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作心得
一ˋ小说的创作程序
这里的想法是一个一个加上去的,就是说先要有背景设定,才能去资料收集,接下来再去写人物细部分析,然後用前面三个要素去写内容大纲,之後才是去写内容,然後再修改。
1.『背景设定』
2.按照【背景设定】来做『资料收集』
3.以【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人物分析(设定)』
4.以【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写出『故事大纲』
5.集合【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内容撰写』
6.依照【内容撰写+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修改』
二ˋ故事发展的基本原则
1.时间的顺序
就是说,在小说的发展里面,时间轴要让读者清楚的知道,让读者知道你故事进行的流程,进行到了哪里,即使要回溯过往,也要写明时间,让人家知道现在进行到了哪里。如果时间轴一乱,就好像你正在说故事,却没有照顺序说,也没有连续,让听的人,自己去组合,你说的内容,这样的故事,我想听的懂的人并不多吧。
2.发展(广义空间的概念)的顺序
就是说,在小说的发展里面,空间的概念要清楚的表示,可以让人感受到画面是怎麽发生的,不要写出来之後,让读者不能对事件的进行和这个空间的具体化,对於动作和景色,还有人物的描写,要合乎常理,如果有特殊的想法,一定要加以说明,例如空间描写…
3.中心(中心思想)
即是主轴,也就是这部作品的主要想法,这是不能违背的,如果你的主轴是跟着你的主角走的话,结果主角前後矛盾,那她的主轴也会跟着破坏,依此类推,每一种主轴类型,都有她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在小说中是不能破坏的,除非你有特殊理由。
4.逻辑
小说必定要符合,而上面三点也要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才成立。这里的逻辑并不是指日常生活的逻辑,而是作者赋予小说之中的逻辑。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前後矛盾。
三ˋ故事发展的基本条件与限制
1.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时间是背景,即使你的时间乱跳,也要有一个系统让角色遵循;而空间就是要依照拟定出来的空间概念去走。
2.表现媒介的限制
第一、必须确定你的表现媒体
例:网路。
网路上的的表现媒体为电脑,电脑的显示介面为萤幕,受限於萤幕的特性,在网路上留下的文章,就必须顾虑到这一层,注重分段清楚,每篇的长度也要考量。
第二、读者的限制
必须考虑你的作品读者群,写出来的东西要给谁看,来控制作品的文学的层次和品味的层次,去符合一个读者群以红楼梦和西游记为例,由於某些人因口味(习惯与嗜好)和品味(阅读观)的不同,有人偏向红楼梦而也会有人偏向西游记。这就是读者的限制。
第三、作者的功力
某些的人作品构思虽好,架构也大,但是功力(笔力)不足。不能清楚表达意念,反而引起反效果,让人不想阅读,抑或说,读不懂他的作品。也就是说,当一名作者在构思故事情节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自己能表现出来的层次到哪里而设定才对。这样构思出来的故事完成度才会够高。
3.情绪效果
情绪效果,就是说给人在情感上的感受。作者能影响阅读时情绪的强弱而言,这就是情绪效果。
4.幻觉效果
幻觉效果,简单的说,就是景物和人物的具像化。也就是作者所塑造出的主人公,他身处的世界和举动,能否让读者有的清楚的概念。
四ˋ从作者的观点来谈小说的几大形式
有传统的.和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剧本形式
笔记小说.日记式,另外还有意识流.魔幻写实等形式。
但简单来说观点只有两个:
