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砍柴少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巍巍灵山,云踪飘渺,乃是凡人界有名的修真之地
灵山脚下方圆千里,皆为修真地界。
千里之内,云雾缭绕,有如仙境一般,相传这云雾便是修仙者必不可少的灵气。因此山灵气浓郁,故称为灵山。
常有凡人想踏入这仙家地界,尝一尝灵气的味道,想沾些仙气回来。
灵山地界西去百余里,灵山地界西去百余里,有一座大镇,原来的名字早被人忘记了,现在人皆称之为“灵西镇”,镇上也有几万户人家,这里便是距灵山最近的凡人居住地了。
灵山镇向东三里左右,向东三里左右,有一座灵西村,村里几百户人家,却渔耕樵读俱全。村里最火的生意是村口那家灵西客栈,常有远方来客到此遥望灵山,这灵西客栈便常常住满。偶有客人无处可住,便在村里寻户人家借宿一晚。
村中居民极为朴实,称得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哪几户人家打渔,哪几户人家砍柴都是固定的,大都是子从父业,没有人会眼红别人的行当赚钱。若有打渔的想要改行砍柴,先要和砍柴的这几家打好招呼,说明自己的原因,征求人家的同意方可。
村里砍柴的樵夫共有四户,住在村东的两户叫王斧头和李大刀,他俩已被村里人忘了本名,他二人的父辈就叫王斧头和李大刀,将来他们的儿子也会叫王斧头和李大刀。不过现在,由于父辈仍在从业,这两个孩子只能委屈一点,被人叫做王小斧头和李小刀。
现在,这两个孩子正腰缠麻绳,肩背刀斧,准备到村东的小山上砍柴去。
王小斧头其实有名字,叫王阵;王阵出生时,王斧头说看见了屋子里有异彩出现,隐约就像书中所写的八卦模样,于是便给儿子起名叫王阵。李小刀也有名字,叫李换。李大刀说过,砍柴和打仗不一样,要挑好砍的下手,砍不动就换一处,所以给儿子起名叫李换。
这两个孩子总是搭伴而行,王阵十一岁,李换十二岁,村里的孩子都不娇气,所以总能玩到一块去。
这天,六月初五,王阵和李换又出发了。
走到村口,李换抬手一指,对王阵说:“小斧头,你看客栈门口那人。”王阵抬眼一看,客栈门口站着一个老头,须发皆白,却满面红光,脸上一个皱纹都没有。老头似乎听到李换说话声,也向他们二人看过来。李换赶紧低下头,小声嘀咕道:“小斧头,你说他会不会是神仙呀?”王阵道:“我看也像。回头让刘半仙来看看。”“半仙个屁,连山都上不去。”王阵噗嗤一乐:“对,以后就叫他半仙个屁。”
他俩说的刘半仙,其实是村里的一个光棍,大号叫刘能。本来刘能是订了亲的,可相亲那天神神叨叨,顶着黄纸糊的大帽子就去了老丈人家,还说什么自己是仙童转世,非让女方家里陪送两亩水田,才肯成亲。后来被人家轰了出来,从这以后,再也没有谁家闺女给他了。
去年刘半仙又抽了一次风,和村头客栈的老板娘打赌,说自己能越过灵山脚下的仙家地界,若是赢了便让老板娘给自己介绍一门亲事。结果刘半仙一去不复返,大家都以为他会不来了,今年年初刘半仙却悄然出现,声称自己在灵山了半年的法术,因为惦记媳妇才回来的。回来的时候灵山掌门百般挽留,还送了他一件礼物。然后刘半仙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纸,十分麻利地叠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然后大吼一声:“我便是除魔降妖保卫灵西村的‘黄冠道人’”。村人见他如此癫狂,便一哄而散了。打赌一事也不了了之。
据知情人吐露,刘半仙陷入一个大阵里面,这个大阵可了不得,在里面的人永远找不到出来的路。而且不知时光变迁,只能等布阵的人救他出来。
王阵与李换一路聊着村里的乐事,半个时辰便到了他们砍柴的去处。
小山不高,百十米左右,山里林木茂密,却没什么野兽。有人说,野兽都喜欢灵气,都搬到灵山地界去了。
卸下随身携带的水壶干粮麻绳,二人拿着刀斧便开始砍柴。和往常一样,王阵只跟在李换后面走,李换遇见小的枯木才砍,李换不砍的大枯木王阵就砍。两个孩子年纪虽小,砍柴这活却从七岁就开始了,也算是世家子弟,祖传的手艺。
