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篇 文明之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航(Navigation)在早期的航海中,海员们的操作在很大程度受到”领航员”的指挥。而航海的方向则是通过相对较为显著的海上航标来判断的。因此,必须沿海岸线航行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航海的发展。而随着航海经验的累计,海员们学会了通过天文学指导他们的行进。通过观测行星的方位和移动,他们发现哪怕远离海岸,也不虞失去方向。尽管粗糙,但已极为实用的天文学,便带来了海上探险的蓬勃发展。造船术很快得到改善。为了适应远程航行,更大,更稳定的船只被建造出来。航海大发现的时代由此来临。物理学(Physics)物理学的目的在于研究物质和能量的状态,以及他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很多古代学者都通过观察提出了包括天体运行在内的一些物理学的基本问题,虽然在当时,他们还无法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但却能以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他通过应用物理学而制造了包括杠杆和螺丝钉在内的一系列工具。但直到17世纪,随着实验技术和科学测量的发展,一些基本的物理理论才得以建立起来。早期的科学家,例如开普勒,艾萨克·牛顿爵士开始否定一些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误解,并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理论。尽管他们只是建立起万物运转的基本理念,却不失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冶金(metallurgy)冶金的的概念包括对金属特性的研究,以及将混合矿石中的金属分离开来的方法研究。历史上的工匠们不断用他们新发现的金属取代旧有的金属,以制造更加坚固耐用的工具。而随着欧洲各君主国的势力在14世纪纷纷崛起,开发更加有效的武器即成为必须。对冶金学的研究直接导致了更坚固,更便宜,也更轻的新金属的出现。通过这场军备竞争,欧洲人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自由艺术(Freeartistry)人类对美的热爱似乎与生俱来。当尝试创造美的行为逐渐专业化时,这种行为和作品,就被称为艺术。从古代洞**中的原始人,到现代在电器化时代中的人类,绘画,雕像,和音乐在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将艺术按照纯艺术和实用艺术这样的分类区分开来(例如陶器制作和编织),尽管在两者中艺术家所付出的劳力都被保存了下来。但今天,商业性艺术的艺术地位正亟待人们的认可。重力理论(TheoryofGravity)17世纪,伊萨克·牛顿爵士发现了重力理论。这个理论是人们认识到,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见都存在吸引力。牛顿将重力假设为一种作用于一切物质上的宇宙力量。他的理论有助于解释地球和其他近地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也可被应用来解释其他行星和宇宙天体的运行。在20世纪初期,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进化论重新解释了牛顿的重力论。科学家们现在相信重力对能量也存在着相同的影响。因此,重力其实是一种对时空的扭曲。而另有部分理论认为这种扭曲的力量是由一种仍未发现的可被称为重力子的物质传播的。磁力(magnetism)古代的希腊人,罗马人,中国人都曾注意到磁力现象。他们发现磁石一种含铁矿石能够吸引其他的铁。他们还注意到被磁石所吸引的铁不久也具备了相同的磁力特性。而电磁则通过在两物体上分别注入相同或不同的电流而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每一个磁铁都有正极和负极,被称为磁极。携带相同电荷的磁极相互排斥,反之相互吸引。而对磁力现象的研究很快显示一个自由浮在水面上的磁针能够根据地球的磁场指向特定方向。一个磁极指向北方,另一个指向南方。这是一向极为重要的发明,并终于在13世纪带来了罗盘的发明。罗盘的使用带来了航海业的极大革新。人们从此摆脱了对星空和陆上航标的依靠而能无惧的航行在海上。军事传统(militaryTradition)随着欧洲封建体系的衰落以及现代军事体系的建立,一种新的军事传统诞生了。士兵地位的提升更多的是依照他们的技能,经验,和对军事策略的理解程度,而非其家族的地位。这种后封建主义的欧洲军队与之前的有很大区别。他首先带来了对士兵作用的重新定义,其次带来了基于骑士传统的严肃军事纪律。职业军人变成很多人心目中向上爬的唯一途径。而且,普通市民们已经可以在一场军事冲突中的诸多位置上占据自己的位子。这种军事传统在拿破仑时代达到了高峰。当时的法国,通过军事征服占据了大部分欧洲领土。民族主义(Nationalism)民族主义的主旨在于国家事务应当作为人民心中的第一要务而存在。