1.第一人称
2.第三人称
当然也可以一三人称混用。
五ˋ小说的结构
1.情节结构
在情节结构中有五个部分,.发现.急转.受难.冲突[注一].危机
为求解释清楚,便顺着此一流程举例说明。
一个人走在路上发现某事物(发现)
然後要捡那个东西时有人先捡走(急转)
然後那个人的心理会难过(受难)
两个人为了那东西吵了起来(冲突)
然後对方要打你(危机)
情节结构和其他的关连:
a.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例如因两个人的个性而起的冲突,或是两个人的职业而发生的危急(如赤川的小偷和刑警的夫妻档),其实人物跟情节几乎密不可分,因为每个人物的特质不同,一旦相遇必然会产生某些情节,这就是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B.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作者想让读者知道什麽,就必须要设计出情节出来。例如,一个作家想让大家了解,有强大的力量不一定可以解决任何事的悲哀,就要设计出一个情节,然後,故事会因为这一段情节,而有所变化,这就是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c.语言情节结构的影响
双关词是最常出现的一种用法,譬如说再见通常是招呼语,代表离开的意思,但他也含有再次见面的意思,从此就可以产生一段情节;还可以利用语言特性来辅助剧情,例如听错话,然後去作了一件不需要做的事,然後又扯出了一大段故事,这就是语言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D.节奏跟情节结构的关系
在你编完剧情之後,故事就会产生应该有的长度,也就是最适合故事的长度。如果你把长度写的更简洁一点,那节奏就快了一点,反之,写的细一点,节奏就会变慢了
例如,一个男人,在舞会上吻了一个女人的手,会有下列几种写法。
正常: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轻轻的牵起了她的手,然後吻了她一下。
快版:约克兰吻了女生的手一下。
慢板: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然後用眼睛的余光,快速的看了舞厅里面的女姓,确认了站在她面前的女生是其中最美的一个,於是轻轻的牵起了她那有如玉一般的手,然後举高了30公分,自己也低了下头.深情的吻了她一下。
e.景观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景观来增加剧情张力,例如batman里的高谭市就为它增加了不少情节。
注一;冲突有下列几种
1.个人,心理生理习惯
2.社会,他人.集团.人为的法律.风俗.制度
3.自然,如科学,
2.人物
用遇到一件事的反应来表现人物的个性,要先决定人物的特性、个性,接着用个性去推人物的生平。然後,在用这一些去决定她在小说里会有的发展和结局。
人物与其他的关连:
a.情节:情节的安排可以人物的个性产生改变,例如,有一个角色,贪生怕死,.去被作者的情节设计,让他阴错阳差变成勇者,然後,因为这个身分,渐渐的改变他的个性去配合这个故事的发展和职业身份。
B.思想:思想可以改变人物
c.语言:每一个人,一定有她的说话特色。
D.节奏:利用节奏,可以加强人物的观感,例如,一个人,每次出场都是快节奏,那他给人的紧张感,会跟着加重。
e.景观:就是利用景色的描写,使的人物的感觉出来,例如,一个人出场时,总是偏重描写冷酷感觉的景色,久之,这一个人给人的观感就会是冷酷。
3.思想
就是你要给人家知道的是什麽意念、思想,换句话说也就是决定故事脚色的想法和行为模式。
4.语言
语言,狭义的说是对话,广义的说,则是作品风格。
5.节奏
节奏说的是作品的节奏分布,该紧张的就紧张,该缓慢的就缓慢。
节奏与其他项目的关连:
a.利用时间的经过长短来改变节奏。
B.根据人的对话里的紧张感,或是话里的含意感觉来影响节奏。
c.例如写一个换然人觉得紧张的景,.就会使得一场普通的对话,变得较为紧张。例如两个人,在平地下棋跟在悬崖下棋,给人的感觉会不一样吧!
