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喜讯频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东西较多,“芙蓉坊”给我们雇了俩马车护送我们直接回家刚到家门,就看见
门口站立着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旁边停着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看见我们赶紧过来。。。
“敢问夫人可是韩雨公子的母亲?”少年彬彬有礼,抱拳相问。母亲上前回话:“正是,小公子与小儿相识?”
少年拱手鞠躬行了一个晚辈礼,“小侄和韩雨是东宫的同窗,小侄姓赵名路。。。”
听说少年是儿子的东宫同窗,母亲急忙问道:“可是我家恪儿出了什么事?”
“恪儿?恪儿可是韩雨兄的小名?”叫赵路的少年反应停快,是个聪明孩子。
得到肯定答复后,赵路解释说:“韩兄并未有事,伯母切莫惊慌。小侄此次前来只是帮韩兄带给口信。。。”
“由于年关将近,太傅大人特恩准我等侍读回家团聚。小侄因路途遥远先行两日。临行前韩雨让小侄给伯母代个话,他后天就回来,因另一位同窗需在贵府讨扰几日,故请伯母收拾一件客房。”
“太好了!大哥要回来了。。。。。。”姐姐和我都很高兴,母亲更是激动得眼圈泛红。
“话已带到,小侄就此告辞了。。。”赵路又是一礼,转身上了马车。
“谢谢赵公子,进来喝杯茶吧。”母亲此时方想起待客之道。
“伯母不用费心,小侄现在也是返家心切。改日再来讨扰。。。。。。”话落马车疾驰而去。
正当我们目送完赵路马车驶出街口,准备进门时。
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
“请问夫人,此处可是韩离韩牧胡将军府邸?”一名身着轻甲的军官立马抱拳相问,看品级应该是校尉。
“正是,将军有何见教。”母亲端庄相答。
“不敢,请问您可是韩夫人?”
“正是韩家妇。。。”
军官纵身下马,持鞭抱拳一礼,道:“在下是韩将军帐下副将李云峰,此次回京公干。将军托在下给夫人带回口信,估计数日将军与鲁国使团就将抵达京城。此次回京将军与新结识的兄弟同返,将军让在下告知夫人,请预先准备好客房和日常用度
我们闻言都觉得巧合,前脚大哥刚说要回来过年并携友返家小住数日,紧跟着父亲又带话说要回家,可巧也带人回家。
“感谢将军传话,请到大厅用茶,我即刻预备酒饭。。。。。。”母亲很高兴,都是一年多未见的亲人,这几天就要团圆了。
“不劳夫人费心了,在下的家也在京城,一年多未见家小实在是思念甚紧。此刻将韩将军所托之事完成,在下归心似箭啊。”
“如此就不耽搁将军与家团聚了,年间我夫君回来还请将军及夫人常来走动。”母亲明白边疆将士多年未与家人相见的迫切心情。
“是!在下告辞。”李将军翻身上马,引缰扬鞭。
一阵马蹄声由近而远。。。。。。
“秀娥,这,这太好了!我这几天一直不愿意面对过年,去年的年过得实在太冷清了。现在好了,他们父子俩都要回来了。”母亲激动地拉着秀娥姨的手,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是啊小姐,他们还都要带朋友回家呢,今年看来够热闹的。”秀娥姨也很高兴,门锁都开得不利索了。
进到小院,还未等我们放下东西,母亲就开始吩咐众人的工作。。。。。。
“秀娥和我将西厢房两间杂物房收拾出来,里面的东西先堆到洛儿房间。”
“为什么放我房间?放姐姐房间一样啊!”太不公平了,我忙抗议。
“女孩子的闺房哪里能放这些杂物,听话!”母亲如战场将军,气势如弘。
“还有!洛儿去将你父亲的书房收拾整齐,你这半年天天往里面跑,把你父亲的书房搞得乱糟糟的。”
“珏儿去将库房内各种摆设清洗一下,一会儿我们一起将大厅布置妥当。”库房的东西我看过,不过就是些普通的瓷器和木制装饰品,不值什么钱。但母亲勤俭,就这些东西也担心子女损坏,平时都放在库房,只有重大日子有宾客上门时才使用。
“恩,这院中的花坛也需要重新规整一下,秀娥明天和我去趟娘家,问父亲要些珍贵的花草。”
全家进入战备状态,每个人各司其职,一派忙碌景象。
“哪里乱了?这书房有什么可收拾的?”站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闻着勋墨的幽香我无从下手。

自从进入陈家的“书斋”读书,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父亲的书房,这里虽说没有大户人家的古书珍本,但父亲兴趣广泛酷爱好读书,所以书房有许多近代文史,名人诗词手抄,大量的军事书籍,甚至还有各国杂记。。。。。。
这半年时间我几乎泡在书房里,母亲开始时怀疑我是否能看懂,后来发现我并无损坏书籍的恶行,也就不再总是叮嘱着我了。
有了这些书,我就有了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半年多的时间让我基本掌握了这个世界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区别等。简而言之;这个世界的发展轨迹基本等同于我原来世界的唐宋时期,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文明。
我在“书斋”一直保持和其他同学相同的学习进度,为了避免成为“木秀于林”的悲剧人物,我费尽心思地掩盖着自己两个世界、几十年的学习成果,像其他幼童一样每日摇头晃脑地背着圣人书经。
“怎么不需要收拾?将书房的摆设按照你父亲离开时的样子规整好,包括各类书籍的放置位置。”面对我的质疑,母亲根本不予理睬:“快去!我还忙着呢!”