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政治现象(最早的大型应用发生于法国革命之后),它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政治体系中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民族主义往往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作用,许多早期的民族主义者往往鼓吹本民族优越性。时至今日,这种理念仍未消失,甚至演化为民族决定论。而依据联合国的认证,民族主义应当被视为民族独立成长的动力而非其他。蒸汽动力(SteamPower)蒸汽引擎是一种通过蒸汽来产生动力的机械。水在被加热后,变成蒸汽,而室内的蒸汽则产生压力并带动活塞运动。活塞推动涡轮,涡轮的转动产生能量。推动物体运动或者产生电能。17世纪晚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这种机械的基本原理。可直到1769年,苏格兰工程师詹姆斯·瓦特才申请了其蒸汽机的专利,奠定了现代蒸汽机构成的基础。蒸汽引擎的发明带来了一系列决定性的发展。包括作为早期机动车辆原型的蒸汽机车,在内燃机发明之前,蒸汽机车一直在运输行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蒸汽引擎仍在包括发电在内的一系列工作中得到应用。医药(medicine)远古的人们将疾病发作视为某种神力的作用,或受到了恶灵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可一是用一些植物的榨取剂来对付“恶灵”人们也同样发明了医治伤口和接骨的办法。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人建立了第一所传授类似医疗科学的学校,并留下了许多相关的纪录。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借助他的理论和观察,人们终于摆脱了疾病是某种超自然影响的观念。而随着13世纪人们将解剖视为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人们得以拜托主观臆断,并推翻古希腊医学中的不确之处。到了18世纪,这样的观察与分析的方法,被科学家们应用于医学的相关领域中,使外科治疗在之后的两百年间逐渐发展成型。**(communism)**是一种资源和生产工具有全社会共有而非个人独有的政治理念。在一个工厂主义社会中,人们平均分担劳动责任,并且按需分配劳动产品。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再有阶级分野。尽管这种社会的基本理念自帕拉图起就已存在。但现代**的诞生则是始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宣言”他们相信资本主义体系中,上流社会的资本家通过剥削下层人民的剩余劳动力而致富。从这一点出发,下层人民必然反抗压迫他们的阶级并形成一个无阶级的社会。而这个预言从未实现,试图以**为出发点并建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绘的那种乌托邦的国家最后都失败了。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工业化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通过工人的专业化,以及自动化的应用人们得以削减劳动过程中的消耗,并最终减少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花费。工业化革命性的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水准。持续增长的工业生产和持续减少的生产消耗带来了历史上某些富有家族的持续繁荣。但也同样导致了蓝领阶层的诞生。在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中,工人们因为只熟悉他们所从事的工种,而不得不忍受过低的薪酬和极差的工作环境。电气化(electricity)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就已通过闪电,静电,磁力现象认识到了电力的存在。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则迟至17世纪才得以展开。早期的研究者们观察了大量的电力现象。并制造了产生和测量电能的装置。1892年,荷兰科学家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提出电力是正负极电子运动的产物。并由此奠定了现代电力理论的基础。基于洛伦兹的论伦,包括汤玛斯·爱迪生在内的许多科学家们使得电力作为一种能源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科学方法(Scientificmethod)人类一直试图弄清宇宙的奥秘。科学方法则作为达至这一目的的必然手段,指导着人们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科学定律。