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回 孔明出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绍那里因为文丑的缘故而犹犹豫豫的不好受,可刘明这里也同样的被一个人说教的不得了。
这个人已经跟刘明絮叨半天了。刘明早就听得有点烦了。可偏偏这个人是刘明同样也不想轻易的开罪的一位,所以,刘明也只能无奈的忍受下去,耐心的等候这位大人诉说完他的政见和主张。并且还要摆出一幅虚心受教的样子。
原因无他,因为这位大人就是刘明得老岳丈——蔡邕。
刘明出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影响,对自己的这个老丈人还是十分尊重的。而且,刘明这个老丈人平常也是不显山露水的,总是尽心做好自己那一份的工作,从来没有仗着自己是刘明得老泰山身份,而做出过什么比较出局的行为。就连这一次,也是出于为刘明得大业着想,为了大汉民族的长远发展,这才不辞辛劳的来此向刘明死策的。故此,刘明也只能保持着微笑的忍耐了。
终于,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煎熬,蔡邕的长篇大论总算是说完了。
刘明在蔡邕结束发言的一刻,暗暗的佩服:天啊!总算是说完了。我这老丈人这回足足说了两个时辰,这就是四个小时呀。我这老丈人还真不愧是一代宗师,真能说呀。
说实在的,蔡邕说了没几句,刘明就明白了,不就是反对自己悬赏花红,借助鲜卑人的兵马攻打董卓,以防鲜卑部族借机发展壮大嘛。可是自己这个老丈人准备的也太充分了吧,愣是从周天子遣彝人牧马说起,一直说到现在的窦宪击匈奴,摆事实,讲道理,溜溜说了这老大半天的。弄得自己好不难受。
此时刘明不禁得意自己的先见之明,早早的就把太师椅做出来了。要不言的话,还像自己刚来的那样,跪坐谈话,那自己现在还不得残废了。
不过,蔡邕说了这么半天,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最少刘明对自己花钱雇用鲜卑人讨伐董卓,会不会在击溃了董卓之后,却壮大了鲜卑产生了犹豫。
可刘明在通盘的核算了之后,却更加的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刘明信心十足的对蔡邕说道:“岳丈大人。您忧国忧民之心。本公敬佩万分。您的谨慎思虑,更是对本公敲响了警钟。是本公不致迷途出错。然,您的立论乃是建立在鲜卑毫无伤亡,而后得我财力壮大的推论之上。而今,我只悬赏花红,却不管鲜卑各族行事之经过。鲜卑各族出兵,粮草用度,由其自负。咱们是一概不管的。此乃是空耗鲜卑部族的实力。而在咱们悬赏的花红之中,除了粮食三十万斛之外,可再有一物是有利于他民族之生长者?美酒、金珠、黄金宝镜,皆奢侈之物,除了迷惑其部族首领之外,于他鲜卑子民又有何用?且,美酒在鲜卑等塞外虽然昂贵,可在咱们这里却所费有限。而金珠财宝虽被鲜卑等部族认可,可如今咱们这里却又从新制定了货币,黄金等物不再流通。至于那黄金宝镜,虽然是稀罕之物,可是那也是咱们自己所制。如不是为了物以稀为贵,咱们随时可以大量制造。而那五匹布的补偿,更是他们鲜卑部族以性命才可换得的东西。鲜卑士兵拼杀战场者,必为族中之青壮,如若他们的青壮因此大量的伤亡,则他们的本族的实力必定元气大伤,他们今后的人口发展也会大受影响的。这样一来,只会便于咱们今后对他们的控制及融合。至于鲜卑部族借机劫掠咱们中原内地的忧虑,那更是不必考虑。董卓地处西凉,鲜卑各族出兵,自然从塞外草原进攻。何用通过咱们幽州这里?而董卓的实力庞大,如无咱们插手,焉能败在鲜卑部族之手?且,董卓与南匈奴关系莫逆,就算是董卓不敌,他也可以请南匈奴出兵抵制鲜卑部族。而南匈奴各部族,即使不看在董卓的交情面上,他们也不可能眼看着和他们同居草原之上的鲜卑部族发展壮大的。到时候,南匈奴和鲜卑部族之间也必然会牵扯出往日的纠纷,从而大动干戈。然,他们自相残杀之时,正是咱们从中获利之刻。如此,悬赏花红,对咱们百利而无一害。咱们何乐而不为之?”
