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嬉戏的儿时,很多时候都是不懂事的。但效仿的能力也很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看到有些同学养起了蚕,就可怜巴巴的跟了人家**后几天,终于讨来了几只,腾空文具盒,兴冲冲的给这些白白小小的生命安了一个家。
每天上课下课逗弄着,不知疲倦,又不敢拿回家,又怕它们晚上冷,就又偷偷的从家里拿了些棉花,铺在文具盒里,这下心总算安静了。可是问题又接踵而至,刚开始两天吧,都是向人家要的桑叶,总要,人家就不给了,得,总的养着啊,学校门口的小桑树是没有了,已经被伙伴们给剥削的成光杆司令了,看上去好可怜。
问别人哪里还有,都不愿意说,还是自己找吧!哎,每每放学,这方圆十里内,几乎被我跑遍,还好,找到了几棵,怕别人找到,还特意的找了一些树枝掩盖住。摘下的桑叶不能捂着,不新鲜的蚕就不吃了,所以得一天去摘一次,也好,这养蚕倒让我改掉了懒惰的毛病。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据说桑树都是喜好孤独的,枝干少,个子小。我遇到的大抵这样。其实它生存的环境大抵与我们年轻时的理想一样,自由,向往。大部分的桑都是在人少寂静的沟壑之中,弱小而坚持。是的,但一些坟地里的桑却坚强的茁壮和顽强的生长着,也许是这少人来往的地方让它们蓬勃生长的吧?!
也许是的,从来就没有用心的去抚摩那充满岁月班驳的身躯,只是因为养蚕而结识么?我不知道?你与世界之间耸立的孤独,我懂,华而有实,脆而不弱。不是很美的花,却结出如此青,红,紫的果实,是多么的不易与艰难,可是,又有几人能知晓。
我明白,我知晓,那又有什么用呢?也许,这正是你的风采,唯我独行,何管天下?那或青或红或紫的桑葚照亮着我前行的世界,是你啊,我那永恒追求的凤凰。
在你的心上,可有我的一丝模样?那瞬间的风,可否会为你我而歌唱,在这颓废的俗世里为你我自由的高歌呢?养蚕简单,喂食艰难。众芳喧妍,独少桑树,或许这是我那时唯一的真实心情吧?
《孟子》中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桑梓,代表家乡,桑野,家族的墓葬地,埋骨何须桑梓地,可见古人对桑树是看得很重的。桑树和梓树,曾经遍植人们的庭前屋后。植桑养蚕,使中国成为丝绸的故乡,据说五千年前江浙一带新石器遗址中已有了原始的蚕丝织品。

可是,如今,有多少孩子还会有我如昔兴致的养蚕呢?就算是有,又能找到几棵桑树?生存的时代,我们究竟缺什么?我不知道,只是,自心里深深发出的声音,刮着我的心。很疼很疼。
桑树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童生活中似乎总是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春日里为了摘得最嫰的桑叶,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不顾疼痛的我们却依然乐此不疲。最难忘的便是炎炎的夏日,快乐的吃着成熟的桑椹,小小的,红红的,星星点点挂满每一根枝条。一阵风吹过,枝叶摇晃,桑椹闪烁,随风飘散的香味送出很远。笑着,闹着,吃着,唱着,满嘴溢出的紫色汁液染红了手指,染红了衣服,染红了童年的梦。
时时繁华成锦,处处绿树成荫:我们在创造着生活的同时,又有没有想过为我们的孩子打点更多美好的心情和美妙的童年呢?
重拾童趣,感受温馨。为我们也为那些纯真的孩子吧!心疼,心疼与这个让孩子们迷茫的世界!
桑葚我吃过,其实有缘结识,也是因为蚕。这看似弱小的生命,却又似粱祝般的化茧成蝶,让看到的人揪心。这一份纯洁,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又是何等的珍贵?
鲜叶虬枝,是琐碎洒脱的情怀!自由野性,是冲出世俗的纯真!那椭圆蓬勃的果实,其实很少人知道,它们生存的艰辛。
很多人,如我一样的人,拥有童贞的一样的人,都曾徜徉而后欢乐过在桑树下,只是,如今,还有几人能想得起?我们的人生,其实就像这桑树,从来处来,向归处去吧!
那陶渊明的直至追寻,怕也只是我们人生的一场梦?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童年的伤口会被无意的岁月蛰痛,那一生的徜徉而后寻求还会舔润我们期待的人生吗?
其实记忆总会被我们湮没的不可得见。我不管是风或雨的作用,让桑的形状远望去更像传说中的龙!我只管它真的是一条龙,翻腾在我们脆弱的少年,让我们能快乐,让我们可以可以在多年以后还能记起那早已远行的岁月。
说实话,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个难言的话语的,那就是传说每一棵桑树的跟部都会有一块月牙形状的骨骼,我很想知道,却又很没有那份勇气,我怕我的一不小心,会打碎那神往已久并期许万分的童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