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几分情真(一)轻尘篇(水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戏里戏外几分情真(一)轻尘篇(水伊)本文标题中所谓的“戏”来自于庄教授对方轻尘谈及第二位女王时说的话:“对你来说这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对她来说却是一生一世椎心之痛啊。”
但这一番话引得我们从方轻尘剖心的心痛直接跳转到对他甚至是小楼中人所有人模拟态度的质疑中特别是看过《太虚幻境》的更因为周茹这一角色而开始怀疑小楼众人是否真如庄教授所说的那样自恃生命之永恒面对轮回中的芸芸众生永远无法投入真正感情。
模拟只是模拟情深情伤不过是场戏。
但真是这样简单么?
我独爱轻尘。
初时他那种“你即无心我便休”的决绝已直接击中了我从此不复回头。即便是知道了这只是一场模拟我却从不怀疑他对爱人对自己的那种狠仅仅只是一场戏。
轻尘想要的是完美他付出完全也想要得到完美。如果不是完美他就不要。
这是怎样的一种天真!
换成是真实的人生他肯定不会这样做吧?不再天真的我们这样说。
毕竟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报复伤害了自己的爱人绝对不是成熟的人应该做的事情现在的我们早已经放弃了对完美、对爱情的信仰。
只要不曾得到也就不会失去。
只要不再期待也就没有绝望。
所谓成熟。
我们为着自己的日渐世故而洋洋自得。
方轻尘在对感情绝望的时候选择的是以死亡终结模拟的方式来报复背叛了他的爱人。他总是如此轻易的放弃生命可能的确与他的身份有关。假设轻尘只是常人生命只有一次的情况下是否也会如此决绝?这是个在论及轻尘篇时最容易被涉及到的问题。
个人的看法是:他应该会有更多的顾虑但这并不表示结果就一定会绝然不同——他的性格如此、人生观与爱情观如此小楼的模拟是他真实人生中的一个片断他的爱是真的失望与恨也是真的他在模拟中反映出来的还是他自身的本性这一点是不变的。只不过到底对他来说在顾虑上会有多大的差异还取决于他对生命意义的观点。
如果他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看法与对感情的看法重叠的话戏里戏外轻尘的决绝只怕没什么区别;反之则另当别论了。
至于他到底是几分虚情、几分真意又有几分是假戏真做就更不能依照庄教授的话去断言他就没有付出真情。他拥有永恒的生命他可以不断轮回但这并不表示他把这些感情与经历完全当做是一场“游戏”否则以他对“公平”的偏执他若不是感到受伤也就不会做出那些疯狂的事情了。

庄教授的话或许确有道理但那是针对他性格的部分至于方轻尘的心态以及因为这句话所招致的指责究竟有多少是他该承受的却难以定论。我想“玩弄人心”并非他的本意但他的这种个性的确是很成问题的。
假如轻尘是我身边的某个朋友假如我能完全了解他我相信我肯定不会讨厌他甚至可能会很喜欢他但在相处的时候必定会小心翼翼而不敢太过随性。
但这些仍然改变不了我独爱轻尘。
虽然他偏执、任性却保有着孩子般的天真他期盼着绝对、永恒的感情。或许这样的期盼在你我少年之时都曾经有过然而时光与现实生活的磨砺早已让我们放弃这样的奢望——或许这便是成长?
即便如此面对如此纯粹的方轻尘我依然不能不心疼着叹息着。
是谁说这一切对他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他所要求的完美一直是对等的。因此我相信在每一次轮回当中他都曾全身心投入过。
他的错在于他的拒绝成熟不懂得对自己宽容、对别人宽容不懂得在平庸中、在不好不坏、半真半假的人世间学会知足他以他的聪明绝世却执拗于寻找世间从不曾存在过的东西这一切注定了他只能伤人伤已。
他对赵永烈说:“我其实自私自利到极点整天盼着别人对我好盼着别人把我当做最重要的人。只要有人肯全心全意对我好我愿意把我的一切都交给他为他死了都甘愿可是要是有人负我伤我我必百倍千倍回报之让他一生一世痛苦莫名生不如死。”因为当时的情境因为他的精心设计便成了一出戏而这句其实不假的话听起来似乎没有了真情。但事实上这是方轻尘最认真的自白。
他不过是个天真而单纯的孩子企盼着全心全意的完美企盼着彼此纯粹的永恒。
他错了么?也许。但看着那个孩子永远会让我想起那些年少轻狂的时光。
===========================================
看小楼那么久才第一次写长评这读了《奇痛》这章后的郁闷产物。从昨天开始胃痛。我想把郁闷写出来会不会就可以不痛了呢?
计划写4篇不过如果我胃不痛了可能就只有这篇了所以从我最喜欢的轻尘篇开始。汗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