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鬼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鬼谋
九里山,还是当初困死了西楚霸王的地方。
山雾飘渺,从上而下清晰可见,从下而往则只见天白茫茫,深不见底。
黑和白都是最纯粹的颜色……
因此,深起来也最为可怕。
抬头望天,直到山头都是白云。
是在这几个山坳内,汉军成十面埋伏阵,唱楚地歌谣,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围得虞姬饮剑,乌骓悲鸣,围到垓下仰天泣,霸王意气尽。
山中,一座楼台拔地而起。
直上云霄……
和隐在云雾中的山一样,看不到顶,只觉得高,高得神秘而幽深——像是一位笼着面纱的绝美女子只堪堪露出一丝令人惊艳的眸光。
地上划分为八,八个阵营。
请来的都是有三郡以上领地的诸侯。
袁绍为首,其次是曹操、孙策、刘表、徐荣、孔融、吕布。
虽说是国丧,休战一月,然而扎营的地点也恰如其分地显示着各个势力的联盟和敌对……
在九里山南峰下的萧若和曹操的阵营,就显得孤立而格格不入。
与对面北峰下的联营形成微妙的对比。
这也昭示争夺中的上下风……
明显,袁绍占尽了上风。
……
孙策和刘表到得最晚,一来是因为两人本来就路途遥远,二来他们没有参加淮东这场战事,一直保持着中立。
只是这两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争夺荆襄一带而略有些紧张。
对面扎营,一在东峰,一在西峰。
……
一月三十一日,曹操与萧若的军队到达扎营。
当夜,萧若的帅帐内。
她与曹操正面对面坐着喝茶……
原本曹操是想与她对弈,无奈萧若真不擅此道,旗兴甚高的曹操也只得作罢。
桌上难得的没有剑拔弩张……
如果两只绑在一条线上的蚂蚱在要入油锅的时候还在剑拔弩张……那真的不能怪人间不留阎王留了。
虽说如此,气氛离和煦温馨还是远了一些。
这大半受帐外呼啸而过的烈烈山风影响。
茶杯里碧色如玉,对面摆着,中间一副局势图。
上面还有萧若常常用来标记用的圈圈点点。
这还是第一次来她的营帐,曹操目光细细扫过图上的一寸又一寸,见到“细阳”上面标了一个小小的叉。
“孤该怎么说你……”瞬间心里又是气又是无奈:“你可曾有一刻不惦记着找我麻烦?”
没想到被他看见,萧若讪讪笑了笑,拿袖子把那里掩了:“这是许昌被屠之前画的。”言下之意,今时不同往日:“曹公有空跟我算旧账,还是想想这么对付袁绍吧。”
曹操眸色一黯:“我小看了他。”
萧若点头表示赞同。
她也太小看袁绍了,不知道从那里来的自信心,竟然一直把这位四世三公名望压倒诸侯,实力更是强大到龙头的诸侯当空气了。
曹操是因为太了解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的本事,因此自负。
她是因为后世记载深入脑海,又没有把它和历史改轨融合起来,不小心走入了思考误区。
……
史书上从来都是成王败寇,提起袁绍容易想到的都是他在官渡之战惨败于曹操之手,这就给她袁绍不如曹操的错觉。
然而这几天来,袁绍的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如雷霆万钧,又如行云流水。
先是用强大的兵力钳制住她和曹操,然后伪装流寇作乱屠了许昌,半个月之内几乎翻手换了天下,一次至少派兵十万以上,露出实力的冰山一角,手段又干脆利落,逆天施为也能瞒过天下人,隐隐透着比曹操更果决的狠劲。
……
萧若低着头捧着茶杯,反省着自己的想法。
献帝驾崩,这点更可以证明现在发生的所有都已经完全偏离历史轨道……面前是无限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或许从现在开始数,一千八百年后,史书上记载的是枭雄袁绍如何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曹操如何如何螳臂挡车……站到原来袁绍的位置上去,蒙尘于一隅,如跳梁小丑不得翻身。
很多后世基于以前的历史对现在人的评价都做不了参考了……
这些以前是优势的“先知”,现在却是拖后腿的东西。

连汉室到底是不是走到尽头,都很值得推敲。
毕竟也有可能,一千八百年后的史书上,三国乱世根本就不存在。
……
越想越觉得面前像是一泓无底的潭,黑黑的,伸手触一触,还是层层的黑,不知道哪个才是底。
萧若回过神来,是因为曹操拿手在她面前摆了摆,挑着眉,咬着牙:“叫你几声都不应……又在想着兴什么风作什么浪?”
