先去擒了他,随后大军再夺关城。”
“末将明白。”
号令依次传下,大队人马渐渐收住脚步,从阳平关到白水关,这一段路途并不遥远,这对这些训练有素的蜀军士卒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然而,他们却感到异常的疲惫,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心理的疲惫。
虽然他们已经接到各级将官的通报,声称此次大军南下,是要去成都勤王,然而,他们知道,那个地方可不是一般之地,那是京城,此去最终要攻打的是京城。
纵然是对大将军深信不疑,但一想到要去攻打京城,心中总也难安,这一路上个个忐忑不安,神绪不宁,心情沉重不堪。
士卒们没什么见识,却已这般难安,而那些将军们对此行的动机却再清楚不过,心绪自也是极为复杂,有些人是妄图一搏,希望升官发财,有些人则纯属出于对魏延的忠心,而更多的将领则为吴班的惨死所慑,不得不从命。
魏延却没心情去考虑这些,他的心早已飞到了成都,飞到了功成之后,大展生平之才的遐想之中。
大军停留了半个多时辰,探马匆匆而回,那小校滚鞍下马,伏地言道:“报大将军,赵广将军率数万大军列阵于白水关之下,不知所谓何意。”
“什么!”魏延大吃一惊,急又问道:“你可有打探清楚?”
“此事千真万确,末将不敢有误。”

魏延大为惊异,原以为那赵广只会带几名亲兵前来迎接,何曾料到他会列阵关前,做厮杀之势。赵广此举,分明是得到了他要勤王的消息,意欲以武力阻挡。
如此一来,先前谋算好的计划就此落空,若然成都方面也得知了消息,必会令沿途各关死守,似白水、剑阁这等天险,想要攻下必是异常艰难,到时耗时日久而不得下,军心生变,他这所谓的“勤王”真相败露,则大事休矣。
魏延面色铁青,怒而望向阎晏。
白水关之变,确也出乎阎晏所料,但他却未见慌乱,沉声道:“白水关虽险,但那赵广却列阵于关外,我大军七万,正当蜂拥而上,将其一举击溃,趁势拿下关城,到时局面仍在大将军掌握之中也。”
事到如今,这也是唯一的办法,魏延也没时间再做其他计议,忙是传下号令,催动大军急行,往白水关奔去。
狂奔到关城之下,果然见数万蜀军严阵以待,火光闪耀之下,那赵广策马横枪立于阵前,虽见魏延七万大军如潮水般杀来,亦无所惧。
魏延本想一鼓作气杀入关城,但见赵广这般无惧之状,便是疑其有计,于是招呼大军同样列成阵型。
两阵相对,魏延单骑上前,大刀一指赵广,厉声道:“赵广,本帅命你出关迎接,你为何摆出征战之势,莫非相谋反不成!”
那赵广乃赵云之子,虽不及其父之神勇,亦有万夫不敌之气概,面对天下名将魏延,却是一身的泰然之色,从容说道:“魏延,你假造圣旨,意图谋反,本将早已得知,我劝你还是快快下马受降,本将送你去成都面圣请罪,圣上仁慈,或许会饶你一命,否则,不但身首异处,一世英名亦将毁于一旦也。”
赵广这一席话声势宏亮,魏延身后蜀军无有不闻,那些士卒一听这“假造圣旨”四字,心中无不为之一震,一时间,疑心大起,多有动摇。
魏延见军心微动,不由大为惊怒,他恐赵广再说下去的话,更会造成军心大乱,于是便欲速战速决,大刀一挥,招呼将士们冲杀而上。
那些士卒虽然心生疑惑,但还没达到敢反抗魏延将令的地步,眼见他号令一下,也顾不得多想,纷拥而上,杀向对面的蜀军。
那赵广早已定下应对之策,长枪一招,关下蜀军阵列忽然左右分开,涌上了数千老幼父嬬,又是喊儿子,又是喊丈夫的,场面滑稽不已。
原来赵广私下得到密报,言魏延意欲谋反,攻打白水关,于是连夜招集了涪城数千平民百姓,假扮魏延手下蜀军的亲属,藏于阵后,只待魏延兵出之时便放出阵前来哭喊。
其实这时天色昏黑,虽有火光,但两阵相隔百丈之远,相互之间谁也看不清对方的长相,但那些冲杀上来的蜀军,一听到这些老幼的哭喊招呼之声,立时心乱如麻,便以为自己的家人也在其中,这个时候哪还有什么打仗的心思,想也不想,纷纷丢下兵器,奔上前去欲与家人相见。
魏延怎料到赵广智谋多端,竟会想出这等妙策,他又何尝不知那些所谓的“家属”多半是赵广临时随便抓了些百姓冒充的,然而手下的士卒们却都信以为真,早把勤王大计和他这位大将军抛之脑后,不战而降者不计其数,魏延连斩十余人亦是止制不住,而那些被他所逼的蜀将之中,亦有不少趁乱逃了过去的。
那阎晏眼见情势剧变,急道:“大将军,这等形势已无法挽回,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赶紧退回阳平关再从长计议吧。”
事到如今,别无选择,魏延只得率余众往阳平关撤去,那赵广岂容他全身而退,急是率众紧追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