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字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何写好小说
谈创新
创新是每一个写手必备的,也是每一个写手所追求的。
创新:顾名思议,就是打破传统,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很多写手会这样认为:摒弃旧的故事和情节,而且还要摒弃老一辈的思想和写法,因此就随意编造,连书也不看了,整天捉摸自己的想法,以至于茫然而没有头绪,写出的故事也是东拉西扯,乱成一团,就是创新了。
首先我确认一点,书中揉入自己的写法,是对的。但胡乱编造,李逵痛扁关云长这类的事,你要是无厘头搞笑的作品,还可以;但要是一本正经的小说,那我看这样的创新就不必了。
其次从写作手法上说,中国图书何止千万,写作手法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你不揣摩老一辈的写作手法就要创新,你知道新有多少,哪个才是你创的?
有新当然有旧,有对比了才有新旧之说,所以创新就是要从原有的基础上改进、提取,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你白忙一场。(注:郑重声明,自认天才的除外)
写故事不是单纯的码字,把字排出来了,就是故事.
故事的创新要顺着读者的心理,顺着千百年来的传统,不要轻意尝试改变读者已有的习惯,污蔑他的偶像。说明一点,我的意思不是要你的创新一成不变,而是要顺理成章的创新,打破传统要多废点脑筋,最少要给你的读者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写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逆向思维,你顺着他的意思想不通,就试着往相反的方向想。往前想想不通,你可以退回来往后想。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又何必非要往墙上撞呢?
接下来,再说一下写作手法,也做写作技巧。写小说的人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主要写的什么?
有句话叫做:‘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很多的作者都明白,这是因为老年人阅历资深,再看了三国行军打仗的妙策,就会想着造反。少年人容易冲动,如果再看了水浒拔刀相助的义气,难免惹事。这两本书的意义都很明确,一个写的是计谋,一个写的是义气。计谋就一定要有聪明的人,于是写到诸葛亮的时候,他的聪明才智可以达到:气死周瑜、骂死王郎;安居帐中,可以屏退五路兵马;调琴城上,可以吓退司马百万雄师。历史上真会有这样的事吗?不见得,但人家写出来了,这是技巧,一种衬托的技巧。你的书要创新,怎么应用这种技巧,怎么突破这种技巧,这才是你要动脑的地方。
水浒就不多说了,每部书的技巧都有很多,多多揣摩,领悟到了才是自己的,不学习就只想着创新,是自欺欺人之谈,也是浮燥的表现。织成锦绣任君看,针法如何不语之;正是写作的传统,笔者也是新手,领会的不会比大家多多少,说实在的写这篇经验之谈也还不够资格,写出来也不是想哗众取宠,只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切磋。以上纯系个人领悟,对与不对,大家原宥则个。
冲突
有一句意大利谚语说:“吃饭没酒,如同白天没有阳光。”故事没有冲突就想吃饭没有酒。
冲突构成故事,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作者可以写一篇有趣的散文,也可有些几段小说的场景和背景,但故事的本身则依赖于冲突。请想象一下:如果罗密欧和朱丽叶双方的家族是世交,他们不反对两位年轻人的结合,那将会是怎样一个乏味的故事啊。
冲突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是最明白无误的方式:两个人物之间的搏斗。这是西部小说的程式:戴白帽子的好人用枪打死了戴黑帽子的坏人:或者在小镇的酒吧间里,两个人拳脚相加。在这种小说里,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个都是唯一的冲突形式,这种小说被称之为“西部剧”。
事实上,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的电影也曾陷入这种怪圈,现在回头看看,完全是为了表现战争和胜利而表现战争和胜利。
科幻小说和惊险小说也曾经模仿过这种“西部剧”的冲突形式,当然其冲突的发生的背景更为广阔,更为复杂。以科幻小说为例,科幻作家把故事发生的舞台搬到了整个星际空间,但遗憾的是,其模式是一样的:**的格斗是小说冲突的主要形式。只是科幻小说中出现的不是盗贼而是可怕的异星人入侵。科幻小说中描写的也不是与印第安人打仗,而是一场星际战争。但其冲突是**的歌都,是好人与坏人之间的决斗。
在大部分的这类小说中,没有人物性格的发展。英雄人物、坏蛋,以及其他任务,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他们也没有内心冲突。
今天看来,这种小说幼稚的荒唐可笑,可是就是这种小说每星期都涌进编辑部成为废纸堆。所以,有必要向众多作者说明的一点是:乒乒乓乓的格斗根本不能算是冲突。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冲突呢?