首先,人们必须识别一个自然现象比收集有关的信息。从这些资料中引出一个描述该过程的假设。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收集其他的信息以求证明并否定这一理论。如果这一理论与所得的结论相符。则可被称为科学定律。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定律无法被否定,实际上,已经由许多这样的定律在新的科技和理论诞生后被证明为错误的。卫生设施(Sanitation)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制造出的废物的增多,潜在的健康危害也越大。人们不得不建立相应的卫生系统来收集垃圾并处理污物。于是出现了排出废水的水管及下水道。以及在将污水排入水循环系统前的除污工序。人们还通过收集垃圾集中弃置或掩埋的方法,来减少环境危害。这些措施带来了更加健康的环境,并使进一步的人口增长成为可能。间谍行动(espionage)早在公元前500年,中国的军事战略家孙武就已强调了收集敌方资料的重要性。尽管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关于反间谍行为的严肃立法与措施。但间谍行动仍在政治,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作用。而在战争时期,这种地下行动不仅提供了包括敌方军队的移动方向和武器装备等信息。还可以进行破坏性的行动以求延缓对方的行动。而在和平时期,包括cia在内的类似组织则时刻注意着海外的潜在政治变革。甚至在政治和战争的应用之外,大型公司也常常运用工业间谍刺探竞争公司的情报。有限公司(Thecorporation)随着生意的发展,商人们往往发现自己正面临着缺乏进一步扩展生意的资金。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便出现了组建有限公司和上市等解决方案。是商人们得以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生意,并将快速拓展的风险分散到许多人身上,以分散个人风险。有限公司还具有包括诉讼权以及投资人以初始投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等有利条件。作为一个合法实体,这种合伙制商业模式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而为人们所熟知的有限责任制公司则直到16世纪才开始运作。燃油加工(Refining)19世纪,当人们对燃油的需求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飞速膨胀时,科学家开始寻找将原油进一步提纯的办法。并发现可将之分解为包括汽油和煤油在内的多种燃油。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商业性的化工企业纷纷建立。随着该工业的不断进步,燃油被应用在引擎发动,取暖,以及发电等越来越多的方面。炼钢(Steel)人们从14世纪开始,将铁矿和碳混合在熔炉内加热并通过敲打熔化的金属以除去多余的混杂物和矿渣,而在这一加工过程中,铁会偶尔的吸收较多的碳并转变城钢。因为钢更不容易碎,并且也较不容易生锈。于是,将焦炭和熔化的铁混合加热并制造出钢的工艺很快发展起来。现代的钢铁铸造经常用到的鼓风机,则是由亨利·比斯梅尔发明于1855年。钢的强度和其他一些特性,使之成为了战舰,飞机,和交通工具的首选材料。原子理论(atomicTheory)古希腊的哲学家是最早使用“原子”来描绘那些组成物质的最小实体的。他们猜测所有物质由原子构成,并可籍由某种方式被分解成原子,而原子是不能被进一步分解。而对原子理论的研究进展极为缓慢。实验性的科学家们在1617世纪发现了分析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方法以判断物质的构成。而现代原子理论的奠基人则是英国化学家约翰·德尔顿。德尔顿的实验揭示了原子是如何以分子方式存在的,他同样揭示了让原子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化学键。并作了和多实验以解释诸多化学物的组成。内燃机(combustion)内燃机的发明被视为工业时代的一大发现而载入史册。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于1876年制造出了现代内燃引擎的原型。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奥托的原型不断的得到改进和完善。并最终完全改变了世界运输体系。应用蒸汽引擎以推动小型机动车辆早已被证明不合世纪。但内燃机小型化和高效化则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其他的一些衍生产品,例如由鲁道夫·克里斯坦·卡尔·迪赛尔发明的柴油发动机则推动了轮船和铁路运输的革命。大规模生产(massProduction)工业革命重新定义了诸多制造业的观念和生产方法。大规模生产就是其中之一。其意义在于完全发挥了机械由多个可分解部分组成这一优势而创造了生产上的便利。