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红得发紫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红得发紫二
“刘,不可能,现在能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不好的消息是我需要至少两台机床,这是你知道的,而且我要第一批提供,但是我没有那么多的现金。 ”
“刘,这个问题很难办。我们也是资金紧张。”
“那好吧,我们来好好谈谈这个问题。超高速机床每台多少钱?”
“这个每台我们零售价是三亿六千万美金,工厂出货价是三亿,若是给你,则价格是一亿五,怎么样?”
“一亿万五,不,太高了,一亿?你忘了,我提供陶瓷珠给你是多么大的优惠的。”
“刘,一亿三,不能低了。”
“不,一亿。”
“刘,只能一亿三,再不能低了。”
“不,一亿,另外我发明了一种更好的微型轴承,全陶瓷的轴承,放在精密机床上最好用。”
“刘,受不了你,一亿就一亿吧,那么精密机床呢?”
“也是一亿?OK,就这么定了。”
“不行,不行。”
“你想不想看看我的新轴承?精密机床用的。”
“那好吧,两亿,都是现金。 ”
“噢,现金,我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坏消息就是我现在没有这么多的现金。”
“刘,你真是一个商人阿,大奸商阿,我怎么有你这样的朋友。”
研究所长败退了,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商人,而是或只能是半个学者、半个商人,讨价还价的功夫与刘玉柱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的。
“我的新轴承也会优惠供应给研究所的阿。这样吧,我支付一亿的现金,另一亿,用货款抵付,我会让我们财会给研究所算清楚的。”
“好吧,好吧。”
一边的校长,看着二人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高兴地对在座之人说:“刚才我目睹了一场有趣的生意经,这说明我们哈佛的MBA教育,是成功的,是有成效的。各位,为我们总经理教育成功,为刘玉柱先生成为一个著名的职业经理,干杯。”
刘玉柱红了,红得有点发紫。
当天下午,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地在校园内外传播着。
陈晓佳、陈旭、王永萍、艾米、白平等,凡是与刘玉柱亲密的同学、朋友、部分朋友的朋友,齐齐集聚到了刘玉柱的宿舍,大伙儿笑闹着,小宿舍里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最后在刘玉柱的提议下,来到校园门口的露天咖啡厅,坐了十余桌,才坐下。不时还有老师、学生,过来祝贺。

刘玉柱手和脸都累酸了,手是握手造成的,而脸上的肌肉则是要保持笑容所致。
晚上,不用说,唐人食府坐倒,摆了十几桌。
晚上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华人同学,这也是刘玉柱所希望看到的,他正缺少人才。因而刘玉柱也更加地热情,如此一来,刘玉柱终于架不住大伙们的热情,再次醉倒了。
第二天,各种报纸、各家媒体头版头条都是美国的最先进的机器与它的发明人的故事。
相信从此以后,刘玉柱走在街头,都会有人认出他是美国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刘玉柱早就买到了美国绿卡,是买的,呵呵)
走在校园里,许多的同学拥上来与刘玉柱握手,尽管以前并不认识。
课了,任课教授开口就点刘玉柱的大名:“让我们认识一下,我们美利坚合众国最年轻的科学家刘玉柱先生。”
同学们热烈鼓掌。
“同学们,让刘玉柱先生,讲一讲他自己亲身策划的案例如何?”
再一次的热烈鼓掌。
刘玉柱不得不站起来,开始述说‘青岛啤酒’的故事。
这一次没有人站起来反对或者质疑,全体同学热烈鼓掌。
现在的人们还不知道刘玉柱投资微软和投资研究所这两个项目的故事,若干年以后,哈佛商学院又增加了两个案例,就是关于这两个投资的事。
从此,哈佛商学院的新生们,就从这三个案例认识到刘玉柱,认识美利坚合众国最年轻的科学家。
再后来,这三个案例走出哈佛,走向了世界,成为每一个MBA熟知的故事。
接下来几天,则是远方前来祝贺的客人,来到哈佛。刘玉柱不得不再次请假,可是刘玉柱刚说完,教育处主任就同意了。
微软的比尔.盖茨来了(盖茨也获得过这个奖章,但是不是现在)。
青岛啤酒集团北美销售公司,孙副总及张总监(张经理)来了。
安东尼娅肯定是不甘于落后的,带领着一帮投资家们,来到了哈佛。
杜尔与陈清华,看了报纸,也带领着自己的小组,回来了。
刘玉柱见着来了这么多人,只好把他们安排到指南宫北美农场(以后,指南宫北美农场,若无特殊说明,则简称为农场,用刘玉柱的说法,这就是咱家的自留地菜园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