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叶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拯此次到永州,恰巧遇上收粮差。以往都是里长收纳完官,这次包公亲自赴秤。老百姓们都听说包大人清正廉明,是青天大老爷,便想趁此次到庙里去许个良愿,求个好福,便都前往城隍庙拜佛祈祷。于是,城隍庙里一下子门庭若市,各色各样的人都聚集到了一起,显得异常的热闹。就连当街要饭的也不愿错过此次祈福的良机……
当日,包公重审了夏日酷一案,决定将其发配至边疆,正欲退堂时,忽听外面又有人击鼓鸣冤,带进来一看,却是一个年近四十的男子。
“堂下何人,有何冤情?”包公惊堂木一拍,全场肃静。
堂下人面相忠厚老实,从着装上看,像是个庄稼人,他含冤说道:“草民高尚静,城南人氏。前日听说包大人要亲自称粮差,便想去城隍庙拜了佛,许个良愿。没想到,草民上过香拜过佛后,回到家里却发现带去的四两银子丢失了,一路寻回去,也未曾见着。所以特来求包大人为草民查明此事。”他说完用祈求的目光看着包大人,他深信包大人定会为他主持公道。
没料,包公听后,心中暗想:这可是桩“无头案”啊!思忖片刻后说道:“你这银两既不知道是在哪儿丢失的,更不知道是谁拾去的,实在是难以判问!而且,此时是因为你自己的粗心大意才造成的!来人,将此人**去!”于是,当即命人将高尚静打发了出去,无奈高尚静叫屈连天,只得两眼垂泪而去。
一旁的苏大人见此状,也感到大为吃惊。福临不解地问:“包大人,您这是……”
谁知,那黑脸包公一声叹息,惊堂木一落,道:“退堂!”
随着“威武”之声的响起,高尚静被带了出去。众人看着包公走了下来,只见包公望着门外,摇了摇头,一声叹息便进了里堂。苏大人也随之进去了。
福临和阿阳感到疑惑不解。在回客栈的路上,福临一边猜测一边道:“这包公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一碰到棘手的事就不想管了呢?”
阿阳也失望地叹道:“我看他根本就不敢管,我们算是看错人了。”
“怎么可能呢?不对,一定有问题!”
包公退堂后,自思作为父母官,就当与百姓分忧,老百姓如果有忧,自己却坐视不理,那便是自己的过错。想到此,遂命展昭立即准备去城隍庙,自己则当下写了一道文疏。
展昭和苏大人不知包公是何用心,只得按吩咐行事。
到了城隍庙,包大人先上了香,然后将文疏点燃烧于佛前,自己则跪下,磕了三个头,闭上眼睛默默念道:“皇天在上,下官包拯在此祈求神明为下官指点迷津。”睁天眼一看,似乎从佛像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但展昭和苏大人在一旁却百思不得其解。
入夜,夜空挂着一轮残缺不全的月亮,包公一个人坐在月下静思,身边一颗老树上的树叶在夜风的吹动下“嘶嘶”作响。昏昏欲睡中,一阵冷风刮过,卷起了地上层层残叶,飘打在包公脸上。包公被惊醒了,随手拾起了一片树叶一看,却令他大吃一惊:此叶中央竟有一个圆月般的小孔,但又不像是人为,怎会有此等怪事!
次日,包公便让苏大人去查了一个人,果真有那人。遂命张龙、赵虎速去寻此人,命王朝、马汉去将福临、何旭阳请了过来。随即开堂。百姓们听说包大人要开堂问审奇案,便纷纷赶来。
一三十来岁的男子跪在堂前,看上去有点书生气质,还有些胆小。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莫名其妙地被抓到这儿来,周围的人看着他也感到莫名其妙,包大人无故将此人抓来做什么?他看着周围的人和堂上的包大人,战战兢兢道:“包、包大人……”

“大胆叶孔!”包公拍了一个几案,“你在城隍庙外拾到四两银子,为何不物归原主!”
众人一听,都惊住了,看看包公,又看看这个被包公唤作叶孔的书生。福临和阿阳更是面面相觑。谁知,那叶孔大为失色,惊得满头大汗,惶恐地看着包大人,“大人,您,您怎么会知道此事?莫非,莫非您看见了……”
“对呀,包大人不是不准备管这事的吗?怎么突然间就发现他就是捡到银两的人呢?”福临小声问身边的苏大人,苏大人也是一脸茫然,再看看对面的展昭,展昭也不知所以,转头看着阿阳,阿阳摇了摇头,笑了笑。福临随即又转向包大人,而包大人似乎也听到了他的话,冲他们笑了笑,正色道:“枉你饱读圣贤,竟做出这等事来!众目睽睽,你也胆敢将路边银两据为已有?”
叶孔呆呆地望着包公,不知何意,道:“大人,冤枉啊,草民昨日在路上拾到银两的时候,四下并无他人啊!”
包公淡淡一笑道:“你以为真的就没有人看到吗?那本官问你,你是在何处拾到银两的?”
叶孔底头道:“城隍庙外的一个小巷子里。”
包公道:“昨日,本官已去问过城隍庙的菩萨了,菩萨昨晚便交给本字一物,上面记载着菩萨所看到的一切!”
众人纷纷露出讶异之色,目光注意到包公手上,只见包公拿出一片微黄的树叶,树叶中央还有一个铜银大小的圆孔。“便是此物了。菩萨昨晚给了本官这片有孔的树叶,此事不是你叶孔所为,那又是谁?”
叶孔当下哑口无言,只有低头认罪。四众哑然。
福临在下面不禁赞道:“看来包大人果然是名不虚传,断案如神啊!”包公以微笑答之,然后福临又对叶孔道:“不如,让大家看看昨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也好让大家心服口服!”说罢,他叫出孖宝仔,取出时空透视球,让大家目睹了昨日城隍庙一幕。
原来,昨日高尚静拜过佛之后,便匆匆回家了,不料却将钱袋掉在了城隍庙旁的一个小巷子里,碰巧被路过的叶孔看到了。叶孔拾起钱袋,发现里面还有四两银子,他见四下无人,便收起钱袋溜走了。
“你捡到银两,为何不交到官府?”包公又问叶孔。
叶孔怯生生地答道:“小人,小人也只是一时贪心。不过,那银子,小人是动都不敢动啊!”
“那本官翕你回支取回银两,速去速回!”包公命叶孔回去后,又派人找来高尚静。那高尚静正冤气当头,忽听丢失的银两已经找回了,惊喜万分。
高尚静被带到公堂,叶孔也拿着银子和钱袋回来了。包公判高尚静将四两银子分与叶孔一半,作为报答。事后,二人各自道谢离去。堂外群众也都议论纷纷地散去了。
经此一案,福临算是“领教”了包公的神通,阿阳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素不知,这包公本是天庭文曲星下凡转世,自有神灵保佑。而包公等人也为福临的时空透视球大为惊叹,包公道:“福公子有此法宝,将来有什么案子,那自然都不在话下了。”
福临客气道:“我原本也有此意,但一想,如果靠法宝破案,并不足以服人,更不能得人心,倒不如靠自己亲自去查,而且我自己也还需要历练。更何况,有些案子,就算知道了前因后果,但并不代表自己就能破得了啊。”
众人听罢,哈哈大笑。包公又道:“看来,福公子果真是与众不同啊!哈哈哈!”
且看包公如何替白河村村民“斩白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