1914年,亨利·福特,“流水线”之父,意识到通过将制造中的汽车置于一条移动的线上,并给线旁的每个人一个特定的工作,以使汽车制造能够更加便宜而高效。这个观念革命性的改变了整个汽车制造行业。其成果直接体现在一个T模型汽车的生产时间从以前的728分钟,缩短到了98分钟,甚至最终缩短到了24秒。这个办法迅速的传播开来。在1917年,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有的军用机械制造车间和造船厂都应用了流水作业的办法。大规模生产推动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并永远改变了其他所有工业国家。无论好坏。可替换部件(ReplaceableParts)借助机械化生产带来的便利,技工们能够产品的规格控制在一统一范围内。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在于能够制造更加复杂的产品。例如枪,可以被分成多种部件制造出来。而当又部件损坏时,只要将损坏的部件置换并修理好就可以了。通过制定生产标准,生产者们得以分门别类的制造,产品部件并在随后组装,由此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可替换部件在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中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导致了大规模生产和流水作业的诞生。飞行(Flight)自人类诞生以来,飞行便无时无刻不由或者我们。最早对飞行的研究可以上溯至13世纪。迟至16世纪,达·芬奇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最终得以实现的相关发明。包括螺旋推进器,降落伞。19世纪,许许多多的工程师都在制造滑翔机上取得了成功,而通过压缩空气和蒸汽机制造自动力飞行机器则始终未能取得多少进展。直至内燃机发明后,20世纪初,莱特兄弟于新喀里多尼亚,小鹰镇,成功制造出高度,速度,方向可控,可持续载人飞行器。飞行技术由此得到了迅猛发展,仅只是几年后,飞行员们就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安全的运送着旅客和邮件。两栖作战(amphibiousWarfare)海陆作战,经常用于夺取滩头或沿海阵地的战斗被称为两栖作战。早在公元前490年,波斯人便在马拉松战役中尝试了这种作战。两栖作战被视为最复杂的军事行动之一。当船载武器发明后,海军舰只可以对陆上的军队,炮兵阵地开火。而运输舰则于同时将部队和装备送上岸。第一次现代的两栖作战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计划和执行都极为简陋,并最终失败。但却作为验证两栖作战所需之高度协调性的例子而保留了下来。随着战地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舰载武器射程范围的提升,两栖作战的成功率逐渐提升,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两栖作战的定义已经在高速装甲登陆机械,可运载部队上岸的气垫船以及空降部队的参与下变得更加丰富。电子产品(electronics)电子学的领域包括了对电流与电磁现象的处理与应用。于20世纪初发明的真空管标志着现代电子学的诞生。真空管能够放大微弱的无线信号,借此拓展了其传输范围。还能在无线信号中叠加音乐和声音。早期的电子学研究革命性的改变了包括通讯行业在内的诸多领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真空管的科技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即使在战后电子产品的开发仍保持了极高的速度。这一时期取得的进展包括早期数字计算机的雏形以及最终,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真空管的替代产品的诞生。机动车辆(motorizedTransportation)制造自动力车辆的尝试始于18世纪70年代晚期。这种早期的车辆使用庞大的蒸汽引擎为动力。但哪怕经过不断改进,蒸汽引擎仍无法达到为小型化的要求。而内燃机的发明则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使得更高的速度成为可能。19世纪末法国,德国,美国的汽车制造先锋们,纷纷制造出他们的汽车。1920年,包括福特和通用在内的许多汽车制造工厂在美国建立起来。1980年,已经有超过3亿辆汽车和8500万的卡车运行在世界各地。汽车的流行导致了许多工业国家内高速公路体系的发展。不幸的是,汽车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导致了对汽油需求的空前高涨。先进航空(advancedFlight)在二战后的数十年间,航空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于战争的需要,长距离轰炸机和运输机都要求着飞机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在这一时期,各国都在此项研究上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德国的进展则尤为显著。