只见李换手起刀落,几下便劈下一根粗枝,一会功夫,地上就拢了一堆。再看王阵,一棵树还没砍完。待到李换已歇了半响,王阵这棵小腿粗细的树才缓缓倒下。这时,李换站起来,懒洋洋地修理粗枝,截成尺余长的烧柴。王阵丝毫不停歇,又在那倒下的树上抡起了斧头,斧落处木屑横飞,虽然年纪尚小气力有限,但王阵砍得极准,劈开一条缝隙便找根木条塞在里面,再拔出斧头继续沿着缝隙劈砍,终于“咔嚓”一声,这棵树才竖着被劈作两半。这时,李换便在旁吃着干粮等着王阵,半个时辰后,王阵终于将这根木头都截成了合用的烧柴,这才坐到李换身边。

王阵左手摩挲着脖子上带的一个坠子,这坠子非金非石,听王斧头讲,王阵出生那天这坠子穿透屋顶,直接掉在了他家的灶台上,将锅盖铁锅都砸了一个洞,王斧头在灶坑里拣出了它,觉得稀奇,便找根红绳,给王阵挂在了脖子上。王阵从小便戴着这坠子,没事的时候就用手摩挲,十多年来,已磨得甚为光滑。
李换问王阵:“小斧头,我就不明白,你爹怎么总让你砍这笨重的大树。看我,早就劈完了。”王阵喝了一口水说:“我爹说了,这样的柴火好卖。比你那树枝经烧。”李换气喘吁吁喝口水道:“那倒是,不过一捆树枝也是十五文,一捆木柴也是十五文。”王阵想了想:“我也不知道了。”
两个孩子吃完干粮,已是正午时分,他们将柴火用绳索捆好,背在肩上,便向回走。
砍柴这活,来时轻轻松松,回去可就累了。俗话说:不怕担重,就怕路远。三里多路,两个孩子背着柴火,顶着六月的太阳,走一段就要在阴凉处歇上一歇。到得村头,已走了一个时辰。
王阵嘟哝道:“天可真够热的,不知道能不能见到那老神仙了。”李换道:“哪会有什么神仙,神仙哪会到咱们这里来。”王阵看了看日头,道:“快走吧,把柴火送回家,还要去马先生那里念书。”李换道:“来得及,马先生还睡午觉呢。”
马先生是村里唯一一个私塾先生,村里的孩子大都会在他那一年半载,就为认几个字。家境不好的马先生也不收学费,都是乡里乡亲的,逢年过节送几条鱼,平时帮忙挑几担水也就是了。王阵隔几天就会多劈些柴火,给马先生预备着。
王阵扛着柴火进了自家院子,发现今天有些异样。平日里爹爹都会站在门口等他回来,今日却不见。放下柴火进屋,王阵发现内屋里多了个人,和爹爹坐在正屋唯一的两把椅子上喝茶的那人,正是他和李换在村头客栈遇见的“老神仙”。
王斧头见王阵回来,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摆摆手让王阵近前来,然后对那“老神仙”道:“这是犬子,叫王阵。”那“老神仙”对王阵微笑点头,王斧头又道:“这位段老先生,是来咱家投宿的。”
王阵以前也见过投宿的客人,便给这“老神仙”问了声好。然后王阵想了一下问道:“老先生,你可是……神仙?”
“老神仙”哈哈一笑,便转头看王斧头,王斧头讪笑道:“我们父子俩真是没见识了,也没见过神仙什么样子,也难怪这孩子和我问一样的问题。”
王斧头接着对王阵道:“老先生不是神仙,不过,他的儿子可是神仙。”
老先生道:“犬子当年给老朽一粒丹药,我才得以鹤发童颜,今年老朽已近耄耋之年了,还是身体康健,无病无痛。”
王阵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他长这么大只是听说有神仙,这是他距离神仙最近的一次,虽然未曾亲眼所见,毕竟活生生的神仙的老子就在眼前。顿时来了一句:“那你多吃几粒,岂不是长生不老了?”
老先生笑道:“听我那儿子说,这丹药凡人吃多了是不行的。自他离家修仙,我也只在二十年前见过他一次。有生之年,能再见一次,老朽就已知足了,呵呵。”
原来,段老先生的儿子便在这灵山中修仙,前几日托同门捎信至家中,并将老先生接至灵山附近,想在六月初六这天与老父见上一面,然后便斩断这最后一丝尘缘,专心修炼。
“家里若有个修仙之人,好处虽可见,但阴阳相隔也是迟早的事啊。”老先生慨叹道。听到老人发此感慨,王斧头不知说些什么。倒是王阵来了一句:“若不修仙,不也是阴阴相隔了。”一听此语,老先生一怔。王斧头斥道:“莫胡说,快去读书。”
听清了前因后果,王阵才想起要去马先生处念书,便拿上书本匆匆忙忙跑出去了。
王阵一出去,段老先生便对王斧头道:“我观此子语出不俗,料想将来定非普通人物。”王斧头道:“乡野小子,乱说罢了,老先生不必在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