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渔阳战乱狼烟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鲜卑拓跋部,原来居住于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孙魏太武帝拓跋焘承其前业,擢用汉族大地主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数百人担任官职,形成了拓跋贵族与汉人世家豪族的联合封建政权,国势大盛,后来魏孝文帝拓跋宏胡服汉易,迁都洛阳,自此,北魏帝**力国力到达巅峰,邻国尽皆臣服,无有敢范边者,及时国力强盛如斯的大梁,也只是只能望江兴叹。
如今历传十帝,到了拓跋祤的手中,可惜自家老子后院不净,留下了一个政治野心十足的女人胡太后。这胡太后就拓跋祤这么一个儿子,还被立为太子,后来魏宣武帝英年早逝,在三十三岁便撒手西归,拓跋祤时年六岁,立为皇帝,是为孝明帝。以年岁不足以主朝政,胡太后“勉为其难”代理朝政,后来着朝政越理越顺手,便不曾想还与儿子了,于是母子生隙,朝见不和,胡太后为了以后能继续顺利的主持朝政,竟不惜把一些忠于孝明帝拓跋祤的一些良将老臣借着借口乱杀一起,各守边将领人人自危,恐怕自己也被株连,有的弃官遁隐,有的干脆起兵造反,更有甚者直接拔了本部人马投向大梁,北魏朝野顿时风声鹤唳。
洛阳,自古便是龙兴凤栖,帝王之都,经历了几代兴衰,多朝生灭,文化底蕴深厚,自魏孝文帝将都城迁此以后,洛阳更是成立整个北魏的政治文化中心,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如今堪比南梁健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洛阳宫城形制与都城相仿,也呈长方形,位于内城北部而略偏西,横贯都城阊阖门和建春门的东西大街穿过宫城中部,将它划分为南北两部分,街南是前朝,街北是寝宫。从宫城阊阖门南出,到都城宣阳门之间的铜骆街是洛阳城的中轴线,轴线位置随宫城和太极殿而西偏,街东有左卫门、司徒府、国子学、宗正寺、太庙等,街西有右卫府、太尉府、将作曹、太社等。洛阳最大的佛寺永宁寺也在此街西。这一形制显然是继承建康宫城以北,北到都城大夏门,东到广莫门是华林园的范围。内城城西(西郭)主要为皇宗贵族、鲜卑大官僚等内迁者居住区,设有中央市场性质的大市,较多豪华的佛寺。城东市(东郭)一般士庶和汉族官僚居住区。
洛阳,皇宫,静恩殿。
“太后,你要多注意身体啊!”男宠萧德张看着胡太后阴郁的脸色有些担忧。萧德张原为南朝移民之后,长得眉清目秀,面目姣好,但是身份十分低微,自家祖上说的着的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光禄勋,即专掌宫廷膳食及朝会,祭祀是酒宴、祭品之官,后来随父张罗一次酒宴是被胡太后相中便做了男宠,这几年升迁很快。
“德张,你说,我这样做,对吗?”胡太后突然问道。胡太后,今年虽是快要奔四的人了,但是多年的宫廷生活,保养得十分好,脸上没有一丝皱纹身材姣好,平常人看来,也不过二十上下年纪。不过最近各地烽烟而起,朝中暗流涌动倒是让这位胡太后憔悴了几分。
“这……太后英明睿智,帷幄在胸,自是做什么事都是对的,德张有幸服侍太后,是几辈子修来的。”萧德张有些紧张,毕竟这可不是自己能随便说的,一个不好,恐怕……
“你呀,就是会哄我开心。”胡太后显然很宠爱萧德张。
此时殿外的应事太监高声呼叫道:“广阳王求见!”
胡太后道:“德张,你先下去!”萧德张领命退了下去,他知道有些事情它可以知道,而有些事情最好是不知道。
胡太后威严道:“宣!”