对于作者,冲突是指意见、兴趣等各方面的碰撞或分歧,尤其是指由于不可调和的愿望、目的等所引起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斗争。
不可调和的愿望和目的,是真正能使小说获得生命的冲突。这不光是好人和坏人之间的武装冲突**搏斗,而是不可调和的愿望和目的之间的冲突。就想雷暴的形成是由于两种带不同电荷的云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一样,小说中的冲突也是由主要人物之间内心的冲突所形成的。
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拳打脚踢刀枪往来是最差的冲突形式,因为作者根本未作认真的思索。
在一篇好的小说中,在一篇好的小说中,冲突可在多层面上展开。冲突源于主人公内心深处,而后发展成为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而且,在小说,冲突往往最终发展成为主人公与道德、社会体系或是理念的冲突。
在人物这一仗我们谈到,每一篇小说的开始,都是主人公思想深处感情上的冲突:两种感情的冲突,如自由对恐惧,爱与恨,忠诚对友谊或是责任感对贪婪。
在短篇小说中,由于篇幅有限一般在小说一开始,这种冲突就折磨着主人公。长篇小说中可以用较多的篇幅来交代背景,但也应暗示主人公内心陷入不安的处境,当然不一定需要一开始就向读者交代清楚这种出土,但应让读者很快理解到,主人公有麻烦了。
有些小说冲突围绕着主人公与另一个人物展开的,事实上大多数**小说就是这种模式,还有些小说冲突的范围更大一些,但不管怎样冲突必须实实在在,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顺便提一下,对手(或称之为敌手)与坏蛋有很大的不同。对新手,塑造一个坏蛋要容易得多,因为小说就需要有个坏人去做坏事。
一篇真正优秀的小说,冲突是在多层次展开的。现实主人公内心的冲突,即感情的冲突,然后,由一位对手攻击了主人公的最弱点,是内心的冲突变成了外在的冲突,并使之表现在外部的世界中。
还有些小说中,冲突的对手不是人而是自然界或是宇宙,比如死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最终的结局通常都是悲剧。
正是冲突是故事展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乌托邦小说对起来令人索然无味,因为在理想美满的乌托邦社会中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作者可以写一篇快乐的游记,但你如果想让读者对你的小说爱不释手,,就必须在小说中描述冲突,而且,冲突越多越好。
人物
一切小说的基础是什么?
是人物,所有小说的核心都在于如何塑造有吸引力的人物,尤其是主人公,这是小说成败的关键。
事实上,我们可以给小说下个定义,短篇小说:用散文的形式描写一个人物力图解决一个问题。长篇小说:用散文的形式描写数个人物力图解决数个问题,当然这其中的人物要有主有次,问题要有大有小。
在科幻小说和惊险小说中,人物多种多样,可以是真正的人,也可以是机器人、仿生人、动物植物或来自外层空间的恐怖不知名的异形。不过大多的人物恐怕只能是人,偶尔有克隆人或是仿生人,也会有些幽灵和鬼魂。但是不管什么作为主人公,他们的言行举止必须像一个真正的人。
读者阅读小说,主要是为了消遣,他们不想听说教。如果小说写的是一部机器、一棵树、一只鸟,如果这些主角没有人类的特性,那读者很快就会感到厌倦,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小说中的人物都面临一个问题,比如说生存问题或是存在障碍的爱情,并让主人公奋力去解决这个问题,读者就会被吸引。
小说像任何一切娱乐形式一样,要能吸引并保持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小说又具有其他娱乐性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小说可运用文字直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作者仅凭纸和笔,就可以带领读者去异乡奇境进行旅行。
但小说也有其弱点。作家不可能面对读者直接进行解释或解决读者的一切疑惑,作家必须要把他想说的一切统统写下来,并希望读者能听到、看到、闻到、感觉到甚至尝到作者在小说中所描述的一切东西。
因此,作为作者,你的工作是要使读者生活在你的小说中。要使你的读者忘记他他们是坐在电脑前或是躺在床上看文字,而是使他们相信他们正生活在你想象中的世界,生活在你用笔创造出的世界中,他正在急诊室中抢救病人,他正绝望地站在海边等待黎明,他正在爬一座冰雪纷飞的山,山的那边是他的陷入险境的爱人。
总而言之,是要读者生活在你的故事中。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一个办法是,提供一个他所向往成为的人物。
让读者想象,她自己就是一个主角,挣扎于**和对自由的向往中,被另一个紧紧束缚着。或是因为备受伤害看不见希望,正慢慢滑向死亡的黑暗的却渴望被救赎。
作者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有两件事必须记住。
首先,小说基本上写主人公解决面临的问题的文学样式,主人公的选择必须十分小心。人物应该有独特的吸引力,并给一个难题让他去解决,从而使读者关心该人物以后的命运。小说中的主人公也称之为观点人物,故事是从他的视角讲述的,换句话说,就是主人公必须有能力承担这个故事。
选择一个主人公,他有极大的能耐,却又有明显的弱点,然后然他去解决一个难题。
比如,作者可以设想一个主角,他睿智、冷静、意志力极强,从以往的战争期间看是个卓越的军事家,但他有时会陷入迷惑,坚硬的外壳下面是容易受到伤害的心,因为追求自由而参加国家的独立战争,然后又因为自由被束缚而被迫选择离开祖国。如果让列文领导一支军队,管理国家,他会轻而易举地完成,但是他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考验他的优点,而是揭露他的短处,所以他遇到了另一个主角,一个无论容貌、力量都比他强、掠夺成性的人,他夺走了这个主角的自由,不仅如此,他所经历的一切超越他忍耐的极限,这也是使他高傲的自尊受到极大的伤害。
另外,在描写人物时,不要流露出主人公自己必胜的信念,如果主人公都确信难题能解决掉,那读者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故事必须要有悬念,这个悬念应该维持到故事结束。换句话说,主人公对自己的命运是无法把握的,如同走在悬崖边上,摇摇摆摆跌跌撞撞,狂风和暴雨随时都可能把其摧毁。
在具有高度写作技巧的小说中,主人公除非作出极大的牺牲,否则就不可能战胜他所面临的难题,也就是说,主人公必定有失才能有得,而读者急切想要知道主人公将会失去什么。
那种镇定自若、无所不能的人物是小说中最要不得的,他们乏味、刻板、不可信、毫无意义。
优秀的作家如同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每一篇小说应具有其独特的创造性,这包括有特点的人物和适合故事的背景以及其中文中流露出的观点。
观察一下你每天周围接触的人物,你能见到多少一成不变的模式呢?进一步了解他们每个人,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与其他人不同的个性、习惯、爱好、欢乐和恐惧,每个人都面临自己各自不同的问题。他们有哪些强处和弱点,应着重描写他们那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在设想一下,哪一些问题最能暴露其弱点,然后再动笔开始写。
关于描写人物的第二个要点是,整个故事的叙述都应从主人公的观点和感觉出发,即使小说使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写在纸上的一切都应是主人公的亲身经历,这是对作者的一种限制。
主人公必须出现在每一个场景中,作者不能写主人公所不知道的事情。但唯有如此,作者讲的故事才有真实感,并直接向读者叙述。主人公困惑,读者也会感到困惑:主人公痛苦,读者也会感到痛苦,主人公胜利了,读者也会感到胜利的喜悦。换句话说,读者生活在小说中,而不只是在读电脑屏幕上的字或印在纸上的铅字。
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小说,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中,“我”是主人公,给读者以更大的带入感,有利于在他们的脑中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由于“我”的视角有限,叙述的时候有时会有极大不便,不过在设置悬念上比第三人称要方便一些。当然,如果作者必须告诉读者一些主人公所不知道的事情时,最好用第三人称。
还有些人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混合来写,这种方法要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对要难,很容易产生视角混乱,使读者迷惑,但能克服单纯以第三或以第一人称描写的缺点。
有一个办法可以检查主人公是否能感知现实世界,查看你所写的小说的每一页,看看主人公的五种感官是否都起了作用。如果在一页中只有主人公的视觉和听觉用上了,就重写这一页,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不仅要使故事的主人公不仅能看到和听到,还要让他嗅到、尝到和接触到,这种方法是故事的叙述效果生动活泼。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具有独特个性的主人公呢?又怎样让它解决什么问题呢?
