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吞并量子基金的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John很光棍地朝着于笑翻了一个白眼,“Google公司是要上市的,到时候就算拉里·佩奇他自己也不会掌控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咱们又怎么可能购得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呢。”
“那Google公司现在上市了么?”于笑反问道。
“没有,刚成立的小公司还没有那个资格,时机也不成熟。”
“这不就结了!说明还有机会,你可以对拉里·佩奇说清楚我没有想着拥有比他多的股权,如果公司在将来上市了,我会面向市场出售自己的一些股份,确保不影响他的上市计划。”于笑接着鼓励道,“我知道想和他谈妥这一点很有难度,但是正是有难度才能彰显你的能力嘛。”
“我尽力试试吧,但愿那个拉里·佩奇会信任你。”John无奈地耸了耸肩说道。
“那你什么时候赶去硅谷见拉里·佩奇,就明天吧。”于笑有点迫不及待了,Google公司的股权啊,想一想都觉得兴奋,那不是股权,那分明是白花花的银子!不对,是黄灿灿的金子!
“明天!我今天才下飞机,你却让我明天又坐回去?!这也太急了点吧。”John也是懒散惯了的一个人,一下子还真适应不了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
“怎么不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万一Google公司就在这两天被哪家大公司又看上了呢?到那时Google公司的股份就难买多了。”为了让John多点干劲,于笑在鼓励的同时也使出了撒手锏:“只要你能和拉里·佩奇谈妥,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那笔几亿美元上下的大买卖。”
这次并没有被于笑抛出的馅饼砸晕,John虽然很想操盘于笑口中的大买卖,但是却依旧不敢轻易地在于笑面前立军令状:“你以为我不想帮你收购Google公司百分之四十五的股权啊,只是这件事情太过棘手,那个拉里·佩奇也不是一个善茬儿,我只能保证收购到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百分之三十,我希望你至少能带给我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当然了,多多益善,如果你能说服拉里·佩奇出售更多的股份,我会很高兴嘀。”其实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权已经不少了,只需要等上七、八年这百分之二十五股份的市值就会滚雪球一般地滚到至少一百亿美元左右。但是谁又会嫌钱烧手呢?于笑自然还是不太知足,希望拥有更多的Google股份。
“好吧,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还好办一些。”John颔首思考了一下说道,不过脸上的表情不无遗憾,“哎,估计你不会告诉我那笔大买卖了吧?”
“不要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哦,尽管你带不来Google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股权,但其中责任却也不在你。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投资专家,作为激励,我就告诉你吧。”于笑对John做的工作真的很满意,自己有着前世的记忆所以知道Google并不奇怪,但John单凭自己的调查分析就能在偌大一个美国找出现在一点儿都不显眼的Google,这就是靠的真本事了。再者于笑已经相通了某些东西:自己的到来所引起的蝴蝶效应虽然能改变一些事件的发生时间甚至结果,但是蝴蝶效应并没有影响到人的意识形态,更不可能改变那些社会形态。中国还是在努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国还是在中东偏袒以色列引起了那些穆斯林国家的不满,世界政治的走向还是在逐渐多极化,这些大势所趋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改变。
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触发因素虽然是国际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及以泰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外汇政策上的失误。但在于笑看来其中更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就是那些东南亚国家透支性的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本无可厚非,算得上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而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却也需要国内充分的条件支持,但那些不满足条件的东南亚国家却通过借外债来强行推动经济增长,这种行为不是揠苗助长是什么?由于经济发展并不顺利,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泰国等一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这些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则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而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的深层原因便是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而且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导致国内经济产业的严重畸形发展。
最后的原因便是‘出口替代’型经济模式的缺陷:尽管‘出口替代’型经济模式为某些亚洲国家带来了经济腾飞。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肯定会提高,出口就会受到抑制,进而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再者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持续实行‘出口替代’经济模式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持久保持竞争力的。泰国这些国家在实现了短暂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之后,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难免会有国际游资大鳄瞄上泰国、印尼等这些肥肉。
正是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最终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自己所引起的蝴蝶效应显然不会改变到这些东西,也可以说亚洲金融危机是肯定会发生的了。也许它的爆发时间、结束时间及过程会出现一些改变,但其大概经过应该不会和自己的记忆有太大出入。其实对John这种专业人士来说,他也并不需要太清楚这场经济危机的细节。况且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前两个阶段,于笑所计划的只是躲在后面闷声发大财,至于前场台面上的金融厮杀,自然有索罗斯引领的量子基金和其他国际游资去操心。于笑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才能开始实施的:那便是抓住量子基金在香港损失惨重的机会落井下石,趁机吞并量子基金!毕竟量子基金的本身资产并不雄厚只有六十亿美元左右,它的恐怖之处是在于它的影响力,它就如同国际游资的一个风向标:随着量子基金的每一项大动作,后面都会跟着上千亿美元的国际游资!如果成功吞并了量子基金,再让John去取代索罗斯的位置,那于笑在未来的金融市场里才算得上真正具备了兴风作浪的能力。要知道比尔·盖茨尽管是世界首富,手里握有几百亿美元的资产,他也不可能轻松地引发一场金融动荡,而量子基金就可以!因为在闹腾金融市场这方面,量子基金确实够专业,而它的影响力也够大!
听完于笑的分析及吞并量子基金的想法后,John目瞪口呆地半天都没缓过神:“于笑,我很想不通!既然你对金融市场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那你为什么还要找我帮忙呢?我他妈的还能帮上什么忙呢?你什么都计划好了,要我做鸟事?而且你对那个Google公司也貌似早有所闻,我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自找没趣吗?”
个中缘由于笑也不可能给John解释,只好委婉地说道:“你这就是妄自菲薄了,归根到底咱们俩在金融市场上不是同一类人。你别看我在这些大趋势方面说得头头是道,但在具体操作方面,我纯粹是一窍不通。至于那个Google,我原来是知道一点,但确实不太了解,正是因为你的详细调查,我才下定决心要收购它股份的。”
“我理解,你一个唱歌的再怎么牛叉也不可能比我还专业。刚才只是有点嫉妒而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还只会趴在高中的窗台上对漂亮女生吹口哨呢。”John的脸色好了一点,语气也没刚才那么激动了。
“等到把量子基金吞并后,我就彻底不再过问你负责操盘的买卖,怎么样?”知道John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而且于笑相信他的能力和眼光,做出了这个让John惊喜非常的决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