广阳王拓跋元深,大约有三十岁上下,真个个人看起来虽不如萧德张那般俊俏,但是浑身散发出的特有的气质却不是萧德张能够与之相比的,与平常的鲜卑贵族不同的是,元深脸面白净,脸上尽是风尘之色,显然这几年的生活过的并不如意。元深是皇室近脉,先前很早就封王了,自然,有了身份地位,长相又不是很差,谁知这小子喜欢玩刺激的,竟然暗中勾搭上了同族的王妃,最不妙的就是还被别人发现了,这样一来,北魏朝廷的脸面便有些挂不住了,于是一纸诏书就让他回到了老家“赋闲”去了。
如今,胡太后当政,朝野内外危机不断,继续一场战争来转移人民的视线,于是胡太后便想到了这个久不得志的广阳王。元深虽然个人作风并不怎么样,但是说起行兵布阵,倒实在是一把难得的好手。如今,胡太后用人之际,突然想起了这个久不得志的广阳王。
“臣元深参见太后!”元深道。
“元深,细细想来,我们也有五六年不见了吧!”胡太后道。
元深道:“罪臣万死,太后费心了!”
“如今,我大魏国战乱重重,不知广阳王有何化解之道?”胡太后道“
“罪臣才识浅薄,对此等家国大事实在是不知从何说起,但罪臣只有一颗赤子之心,但有差遣,定当死而后已!”元深有意装糊涂。
“好!难得广阳王一片忠勇之心,如今南朝几番挑衅,夺我城池,杀我百姓,欺我大魏无人,看来是要给他们一点厉害了。”胡太后道。
“那些南蛮子上次败得还不够,至今还敢范我边境,臣定要杀他个人仰马翻,灭了这些南蛮子!”元深一看自己的机会来了。

胡太后高兴道:“好,如今我与你二十万大军,命你为大都督,假节,即刻休整兵马,十天后出征!”假节一职,虽无定饷,但却可不经过上级命令直接掌握生杀大权,代皇帝行使命令之职.
“臣,领命!”元深感激涕零道。
“众将之中,你可自行任意挑选左右。”胡太后道.
十天后,教场。
拓跋元祤,大魏当今皇帝端坐在高台上,胡太后在侧,文武群臣立在两旁。宽大的校场上,近一万精兵伫立,纹丝不动,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其他的军队早已先行,想是如果二十万军队全部在此,把个教场占全也站不下,虽是只有一万,但是杀气泠然,仍让人不寒而立。胡太后看着这些阵脚雄伟的大魏军队,心下略略安定了。
而年仅十二岁的孝明帝看着这些自己可以倚为臂膀的军队,心下莫名的沸腾起来:这就是我大魏的雄师,终有一天,我要像爷爷那样,亲身征战,率领我的军队,踏平南朝,让四海臣服!虽是心中激动不已,但是脸上却是没有任何的兴奋之色,转眼看了看旁边的胡太后,这个自己的生母,在萧德张的曲意奉承下,正是一脸悦然之色。心想:这个不知廉耻的女人!
一个年数不小的老太监,颤颤巍巍地取出预备好的黄绢,尖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我大魏,自太祖珪建朝以来,对外征讨,攻无不克,睥睨四方。今南朝欺我微弱,竟屡番挑衅,夺我城池,杀我良民。是可忍孰不可忍,今令广阳王元深率军百万,即日征讨南朝,扬我大魏国威,立不世功业。加封广阳王假节、总参军事,钦命大都督。令竟陵王元明为左副都督,加封兵部尚书;令兰新王元蒙为右副都督,加封兵部侍郎。钦此。”
众将一身戎装恭敬地盖在地下,元深上前一步接了圣旨,众将齐道:“臣,谢主隆恩!比当万死以报陛下与太后!”
孝明帝抬手道:“众将平身!朕,在这里等着你们凯旋而回!取剑来!”
