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公子巧计退强兵(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随从一听是官军来了,脸上浮起了些许惊慌之色,那个叫王仙倒还很是镇静,但是“胖凤凰”就说不好了。
对边,“哎呦!”,“胖凤凰”突然松掉了手里的马鞭,捂着自己的手痛号了起来,引得众人无不纷纷侧目,齐向她那边望去.原来正在鞭打萧统的“胖凤凰”听到手下如此说,心里一时慌张,竟然忘了挥舞手中的马鞭,不小心让马鞭倒钩了手.
那个少主小姑娘看到手下人竟然如此的脓包,不禁向“胖凤凰”怒眼望去,那“胖凤凰”感到自家少主怒视的目光,立即吓得不敢再吱声了,但是还在捂着手,看来刚刚那一鞭子不轻啊!
“小姐!官军来了!我们赶快上山与寨主会合吧!”一个大约年仅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看到远处徐徐升起的蛇黄浓烟,惊慌的对那少主小姑娘言道。听着她雨中不同的称呼,看样子像是那女子的随从。
“水若,慌什么!难道我们还能怕他们吗!上次他们来了好些人,不是也被咱们打了下去吗!”那少主小姑娘年纪虽小,口气可是不算小,看到手下人慌慌张张很是生气,接着马上向部下命令道:“火速回山!相助我姑姑!”
众人正待要走,“胖凤凰”看了看吊在树上满身鲜血已经一动不动的萧统,向少主建议道:“少主!这个人怎么办?以属下看,左右带着上山也是费事,不如把他杀了倒是干净!”
“刘凤!你不要总是挑动少主做些无良之事!”那个王仙听到刘凤如此说,再也忍耐不住,指着“胖凤凰”斥道。
“你!”,“胖凤凰”自然也不会相让。
“好了!刘管事,不要再吵了!王总管,你认为这两人该如何处置?”那少主小姑娘听了流风的话到心里也是不忍,于是向王仙询问道,这次则是以山在少主的身份发话了,由不得“胖凤凰”不服。
原来,王仙是这个山寨的总管,而刘凤则是只是一个管事的。
“少主,属下逾越了!依属下看不如先将他们带回山寨,等我们山寨将这伙官军击退后,再交由寨主处置,不知少主意下如何?”王仙听了少主的回话,恭敬地说道.
那少主小姑娘听了王仙的话,仔细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道,“也好!就按你说的办!来人!把他们俩给我绑回山寨,其他人火速回山!”手下人听了少主命令,有几人把萧统放了下来,带上了已经毫无气力的林嘉儿,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向山上行去。
顷刻间,人去林空,只留下那不时由树上飘落的黄叶摇摇曳曳地在林中随风轻舞,若不是地上还留着醒目的血迹,谁也不会想到,这里不久前发生过的血腥之事。
暮秋时节,江南的山林中并不像北方的那么萧瑟,树林中有些地方仍旧是绿叶重重,鸟鸣静幽.但暮秋终究是暮秋,林中还是不免有不时飘着的黄叶,婆婆娑娑的身姿,在文人的眼中也未尝不是江南的另一种风情.然而树林中的这群人显然无暇注意此等人间美景了,他们行色匆匆,手中紧握着修长的长矛和刀戟,秋日的阳光下,那矛尖反射着悸人的寒光.他们就是特来围剿山贼的梁军!
这支军队的军头目,南徐参军韦百川,正一声不响地走在队伍的中央.韦百川大概三十岁上下,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身材高大,鼻子高挺,厚厚的嘴唇,虽然经过了十几年军旅生涯的历练,但让别人看起来却易起亲近之感。但是不经意间的一咬牙,脸上的肌肉就层层显露出来,显示出一个军人的果敢和残酷,令人不敢直视。

这韦百川小时曾经是一个孤儿,那时正处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统治后期,朝政败坏,无以聊百姓生,四处讨饭为生,韦百川也是从小就不得已以讨饭为生。也许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十几岁时的一次乞讨竟然碰巧到了后来闻名天下的车骑将军韦睿的府上,韦睿看他可怜便收入府中,在韦府给韦放和韦正两位公子做书童,韦百川这个名字就是大公子韦放给他取的,取义为“海纳百川”,就是提醒他永远都不要自我满足,百川虽大,遇海则泯。韦百川虽然不是很明白这个名字的意义,但是心里却对韦睿一家特别感激,直欲一身相报!尤其是让他尤为敬佩的——韦睿。
后来,细心的韦睿发现韦百川并不是做书童的材料,因为每次让他陪韦放和韦正读书时,总是不到一盏茶功夫就酣然入眠了,只是睡觉鼾声极大,倒是惹的两位公子不能安静读书了,但是一到和两位公子一起习武时,总是乐此不彼,比两位公子的接受能力还要快,这倒是让韦睿吃惊不已!后来,有识人之名的韦睿便开始培养起韦百川专门习武了,希望韦百川在武学上有所造诣,还时常教授他行军大战之法,这投了韦百川所好,自是十分珍视这个前世修来的大好机缘,练的格外刻苦,期望认真程度让韦睿赞赏不已。两者名为主仆,视为父子,与韦家放、正、棱、黯四公子也是以兄弟相称。以至于到后来,韦睿从龙追随高祖打江山东征西战时,韦百川已经是韦睿军中第一急先锋将了,备受重用。
不久前,驻守南徐的韦百川接到临川王萧宏的钧令,要他火速支援扬州参军王威虎剿灭观音山上的一伙盘踞已久的山贼,钧令上说今上要在扬州建造一座寺庙来缅怀早逝的昭明太子。因为一直追随韦睿的缘故,对于昭明太子,韦百川见过的不知一次了。在韦百川的印象中,虽然与昭明太子的接触并不是很多,但以一个军人的直觉和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讲,他与军中其他将领一直认为,昭明太子是大梁朝继任中兴国君的不二人选。
不久前,太子在扬州无故溺水而逝,稍有政治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何人所为,而今上却罔若不知,韦百川为此曾联名数十位军中将领集体上疏,要求彻查凶手,以慰太子在天之灵!谁知恩帅韦睿却告诉他:此举无用徒增上怒,自古军不问政!韦百川自是不信,但是后来太子死因不明一案始终也没有结果,而自己也因此事牵连,被降职为南徐参军,不过韦百川倒不是很在乎官位的大小,倒也能随遇而安。
接到命令的韦百川立即整合手下人马,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已是破败不堪的扬州城。正所谓兵贵神速,谁知那扬州参军王威虎却丝毫不提出兵围剿山贼之事,三日一大宴两日一小宴的花天酒地,韦百川却也是毫无办法,只因为这王威虎原是临川王的部下,如今临川王圣眷正隆,权势熏天,虽然韦百川通过情报已经知道扬州城新招洗劫正是这位扬州参军指使部下所为,但他又不是傻瓜,自从上次上疏招贬后已经看明白很多,自不会无缘无故的去触这个强势霉头。
那王威虎在韦百川的再三催促下,今日才勉强收拾了手下的兵士向观音山进发。回头看了看后面脚步轻浮的王威虎和一群行为散漫的扬州士兵,韦百川无奈的叹了口气,指挥着部下,“快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