综上所述,作者所写的主人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自己和其他你所熟悉的人物相结合的产物。许多作家往往劝导初学者应写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这确实是成功作者的经验之谈。没有一个作者会写自己从未亲身经历的东西,这实在是不可能的做到的。
事实真是如此吗?看看我们周围的小说,恐怕没有那个是写文者的自己的经历,举架空历史小说,发生在不存在的朝代的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作者的亲身经历又是哪里来的呢?
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所熟悉的,他们已经在作者的脑子里活了很久。在开始动手写前和写时,作者在自己的脑子中调集平时所存在脑海中的记忆,一点点设计出故事中人物中的形象,长得什么样子,脾气如何,有什么样的朋友和敌人,如何对外界作出反应,有什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长处和弱点是什么,家庭情况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好一部小说,有很大程度上与你平时所读书的多少、范围和理解程度成正比,也取决于所收集的相关资料的量。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算是一种“亲身经历”。但光有亲身经历还不够,作者还需要有能力激发想象力的触发,想想看如果是个热爱自由和被自己的战友背叛的人,在星际中游荡,有一天突然被另外一个强者囚禁,一层层剥去伪装,最后连思想的自由都要被夺去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以上所述,就是写好一篇小说的关键。
在一篇小说中需要描写了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面临自己的问题
请注意,主角要面临多个问题,这是小说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主要区别,而一个主角比另外一个更重要一些,他所面对的问题也更多。
一位著名的写作教师曾告诉上课的作者,他们可以把主人公所面临的问题设想成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一种感情对另一种感情。例如,那是自由对恐惧,骄傲对征服,忠诚对友谊。
但开始为小说构思人物时,即使是次要角色,都可用这个简单的公式去套人物的主要性格。
如果你的人物不能套入这个显而易见的模式,那么,你就根本没有把人物构思好。小说的基本冲突,也就是小说情节得以发展的动力,是主人公内心的感情冲突。小说的一切冲突,都是从这一基本冲突发展出来的。
在主人公面临的这个内在的、心灵的问题上,作者需要给他加了一个外部的、体力和智力上的问题。
它们与主人公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交织在一起,每当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这就形成了互相连接在一起的问题链,也被称为是相互联结的期望链。因为,作者放在读者面前的每个问题、每个疑问都隐含着对这个问题或疑问的解决或回答,使读者期望继续读下去。所以,作者要在小说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提出疑问。
小说都应该有这样的紧急关头,作为作者,就应把小说的主人公和你的读者,放到这种紧急的关头去考验,让读者和主人公一样痛苦不堪,进退维谷,难以摆脱。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小心地向读者证明并使他们信服,不管主人公有什么缺点和问题,他都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人。
在喜剧结尾的小说中,主人公往往作出道德的选择,他宁愿放弃自己所珍惜的一切。尽管他失去了所珍惜的一切,他却经受了烈火的考验,因此他得到回报,幸福最终回到他身边。
在以悲剧结尾的小说中,主人公选择非道德的解决方法,在看上去幸福的后面则是悲惨的命运。
在一些小说中,主人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解决了自己面对的难题,但却失去生命,这是“悲剧”的经典定义。
在小说中人物描写应注意的最后一点是,主人公必须要有变化,不管小说中的主人公发生了什么,不管小说怎么写,主人公必须要有一个根本的变化。
每篇小说的关键是写主人公的变化,要找出主人公在感情、道德、**和内心等方面的关键的变化,作者要写的就应该是这种变化。
·细节描写的取舍
