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谭意哥道:“那只是小孩子而已。”
丁婉卿道:“虽然只是小孩子,但也可代表一般儿女们的心,他们不会嫌母亲丑,但却希望自己的母亲,多少能有一点令他们可骄之处,两分容貌,加上四分妆扮,他们可以夸张渲染到十分,但是两分容貌为乱发污垢掩去后,变得一分都没有了,他们想夸也夸不起来了,这种心理一直要等子女成年,而再也无法用脂粉掩却老态时。”
“……那时才真正地放弃了妆扮。而子女们也不以容颜来作为印象了。”
谭意哥道:“娘,你说得太玄了,也太深了,我实在不懂。”
丁婉卿道:“好,我就举一个你自己的例于吧,是几年前吧,你有天一大早就到我房里去,我刚从床上起来,脂粉未施,头发也蓬成一团,你见了我就不似平时那么亲热,我拉你的手你都退缩了一下……”
谭意哥回忆了一下道:“是有这回事,那倒不是嫌娘丑,只是觉得娘好像突然变了个样子,有点陌生了……”
丁婉卿道:“这就是了,你平时见到的我都是整整齐齐的,突然一下子变个样儿了,你就不习惯了,所以从那天后,我都闩上了屋门才睡,听见你叫门,我都要先对镜略整容貌才开门,就是为了这缘故……。”
谭意哥道:“现在我就不会了。”
丁婉卿笑了道:“但是我仍然要尽一切的努力,在你心中维持一个良好的印象,这倒不是专为了你,一半也是为我自己,现在只有你是我最亲的人了,每当我盛妆而出,见你对我凝望时,我就感到非常快乐,我想你虽不是为了我的容颜来亲近我,但至少不会对一个蓬头的老婆子而凝望不已吧!做儿女的都盼望自己的父母永远年轻,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父母快老的,因此一个渐入老境的女人,绝不可忘了妆扮自己,那是给儿女的一种安慰。”
“娘!你实在懂得很多。”
丁婉卿凄然一笑道:“这正因为我一生孤伶,没有儿女,所以我才能够冷眼旁观,仔细地思索。也更因为我这辈子是在承人色笑中渡过的,所以我才要想,如何去取悦别人,进而悟出这些道理来的。”
谭意哥忽然感动地扑在她怀中:“娘,你不孤伶,你有我这个女儿,我会永远孝顺你的,永远不离开你……”
丁婉卿很感动地道:“孩子,我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只不过你将来有你的归宿……”
谭意哥道:“如果我要嫁人,也一定要把娘接在身边,任何情形下,我都不离开娘……”
“傻孩子,如果人家自己也有父母,总不能也把我接过去住在一起吧?”
“为什么不可以?我想,像您这么一个善体人意的母亲,到那一家都会受到欢迎的。”
丁婉卿摇摇头道:“不是这个问题,是我不会跟你去的,无论如何,这使我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孤苦伶仃的寂寞固然难挨,但寄人篱下的滋味更不好受。我想起身上的这一身创痕,就是寄人篱下的结果,我就不会再去尝试了。”
谭意哥道:“那我就找一个上无父母的人才嫁。娘就是唯一的老人家,就不会有那种委屈的心情了。”
丁婉卿苦笑道:“傻孩子,这不是傻话吗,那有这么恰到好处的,终身姻缘,一切都是缘……”
谭意哥认真地道:“怎么不能,我把这个作为第一项择人的条件,如果对方是有父母在堂的,我根本就不加考虑,也不再作进一步的接近,就无从生缘了。我不信什么姻缘天定的话,那不是我这一类人的婚姻,别人要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字人,只好用那种话来自慰,我很幸运的可以自主择人,当然就可以列出条件来挑一个。”
丁婉卿只有搂着她,连声叫看:“痴儿,痴儿……”
但是她的声音哽咽,眼泪扑扑地直往下落,经过这一次感情的交流后。她们母女间的情分更为深切了,似乎双方都有了一种默契,在这一生中,除了死别之外,绝不可能再有生离了。
第二天清早,及老博士果然驱着车来了。
而丁婉卿已经把一切都准备舒齐了,两口箱子带了洗换的衣服与日常用具,母女俩也都着妆待发。
及老博士笑道:“意哥!你的病好了!”
谭意哥笑道:“早好了,听说要跟您下乡去玩,我的病就好了,这就叫做勿药而愈。”
及老博士还是为她诊了诊脉,笑着道:“不错,总算没砸我老头子的招牌,昨天我说了今天可以带你下乡,婉卿还不相信,以为我在开玩笑。”
丁婉卿道:“老爷子,也不能怪我不相信,随便您换了谁也很难相信的,昨天中午,孩子还是发烧得人事不省、说是一夜间就能恢复如常。这太叫人难信了。”
及老博士笑道:“我信,我是照脉象而断定的,她的脉象坚强而有力,是为一时内热所逼,热消而病除,现在你总该服了我吧!”
丁婉卿笑道:“我从来也没有怀疑过您的医术呀!要不我怎么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呢?”
她叫工人把箱子搬上车子,又吩咐他们照应门户等等,三言两语交待清楚了,反来催及老博士动身了。
及老博士道:“你们就带这两口小箱子?”
丁婉卿笑道:“才出去几天,带那么多干呀,而且我们是下乡,用不着穿多好,有两件粗布衣裳就行了。”
及老博士点点头,欣然地道:“婉卿!你这个妮子就是这些地方讨人喜爱,干脆俐落,不像我那个媳妇,到亲戚家去做一天客,第二天就回来的,她只差没把家搬去。”
谭意哥笑道:“那是干什么呀?”