6.景观
第一种是移动视点
简单的说,就是作家视点,也可以说是读者的切换。
例:写从远景写一栋房子,然後慢慢拉近,拉到了房子外面、看到窗户,从窗户看进去,有两个人在里面吵架,吵完一个出去、一个留下来。
这时产生两个选择,一个是写出去那一个人,视点跟着她走;一个是写留着的那一个,当然也可以依着一开始描写的方向倒回去。
第二种是空间透视
就是以远观、近见、仰视、俯瞰、前瞻、後顾等六种角度去摄取景物,造成空间的凝聚或扩张,和角度转换,加上三远法(平远、深远、高远)的运用,来把作家心中的景物具体化。
经验总共四点:
第一,文笔。
什么语句通顺、条理自然之类的废话我就不说了,说说一个举证方法:把你从小学到大学的作文都找出来,计算一下平均分,如果在80分以上也就差不多了,没这个水平,还是别拿出来虐待别人的眼球。这是第一点。
第二,思想。
写东西的人说文一点是在立言,说得通俗了,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要给人看的。因此,你就必须要对你写出来的东西负责。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写个yy,写个让我自己痛快的东西,要负什么责,可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融入作品中,从而影响到你的读者,说个最简单的例子,血红的一本流氓造就出多少用流氓思维考虑问题的人,这里我并不是想批评他,毕竟他自己现在也正被曾被他大力鼓吹的小团体主义祸害着。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提倡什么少年作家,写作,还是要等你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再说。
第三,内容。
这大概才是大家所关心的。毕竟,敢出来写的人,文字功夫多少都有一些,可是一下子要驾驭一个很长的故事,这却不是那样容易的。我所说的方法,其实是被国人普遍排斥,却是实际上行之有效的一套手段:模仿。一提到模仿,大家往往就要想到抄袭。实际上模仿和抄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写作之初,你完全可以找一位你喜欢的作家,找一部你最喜欢的作品,来上一个彻彻底底的模仿,的确,这样的话,肯定会有大多数东西是别人的,可既然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就一定会有所不同,这一点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个性。只要你能把握住这一点个性,你就能够获得成功。这是田中之路,同时也是罗森、端木、青蛙等众多知名人士的成功之路。
第四,不要续写名篇。
千万不要续写名篇,尤其是在你没有名气的时候续写名篇,写不好你是在糟蹋名著,会被拥戴者们骂到丧失写作的信心,而且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作品不同于影视,它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一同创作出的文化氛围,古话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你,恐怕做不到让你的哈姆雷特使这一千人都满意的,这就是现实。而且就算你写好了,你的身上也会打上这个名家的烙印,从而最终失掉自己的个性,古龙的弟子丁情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续写名篇,绝对的吃力不讨好。当然,如果你已经练出来了,又有名作家的授权,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好了,就这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说,这不是我的经验,是我,我的几位厉害哥哥、姐姐,和众多前辈作家的经验结晶。
经验总共四点:第一,文笔。
什么语句通顺、条理自然之类的废话我就不说了,说说一个举证方法:把你从小学到大学的作文都找出来,计算一下平均分,如果在80分以上也就差不多了,没这个水平,还是别拿出来虐待别人的眼球。这是第一点。
第二,思想。
写东西的人说文一点是在立言,说得通俗了,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要给人看的。因此,你就必须要对你写出来的东西负责。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写个yy,写个让我自己痛快的东西,要负什么责,可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融入作品中,从而影响到你的读者,说个最简单的例子,血红的一本流氓造就出多少用流氓思维考虑问题的人,这里我并不是想批评他,毕竟他自己现在也正被曾被他大力鼓吹的小团体主义祸害着。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提倡什么少年作家,写作,还是要等你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再说。
第三,内容。
这大概才是大家所关心的。毕竟,敢出来写的人,文字功夫多少都有一些,可是一下子要驾驭一个很长的故事,这却不是那样容易的。我所说的方法,其实是被国人普遍排斥,却是实际上行之有效的一套手段:模仿。一提到模仿,大家往往就要想到抄袭。实际上模仿和抄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写作之初,你完全可以找一位你喜欢的作家,找一部你最喜欢的作品,来上一个彻彻底底的模仿,的确,这样的话,肯定会有大多数东西是别人的,可既然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就一定会有所不同,这一点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个性。只要你能把握住这一点个性,你就能够获得成功。这是田中之路,同时也是罗森、端木、青蛙等众多知名人士的成功之路。
第四,不要续写名篇。
千万不要续写名篇,尤其是在你没有名气的时候续写名篇,写不好你是在糟蹋名著,会被拥戴者们骂到丧失写作的信心,而且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作品不同于影视,它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一同创作出的文化氛围,古话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你,恐怕做不到让你的哈姆雷特使这一千人都满意的,这就是现实。而且就算你写好了,你的身上也会打上这个名家的烙印,从而最终失掉自己的个性,古龙的弟子丁情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续写名篇,绝对的吃力不讨好。当然,如果你已经练出来了,又有名作家的授权,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好了,就这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进入网络文学的圈子,也有三年了。从以前的自娱自乐到现在总算成了职业,虽然稿费微薄,名不经传,却也总算是有了人认可。想到当初我也是新手时不少前辈和朋友给了帮助,近日决定开始隐居,是以在归隐前写点东西,算是帮助下新人吧。同时也算是给评论团的一点心意。
怎么样才能写出好的小说呢?或者说,什么样的小说,才叫好的小说呢?