要表现真实的画面,并不是把所有细节都写出来。或者有人说,写得越详细,作品不就越真实
吗?我不这么看。详细是没有错,但是不要----千万不要----把每个细节都详写出来。否则读者
会烦死。
他们跟着你来到一个场景中。他们看到一些主角所看到的东西,或是主角没看到的东西。这不重
要。重要的是,他们要看到主角的行动,对场景的反应,所做的决定。或者,你也可能加入一些
细节,作为伏笔或是引线。此外,场景的气氛,也会令他们产生一些印象和感觉。
除了这三种之外,其余细节,应该尽量舍去不用。
举个例子。我们的主角走上山坡。群山起伏,碧草如茵,微风习习,艳阳高照,小溪流淌,牧人
放歌,女子嬉戏,野鹿奔驰,白云飘移,苍鹰高飞,花香满鼻……
全写出来要多少字?我不知道。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会看吗?要看风景照片,他们可以去
找摄影师,何必找个作家来写上一大段,然后在字里行间苦苦追寻风景的样子。
听过一个故事。毕加索家中失窃,小偷逃走的时候,他和仆人都在阳台上看见了。于是两人都画
了一张小偷的背影。警局的人按照毕加索的画去抓人,怎么也找不着。后来按照仆人的画去找,
居然很快就找到了。
难道毕加索还不如仆人画得好吗?不是。只是因为,在画的时候,他顺手做了艺术加工。他那张
画,论到真实性,确实不如仆人准确。不过,每个人一看到他的画,都会说:“这是一个逃跑的
小偷。”
毕加索抓住了动态、心理,准确画出了小偷仓皇逃走的状态。仆人的画则更像是照片,虽然真实
准确,但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抽出本质。用来缉拿小偷是很有用的,用来欣赏则没有什么价值。
毕加索捕捉人物的本质,捕捉这一瞬间的核心动态和矛盾冲突。为此他会省略甚至改变一些细
节。
所以毕加索是艺术家。
回到刚才的例子。主角走上山坡,有那么多东西摆在他面前。他都能看到吗?就算他看到了,他
真的注意了吗?就算他注意了,那些东西在他心里激起了什么感情吗?
如果不能与人物结合、与人物互动,细节描写就变得全无意义。既然它与人物无关,谁会关心
它?
所以,细节描写的第一个关键,是取舍。
一个贫民女人走上山坡。她看到野鹿奔驰,闻到花香满鼻。她叹息,自己的生活是多么艰难,何
时才能摆脱……有机会嫁个贵族就好了。
其他那些风景呢?她没看见,或者没注意。
一个贵族女人走上山坡。她看到碧草如茵,小溪流淌。她想起当年有个青年,她曾经和他在草地
上拥吻,他那火热的身体就像此刻的艳阳一样。如今她嫁给了贵族,虽然生活优越,却再也找不
回当年的纯真、简单、自由的日子。
其他那些风景呢?她没看见,或者没注意。
一位吟游诗人走上山坡。他看到女子嬉戏,听到牧人放歌。他取出竖琴,记下这段音乐,准备现
学现卖,过去和那些女人**。那小溪水声悦耳,草地柔软温暖,又有花香扑鼻,正是**的好
地方……
其他那些风景呢?他没看见,或者没注意。
现在我们的小骑士里昂·奇拉赛德走上山坡。他的目光在美景中掠过,直望向远方。他看到群山
起伏,默然挺立在地平线尽头。前线正在打仗,而他则因为年龄不足,没办法上战场。他叹息,
他抬头看蓝天白云,苍鹰高飞。什么时候他可以建功立业,获取荣誉?就像天上的苍鹰,威严地
俯视大地,被所有人敬仰……
其他那些风景呢?他没看见,或者没注意。
够了。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在小说中出现的场景细节,一定要与人物有关。这种关系,或者是出于人物的性格、职业、此刻
的想法等等,或者是由于某个场景细节在人物心中激起了某种思想、情绪。如果不能这样,则应
该弃之不用。
再来试写一段。
===================================
他走上山坡,懒洋洋地躺下来。昨夜战斗的疲倦仍然不曾消退,此刻他的法力还没有恢复。他看
看山坡下熟睡的同伴,知道他们恐怕要在这里休息一天。
他平摊双手,摆成一个大字形,闭目养神。突然,他的眉毛微微一抽。驯兽师的本能告诉他发生
了什么。他并不睁眼,只是微抬右手划了个圈,低吟出一个单字。接着,一条又凉又滑的东西顺
着手指缠上手腕。他收拢手臂,把它举在面前端详着。
“小东西,今天一定还没吃饭吧?”他低声说。那条白花蛇昂起脑袋,不时吞吐红舌,乖顺地停
在他的指尖。
“真乖。”他说。他的目光掠向一边,突然浑身一震。就在右边几尺处,花丛中探出一朵大花。
它在微风中轻摆,高傲地挺立在几十朵野花之中,如同一位高贵的女王。它有七片夸张的青紫色
花瓣,花心则是妖艳的血红,就像美女的唇峰,吐出香舌,招引他过去。
驯兽师喉咙里发出一阵异样的咕噜声。他呆望着那朵花,脸色瞬息数变,眼中射出古怪的光芒,
像是柔情,却又混了仇恨。突然间,他蓦地翻身而起,一把揪住那朵花,近乎疯狂地攥紧拳头,
又捏又揉。那可怜的花朵立即变得像烂泥一样,暗红的汁水从他指缝间流下来。
不要迷心花。不要!我不要看到跟她有关的一切!
驯兽师突然怪吼一声,一把甩出那条白花蛇。他随即跌跌撞撞地奔下山坡,正遇上弓箭手迷糊的
眼神。
“你怎么啦?”
“让蛇给咬了。”驯兽师恼火地说。
“你不是说动物都听你的吗?”盗贼在一旁嘲笑地说,“你手上的牙印不会是亲昵的印记吧?”