无奈只能凭借记忆将各类书籍重新摆放,我发现我原来看了这么多书,工作量很大我穿梭在各书架之间。。。。。。
第三天,清晨。。。。。。
一早又被姐姐那冰冷的玉爪从酣梦中惊醒,很不情愿地换上本该在新年预备的新衣。昨天的全家紧急备战进入到时期,每间屋的清洁卫生已精细到任何角落,加上“一尘不染”的最高指示,让母亲的领导天赋发挥到淋漓尽致。而持续工作到深夜我们也都累地倒床就睡。
看着姐姐略黑的眼带,我知道她肯定为今天能穿新衣而兴奋地整夜都没睡好觉。经过我细致的观察;这两天她有空就对着家里那面尺余高的铜镜傻乎乎的发笑,十岁的年龄就有提前发花痴的征兆。还好母亲没有将姐姐送进陈家“书斋”学习,(书斋里有本家女孩就读,目的是让女孩知书达理,没指望今后光耀门楣。)而是从六岁起亲自启蒙,如果放任其和那些陈家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在一起,多年后不定演绎出什么“西厢”,“红楼”之类的哀怨离愁。。。。。。
真是人要金装。。。“芙蓉坊”不愧为服装界泰斗,你看看那铜镜中的我;鼻挺似山岳,剑眉入云霄,凌空英雄眼,唇比牡丹娇。。。。。。活脱脱的玉树临风美少年十年前的缩影。
“看着镜子傻乎乎地笑什么呢?过来看看姐姐今天漂亮吗?”作为家中现在唯一的男性,我的答案就代表整个异性的审美观。
服还行,就是人。。。。。。”故作深思装,随时观察敌情变化。“再有点女人味就好了。”意见很诚恳,你个十岁的丫头说什么漂不漂亮,你应该形容可爱不可爱。
“什么女人味了?我哪点不像女人了?”问题被扭曲到质疑性别的高度,小女孩的理解能力令人惋惜。
“漂亮!绝对漂亮,如花!似玉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说的就是我姐姐。”我很邪恶地将“如花”的发音加重。想努力从星爷电影中的“如花”人妖扮相中找到姐姐的影子,但我失败了,凭良心说姐姐还是长得很可爱的女生,长大后的容貌应该离我的形容不会太远。主要是父母的基因不错,就严谨地评论来说;也是一家的帅男靓女。
门外的积雪已经被秀娥姨整理干净,大家见面都夸张地赞扬对方新衣上身后的三维效果。母亲开始安排今天大哥回来后,宴席的组织结构。当然这和我和姐姐基本没有关系,我们被允许在院角成堆的积雪中,发挥自己对人类结构的伟大创造。
很快,院中堆出两个大小不一的雪人,姐姐甚至在雪人身上勾勒出惊人的女性特征。。。
“姐姐,这两沱一大一小的是什么?”太不专业了,是对女性构造的亵渎。
“小孩儿懂什么,这在词汇中叫‘玉峰’或叫‘蜜桃’。”看来姐姐偷看了色情小说,还‘蜜桃’呢。。。。。。
闻着从厨房飘来的各类食物的香味,我感到我现在好饿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