小学老师教给我们的小说三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自小我也深以为然,不过,自我旁听了央视的编辑和我师父的谈话后,我就改变了这个观点。
当时那位央视的编辑是来找我师父约稿,想要我师父写点剧本,他当时是这么说起写作的:“有一本书叫《故事》(罗伯特.麦基),这是当今世上最优秀的电影编剧教材,但对任何文学种类的创作都有指导意义,我建议你买来看看,有百利而无一害。我这里拿高人的论点来做个现学现卖:文学作品的三要素,在于人物、情节、精神。这看上去似乎太过严肃,但其实放之四海皆准,没有任何一种文学类型可以跳脱出去,除非创作者没有靠写作生活下去的勇气而存心恶搞………”
我当时就疑惑了,到了之后我问我师父:“小说三要素不是情节,人物,环境么?怎么变成情节,人物,精神了?”
我师父先是一笑:“如果能根据教材写出好小说,那基本上人人都是作家了。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只是增加小说的真实性罢了。事实上,在现在的玄幻小说里,环境的作用,根本是没有什么大意义的。一部小说要写的有人看,只要情节好就够了。如果要有人记的住,那么就必须还要写出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而如果要打动人,则必须要有让人感动的精神,也就是小说的灵魂。”
阿肥说我是里文以载道的代表人物,我很喜欢这个称号。
我在那次旁听了央视编辑和我师父的谈话后,我就按照我师父的话,把小说的精神,放到了小说要素的第一位。而且,我也不再在乎故事的环境。因为在玄幻小说,或者说网络小说里,读者不会去追求故事的真实性。我们要写的是小说,不是纪实文学。
如果你想写出小学老师给高分的作文,你不妨按照“情节,人物,环境”来写,但是,如果你想你的小说在网络上占一席之地,那么,最好还是按照央视编辑的话来,那就是“情节,人物,精神。”
那位编辑的话很幽默,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人物:不管是高大全的、猥琐的、双重性的、大众化的,如果这些人物不能让人记住,那作品一定是失败的。
情节:无论是言情的、侦破的、普通生活的还是传奇的,如果情节不能一环扣一环,逼着读者上班、上课或是开人大会议都忍不住要偷偷阅读下去,那作品一定是失败的。
精神:当作品阅读完了之后,读者却没有一点想见作者的**,那就是悲哀了……兄弟,作家之所以泡妞容易,就在于他们有优于他人的精神内质,而决定一个人是否性感的真正原因,就是精神,或者说的唯美一点,是灵魂。
编辑最后那句“作家之所以泡妞容易”,被我多次拿来取笑我师父,可是在取笑之余,我也确实深受启发。
网络上出色的小说很多,但是能够让大家在读完后还记得住的;让大家可以为了文里的人物担忧,甚至为之辩论的;让大家能够在小说写完几能后还记得住的,却无一不是有着自己灵魂的作品。

小说的灵魂,就是精神。
现在很多人都说,小说只要看的爽就好了。其实不然,让人看的爽的小说,固然能够一时的在排行榜上露一露脸,而当这书完结或者TJ后,还有多少人能记的住?多少人能经常的回味书里的情节,与味道?