驯兽师并不理睬,只顾抖开药箱迅速翻捡,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
在这个场景中,我舍掉了大部分细节,只主写了蛇和花。驯兽师并没有注意到其他风景,因为他
并不关心。如果他不关心,读者也不会关心----对主角没有意义的东西,写出来有什么用呢?
细节描写,有时需要泼墨如水,有时则要惜墨如金。
小说技巧之:人称。
小说写作时,我们会选定人称,也就是小朋友所熟知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就是「我」,也就是作者化身为主角,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第三人称就是「他」,也就是作者化身为旁观著,写出他所见到主角的所作所为。
话虽如此,小朋友在写作上还是经常犯了人称不统一的方病,例如:
●第三人称作品错误示范:
「小强走了过来,静静的坐在椅子上,他拿出因为作业写得漂亮,老师为了奖励他,送给他的铅笔,不禁得意的笑了起来,心里想:『我以後也要好好的表现才好!』
他小心翼翼的把铅笔收进书包里,生怕被别人拿走。
在一旁的小明看在眼里,不由得生气起来,於是心里暗暗的计画要偷走那枝笔。」
那里错了,小朋友看出来了吗?
答案:
一、既然是旁观者,怎么知道小强和小明心里想什么?
二、怎么知道他是感觉「得意」,然後才笑的?
三、怎么知道他是生怕别人偷走,才收进书包的?
第三人称作品正确写法示范:
「小强走了过来,静静的坐在椅子上,他拿出老师送的铅笔,满脸笑容的把玩著,并不时的点点头。
他拿出作业簿,看一看刚才写好的部份,摇摇头,抓起橡皮擦全部擦掉全写。
最後,他把新铅笔放进铅笔盒中,起身要离开,还没跨出半步,又坐了下来,把新铅笔取了出来,用张计算纸包起来,放进书包里,并把书包的扣子扣上,站在桌子旁,看著书包老半天,才转身离开,在走出教室前,又张望了几次,才走开了。

在一旁观看的小明,等到小强走远了,从位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小强的位子旁,伸出手打开了书包的扣子,正要打开书包的时候,不料有同学走了进来,他连忙起身,把双手插进裤子的口袋,吹著五音不全的口哨走回座位。」
小说技巧之:角色出退场
在一篇小说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角色,贯穿全场的灵魂人物叫主角,而搭配主角,衬托主角特色的叫配角,这些人物在故事中来来去去,大致可以分成四种出退场:
一、初出场:也就是读者第一次看到这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个人对於读者而言,是个十足的陌生人,所以就必须加以详细的介绍:包括长相、特色、个性、身高、体重、年龄、身份、出身背景、服装等等。这个人如果是主角,就再给他加个气派一点、精心打造的场景和气氛,配角就简单一些。配上这个角色固定的旁白、口白、台词、音乐、景色也是不错的。
二、退场:这个角色因为场景转变的关系,暂时会离开读者的目光,於是给他一个帅气的小结,让读者很清楚的记得你要改写别的角色前,他的表现和演出,以便接上下一次的再出场。
三、再出场:就是暂退场的角色又复出了,这是一定要「连戏」,甚至稍稍微再提一下之前的情节,帮助读者回想之前的剧情,以便进行衔接。
四、离场:最後是这个角色的离场,通常是死亡居多。一个角色的死去,通常是小说中一个阶段的结束,或是一个转变的开始,因此给予类似初出场的笔墨和写作深度是须要的。这个时候,通常角色将死或已死,所以让他说说可以总结他一生的话是很重要的,离场时的神态、表情、动作都是很重要的,如再加上景色的搭配、旁人的情绪就更完美了!
故事扩大张力技巧与节奏
小说技巧之:扩大张力技巧
在一篇精采的小说,要能不断的拉住读者的视觉,那一定要扩大文章的张力,加强文章的吸引力。老师列出个基本的方法:
一、转折:事件或故事发生变化,让读者产生认知失衡,引出好奇心。
例如,林威佐的小说:
帝洛说:「这招叫『火锋龙击』,而且是发一次,如果我连环攻击的话,你的小命,嘿嘿嘿……。」笑声未落,帝洛的锋烈刀竟断掉了,威圣面无表情的瞪著帝洛说:「你自夸完了吗?」
二、悬疑:不把内容明说给读者知道,吊足读者的胃口。
例如:
小明是个胆子奇大的人,真是所谓天不怕、地不怕的铁齿型人物。可是,有一天没来上课,一打听,原来是昨天晚上补完习回家时,不知道看到什么东西,竟然吓破了胆,一夜之间,好好的一个人竟然疯了。
几个朋友去找他,问他看到了什么,他瞪大了眼,上气不接下气的指著前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三、失望:一般来说,读者都会对主角有所期待,例如好人把坏人把死、一家人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类的,所以要先故意让读者失望,安排一件事或一个讨人厌的人物来破坏一切,让读者站在主角的那一边,感同身受的继续读下去。
例如:
小娟是个内向聪明的孩子,只可惜自小没了父母的疼爱,是个可怜的孤儿。
但真是祸不单行,连同班的同学也不放过她。因为小娟的功课太好了,引起了阿芳的不满,阿芳是个富家女,小娟抢了她的光彩,她气在心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一天,是智能考查的日子,阿芳刻意和同学换子位置,坐到小娟旁边。考试进行到一半,阿芳突然举手了。
「老师,我有问题。」
老师走了过来。
「我不好意思说,因为小娟是我的好朋友!」
「有什么问题就直说。」
小娟抬起了头,感觉事情有点奇怪;只见阿芳怯生生的指著小娟说:「小娟在作弊,小抄在抽屉里。」
老师生气的请小娟起立,查看了抽屉,果然发现了两张小抄。小娟惊讶的张大了嘴,转头看向阿芳,阿芳低下了头,走到老师身边,小声的说:「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了,因为她很凶,所以我一直不敢说。」
四、衬托:
故事的描写,内容上有成份不同的转换,例如这一章节主要是再讲打斗的事,描写血腥的、动作的情节,那转化、**一段柔和的、有趣的事,就显得很突出、很明显。
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以在内容上,不断的转换味口,不要一直写同类的情节,会使读者失焦。例如:
雷老师看看时钟,这才发现已经六点多了,於是他放下红笔,收拾一下教师,开车带几个被「留学」的学生回家。
「啊!去给女儿买个皮卡丘吧,她上回看见表妹在玩,好像得羡慕似的。」他自言自语的说著。
车上的音乐,愉快的流转著,像是他疼爱女儿的快乐思绪;不一会儿,来到了统一超商,才买完,要回到车上,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恶狠狠的冲了过来--