侍从太监抱了一个长方红匣子,孝明帝元祤下了龙阶,走到元深身边,打开匣子,里面原来是一把宝剑。元祤亲手取出交予元深手中,深情道:“将军,这把剑乃是朕深爱之物,今赠与将军,祝将军得胜凯旋!”
元深诚惶诚恐道:“为臣不敢,为臣不敢!”
“唉,红粉赠烈士,宝剑予将军,将军莫要推辞,何况这也是朕的一片心意。”元祤道。
“臣,臣……”,不知情意真假,元深竟是说不下去痛哭起来。
元祤欣慰道:“将军起程吧!”随后又赐予元深一匹日行千里平水越山的血红宝马,元深又是感激了一番。
而在上面坐着的胡太后对儿子的这一番做作,只是冷眼旁观,不置一词,朝臣间的气氛顿时有些静谧。
当下牺牲预备,祭旗仪式开始。拓跋元深今天一身戎装,跨下一匹血红宝马,这匹马是柔然作为国宝敬献与朝廷了,孝明帝亲自御赐于元深,隆恩之胜,一时无两。登上高台,正午的阳光映在拓跋元深的身上,浑身散发着光芒,仿佛如战神一般。只听元深对这教场精兵高呼道:“我,拓跋元深,今领命出征,举誓踏平南朝,让那些南蛮子们,知道,我们鲜卑男儿的本色!踏平南朝!踏平南朝!”元深举起手中天子剑,高呼起来。
底下的士兵也被主帅的昂扬斗志激励起来,齐声高呼,“踏平南朝!踏平南朝……”
一是偌大的教场,洪亮的誓师声响彻大地,北魏对南朝的一次最大一次攻势拉开了帷幕。
咸阳古道上,一批批精骑飞奔绝尘而去,看着渐渐遥不可见的军队,孝明帝元祤心中暗暗发誓:“终有一天,我也要带领我的雄师开拓新的大魏朝!”
建康,昭阳宫。
“太子殿下!北方探子八百里加急禀报,北魏启师二十余万正向豫州集结!”中书舍人徐勉禀道。徐勉身高七尺,面如冠玉,眉清目秀,今虽已是不惑之年,但是面容尽显儒雅,引起才学出众,素有令名,有经济事务之才,深得萧衍的信任,一直担任中书舍人这一宰相之职。
最近一段时间,皇上礼佛无意朝政,命太子萧纲监国,是以事情无论巨细,都要萧纲拍板度定,昼夜劳作,让萧纲显得有些憔悴,对于这个出兵大事,萧纲有不禁有些伤脑筋了。
萧纲看着底下站着的众臣道:“不知各位卿家就出兵一事,有何看法?”
“太子殿下,此战北魏倾兵二十万,其内部必定空虚,臣提议派一支轻骑绕过豫州,直接进攻魏都,进攻是假,扰乱为真,实为围魏救赵这样一来,北魏后防不稳,前军军心尽失,前军不攻自破,只是……”老将裴邃说得有些顾虑.
“裴将军,有什么难处吗?”萧纲一见裴邃答话,有些欣喜道.
裴邃还没答话,尚书左仆射袁昂拿着新来的边关急报,接口答道:“只是一来现今,魏军并未像探子情报说的那样,聚集豫州一地,而是分三路攻击而来,北徐州一路已经短兵相接,而雍州、武州、淮州等州均发现魏军踪影,而在豫州的为君总数不到一万人,只是做个样子,迷惑我们的视线,真正的主力早已进军边疆了!”说到这里,看着满殿的群臣噤若寒蝉的表情。
顿了顿又躬身道:“这二来,魏军此次出军总数应该在三十万左右,其中十几军万以汉、羌为多,而我军经上次裁军,全**力也不过五十万,大多数兵力都在各州王爷手中,朝廷现在能直接调动的兵力……”
太子萧纲问道:“袁仆射请说!”萧纲对朝廷兵力并不是有很多了解,左仆射专管天下兵士事宜,自是要明白清楚得多。
袁昂慢慢道:“已不足十五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