如果你说你写的只是好玩,那算了,当我白说!如果你是想写出能够感动人,打动人心的作品,那么,你还是注重一下精神。
现在还有多少人能记得风月大陆里主角叫什么名?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回忆起梦幻空间的情节?这两本可是当初红火的如日中天啊!
至少我是不能了!
可是我还记得北京战争,还记得英雄志,即使记不太多,但是我一看到北京战争这书名,我就会在心头涌起一股热流,一股对国家民族的热诚热血。想到英雄志,即使我不能把它的情节完整的复述出来,但是其中那种悲壮的感觉,却立即涌上心头。
因为这些书,已经把它们的精神,铸入了我的灵魂中。
即使是紫川,也是在让人看的“爽”的同时,深深的感受到了阿秀对爱情,对国家的那种精神,当然,还有帝林,斯特林。这些书能让人记的住,无一不是因为其中的精神所在。至于情节……天下文章一大抄,分散开来,其实情节也都大同小异。
拿紫川来说,主角被冤枉,女主角变心,情人是敌人,这些个桥段,可谓俗之又俗,可是紫川就能用这些情节把读者“骗”住,让读者分为霜派宁派,争个不休。即使俗,可是读者还是爱看!
因为紫川有着自己的精神所在。
那么,怎么样,写出自己的精神呢?
再次引用那位编辑的话:“作为创作者,一定要看清自己的内心:你要表达什么?宣泄什么?展示什么?你在灵感的最初闪现时,是什么样的状态?这需要创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什么都不作,只潜心去寻找自己、批判自己,再发现自己。经历这一段痛苦之后,创作者会准确地把自己定义出来。那好,不管你是结构主意者、解构主义者,这时候你就应该想办法去把你的主义放大到极至了!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让读者看到文字却无法立刻叫出作者名字的作品,只是一个优秀的创作者的初级状态,让它或它们见鬼去吧。”
你想写作?你想把你的文章给大家看,让大家叫好?那么你就要在写文章之前,考虑清楚:你要表达什么?宣泄什么?展示什么?你在灵感的最初闪现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而这些东西,就是你小说的精神。
没有精神的小说,就好象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纵使文字再华丽,也不过是一朵假花,或者是一具精美的木偶。
找到你小说的精神,然后,再让自己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个性,符合你小说的精神。比如我的网游,就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孩,用来代表我要表达的东西。而反派,则是代表和我要表达的理念相反的人格。不管你的人物怎么塑造,至少有一点你别忘记了:你的人物,要符合你所要表达的东西!你塑造的人物可以不是和你要表达的精神站在同一阵线,但是一定要和你表达的精神有所关联。
最后,才是情节。
为什么我要把情节放最后?方才我已经说了:一部小说要写的有人看,只要情节好就够了。如果要有人记的住,那么就必须还要写出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而如果要打动人,则必须要有让人感动的精神,也就是小说的灵魂。
只要文字通顺,那基本上就能有人看,但是要让人记住小说的人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要打动人,才是一部小说最难做到的。
所以,一部好的小说,最重要的,就是小说的精神。
人物,是为了表达精神而塑造的;而情节,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安排的。
现在新人写手最大的毛病,就是只构思了一个庞大(往往架构都非常庞大),或者有趣的情节,让人物只是作为演绎情节的道具,完全没把人物当人,而只是一个道具。这样,自然就被人说是“人物空洞”。
如果你把轻重的位置换换,把情节只作为人物塑造的工具,在每一个情节写出来只前,都先想想:“我这个情节写出来,对人物的塑造,有些什么帮助?”那么,就没人会觉得你的人物空洞了。
你可能要问,那么我的情节怎么办?