「吱--!」一阵嘶吼似的刹车声,划破了向阳的天空暮色,鲜血在余晖衬托下,变得异常的诡谲暗红,皮卡丘不知情的躺在人行道上,雷老师使劲的伸出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挣扎的把皮卡丘拥怀里。
听--路边,人群一阵骚动,警笛声、叫喊声、跑步声……还有沉重的呼吸声。
唉--
皮卡丘的左半边,很快的由黄转红。
唉--
「女儿,爸爸给你买了皮卡丘了,买好了唷!」
皮卡丘的右半边,也很快的转成可怕的艳红。
时光,停止了,
雷老师,冷冷的笑了,太阳飞快的落山,夜,侵略似的布满了了整个天空。
天黑了。
怎么写场面描写
写好场面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第二,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三,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镜的感觉。
场面描写的要点
在场面描写中,人物不能是一个,必须是很多个。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
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心里活动,人物语言。.
场面描写简介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一、描写尽量具体化和细节化
如人、事、物、景、环境等的描写。具体化之后,都是作者们凑字数的好东西;
二、写自己擅长的东西
角色、人物、战争、阴谋、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幻,总有一个你最擅长的;
三、写出自己的语言风格
行文砌字,最好能形成自己的一种语言形式,并固定下来,这就是你自己的风格。有风格,就会有固定的读者群;
四、语言尽量大众化
写得再深奥又能怎么样?牢记自己写的是小说,是大众化的东西,不是论文。
五、尽量不要在文中出现不合时宜的口语,可以避免那些的时候尽量避免。
古代社会可能出现现代的口语、流行用语吗?看到的读者感觉会很糟糕。想象一下国产的电视剧,唐明皇戴着手表的那种感觉。天,你能忍受吗?
六、多使用配角来突出主角
有一些描写成功的配角,通常都能让你的主角形象更丰满。这样读者就可以从更多视角来看待观察主角。
七、白痴对手成千上万,也顶不上强力对手一人。
白痴般的对手再多,也比不上一个强大的大反派。通常在读者们的代入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使主角战胜了上万的白痴对手,也比不上只战胜了一个强大、阴险、狡诈的对手更能让读者有成就感。
八、种马文章中的美女
种马文章中出现的大量美女,最后不要全是花瓶和白痴,总要有合适的美女来成就YD读者们的征服欲。
九、有些小小的争议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十、书中人物的上帝是作者,作者的上帝是读者,读者的上帝是书中的人物们。所以,控制好你笔下的人物,就控制好了你的上帝!
十一、有智商、有相貌、有家世、有学问、有风度、有品位、有原则,最好还要懂得一点浪漫的角色,就算他(她、它)是反派,他也绝对会是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尽管有可能只是女性读者欢迎他。
十二、除非有必要,尽量让反派或者配角们死得不那么干脆!因为说不定哪天你需要用上他(她、它),留一点余地,你可以轻松复活每一个似乎已经死得不能再死的家伙。尽管你需要复活他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你的一部分上帝们喜欢他,希望他能再多出现那么几次。
谈肖像描写
最近看了许多名家作品,虽然时间不长(只学习了一个月的时间),但其文学精华也能窥探一二!因为本人人物肖像功底薄弱,便专心学习了一段时间人物肖像刻画!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下面我来说一下关于我个人学习人物肖像描写的心得!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含情目。态生两靥,娇柔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柔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如果大家看过<<红楼梦>>就应该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可以说这段描写就做到了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特点。
这段肖像描写,不但刻画出林黛玉容貌娇美,体弱多病的柔弱女子的形象,也显示出林黛玉孤独、苦闷、深沉、阴郁的气质和多愁善感的性格。
二、人间百态,各具特色!
其实不管是人物肖象或其它肖象描写,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言!比如这个人脸上有一处刀疤!描写肖像时可以着重他脸上的刀疤来写!个人认为,如果你想极省俭地刻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眼睛!人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刻画眼睛,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表现性格特征。
三、千描万写,意不过三!
所谓“千描万写,意不过三”是说,不管你用了多少人物肖象的语方,始终离不开三种描写手法!即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所谓整体式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即并不局限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
所谓局部性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征性部位的着意描摹。有点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所谓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是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
个人认为烘云托月法效果要比正面描写要好一些!