1944年,他们制造出了V2,最早的可定位导弹,可携带2000磅炸药袭击200英里以外的目标。此外还制造了“me262”。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并最早于1945年应用于战斗中。然而,V2和me262的诞生太迟,无力对战局造成决定性影响。而这些科技进展却都为现代的航空科技铺平了道路。无线电(Radio)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之前,长距离通信都是通过邮件或者电缆电报得以实现。尽管马可尼的第一次无线电报实验只实现了一英里范围内的无线传播。但到了1901年,飞速发展的技术就已经把这个距离提高到了200英里。而在那一年晚些时候,人们通过大西洋传递了一个字母。到了1905年,许多船只就已经装备了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了船只间,以及海陆间联络。1915年,三极真空管的发明让通过电波传递传递声音的想法得以实现。时至今日,无线电已经不只应用在沟通,还应用在探测、搜索以及天文观测中。火箭(Rocketry)火箭通过舱内燃烧产生的气体推进飞行。中国人早在13世纪就发明了最早的固体燃料火箭。他们使用一种类似火药的混合物作为燃料。尽管在之后的500年间,火箭一直被用来焚毁敌方的建筑和船只。然而直到19世纪早期,携带炸药的火箭才被应用在战斗中。20世纪,罗伯特·戈达在制造更快,更精确可控的火箭的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项新科技被应用于德国V2火箭——最早的目标预设火箭的制造中。二战之后的科学进展使得火箭成为了射程更远,破坏力更强的武器。当然,它也应用在包括宇宙探索及卫星发射等和平目的上。核裂变(Fission)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极微小的物质都等同于极大的能量。如果两磅的物质,完全转化为能量的话将会产生相当于22兆吨高爆炸药的爆炸力。1939年,在德国先期实验的基础上,科学家成功的实现了核原子的裂变。并由此解释了核裂变的过程。当一个较大的不稳定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较小,较稳定的原子核时,将会同时产生极巨大的能量以及持续不散的致命辐射。这项技术的第一次应用是在战争中。美国秘密进行了一项被命名为曼哈顿计划的研究,并最终制造出了最早的原子弹。这两枚炸弹于1945年被投掷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产生了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的爆炸力。而现代的原子武器的爆炸力更千倍于此。电子计算机(computers)电子计算机能够以人脑所远不及的速度进行一系列重复的计算或逻辑演算。最早的计算机被设计来解决复杂的数学方程式。19世纪,英国数学家查理斯·巴贝设计了这样的机械并命名为逻辑器。20世纪中叶,产生了许多类似物。并应用于计算鱼雷轨迹和控制投弹瞄准器等领域内。1940年起,在电子学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导致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1946年,最早的全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它由18000个真空管组成,并能在一分钟内处理数百个计算。电子学的飞速发展很快缩小了电子计算机的体积并提高了其速度。时至今日,电子计算机几已被应用在所有领域中。而其发展仍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持续着。废物回收(Recycling)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带来了垃圾的大量产生。而惯用的弃置或埋藏已经被证明无法有效的处理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则是通过回收将弃置的材料进行再利用。尽管弃置的金属和其他材料已经被应用于部分制造过程中。但真正意义上的回收应该是更广泛的,全民性的措施。由工业和消费而导致的不断增长的污染,让废物利用变得不仅只是一个效率的问题,而在一个更严肃的一以上成为人类社会的存亡关键。回收废弃材料不仅减少了垃圾,更重要的是,它节省了能量,延缓了包括树木和石油在内的诸多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宇宙飞行(SpaceFlight)借助火箭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宇宙探索始于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轨道卫星环绕地球飞行了57天,提供了关于上层达其中宇宙射线等现象的诸多资料。一年之内,美国也发射了一颗卫星,探索者一号,并由此开始了“太空竞赛”——美苏间持续多年的在空间探索上的竞争。