其实,当你真的为你的人物确定了一个性格的时候,给以了几个主要人物真实的性格与灵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已经不需要去费力思考情节了……
因为当你已经习惯用情节去塑造人物的时候,你的人物就会在你的脑子里,开始自由的进行他们的生活。然后因为他们性格之间的矛盾,演绎出各种多资多采的故事!
你的人物,活了。
这么说好象太抽象了,那么就举个例子吧。
男主角是个现实,狡猾残忍,对社会不信任的人。女主角是天真浪漫,善良,对所有人都相信的人。两个人遇到敌人投降求饶的时候(这样的情节即使是100%的战斗类书内都有。)先不管敌人是真想投降还是假投降,这个时候,就算你不事先想好以后的情节,你的主角,也自然会因为性格上的矛盾,展开起情节来。按照我们给人物开始设计好的性格,男主角会想杀了那敌人,而女主角会要求饶了那敌人,然后再视男主角对女主角的重视程度,决定是不是杀了敌人。杀了的话,女主角定然是对男主角不满。这个时候,按照女主角的性格又会出现两个情节分支:柔顺的性格会服从,倔强的性格会和男主角对抗。而如果男主角重视女主角不杀,那又会因为敌人的性格,决定以后是做主角的敌人,还是朋友。
看,这么一来,只要你决定好主角的性格,那么就不愁没有情节的发展了。简单点说,其实当你的大概架构与人物性格塑造好后,小的情节细节,根本不用再操心,因为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什么?你不知道他们的故事该怎么发展?呵呵,你看了这么多的书,难道还不知道么?即使没有看书,你长这么大,总接触过不少人不少事吧?
每个成名作家都是最成功的贼,他们会从各个地方盗窃能源为自己所用(当然剽窃同行的作业是本门最可耻也是最笨的方法),甚至会从与幼儿园小朋友的交流中,偷来自己根本不具有的或者已经遗失的内在素材。当然偷窃固然重要,能够总结合升华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就好象我刚才说的,紫川里那些让人为之争论的东西,都是用一堆俗不可耐的三流情节组合起来的:主角被冤枉,女主角背叛,情人是敌人。而怎么把这些俗套的东西,组合成一个经典的故事……一是要看作者的文笔,二来嘛,就是要看这些琐碎的俗套情节,是不是符合你的人物,符合你的精神了。
精神,决定人物;人物,决定情节;而环境,为了情节真实,而服务。
当你按照顺序,一一社定好基本的东西后,等待你的,只有最最基本的——
谴词造句。
当你看到你的手把这么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讲述出来,把这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塑造出来,把这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出来,把这一个虚拟的世界真实的表现给读者时……
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写作,真的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情啊!
PS:如果你看了这些还不腻,眼睛还没有离开这个文章,那么不妨再做一个实验:
1、将你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用一分钟时间说出他们的内心特质。然后找个画漫画的,让他读你的作品后,把这些人画下来。如果他对角色的形象描绘与你对这些角色的初衷形象有出入,那你就可能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把这些角色写跑了?或者,这些角色为什么给阅读者的印象是模糊的?