以上是亦风总结前人和发表个人关于肖象描写的心得!希望可以对各位有所帮助!大家互帮互助,互相交流经验!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有不足,可以跟贴补充!亦风自当虚心受教
写作等于悟道
其实写作也是悟道的一种。只不过,这个‘道’是写作的道。
所谓的悟,只能通过作者在不断地写作当中慢慢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写。
这一点有点类似武林高手达到某一领域后就停滞不前,需要其闭关静修,去除杂念,
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写作,将自己放置在作品中主角以及各配角所在的环境中去体会,去感悟,
去发现自己存在哪方面的缺陷,对症下药,一针见血,方可将自己的修为提升一个档次。
同时写作也要作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我们要想写出经典而又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文章,我们就要有“一力二心”。
所谓一力是指毅力,写作没有毅力是不行的。一本经典书籍少则10万字,多则达数百万字。
这些经典书籍的作者是如何写下来的呢?当然,他们必不可少的就是毅力。只要你有毅力,能坚持写,哪怕每天写个千把字,一年下来,也有个三、四十万字,十年下来也能完成数百万字的巨著。
“二心”则分别是信心和真心。
信心当然是就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要有信心,不能三心二意,时不时为自己作品的前途担扰,不要因为自己作品的点击率低就丧失信心。须知只要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并融入角色,埋头写作,那么你会收到意外的收获,不要以为读者都是那种一目十行过眼云烟的大大,只要你对自己的作品认真倾注了心血,真正做到将自己融入其中,相信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不会差到哪去。
真心当然就是要你对自己的作品付出真心,对支持你的读者付出真心,对作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为了刻意追求出版或入VIP而去盲目地追求点击率。须知你的作品点击率再高,没有内涵,没有能吸引读者的内容也同样是出版不了的,退一步来讲就算你的点击率高,加入了VIP又怎样?如果你的作品前边为了入VIP而付出真心,而加入VIP以后为了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那么你的销量急剧下降是可想而知的。
综上所述,我们写作时只要注意这“一力二心”的运用,多静心领悟一下作品,多体会一下经典名家的写作思路,加上你的正确写作心态,相信你的作品终有出头的一天。
正是:“十年埋首磨一剑,一朝成名天下知”!
小说描写四忌
请记住爱勒莫·雷纳德的金玉良言:“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
——巴纳比·康拉德
“你为什么不扔掉它们呢?”一位著名作家对我说道,“撕了它们吧,把它们去掉吧。
他这是在评价我花了整整一年创作的某本小说的前72页,我兴致盎然地写下又反复修改的72页。我目瞪口呆。我究竟哪儿错了?
那年我24岁,在加利福利亚的圣·芭芭拉探望父母,我从报纸上得知辛克莱尔·刘易斯当时也正在同一座城市。我一直想拜见这位美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巴比特》、《大街》。《阿罗史密斯》、《埃尔默·加特利》等一系列作品的作者。于是我鼓足勇气写了一张便笺给他,告诉他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并想和他相识。令我吃惊的是,第二天他就邀请我去共进午茶。
在会面快结束的时候,他要求看看我的小说。我回家取来了满载着希望的小说的前75页,我对这个开头非常自豪,它是对小说主人公即将涉足亚速尔群岛的精彩描写。因此,当第二天大文豪让我去掉这前72页时,我无疑是受到了一次巨大的打击。
“但……但……”,我辩解着,“我必须作好背景和氛围的渲染,不是吗?”
“拿72页来渲染?”他反驳道,“如果我想了解亚速尔群岛,我会去查阅《各国地理》,而不是一本小说。”
然后,他补充了这点对任何作者都不无神益的建议:“人们读小说是为了感情,而不是为了知识。如果他们在受到感情感染的同时获得了一些知识,那是好事,但感情永远是第一位的。纯粹的描写不能使一部小说变得伟大。当你作品中的船只在风景如画的岛上靠岸时,你的叙述就突然中止了,但后三页中倒不乏一些精彩的东西,冲突、情感、人物,让我读到了更多。”
结果是,因为他喜欢下面的章节,雇我作了他的写作秘书。我和他一同前往马萨诸塞的威廉姆斯镇,在那里度过了令人难忘而又获益匪浅的6个月的时光。
在那儿,我学到了描写四忌的第一忌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都不要让描写使你的叙述陷入中止。
小说的作者必须牢记这点:不要过分描述任何事情,无论它是特顿山脉,是夕阳,还是怀基基海滩上的斑马。否则,你叙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响,你也将使读者的注意力出现危险的空白。
请记住爱勒莫·雷纳德的金玉良言:“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
读者的确愿意跳过那些无效内容。
何谓无效内容?
