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升平县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沉默一阵,然后道:“我倒是有点想做这个县令。
听了林清的这句话,德宗皇帝面露微笑。宰相贾耽和李淳却在旁边暗呼不好!贾耽心想:林公子啊林公子,为了你,满朝文武都在劝说皇上,怎么你倒打了退堂鼓了?李淳心里暗叹:清弟以前就说想去外面做官,皇爷爷如此,倒遂了他的心愿。只是即使去外面做官,也该选个好点的地方才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去升平县。
吐突承璀这时大吃一惊:“林公子,难道你是糊涂了么?这样的官你也去当?不要说王爷正在皇上那里为你说情,事情还有转机,即使没有转机,你也不能去。别的不说,你想想,你要去了,王爷怎么办?”
林清不说话,吐突承璀公公继续道:“王爷如今是一刻也离不开你。你没来长安时,王爷天天在家盼,盼着早点科考,这样你就能来长安。你来了后,王爷高兴得在家直踱步,连声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王爷对你的看重,一般人真是不能比。”
林清道:“大哥如今已越来越沉稳,我不在长安,他也能支撑得住。”
吐突承璀公公:“王爷能不能支撑得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王爷没认识你之前,每次去太子府,回来时总是唉声叹气,太子、太子妃、福王给他气受,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可自从在房州认识你、回到长安后,再去太子府,回来时他再也不觉得气闷了。
你来长安后。情况更是不同。王爷从太子府回来时。渐渐难得地有了笑容。这些事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王爷如今已把你当成主心骨,你走了。王爷只怕会伤心。”
林清叹气:“大哥对我如何,我自然知道。你放心,我走了后,他虽然伤心,但有皇上护着,没人敢对他怎么样。涂先生。有一件事你不知道,身为一个儒者,应当遵从圣人的教导,乐天知命。一个儒者,应该以自己的位置为主,在自己地位置上奋发。做商人,就要在商人地位置上奋发,做一个种田的。就该在种田上奋发。
既然皇上给了我这个位置,我就该在这个位置上把事情做好。再说,一个儒者,如果不以造福百姓为己任。那算什么儒者?升平县虽小,又十分凶险。但如果把这个官做好了,也能让几万人安居乐业。”
贾耽听到这里,不禁手捻胡须,连连点头,他越来越觉得这位林公子对自己的胃口。德宗皇帝脸上也露出赞许。只有李淳在旁边暗地着急。
吐突承璀公公这时急着劝道:“公子,你说地这些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决不能让你涉险。这个县令,你绝不能当。”
林清摇头:“涂先生,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不能听你的话。还请你回去后告诉大哥,我意已决,让他不用在皇上那里再为去求情了,以免他为难。”
接下来就是吐突承璀公公竭力劝说林清,让他回心转意,林清却是不听。无奈之下,吐突公公只好回来向李淳覆命。
刘公公一直说到和吐突承璀公公回到皇宫见到广陵王,才停下来。刘公公学别人说话,不但声音相似,就连别人的表情也学了个十足十,宰相贾耽和广陵王李淳在旁听得聚精会神,觉得十分有趣,刘公公停下时,两人都觉得可惜,都希望刘公公能再学下去。两人安静了一阵,才把心思又集中到林清的事上来。
德宗皇帝听完后,对刘公公、马公公、吐突承璀公公道:“你们下去吧。”三人走后,延英殿内,只剩下了德宗皇帝、宰相贾耽、广陵王李淳三人。德宗皇帝就对贾耽道:“贾相,他自都己答应,你还有什么话说?”
贾耽道:“陛下,林公子愿意去做这个县令,并非出自己意,而是为了维护朝廷,为了百姓,才不得不遵从陛下的圣旨。陛下,刚才我听了林公子私下说地话后,越听越觉得他难能可贵,越听越觉得他是个人才!陛下,这样的人才,天下可不多见!还望陛下以天下为重,以朝廷为重,以广陵王为重,暂屈己意,把他留在京城。”
德宗皇帝看了看李淳:“皇孙,你是不是也想他留下来?”
李淳点了点头。
德宗皇帝忽然长叹一口气:“其实我又何尝不想把他留下来,陪在你的身边呢?这位林清年纪虽轻,却是我见过的人中才能最高的!才堪大用啊!可为了你,我不得不把他派出去!”