2、用一句话(50个字以内)将你作品的内容概括出来。如果发现这个
过程很难,或者需要的时间很长,那么你可能需要反思一下:当初究竟是个什么想法和冲动,逼着你非动笔不可?当然如果是丰厚的稿费逼迫那就另当别说。
还有一点你可以全当我放屁,这点就是寻找主流。我一向认为,投机取巧地走些偏门并不难,但这些人永远不会是上台面的作家。只有在主流环境中成为赢家,才是真牛逼的作家。比如琼瑶、金庸包括又咸又湿的贾平凹、器官强悍的卫慧,他们都在各自领域里做到最强,他们娴熟地掌握主流社会可以包容到什么程度,所以他们是成功的。很多骨子里缺乏自信的人,偏爱反逻辑、反长伦、反人类共性,尽哗众取宠之能事,也充其量能玩出个昙花一现。可能你已经明白,我说的主流并不窄义,而是合情类型的意思,所以你不要把我当作是八股党。
一?小说的创作程序
这里的想法是一个一个加上去的,就是说先要有背景设定,才能去资料收集,接下来再去写人物细部分析,然後用前面三个要素去写内容大纲,之後才是去写内容,然後再修改。
1.『背景设定』
2.按照【背景设定】来做『资料收集』
3.以【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人物分析(设定)』
4.以【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写出『故事大纲』
5.集合【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内容撰写』
6.依照【内容撰写+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修改』
二?故事发展的基本原则
1.时间的顺序
就是说,在小说的发展里面,时间轴要让读者清楚的知道,让读者知道你故事进行的流程,进行到了哪里,即使要回溯过往,也要写明时间,让人家知道现在进行到了哪里。如果时间轴一乱,就好像你正在说故事,却没有照顺序说,也没有连续,让听的人,自己去组合,你说的内容,这样的故事,我想听的懂的人并不多吧。
2.发展(广义空间的概念)的顺序
就是说,在小说的发展里面,空间的概念要清楚的表示,可以让人感受到画面是怎麽发生的,不要写出来之後,让读者不能对事件的进行和这个空间的具体化,对於动作和景色,还有人物的描写,要合乎常理,如果有特殊的想法,一定要加以说明,例如空间描写…
3.中心(中心思想)
即是主轴,也就是这部作品的主要想法,这是不能违背的,如果你的主轴是跟着你的主角走的话,结果主角前後矛盾,那她的主轴也会跟着破坏,依此类推,每一种主轴类型,都有她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在小说中是不能破坏的,除非你有特殊理由。
4.逻辑
小说必定要符合,而上面三点也要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才成立。这里的逻辑并不是指日常生活的逻辑,而是作者赋予小说之中的逻辑。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前後矛盾。
三?故事发展的基本条件与限制
1.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时间是背景,即使你的时间乱跳,也要有一个系统让角色遵循;而空间就是要依照拟定出来的空间概念去走。
2.表现媒介的限制
第一、必须确定你的表现媒体
例:网路。
网路上的的表现媒体为电脑,电脑的显示介面为萤幕,受限於萤幕的特性,在网路上留下的文章,就必须顾虑到这一层,注重分段清楚,每篇的长度也要考量。
第二、读者的限制
必须考虑你的作品读者群,写出来的东西要给谁看,来控制作品的文学的层次和品味的层次,去符合一个读者群以红楼梦和西游记为例,由於某些人因口味(习惯与嗜好)和品味(阅读观)的不同,有人偏向红楼梦而也会有人偏向西游记。这就是读者的限制。
第三、作者的功力
某些的人作品构思虽好,架构也大,但是功力(笔力)不足。不能清楚表达意念,反而引起反效果,让人不想阅读,抑或说,读不懂他的作品。也就是说,当一名作者在构思故事情节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自己能表现出来的层次到哪里而设定才对。这样构思出来的故事完成度才会够高。
3.情绪效果
情绪效果,就是说给人在情感上的感受。作者能影响阅读时情绪的强弱而言,这就是情绪效果。
4.幻觉效果
幻觉效果,简单的说,就是景物和人物的具像化。也就是作者所塑造出的主人公,他身处的世界和举动,能否让读者有的清楚的概念。
四?从作者的观点来谈小说的几大形式
有传统的.和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剧本形式
笔记小说.日记式,另外还有意识流.魔幻写实等形式。
但简单来说观点只有两个:
1.第一人称