“任何偏离故事主线的内容都可称之为无效内容。”
与你的叙述无关的任何说明、解释和描写都是无效的。它们犹如截流的堤坝一样阻挡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并不意味着你在讲述一个医生、一个律师或一个捕鲸者的故事时,不能透露有关这项职业的种种常识。但你应该巧妙而不露声色地做到这点,应该将这些常识与主人公的行动、冲突和叙述的主干很好地交织在一起。通过知识的渗透,
我们能不费吹灰之力地从司考特·杜罗那里学到法律,从汤姆·克兰西那里了解潜水艇,从麦克尔·克里奇顿那里知道日本。
应该让你的描写生动丰富而又服务于主人公的各种行动。你可以描写紫色山峦后渐沉的夕阳,河边饮水的老牛,但为什么不是通过小说主人公的眼睛来描写这一切呢?他或她观看着这番景色,由此联想到一个宁静的过去,目前处境的感受,或由此让我们领悟到他(她)的性格,以及一切能推动叙述向前发展的情节。
这就引发了第二大忌讳: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来描写并非重要的环境。
我曾收到过一部短篇小说的底稿,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或许能说明问题。
科莉从列车的车窗向外看,这列车正载着她经过乡村驶向旧金山,她将在那儿举行婚礼。列车在爱瓦的比格利弗镇(标牌上写着:人口251)停下,她看见了一排排毫无生气的房屋,全都千篇一律,就连房前熟睡的大黄狗都如出一辙。早先,比格利弗曾是一个繁荣的矿业小镇,但现在它已没落,不再有往日的生机。她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男人在站台上卖报。该镇由马修·克鲁姆(1850-1899)于1892年建立,它最能引以为荣的一件事就是1912年特迪·罗斯福在这儿呆了整整一天,“棒极了”,他说道。列车呼啸了两声,科莉便告别了比格利弗小镇,以后再也没见过它。
在一部长篇小说里这样的文字都是在浪费篇幅,更不要说短篇小说了。让这段描写小镇的文字能保留下来的惟一理由,只能是科莉或多或少地将它与自己的过去或将来联系在一起。试对比:
尽管科莉从未见过,但她仍然十分了解这个小镇,它和所有的小镇一样,科莉憎恶它们。她来自一个和比格利弗极为相似的小镇,只不过叫别的名字,地处西弗吉利亚罢了。现在,谢天谢地,她将去一个城市,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在那儿,她的美貌和音乐天赋都将得到赏识。她迫不及待地等着列车驶离这座丑陋的小镇。
或相反的反应:
科莉立即爱上了这个小镇,它绿树成行的土路、刷得粉白的小教堂和熟睡的大狗捍卫着一派宁静的氛围。也许在结婚后,她能说服爱德离开拥挤的旧金山,而到一个酷似比格利弗的小镇定居,她婚后打算要三个孩子,这种小镇将是抚养子女的好去处。
以上两个例子,对小镇的描写都具备充足的理由,从中我们能了解到一些有关主人公的情况,包括她的希望、她的梦想以及她的性格。因此,对实物合理有效的描写应是人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你可以对环境赋予任何情感,如例一中是“恨”,例二中则是“爱”。
小说家大卫·罗吉曾宣称:“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大多数背景描写的危险在于一连串的漂亮的陈述句和叙述的中断将读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
请牢记罗吉的格言,将它打在纸条上贴到计算机或打字机前:“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
描写的第三点忌讳是:不要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读者的注意力。
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这里有个突出的例子,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
他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门口,他犹豫了。他用满是皱纹的湿手握住了金属门把,感觉凉冰冰的。他将它慢慢地拧向左边,叭地一下推开了棕色的栎木门。然后,他一步一挪地走进了正午的骄阳下,脚下的旧鞋吱吱作响,他拾级而下,发动了他那辆1959年产的福特牌小货车,开进城里,杀死了他的兄弟。
显然,文章把重点放在了并不重要的行为上。
这点告诫还可以扩大为,不要将故事重点放在无足轻重。只在故事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人物上。例如,“一位有着狰狞面孔、和寡居的母亲一起从南斯拉夫来的传者”,或“那位有着萨克斯管色的头发、嚼着口香糖的女招待,正在为成为一名法庭速记员而学习”,都有可能将我们的注意力从餐桌上那对恋人——我们的主人公身上转移开来。
描写的第四点忌讳是:不要概括,要具体。
“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田野散发着好闻的香味。”
我们会立即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位业余作家,或说得好听一点,一位懒惰的作家。为什么呢?因为这段描写是以概括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既模糊而又毫无重点的场景。我们完全可以对这一景色作出另一番描写:
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深蓝色。绵延的山脉看上去就像恐龙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头顶盘旋。青翠欲滴的田野散发着阵阵新别的牧草的清香。
如果你必须描写静态的景物或天气,请发挥点创造性,就像维吉尼亚·沃尔夫在《浪花》中对酷热的描写那样:
太阳的烈焰击打着南部群山的层峦叠嶂,一直射入深不见底的河床,高高的吊桥下的河水顿时收缩;烈焰击打着果园的墙壁,每一块砖石都几乎达到了熔点,紫红紫红的,炽热得仿佛一触即化,一碰就会变成一堆滚烫的碎末。
关于写作忌讳概括化,没有人比俄国伟大作家契河夫说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诫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认为,对于自然的真正描写应该相当简略并与主题存在相关性。应该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写,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绦紫色的金光一泻而下’等等。在描写自然时,要抓住细节,而且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写的场景。
如果你这样写道,‘在水坝上,一只破玻璃瓶的瓶颈折射出一星亮闪闪的星光,塑像倒映出圆形的黑影,一只狼慢慢地出现在视野之中并开始奔跑’,你也就将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的效果描写到了极致。”
显而易见,这里要说明的问题就是,“在细节描写中要具体”。
最近,我读到一本小说,作者是这样开头的:“女主人公在公共汽车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
什么书读得这样专心致志?作者没有交待。
多好的一个机会错过了!如果她读的是《安娜·卡列尼娜》、《花花公子》、《带着癌症生存》、《足不出户学法律》、《领域与意识流》、《怎样写浪漫小说》或《格雷解剖学》,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因为以上的每一本书都反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如果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在读一本关于癌症的书,我们会深感兴趣2一个小女孩在读《领域与意识流》,我们也同样会感兴趣;而一位老妇在读《花花公子》,我们则会好奇心大发。毫无疑问,这都会比“她专心致志地读着书”,使我们对女主角了解得更多。
因此,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请记住,
不是“一杯饮料”而是“一杯马丁尼”;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长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个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轻少女”;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只高顶回角帽”;不是“一只猫”而是“一只阿比西尼亚猫”2不是“一支枪”而是“一支0.44口径的新式自动手枪”,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马奈的‘奥林匹亚”’。
将描写四忌与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为一,我们就得到了一条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写时都应该遵循的一条规则:要具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