萧若抬头对上他幽幽的黑眸……
黑色的潭水好像又在眼前漾开来。
这个人不是魏武帝曹操。
不是三分天下的枭雄……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只是司空曹操,天子倒是挟过一次了,可现在天子驾崩了。
……
见她刚抬起来的眼睛又慢慢地沉入若有所思中……曹操便是一阵无奈……正要开口,只听帐外传来一声低低的:“明公?”
听出是郭嘉的声音,曹操面色一僵。
萧若眼里也闪过讶异之色,侧过头去。
郭嘉没有等到回到,便自顾自地掀开帘子走了近来。
“喂……你……”守在外面的杨含面上闪过不耐之色,倒抽了一口气——这个书生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固执得很,就是要进来,赶都赶不走。
他正要拔剑,眼尖地瞧见了萧若递过来的眼色,忍而不发,退到了一边去。
郭嘉快步走了进来,一向苍白的脸颊上微微带着一点红晕,轻轻喘着气……竟像是一路跑过来的。
曹操似乎没见到这个人,不打招呼,也不看他,只低下头看着茶杯。
“听闻明公和萧刺史都在……嘉赶了过来。”郭嘉目光从曹操低沉而冷硬的眉宇之间掠过,微微一笑,转向了萧若:“嘉失言了,该叫司隶校尉才对。”
“奉孝这么着急赶来有事?”相对于曹操的冷漠,萧若热情得多,笑眯眯地盯着他看。
郭嘉轻拂长袍,说着最不该是着急赶过来时候说的话:“袁绍雄踞河北,然而必败于明公之手。”
萧若略僵了一下……
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了有名的出自郭嘉之口的比较曹操和袁绍的“十胜十败论”。
正思忖,郭嘉就说出了一句惊人的话:“据嘉的细作探来,袁绍有二子,袁尚袁谭各自结党,内斗不休……只要袁绍一死,即可伺机挑起竖子内斗,到时河北不攻自破。”
曹操似乎来了兴致,抚在杯沿上的手轻了又重:“奉孝说得有理……”许久不出口,奉孝二字有些生硬,听不出亲密的意思,反倒显得怪异。
“只是……”语锋一转,抬起的眼眸里微有笑意;“袁绍正值壮年,要等他老死,孤怕是已先成了白骨……”
“袁绍此人,嘉料其必死于刺客之手。”郭嘉说。
……
曹操怔了……
萧若也怔了……
整个大帐里,就是口出狂言的郭嘉最淡定。
……
萧若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再打量了郭嘉一遍……
“嘉料其必死于刺客之手。”这句话历史上的郭嘉也说过,只不过是说孙策。
他说了没多久,孙策果然就遇刺身亡了。
……
现在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的郭嘉也说出了这句话,只不过对象换成了袁绍。
萧若自然不会把希望放在郭嘉这句诅咒上,就算是郭嘉满脸写着胸有成竹说:“明公和刺史且等等看……”,她也不信。
退一万步说,历史上刺杀孙策的“许贡门客”真的是郭嘉派出去的。
但是把生死存亡压在一个小小的刺客身上……这样剑走偏锋的策略……还是让萧若再次怀疑起这位“天生鬼才”的脑内回路。
曹操付之一笑,不像是信了,却又不像是否决。
直到走的时候,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忽然从袖中摸出一样东西来,递给萧若:“这个你拿着……”
坚硬的黄木面具,上面还有已经干掉的血迹,脸谱狰狞,不想神鬼而像复仇的修罗。
“孤第一次看到这面具……应该就是在九里山吧……”曹操的声音细不可闻:“就是在此地。”
霸王被围,虞姬饮恨。
他叹了口气:“你一个女子,震慑不了世人,屠苏之日的时候,还是像以前一样,带着面具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