2.第三人称
当然也可以一三人称混用。
五?小说的结构
1.情节结构
在情节结构中有五个部分,.发现.急转.受难.冲突[注一].危机
为求解释清楚,便顺着此一流程举例说明。
一个人走在路上发现某事物(发现)
然後要捡那个东西时有人先捡走(急转)
然後那个人的心理会难过(受难)
两个人为了那东西吵了起来(冲突)
然後对方要打你(危机)
情节结构和其他的关连:
a.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例如因两个人的个性而起的冲突,或是两个人的职业而发生的危急(如赤川的小偷和刑警的夫妻档),其实人物跟情节几乎密不可分,因为每个人物的特质不同,一旦相遇必然会产生某些情节,这就是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B.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作者想让读者知道什麽,就必须要设计出情节出来。例如,一个作家想让大家了解,有强大的力量不一定可以解决任何事的悲哀,就要设计出一个情节,然後,故事会因为这一段情节,而有所变化,这就是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c.语言情节结构的影响
双关词是最常出现的一种用法,譬如说再见通常是招呼语,代表离开的意思,但他也含有再次见面的意思,从此就可以产生一段情节;还可以利用语言特性来辅助剧情,例如听错话,然後去作了一件不需要做的事,然後又扯出了一大段故事,这就是语言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D.节奏跟情节结构的关系
在你编完剧情之後,故事就会产生应该有的长度,也就是最适合故事的长度。如果你把长度写的更简洁一点,那节奏就快了一点,反之,写的细一点,节奏就会变慢了
例如,一个男人,在舞会上吻了一个女人的手,会有下列几种写法。
正常: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轻轻的牵起了她的手,然後吻了她一下。
快版:约克兰吻了女生的手一下。
慢板: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然後用眼睛的余光,快速的看了舞厅里面的女姓,确认了站在她面前的女生是其中最美的一个,於是轻轻的牵起了她那有如玉一般的手,然後举高了30公分,自己也低了下头.深情的吻了她一下。
e.景观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景观来增加剧情张力,例如batman里的高谭市就为它增加了不少情节。
注一;冲突有下列几种
1.个人,心理生理习惯
2.社会,他人.集团.人为的法律.风俗.制度
3.自然,如科学,
2.人物
用遇到一件事的反应来表现人物的个性,要先决定人物的特性、个性,接着用个性去推人物的生平。然後,在用这一些去决定她在小说里会有的发展和结局。
人物与其他的关连:
a.情节:情节的安排可以人物的个性产生改变,例如,有一个角色,贪生怕死,.去被作者的情节设计,让他阴错阳差变成勇者,然後,因为这个身分,渐渐的改变他的个性去配合这个故事的发展和职业身份。
B.思想:思想可以改变人物
c.语言:每一个人,一定有她的说话特色。
D.节奏:利用节奏,可以加强人物的观感,例如,一个人,每次出场都是快节奏,那他给人的紧张感,会跟着加重。
e.景观:就是利用景色的描写,使的人物的感觉出来,例如,一个人出场时,总是偏重描写冷酷感觉的景色,久之,这一个人给人的观感就会是冷酷。
3.思想
就是你要给人家知道的是什麽意念、思想,换句话说也就是决定故事脚色的想法和行为模式。
4.语言
语言,狭义的说是对话,广义的说,则是作品风格。
5.节奏
节奏说的是作品的节奏分布,该紧张的就紧张,该缓慢的就缓慢。
节奏与其他项目的关连:
a.利用时间的经过长短来改变节奏。
B.根据人的对话里的紧张感,或是话里的含意感觉来影响节奏。
c.例如写一个换然人觉得紧张的景,.就会使得一场普通的对话,变得较为紧张。例如两个人,在平地下棋跟在悬崖下棋,给人的感觉会不一样吧!
6.景观
第一种是移动视点
简单的说,就是作家视点,也可以说是读者的切换。
例:写从远景写一栋房子,然後慢慢拉近,拉到了房子外面、看到窗户,从窗户看进去,有两个人在里面吵架,吵完一个出去、一个留下来。
这时产生两个选择,一个是写出去那一个人,视点跟着她走;一个是写留着的那一个,当然也可以依着一开始描写的方向倒回去。
第二种是空间透视
就是以远观、近见、仰视、俯瞰、前瞻、後顾等六种角度去摄取景物,造成空间的凝聚或扩张,和角度转换,加上三远法(平远、深远、高远)的运用,来把作家心中的景物具体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