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元旦的一场大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的这个小院,再也不显寂寞。相对于鲁山每两天才能来一次,景书几乎天天来,有时候一天来两次。每次来的时候,不是带好吃的来,就是带乐子来,再不然,就陪姊妹俩和石婶儿一起摸摸纸牌儿。如此以来,以后的两个多月时间,就象清澈的溪流一样流走,显不出缓慢和难熬了。爸爸开始的时候来看过她姊妹俩,有两次还带着弟弟全中来的。全中已经上高小了,很懂事。爸爸每次来的时候还在街上买些吃的东西。当看到两个女儿在石婶这里生活得这么好,又有鲁山来回地传信儿和照应,也就放心了。及至后来,景书也常去他那里看望他并来回地传信儿,下雪以后,父亲就没再到小王庄来。
转眼间就快到春节了。与外面大战一触即发的传言相反,整个北京城除了零星的枪炮声显得比较平静。人们奇怪这种平静,是人们意识的懒惰和麻木,还是确实有神灵进行佑护,意在让老百姓过一个安稳的而不是一个血腥的令人恐怖的新年?
因为元旦的一场大雪,今冬的天气格外冷。院子里滴水成冰,屋檐上都结着长短不一的凌锥。但是他们各个屋里都生着火炉。火炉都是景书垒砌并亲手套好的,都有烟囱通向外面。砟子是景书运来的上好的门头沟大砟。淑芬和姐姐都承认,这个小院里的冬天是最暖和的冬天。淑芬知道这一切都是鲁山安排的,但姐姐说景书的心这么细,那意思就是感激景书。淑芬就想跟她吵,但想到景书的确每天给她们带来欢乐,也就不在跟姐姐计较。
但是让淑芬感到失望的是鲁山就是不动胡琴。几乎每次鲁山来看她们时,淑芬都要央求鲁山即兴拉上一段。但是鲁山总是摇摇头,末了说,等我忙完这一阵子。淑芬说:就拉一小段,行吧?鲁山还是摇摇头。
淑芬就有些伤心,他觉得鲁山过于古板,还不如景书能给她带来些欢乐呢。但是鲁山竟给她带来一本书,是海明威的小说《战地春梦》。这就使她能够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获得一点点心灵的慰籍,尤其当石婶儿和姐姐心神投入地谈论家长里短的时候。
年近了。但是大家都不慌慌着过年,整个北京城都不慌慌着过年。实际上,北京最爱过年了,北京人也最爱过年了。眼看着过了腊月十五,年一天一天近了。但是,大家都不提过年。大家和整个北京都好像在期待着别的什么。

腊月二十,淑芬起得比姐姐早。梳洗完毕,就到石婶儿的厨房里一边看她做饭一边和她说话。
偶尔传来一声炮响。淑芬说:快过年了,听到放鞭炮的声音了。
今年就不用买炮了吧。石婶儿说:你石叔回来说,光解放军的大炮就够了!
昨晚石叔回来了?淑芬说:矿上没事吧。
没事。他回来是拿新棉袄来了。石婶儿说:其实我早就给他做好了,他说等到过年的时候穿,结果这几天总是冷,他说,不能放着衣服冻着人吧?就来拿了。
今年的天气就是太冷了,好在我们不出门,在你这个安乐窝里够享福了。
还不是亏了鲁山。他想得周到啊。要不这么冷,可受不了。石婶儿说:过去听上岁数的老人说,这天气出现异常就是国家要有大事了。
这么说,现在也要出大事了。淑芬说。
总之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上天总是在佑护着一方百姓呢。
实际上姐姐最爱听石婶儿的这些话,姐姐很认命。淑芬似乎对石婶儿的话不很感兴趣,就转换话头说:鲁山今天是几天没来了?
好像是三天了吧。石婶儿说:怎么,想他了?
我是说他来了能听到外面的一些情况,比如爸爸那边的情况什么的。淑芬故意搪塞道。
应该是没事的。石婶儿说:听你姐姐说,你爸爸也是积德行善的一个人。上天也会佑护他和你的弟弟妹妹的,放心吧淑芬。我说的话到许多年以后,你反过来再想想,一定会感到有道理的。人啊,总得讲究个德字啊,这就是咱北京人为什么经常把德行两个字挂嘴边儿上的原因了。
淑芬不爱听石婶儿的这些话,她开始烦她的絮絮叨叨。
天不早了,我去把姐姐喊起来吃饭啊。淑芬说。
我去吧。石婶儿用围裙擦了一把手说:我去,她起得快。
淑芬就没挡着她。淑芬明显地发现,石婶儿与姐姐的共同语言更多一些。她不再忌妒,因为她感觉石婶儿和姐姐所说的一些话非常无聊,有些还非常愚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