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是惆怅时期望的天堂/
年华已然是无知无痛的过去的了,可是凭借遗留在心底的那些琐忆,却还能够不断的想起,索性就凭着这些深刻的影像,将诸多往事用文字移到眼前,以后就算再回忆时,也不用向心中搜寻了。
初生时,生命就如一张白纸,无所谓痛苦,无所谓快乐,那些现在人们口中,眼中,心中的人生,都是成长环境的营造。
提起童年,慈爱的父母,神圣的老师,玩耍的场景,会很不自觉的涌现出来。总之,那段逝去的光阴里,总有使我们为之向往和怀念的东西。无论那段生活是快乐,是悲哀,那都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深刻的一段,多少印象,多少习惯,多少的为人和处事以及思维的形成,无不在那样的时光中奠定并影响一生。
如今的我们,有几人愿意再说过多情感的话语,回忆里有含泪的微笑,有烦恼的幸福,有埋怨的眼神,有撒娇的无知,有天真的童趣,有可爱的颜容,有残留在我们身上直到现在还有的嗜好和人性。
童年的生活,在心底永起波澜。只是现在的我们之中,却只能用零碎的文字来描述和宣扬了。也正因为我对童年有太多的依赖和执着,看到这个题目,才能欣然而书。
没有什么牵连的遗传,父母都是和蔼平凡的人。为我诞生以后的成长,劳累和操心。父亲极像自己,少言而心思细腻,博爱而静默行止。母亲极像姐姐,温柔而安静恬淡,娴熟而善良可亲。
小时的自己,身体很差,几乎是天天吃药。记得那时侯的岁月,母亲背着串遍周边的大小乡村,求医问诊。烈日下,趴在肩头看母亲额头上滚下的汗水。因为疲乏而弯曲的身躯,初晨起晚暮归,拼命为我的成长撑起一片大爱的天空。
母亲只有初中毕业,却谆谆教导我努力的读书学习,用那时不多的生活资用为我添置古书杂记。在人生的初长之时,母亲可谓是我最早的启蒙和天地,在生命的不息之中,母亲可谓是我最大的爱和支柱。
父母的爱可谓言传身教,细微之处足可见,那时父亲经常在外,家中的一切都有母亲一人操劳,田地与生活,都是她一副柔弱的躯体挑起。

故乡最近的“悬空寺”“秦赵会盟台”“吕祖山”“始祖山”母亲带我去了多次,以及稍远的古城洛阳和开封,母亲并不是合格的导游,她却旨在让我通过这些先祖智慧的遗留让我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从小树立爱自己祖国的思想。
我十分庆幸自己学会了写字和认字,可以遍布游览众多的珍藏,可以自由抒写自己的喜乐哀伤。那时,接触的人,质朴,纯诚。家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山一水,都刻在心田。
和伙伴们的游戏,在无数沟壑小河之中,看打靶,捉鸟雀,每每想起,心中脸上都漾着一副幸福的表情,拥有童年,可以说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大的珍贵。
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一一阅读和思索,但唯独最爱的还是诗词,最初的不能甚解,如今的沉浸其中,常常一人的时候,对着天空默诵。
那时候,谁家过红白事,还要放电影和唱戏,最刺激的还有说书。对于这些,直到如今我还是喜欢听戏和听书,它让我遇事不急不躁,温文尔雅。花脸,武生,在台上来来回回,仿佛演绎的不是戏,仿佛是用生命在演绎,那珠圆玉润的腔调,字字句句声声牵着神经。
喜欢在夏季的涨河落潮之后,去裸露的河床上,光着脚丫,捡拾一些美丽的石子,放置在床头。喜欢抓几只蟋蟀和萤火虫,在夜间关灯之后,静静的聆听和欣赏。
每次外出归来,写一篇淋漓尽致的游记和感想,摘几叶新开的花,夹在日记的扉页里,陶醉于自我的世界。晚间,铺一竹席,躺在房顶,看小小烁烁的星星,数来数去,看着星座名称的图画,一一对称和衡量。可是如今,却是喜欢月多于星星。
多少童年的事物都遗留在我的性格之中,对于人生的积极,对于人性的渴望,对于清静的向往,对于关爱的痴想,对于自由的空间,对于灵魂的真诚。喜欢高远辽阔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空旷原野之中,肃穆,大气,安静,内涵。
据说回忆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如果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智慧,若愚。一切都会随心应手。愿以此慰籍和分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