李淳
解,贾耽心想:皇上这番话的意思,难道是对林公子
德宗皇帝对贾耽道:“贾相难道以为朕是因为他触到了朕的逆鳞,才报复他,让他去做这个县令?”
贾耽不作声,算是默认了。

德宗皇帝道:“贾相是误会朕了。别人要是象他那样,朕确实会处罚,不过他是例外。为了朕的爱孙,触到朕地逆鳞算什么?!其实他触到朕的逆鳞,是朕故意安排的。嘿嘿,齐抗在殿试的题目上做手脚为难他,你们以为朕不知道?只是因为朕当时正想也为难他,测一下他地心胸,才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李淳吃了一惊,怪不得义弟殿试那天顺风顺水时,皇爷爷的神色会那样,原来他是担心齐抗他们不肯为难义弟啊,于是问道:“皇爷爷,如此说来,我义弟没做上状元,是皇爷爷一手安排地了?”
德宗皇帝微笑了一下:“正是!其实我原不用如此测他,可为了不让别人发觉我对他十分看重,只能如此。嘿嘿,如今外面的人都以为我看他不顺眼呢。”想到自己的计策十分成功,德宗皇帝不禁笑了。
贾耽这时已猜出了皇上的心思,李淳却道:“皇爷爷,你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德宗皇帝看着李淳道:“还不是为了你!”
李淳不解:“为了我?皇爷爷如果是为了我,就该将他留在京城才对,为何还要将他贬斥去做那样一个县的县令?”
德宗皇帝:“留在长安,怎么能受到磨练?再说,若不磨难他一番,我怎么能知道他的才能是不是象别人说的那样高?不知道他的才能如何,让他日后辅佐你,我怎么能放心?你放心,这是我对他的最后一次测试,他过了这关,我就会招他回朝,暗中栽培他。”
李淳皱眉道:“皇爷爷,只是那个县太过凶险,假如我义弟一不小心,被那里的盗贼害了,如何是好?”
德宗皇帝冷笑道:“如果连这点磨难他都对付不了,日后如何能对付朝廷的纷争?那样的话,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皇孙,你以为升平县一直没有县令,是因为吏部派不出人?不是的,那是我的故意安排。这个位置,是我故意为他留的!为了不让别人发觉,我一直在耐心地等着他,等到现在,已快一年了。”
宰相贾耽这时彻底地明白了德宗皇帝的用意,原来降林清为探花郎、贬他为县令,全是皇上对他的测试、磨难,目的是为了看看,林清够不够资格在日后辅佐广陵王!原来皇上并没想将林清这样的人才留给朝廷,而是要留给广陵王李淳!或者说,是留给日后的朝廷。皇上之所以不敢声张,事前连自己也没告诉,是怕舒王、太子他们的人发现!
听了皇爷爷的话,李淳吃惊不小:“皇爷爷,难道你早就注意到我的义弟了?”
德宗皇帝微微一笑:“当然。实际上,你从房州回来后,我就开始留意他。皇孙,你在房州遇难,我当时并没说什么。你以为我真的不在意?没派人去暗中查访?哼!谁敢害你,我就让谁不得好死!”
德宗皇帝说完,忽然一拳砸在御桌上,御桌上的纸都被震得跳了起来。护孙之情,让德宗皇帝此刻凶相毕露。贾耽从来没见过德宗皇帝的神情如此凶狠,暗地里吓了一跳。
李淳想到爷爷这样疼爱自己,眼睛都快红了。有时候他甚至想,要是爷爷是自己的父亲,那该多好?!
德宗皇帝平息了一阵呼吸,才道:“当时我命人暗地里去查探此事时,让派出去的人顺带查一下这位林清林公子。没想到这一查,我就放不下了。多年以来,我一直想物色一个能平安将你送上皇位的人,唉,一番查探后,我发现这个人就是我多年以来要找的人!
当时我还觉得奇怪,他有如此才能,怎么会只是袁大先生门中一位未入门的小弟子?就派人去问袁大先生,袁大先生立即给我写了一封书信。看了他的信我才知道,原来袁大先生已经将他列为衣钵传人了!袁大先生在信中为我详细说了他的才能,看完后,我当时就流下泪来!找了这么多年,终于让我找到了这样一个人!”
袁公肃名满天下,就连德宗皇帝提到他时,也是只说袁大先生,不提他的名字,以示尊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