蔡邕真没想到,自己得到消息后,忧虑半天的事情,竟然被刘明三言两语说没了。而且刘明这思路也太深了,不仅消耗鲜卑部族的实力,竟然连南匈奴也算计进去了。整个就是抱着既然咱们中原动乱了,那也不能让塞外各民族安稳的发展了的想法。省得他们日后发展壮大了再找咱们中原的麻烦。
蔡邕服了。彻底的服了。可是蔡邕服的高兴,服的痛快。他为自己有这么一个深谋远虑,意志坚定,不为自己言语所动摇的主公而高兴,为了有这么一个精明的女婿而骄傲。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这主公无忧矣。
蔡邕高兴的哈哈大笑。忧心一去,蔡邕想起自己的老友寄居在自己这里多日了。以自己的老友的才干,辅佐自己的主公,那真是锦上添花了。蔡邕立马向刘明进言道:“老夫昔日挚友孔文举来咱们这里多日了。以其之才,为官可育化一方之百姓。主公不可错过。”
刘明对孔文举的大名那可没少听自己的老岳父提起,那乃是大名鼎鼎的孔子第二十代嫡系传人,学问出众,才德过人。就孔文举的那个名人效应,在这个年代谁不晓得?而且就算除了自己老岳父的夸赞之外,‘孔融让梨’的典故,又有哪个受过中国小学教育的人不知道?自己好歹也算是高中了。当然就更知道了。
可现在刘明听到孔文举的大名,首先想到的不是崇拜。刘明早过了当初刚来之时,见到这些名人就激动不已的时候了。名人都见得麻木了,习惯了。现在刘明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借助孔融在士林中的名望,能对自己的基业发展造成多大的声势影响。能减少多少不必要的阻力。

刘明一算之下,便宜呀。这种大家伙,绝对不能放过。随便的找个官职供起来,那自己今后的发展就顺利的太多了。
刘明心里高兴,尤其是这种高兴没必要藏起来,可以随便的让人看,这就更叫刘明高兴了。刘明兴致冲冲的拉着蔡邕就去拜见孔融。
到了孔融那里,孔融也十分的高兴刘明能亲自的来请自己出山。这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结果,双方是相谈甚欢。
谈话中,刘明问孔融为政之道,以试孔融之才。
孔融答的也十分的巧妙。孔融说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现今太尉大人这里,严明法度,使百姓知其有所为,有所不为。又办报纸,言明善恶美丑,是非功过,使其知应所为,应所不为。此以乃是为政之道之所极。远胜属下当初以德治理的境界。主公又何必再来问我。”
刘明听的是心里美。而且对孔融今后的治理能力也有所放心。最少这孔融绝对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愚人,他对自己的政策明白得很。甚至都快比自己更明白了。要是当初孔融更懂些军事的话,北海也不至于被管亥占领了。
没想到刘明正想着管亥呢,孔融也提起管亥来了。
孔融向刘明进言道:“主公。昔日融失北海,有负先皇守疆之责。然,融观管亥其人,绝非顽劣不堪之徒。其心中尚存大义,有是非黑白之明。只是生活无所依,这才聚众生事。从其破城之后,遵守言诺,不伤百姓分毫。其人还是可堪教化的。属下愿意为主公赶赴北海,劝其归降。还望主公恩准。”
孔融这话,真把刘明说愣了。本来刘明就要和袁绍爆发一场大决战了。这管亥绝对是要召回来,使其成为袁绍背后的一把尖刀的。可是,这从孔融的嘴里说出来就令人奇怪了。这孔融就不恨管亥夺了他的北海么?还是说这孔融从中看出了些什么?
