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实地调研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实地调研一
自从那一次在学校门口的露天咖啡吧遇见奥尔科特之后,算算时间有两周了,奥尔科特先通过亚当斯教授找过刘玉柱两次,刘玉柱以董事会正在考虑评估为由,档了过去。
周二晚上,奥尔科特特意又来找到刘玉柱,亚当斯教授也跟来了,刘玉柱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于是仍就到学校门口的露天咖啡吧交谈。
坐下来,奥尔科特就急不可待地问:“刘先生,不知道董事会评估的如何了?”
亚当斯教授也是替朋友着急,但是不好意思太摧促自己的学生。
刘玉柱先问了句:“你们大概需要多少投资?”
奥尔科特听了觉得有门:“资金缺口大概在八百万至一千万美元,刘先生你知道,象这种高精密的东西,零配件的原料都是很贵的。”
“那就算作九百万好了,奥尔科特,是这样的,你们的把握有多大?若是后续还要投入的话,这事就很难搞了。”
“应该问题不大,我们有75%以上的成功概率。”
“还有就是研制成功后,你们是研究所,你们的生产能力如何?”
“这个问题,你们不需要担心,我们虽然是研究所,没有自己的工厂,但是我们有许多的加工生产协作单位,所以中规模地生产是没有问题的。 ”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关键的问题,产品的销售前景如何?”刘玉柱此时开始装疯卖傻,实际上他早就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说就是这些研制者,也没他认识深刻。
“刘先生,据我所掌握的情报,只要我们研制成功的消息一透露,马上就有至少十几台的订单,最关键的是高科技产品特别是刚上市的新产品,其中的利润是非常地可观,可能是出乎刘先生您的意料之外的丰厚。”
“奥尔科特先生,您看这样好不好?我明天再向公司说说,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么我相信董事会是应该可以批准的,不过,老实说,我还想去你研究所看看,并且公司的投资经理也要到你们研究所调研一下,然后才能拿到董事会进行最后的讨论。”
“好的,请你多费心这件事。”
“不用客气,谁不想投资就有回报,并且是优厚的回报呢。这样吧,我这几天就与董事们沟通一下,确定时间去你们研究。不过,若是去你们研究所的话,也只能在周未去了,你也知道MBA第一学年的课程,是相当繁重。”
“好的,谢谢刘先生,如若你们这边能定下来去研究所的话,我们可以放弃休息等候你们的光临。”

“OK。”
“OK。”
刘玉柱借口还有功课要作,又聊几句后,即告辞了。刘玉柱是很忙,不过他忙的是去约会搂抱心爱的美人。
这边刘玉柱约会陈晓佳,二人亲亲我我不提,且说奥尔科特当晚即赶回研究所,与所长好一番汇报。
这个研究所是一个半学半工性质的,研究所的股份,一半哈佛学院出资,另一半则由学院教授以及其他一些学者们集资。虽然也可以政府申请基金,但是基金额度与研究所的项目所比,明显是不够的。
这主要是因为研究所现在的项目齐头并进造成,主要问题集中在“超高速加工技术”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这两个方面,虽然知道这两项目同时上马,资金肯定不够用,但是由于这两个项目的前景实在太诱人了,一旦成功将会是划时代的,所以所里主管和项目主管商讨之后,把能省的全省了,是咬着牙上马的,也就是咱们中国人习惯说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艰苦奋斗,也不完全是咱中国的专利。
周四,奥尔科特等到了刘玉柱的回话,将于周六去研究所调研。研究所好一番布置,静等财神的到来。
周六,亚当斯教授与刘玉柱、陈清华、白平三人在学校门口汇合,几分钟后就见到了开车来接的奥尔科特,互相介绍一番后,即起程。
车开进研究所方停稳,车边拥来研究所所长及项目主管等数人,研究所长首先表达了感激之情,热情称赞风险投资公司的雪中送炭之举。
研究所长首先带领大家考察超高速加工机床的研制现场,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这种机床的发展及前景。
超高速加工技术方面,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联邦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生产工程与机床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系统地进行超高速切削机理研究,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高速切削试验,联邦德国组织了几十家企业并提供了2000多万马克支持该项研究工作。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商品化的超高速切削机床不断出现,超高速机床从单一的超高速铣床发展成为超高速车铣床、钻铣床乃至各种高速加工中心等。
在超高速切削技术方面,1976年美国的Vght公司研制了一台超高速铣床,最高转速达到了20000rp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