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仕康决心要学一学徐万春的大手笔。他早就盯上了电台办公大楼后面一块占地几十亩的土地。
这是一块目前存在争议的土地。
二十几年前,当电台刚刚成立时,这块土地本来是划拨给电台的,有当时的政府批文和土地局的批文为证。后来,有一位叫何德仁的江浙老板看上了这块土地,想在这儿办一家肠衣加工厂,就四处活动,也拿到了政府部门发的土地使用证,就堂而皇之地办起了一家肠衣加工厂,生产出口创汇的肠衣。
肠衣厂离电台办公大楼不远,每天人声鼎沸,生产肠衣的臭味弥漫整个办公大楼的周围,严重影响电台的正常工作秩序;更何况这里本来是电台的地方,现在让一位外地私人老板占据,电台的人感觉很是气愤,就想办法把何德仁撵走。但何德仁理直气壮地拿出了政府发给的土地使用证,扬言说谁撵他就是违法行为,更何况他是政府招商引资来的,格外受到政府的保护。
当时的台长一看土地使用证,果然有政府部门的大红印章,完全是合法的,就没有办法再撵人家,只好把情况反映给市广电总局和市委宣传部,让从上面协商解决。经过调查走访,当时的市委宣传部领导和市广电局领导明确告诉电台台长,何德仁的肠衣厂是完全合法的,虽然何德仁的土地使用证比电台的使用证晚几年,土地使用的范围有冲突,但市上的一位领导说了,要以大局为重,要保护好招商引资来的企业。他们每年不但可以解决本地一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每年收购的大量肠衣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而且每年交纳数额不小的税收,可谓贡献不小,目前只能如此了。台长说,何德仁算什么招商引资来的,他过去还不是一位走江湖的牙医,不知道后来怎么就发了家,才办起了这个肠衣厂。领导说,那不是我们管的事情,目前只能如此了。不过,上面答应,让肠衣厂再往后面移几十米,这样就不会影响电台正常的工作了。
后来,各级领导换了几茬,也有电台台长多次找过有关部门想解决肠衣厂的问题,但一直没有解决掉,成了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当冯仕康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他很气愤,他说我们有最原始的资料和最合法的手续,是**的喉舌,怎么就让一个小老板欺负到如此的地步,在我的手上非把失地收回来不可,否则我冯仕康誓不为人。当有人把这话传到何德仁的耳朵里后,何德仁竟然笑了冯仕康,说比你大的领导我也见过,比你说的话还让人心惊肉跳的领导我也见过,我就看你怎么收复失地!我要让有的人怎么吃进去再怎么吐出来!当有人又把这话传到冯仕康的耳朵里后,更增加了他收复失地的决心。
第二天,冯仕康就把原始资料和文件拿上,开始找市广电总局、市委宣传部和土地局等单位,着手解决土地的问题。找来找去,最后有人出了一个主意,既然电台有合理合法的手续,为什么不把何德仁告到法院,最后让法院来裁决呢?
冯仕康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就让电台请律师打起了官司。何德仁这才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连夜给冯仕康家里送来了十万元,被冯仕康一顿臭骂撵出了家门。第二天,何德仁又拿了二十万元,被冯仕康拒绝进入家门。由于电台有充分的证据,不久官司就定下来了,土地使用权归电台所有,肠衣厂择日立即搬迁。何德仁不服,上诉到中院,不就,中院最终的裁决下来了,维持原判。这样,冯仕康终于收回了几十亩土地。
收回土地的冯仕康踌躇满志,他要在这块土地上大干一场。经过多次召开台长办公会议,电台决定在这块土地上办几件大事,盖三栋职工家属楼,盖一个职工活动中心,创办一家花兰市最大最先进的印刷厂。

这个时候,副台长苏文哲忽然提出要调走,冯仕康还是进行了挽留,说电台现在正是大发展的时候,需要像你一样的人才,能不能不走?但苏文哲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
苏文哲一走,宋道斌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第一副台长。宋道斌的目的虽然达到了,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一种获胜后的喜悦,甚至有一种悲哀,具体说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他想或许是因为冯仕康的原因。他从最近的交往中,感觉到冯仕康确实是一个很有魄力、很有能力的人,但又是一个阴险狡诈、冷酷无情、专权霸道,没有人性的人,如果有谁胆敢冒犯他的权威,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就像职工们评价的那样,冯仕康绝对是一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及其嚣张及其放肆的小人。过去,在别人眼里,他之所以跟冯仕康关系不错,那是因为他为了对付苏文哲就对冯仕康百依百顺,但他付出的心血和屈辱有谁知道?他也是一个有血性、有胆识的男人,也是一个不愿意寄人篱下、俯首称臣的人。他知道,冯仕康从来没有真正瞧得起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尊重过自己。冯仕康之所以跟自己来往比较密切,也是为了和他联手对付苏文哲。现在,苏文哲调走了,冯仕康还能像过去一样对待自己吗?想到这儿,宋道斌的头皮感觉有点发麻,他甚至觉得苏文哲走得太好了太及时了,自己太羡慕了。说实在的,跟冯仕康这样的人共事简直就是人生的悲哀。现在,既然把他推到火山口上,推到风口浪尖,他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退缩和畏惧。
果然,召开台长办公会议的时候,冯仕康对宋道斌说,宋台长,你现在是咱们的第一副台长,目前还没有第二副台长,既要管业务,又要管办公室和后勤,你的担子更重了。目前,电台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都要精诚合作、共同奋斗,把我们的事情办好,让老百姓满意,让领导满意。我们确定的盖家属楼、活动中心和办印刷厂的事情已经把报告送上去了,市上的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刚开始都不同意,尤其是对建家属楼,市上主管领导认为现在一切都是搞市场经济,市上原则上已经停止了过去类似的单位职工集资盖房,要解决职工家属楼的问题,只能让房地产公司在指定的地方搞,不能到处乱建家属楼。我就据理力争。我说,我们电台也算党的喉舌,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全市的大政方针,为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出过力、流过汗,但市上对我们电台一直不公正,不要说其它的,就看看人家报社、电视台早就建起了一栋栋宽大、结构又好的家属楼,职工们百分之八十的都住在一起,工作上班很方便,而电台的职工哪个地方都有住的,大多住在又小又破的房间里,有的还是平方,简直就像贫民窟一样。常言说,安居才能乐业,你们现在不让我们自己建房,我们怎么能够安居乐业呢,恐怕不太公平,希望领导们以大局为重,重新考虑考虑。主管领导听了我的话,感觉说得也有道理,想了想就点头答应说,那就这样吧,市上初步同意你们的计划,但市上也明确告诉你们,市上不给一分钱,一切费用你们自己想办法。我把市上主管领导的意见也给宣传部和广电局的领导汇报了,他们都表示全力支持。我的意见是目前台里先成立一个建设小组,一切事情由这个建设小组决定。大家先议一议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