想到这些。刘明试探着问道:“先生何出此言?难道先生忘了管亥的夺城之恨不成?且先生又是如何断定管亥的为人的?”
孔融笑道:“斯逢乱世,融不识军务。虽北海富有,民风淳朴。总是他人口中之肉,若如羊行狼群,总为他人所惦记。融忧心此事,决非一日。总恐城池易主之日,百姓受贼人所扰。亡于战火,无法安居乐业。融无计可施,只有纵情于美酒,以逃避此忧虑。然,北海易主之时,百姓安然无事,融为此雀跃不止,又何恨之有?且管亥能护得北海一方之民不殃及战火。融不仅不恨他,尚要感谢于他。至于管亥为人。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融在北海易主之后,颇受管亥的礼遇,于其相处多日。融焉有不知的道理。融以性命担保。只要主公肯招安管亥,管亥必然欣然而降。对主公忠诚不二。”
刘明一听,心里更乐了。这到不用你用性命担保了,只要我招安,管亥肯定得降啊。这管亥可一直就是自己这边的人马呀。
不过,这事还不能让孔融知道了。刘明只能忍住笑意,装着大受感动的样子,对孔融说道:“先生一心为民,为国。不顾自身安危。本公受教了。先生之美意,本公不敢拒。唯请先生以国事为重,珍惜贵体。让本公遣人护送先生同去。以策先生安全。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刘明心想:让孔融去招安管亥也不错。最少什么人也不可能从这里想到管亥和自己的关系了。只是需要叫人跟着点孔融,到时候知会管亥一下别露了就成了。
而孔融得到刘明的恩准和信任。那孔融可就更高兴了。
就在大家都挺高兴的时候,一个小孩一蹦一跳的进来了。
孔融借着高兴劲,对蔡邕说道:“伯喈兄,此是犬儿,时逢入学之龄。幸喜伯喈兄乃是当世大儒宗师,还望伯喈兄能收下犬儿,以为教导。”随后,孔融又命这个小孩跪地拜倒,给蔡邕行礼。
此时蔡邕也正高着兴呢。而且好友之间,互为教导子女那也是常理之事。故此,蔡邕也非常高兴的答应了。
蔡邕既然答应了,那就得给这个小童取个好名字了。学童入蒙,由老师命名,那乃是常理。在此之前,童子只是有小名儿而无大号的。
蔡邕思前想后,决定借用刘明的明字给这个弟子,以望他明礼仪,明是非,明廉耻。
孔融对蔡邕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孔明,那是非常高兴的。寓意多好呀。可刘明就比较郁闷了。眼前这个小家伙就是孔明了。那诸葛亮怎么办呀?今后这孔明、诸葛亮不就成俩人了吗?
不过,也没多少的时间让刘明郁闷了。飞鹰传书,冀州那里有紧急机密事情来报。贾诩、杨军他们派人请刘明赶快回去商议军情。
刘明不敢怠慢,赶快就动身往回赶。不过,刘明走之前,还是交待了孔融明天就可动身去招安管亥了。自己回头就派保护孔融出使北海的人过来,同时也会把自己写给管亥的招安令带来。
等刘明到了议事厅。不错,刷刷齐得老四位,杨军,贾诩,荀彧,荀攸,这几个如今自己身边的主要谋士,一个不拉的全都在这里等着自己了。就冲着这几个谋士满脸兴奋的样子,刘明就知道,这回冀州来得消息肯定是好事。
可是,等刘明坐定之后,一听杨军的汇报,刘明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是估计低了。这确实是大好事,而且还是大大的好事。好到自己都无法想象了。竟然还会有这么好的便宜给自己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