而宇宙飞行技术也很快由早期的轨道飞行发展开来。在20年间,便进展至载人月球飞行。迅速成长的空间科技带来了包括天气监测卫星在内的许多实用型产品的诞生。并极大的扩展了世界性沟通的范围。时至今日,尽管当初在空间探索上激烈竞争的许多国家都削减了其在这方面消耗的经费。但对宇宙的探索却仍持续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计划于21世纪初建成的多国联合载人宇宙空间站——自由号。核能(Nuclear_Power)除了被用于毁灭之外,核裂变也可被视为一种可控的能量产生器。1944年,为了制造钚而制造出的大规模核反应堆投入使用,尽管这些核反应堆所产生的能量并没有得到应用。但在二战后,人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核电站通过辐射能来控制核反应以加热水。产生的水蒸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并产生电能。而约束核电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没有处理核废物的安全手段。而这些废物还会持续几百年放出致命的辐射。另一个危险在于反应堆的微小故障都可能导致核心溶解。尽管有大量的安全措施作保障,但人工失误和设备故障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同样的事情曾于1986年在切尔诺贝利发生过。30人因核辐射而死亡,数千人不得不逃离家园并面因暴露在核辐射下而患上长期疾病的可能性。由于持续增长的公众注意,新的核电站建设延缓了许多。人们在期待科学家能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超导体(Superconductor)任何物质在通过电流时都会有一定的阻抗,这种现象被称为电阻。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电阻的关系,一部分电流将会被消耗掉。更具物质的属性以及周围的温度,消耗的电流将有不同。一些导体,如果被冷冻到接近绝对零度时,将会失去电阻。这些物质被成为超导体。因为在能量传输中不会有损失。超导体能得到极大范围的应用。包括超高速电脑,强度高的足以导致融合反应的电磁场,以及电能的无损耗产生和传输。尽管产生超导现象所需的极低的温度极大的限制了其实用性。但近期的发展表明一些金属可能在室温下依然具有超导性。这种金属的分离和大规模生产可能带来电子业的一场全新革命。小型化(miniaturization)早期的收音机和其他电子产品都需要真空管才能运转。而由于真空管占据了极大的空间。相应的产品则变得极庞大而笨重。50年代末,晶体管的发明意味着更小型的替代物的诞生。晶体管能像真空管一样放大无线信号,而同时所占的空间却远小于后者。70年代初,集成电路的产生让小型化更进一筹。一个晶体管大小的集成电路可以整合20个晶体管的功用。时至今日,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的现代变形,可以在一块两英寸的硅片上集成相当于几个完整的印刷电路的功效。一个抓在手上的计算器即拥有相当于七、八十年代的大型计算器的计算能力。生态学(ecology)数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一直视自然资源如天赐。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迅速占据了整个地球。毫无顾忌的向大自然索取一切所需的资源,弃置废料,并将之视为理所当然。在20世纪70年代末,很多人开始意识到持续增长的污染问题以及自然环境的崩溃。环境保护署因此诞生。环境保护署的目的在于减少任何形式的污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该组织推行种种严格的法律和规定以求限制有害原料的使用。他们还设立了清水标准,研究降解固体废物的有效途径。环境保护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并留给后代一个清洁而安全的自然。人造纤维(SyntheticFibers)化学研究上取得的惊人进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用途防范的新产物。其中之一,就是人造纤维。包括聚酯、尼龙在内的诸多产物都广泛应用在编织品中。其他还有安全带、凯夫拉尔防弹背心等拯救了许多生命的产物。而更多的新功用还在不断产生。我们的世界因之收益颇丰。卫星(Satellites)人造卫星是指进行持续的绕地天体。其不同于其他航空飞行之处在于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推进力。卫星可以籍由多种轨道绕地飞行。极线轨道,卫星通过南北极上空绕地飞行。赤道轨道,卫星环绕轨道圈飞行。卫星离地面越远,绕地飞行一圈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如果卫星在距离地面22300英里的赤道轨道——即同步地球轨道上飞行,卫星就可以保持固定的运行轨迹和速度。第一枚卫星是苏联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发射于1957年10月。