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道德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见和听说永远是不同的,你看,方才你还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见着了,总是控制不住的痛苦。”孙逸不知滋味的笑了笑,“你说的道理我也懂得,只是,我们都清楚,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一回事。大道理人人能懂,可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梅若水怔怔的看着镜中痛苦的师兄,有些失神落魄。“是啊,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一回事。我以为我能做到的,却原来到头还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孙逸散去水镜,微微沉默了一下,低下头想了一会,开口道:“世人愚鲁,知道这个道理已经是智慧了,坐到,那是大圣者的事情,我们才不过是还在人世中打滚的修士罢了,要是这样超脱的话,就是神仙了。”
“能救得了么?”梅若水道,“师兄一向是有办法的,你能救得了么?”
“容我好好想想。”孙逸捂着头道,“我先想想。快点回去吧,让他们等急了不好。”
梅若水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还是黯然了心思,没有开口。
“元真师姐?”云瑶的声音里面满是不确定的意思,“你是,元真师姐?”
凤娇娇有些迷糊了,“师傅,这是元真师叔么?怎么是个光头呢?”
云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元真开口了:“云瑶师妹,怎么,不认识我了么?”
“你果真是元真师姐?”云瑶还是不敢相信,“你怎么?你身上穿的这是什么?道袍么?还有你的头发,为什么都要剃掉呢?”
“三千红尘烦恼丝,不尽凡俗愁苦根。不若抛了,才显得六根清净。”元真双手合十敛眉垂首,慈眉善目。“至于身上所穿,乃是袈裟。”
“你是九华山的元真么?”云瑶问道,“你这说的什么胡话?你魔障了?”
“本自无心,何来心魔?”元真摇头笑道道,“你却是执着了呢,师妹。既是远道而来,。还是先入寺歇息,有什么话等休息好了的时候再说吧。”
“还是先说吧,师傅。”凤娇娇的道,她一脸的急迫,“师叔在上,我只是先想知道,我萧远山萧师兄还有救么?他近来在我梦里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我能听到的他的呼唤声音越来越弱,师兄还有救么?还有救么?”
“只要有福,便能救。”元真的话有一种让人平心静气的感觉,凤娇娇听了这话便安了心,“只要还有救就好,就好。”她喃喃的道。“只要还有救就好,就好。”然后她就在地上睡着了,即使睡着还在喃喃的笑着呢喃,“师兄,你要忍着,你要等着,等我来救你,我们,都会好好的。”
“痴儿啊。”元真叹息着,云瑶轻轻抱起自己的爱徒,走进院子,闪过元真身体的时候道,“若是不痴,便不是我徒弟了。”
元真闻言一滞,最后还是笑笑,摇了摇头:“执着啊,执着。莫要着相。”‘
天外云海,云卷云舒。
“人的烦恼,不再外,而在人心。”元真道,此刻云瑶已经从刚见面的震惊中回转过来了,二人好久没有见面相约在九华仙居中的一个小亭子里说话叙旧。“纵使居住天外云海,不食人间烟火,不见种种诸烦恼,依旧不得心静自由,潇洒自在,我们求道也久,却越来越放不下心中的羁绊,执着,乃是妄念。”
“你只是从了佛门,才有的这种念想罢了,既是无想无识,你还有这种想法,在我看来却是别念,违背了你佛门之道。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你究竟是为什么就屈从了佛门,舍了道呢?”
“佛曰,不可说。”元真在这件事上不想多说,“若是你,应该能明白我的吧,云瑶师妹?”
