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二人的争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淑芬发现,鲁山的表现意在赢得姐姐淑芸的好感,而姐姐却在暗恋志宏。相对于鲁山的狂放不羁,姐姐似乎更喜欢志宏的内向和含蓄。
真的如鲁山所说,崔队长再没来滋事。并且听说因为酗酒遭到了上头的处罚,一时半会儿地横行不起来了。
哥哥全保的婚事进行得很快,五月就举行了婚礼。新娘子也是普通的小买卖人家的女儿,婚礼就在附近的王家菜馆举行,由鲁山和志宏主持,简单而不铺排。洞房就设在四合院的东屋里。
全保在天津商校上学的第一年,认识了同班的一位大小姐。在一起热恋了近二年半,到了第三年的时候,这小姐随父亲去了香港。全保痛苦了好长时间才解脱出来。对于全保来说,这种割舍,无异于死过一次。
就眼下这门婚事,连他自己也非常惊异,他竟然没有自己真实的态度。一切都依照父亲的旨意。这一点令当时所有的人深感费解。
所以这场婚姻被称做无声的婚姻比较恰当。因为太缺少**和浪漫。尽管鲁山和志宏竭力制造气氛——他们挖空心思、铆足了劲地创设热烈的氛围,结果都徒劳无益。两个人就这么默无声息地牵手成为夫妻了。这也许就是许多中国人的普遍情形。
转眼到了秋天。内战正酣,国共两军在东北和山东打得难分难解。北京倒显得相对平静。但是在北京的各个角落里都存在明暗两部分内容。这种格局就是日本败出以后的北京二年多的时局。
鲁山仍然认为**必胜无疑。志宏则不以为然。有时候二人也还免不了要争执一番。这天上午,老李在店铺的柜台前盘帐,淑芬就被一阵说话声给吵醒了。原来鲁山和志宏两个人又在西屋的客厅里争执起来,这次争执的焦点超出了战争的范畴,直指各自的信仰。
三民主义能救国。志宏说。
新民主义能救国。鲁山说。
他们仿佛又回到了9年前的乡村师范。他们在师范读过各种各样的政治观点的小册子。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把中国变成了东亚病夫,中国最缺少的就是三民主义。志宏说。
想不到一向以内向著称的志宏在理想面前竟如此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然。鲁山说:只有让人们享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让人民当家做主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国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淑芬和姐姐都爱睡懒觉。二人的争执吵醒了淑芬。她便起床梳洗,化了淡妆。秋季开学,同学们都说她象变了一个人,不仅人变漂亮了,性格脾气也变得内向了,不象以前,凡事总要走在前面,凡事总要抢着发言。她去学校一个礼拜,就被频繁的活动搞得烦烦的。她开始羡慕姐姐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和总被那些男人惦记的令人嫉妒的人缘儿。于是她就抱病在家,有一段时间没去学校了。同学们打电话来,说要来看她,她说:别别别,千万别介。她是怕同学们发现了她家经常有两个美男光顾。
她梳洗完了,打开自己的衣柜,选择了一件镶有银色花边的白色的长袖上衣,一件兰色的长裙,洒了一些当时流行的上海产茉莉香型的香水,快步走下楼来。
她在楼梯上碰到了姐姐。没想到她也被吵醒了。姐姐身穿一袭黑色长裙,妆化得比往日里要浓一些,身上散发着较浓烈的郁金香的香水味,这是一种进口的香水。
姐,你也起来了?淑芬说。
你看,他俩吵吵嚷嚷,还睡得着吗?姐姐说。
好象他俩一个是蒋总裁,一个是**。淑芬笑着说。
两个人说着笑着就进了西屋。
难道兄弟俩就不能抱成一团儿?淑芸道。
嗯,不可能!志宏坚决地说:一山不容二虎!
水与火不能相容。鲁山说:有你没我。
二人说着竟都涨红了脸。淑芬曾经多次见过二人争执过,但没见过二人红脸。这次看到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就想横插一杠子。
这时,二人才发现了姊妹俩今天竟然都如此美丽。二人的鼻息都情不自禁地动了动。
突然,全保的媳妇哭着从东屋跑出来,一直进了西屋。一进西屋,就捂住了脸大哭起来。
嫂子,怎么了,怎么了?淑芬、淑芸姊妹俩将她抱在了沙发上连声问道。
嫂子只是哭。
你怀着个孕,哭坏了身子。淑芸说。
鲁山与志宏迅速往东屋跑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