今天的卫星扮演了包括科学观察,天气预测,个人和商业联络,以及军事侦察等等功用在内的诸多角色。激光(TheLaser)laser是由“刺激光源辐射而产生的强光”的缩写。激光通过应用光子刺激并加强光束中的电子,而产生了放大的,连贯的光束。爱因斯坦于1917年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而第一部氦氖激光产生器于1961年制造出来。之后持续多年的研究和开发使激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切割到读取光盘上的数据和音乐。军方将激光应用于武器制导,并提议将之用于防御敌人的导弹攻击。遗传学(Genetics)遗传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于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操作。DNa中包含着决定生物特性的遗传代码。删除一部分该生物体的基因片断或者用另一生物体的部分基因片断取而代之,将会相应的改变该物种的遗传特性。自该学科诞生以来,基因工程师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例如确定了产生干扰素的基因位置,并由此为许多滤过性病毒及癌症的治疗铺平了道路。或许有一天,基因操作将使人们的以避免先天性缺陷与疾病。而令人担忧的是,这项科技也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通过基因工程制造出的病毒将会比一切现存自然病毒传染的更快且更致命。这些病毒可以被用作生物武器。而现存的国内与国际间基因实验法正是为了防止这一状况的出现而存在的。隐形(Stealth)人们早已认识到,在一切军事行动中,出其不意的打击是最具有威胁性的。如果一项打击能够不被敌人所察觉,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幅度上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系统的广泛使用大大的减少了包括空袭在内突然攻击的可能性。雷达可以探测到几英里外飞机的踪影并由此赢得防备的时间。各**队纷纷展开研究以期解决这个问题。而其中最先进的成果,就是隐形技术。隐形飞机在表层涂上了一种吸收雷达波的涂料。并在设计上尽量减少棱角以减小敌方可观测到的雷达信号。引擎上还加盖防热系统。这导致了某种可接近敌人目标,攻击而较不易被发现的飞机的诞生。在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中,美**方首先将F117a隐形战斗机投入使用,并取得了极大的回报。精确制导武器(SmartWeapons)精确制导武器是那些应用了外部制导的武器系统。其一个应用就是激光制导导弹。激光制导导弹用一个独立的激光指出轰炸目标。而发出激光的,可以是飞机,靠近目标的士兵,甚至一个轨道卫星。当目标被激光标明后导弹将通过来自目标的激光反射自动校正飞行路线。另一种精确制导武器则是使用摄像机将影像资料传送给技师。而后者则通过所得到的资料校正飞行路线,直至击中。所有这些制导武器的好处在于极端精确。由于很多现代战争都是在非战争区域发生的,这些高科技武器将保证只有目标受到攻击。机器人技术(Robotics)在制造中加入机械的帮助,增加机械的效率,等一系列举措带来了工厂系统的诞生,并引发了工业革命。而50年代晚些时候,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发展使工厂的自动化更进一步。电脑控制的机械,被称为自动机械或机器人,被设计来进行高速的,重复性的,或者危险的任务。60年代末期,试验性的机器人就已经能完成简单的动作。1970年,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将自动机械应用于流水作业上。电脑领域的不断革新带来了可在诸多环境下完成许多复杂任务的机器人的诞生。于是,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科学研究,和宇宙探索等诸多领域中。星球大战计划(IntegratedDefense)二战后,整个世界被笼罩在核战争的阴云中,冷战——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间长达50年的对抗,由此开始。尽管在这期间并没有两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但两国间意识形态的不同随时都有可能上升为核战争,并导致全人类的毁灭。星球大战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通过卫星侦察和激光定位,通过激光和导弹防御并摧毁一切威胁。尽管这样的防御体系并没有被建立起来。但这个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的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尽管它是为了防御来自一个已不复存在的国家的攻击而提出来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