“终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吧。”云瑶叹口气,“这年头,谁能想得明白呢?世道变化太快,我等都不能赶上变化,天数又不明了,怎么办?只能静观其变。做任何决定仿佛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是天上有一把看不见的手操控着,我等都是木偶一般,谁能明白?谁能知道?初初还想着是不是要反抗,但后来就放弃了,这虚无飘渺的命运,便将你我捆的牢牢地,再也挣扎不出去,身心俱疲了。”

“这世界还要怎么变呢?”云瑶看着天上的云飘来飘去,捉摸不定他的轨迹,就像自己长久以来一直追寻的道一般,“我们的师祖于这茫茫宇宙寻着了道的足迹,并且悟到了,将道传下来,我们深深相信他的存在,并且一直在追寻,只是,最近我却怀疑了,道,真的存在么?我们成仙,上的仙界去,这不是得道,长生不老,也不是得道,青春永驻,也不是得道,那究竟什么是道呢?”
“我不知道,就像我佛门弟子所修乃是成佛,可是什么是佛呢?师傅没有讲明白,我们没有想明白,这世界,或许本就是没有道的,或许有,我们总是不知道才去追寻,或许这便是修行求道的本意吧。”元真道,“我新近仔细想了想佛道之别,却对我们一向修持的修行之道产生了别的想法。佛门益心,道门益体。佛法随心,道法随性。佛法乃是通神,道法修至神通。佛法微妙,道法神妙。二者同修,或者更好。”
“你这样修行过么?”云瑶问道,“你既是从道入佛,兼济佛道两家之长。”
“我一身修为已经全部由道化佛了。”这话却让云瑶有点吃惊,“你的师傅,果然是位大神通者。”
“我师乃大慈悲之人,现已发下宏愿,愿渡尽六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好狂妄的口气!”云瑶长吸一口冷气,“此事若是果真如此,真真让人不知如何言语。令师也确实是一位人物呢。”
“慈悲为怀,我师慈悲确实乃是三界之最吧。”元真轻叹着,不知是感慨羡慕还是自叹弗如。“便是如此,我才迷茫,佛究竟需要什么才能成呢?什么样的神通?什么样的胸怀?什么样的功德?越是修行下去,就越是迷茫,就仿佛修道一般,刚刚修道,还有个参考的,越往后就越要自己参详,想不透,想不明,一直糊涂着,迷茫着,不知所措。”
“道德经,师姐总是还记得吧?”云瑶问道。
“记得的,当年修行界很是为了这本书红火热闹了一阵子,怎么?你提他做什么?”元真面带不解,“终究还是这本书所言,乃是虚幻,所以才被大家弃之脑后的。”
“现在想来,还真有点意思呢。”云瑶开口念道,“道可道,非常道。”
“这有什么意思呢?当初也不知是什么人胡诌的这书撂在深山野林里,被临尘子找出来的,或者本就是临尘子所写的,这书没什么意思的。”元真摇头道。
“我看却不然,只是,有些东西却想不明白,再者,当年临尘子能写出这种东西么?他的修为我们都清楚,最后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或者他就是惨透了这本书里的道成道了也不一定的。”
“你看出什么来了么?”元真奇道,“有什么道理呢?”
“不可说,不可言,只能感觉。”云瑶摇头道,“或许有一天能想明白的,却说不明白的道理。”
“修了许多年道,我们的脑筋都快坏掉了。”元真笑道,虽然还是二八面貌,却显出无尽的沧桑之感,“想不明白就不想了,你打算怎么办呢?带着你的徒弟辛苦来东土,我这里没有你想要的答案,或者我师父知道,只是现下人间四位菩萨都上天去了,仙凡相隔,杳无音信,纵使想问,也没有答案的。”
“大衍真人说过的话还记得吧?”
“记得的。”
“其实白虎神君也说过类似的话,此次大劫,劫落花开,而且说得明白,劫落莲花开,我想了很久不得其法,只是看了你佛门的功法大类莲华,忽然想到或许这劫便由得你佛门解救。”
“有时间你去另三处看看吧,我佛门在东土有四,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这四处分别是四位菩萨所创,你要的答案不在我这里,还去这三处找找,或许有答案。”
“那我现在就去吧,事不宜迟,只是我的徒弟就有劳你好好看护了。”云瑶立马就起身,飞剑而去。
看地云瑶走后,元真才叫一声罪过,“师妹啊。非是我骗你。实在是师命在此,我不能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