及老博士道:“谁知道?那不过是春天,她把冬夏两季衣裳都带了,说是天候冷热无常,带着加添换装方便,所以她还说要跟着去侍候我,被我一顿臭骂给轰了回去。”
丁婉卿笑道:“做您老人家的媳妇儿可真难,人家可是一片孝心,你也不必骂人呀!”
及老博士道:“她若像你这么懂事,我还会骂她吗?我早上才告诉她,说我要到乡下去住几天,她首先就叫起来说--那怎么行呀,再过三天就是您的生日……。”
谭意哥啊了一声道:“老爷子,原来您再过三天就是大寿呀,这倒好,以前从没告诉我们一声,大概是怕我们去吃了您的寿桃寿面……。”
及老博士笑道:“瞧你这张嘴,你问问你娘,这么些年来,我过过什么寿没有?”
丁婉卿笑道:“这倒是,我认识老爷子,少说也近十来年了,就没见老爷子您度过寿。”
及老博士道:“我讨厌,当然也有些亲朋好友要给我凑个热闹,我就说了,我活了这些年,硬硬扎扎的,没别的原因,是阎王老爷翻簿子时,把我给漏忘了,要是一做寿,提醒他注意,说不定明天就把我抓了去,我跟各位没什么深仇大恨,你们不会想我早死吧!”
丁婉卿笑道:“您也是的,这么一说谁还敢提呢!”
及老博士笑道:“我如不这么说,还不知道有多缠夹磨呢,所以干脆一针见血,把话说得绝一点。”
谭意哥笑道:“我知道了,您这次是存心避寿,并不是真心诚意要带我们去玩儿的。”
及老博士笑道:“随你怎么说,老头子都受得了,谁叫我瞧着你顺眼呢,气人的是我那个媳妇,你们猜她以后怎么说,那才叫气人呢,她说--我娘家的礼早送来了,后天他们就会赶到,你不在可怎么行--,你们啊!这是什么话,好像我非得等地娘家的人似的。”
丁婉卿道:“这倒也难怪,本来吗,她娘家的人,大老远的从襄州赶了来,也是一片盛情,您这一走,叫她多难为情呢,只是把话说得急了一点。”
及老博士叹了口气道:“我不会这么不近人情的,所以我还说,我到那天回来一下,你们再地想不到她说什么--她说那也不行呀,我哥哥新放了襄阳剌府,大老远的赶了来,是多大的面子,您总得留在家里陪陪他--到这时候,我才开口骂人了,”丁婉卿笑道:“这难怪您会生气,不过您也不能怪她,妇人家没多少见识,以为一个知府很了不起,不晓得您淡泊名利、高雅胸怀,连王公大臣都没放在眼里,那里还在乎一个小小的知府。”
谭意哥笑道:“我想老爷子气的不是官位大小,而是礼份上的不对,若要是老爷子的亲家老爷来了,那怕是个乡下佬,老爷子也会留在家里陪陪人家的,可是一个晚辈,不管他的官多大,也没有叫老爷子留下来陪客的道理,何况还是她的兄长,这话就更不该说了,老爷子骂得好。”
丁婉卿叹了口气:“意哥,我难道不知道长幼辈份之序,可是我们只能劝老爷子,那有火上加油的。”
谭意哥笑道:“老爷子已经一肚子气了,总得有人给他消一消呀,如果我也跟着娘一起解劝,那不是更叫老爷子火大了吗?何况老爷子又不是不明事理,不通人情。要劝他的那些理由,他早就知道了,老爷子是不是?”
及老博士大笑道:“给你们母女俩这么来回一搓弄,圆的、方的都随你们摆布了,老头子那还能说出个不字来!”
在嘻笑声中上了车子,出了城,车子转行到了乡下,眼界顿时一宽。这时侯正是田中稻热,陌上菊黄,一派丰年迹象。农人们都忙着收割,直起腰来时,不免会为这车上的红颜白发而吸引。
老的是那样的矍铄,女的是那样的美,笑得是那么舒畅,神态是那么安详。这一定是那位老封翁带了家人到乡下来赏秋揽胜,他们的生活是多么悠闲而舒适呀!
虽然没有人说话,但几乎从每个人的眼中、脸上,都能读出相似的意思,有些少女还不自已的伸出手来,向他们打个招呼,可是谭意哥友善地举手回答她们时,她们又羞涩地低下了头,她们似乎真地明白了,明白了彼此距离的遥远。
谭意哥轻吁一声道:“我真羡慕他们,无忧无虑。满足而快乐,而且每个人又那么健康
实。”
及老博士轻叹道:“她们却羡慕你得紧,因为她们要挥汗工作,你却坐了车子,穿着轻便的衣裳闲游!”
谭意哥笑道:“我知道人处在那一个环境里,总是免不了有烦恼的,穷人想发财,富人盼多财,低位者想升官,宫大了又怕垮下来,就是万民之上的皇帝,同样地也有烦恼,怕老、怕病、怕死,因此,苦与乐只有一个比较,她们虽然有烦恼,然而她们的**小,容易满足,快乐就多了,而且她们的**低而踏实,只要自己努力一点,就可以达到的,所以她们才比较快乐。”
及老博士诧然道:“丫头,你在说些什么?”
谭意哥笑道:“我是在作比较,那些女孩子跟我的比较,她们此刻羡慕我的只是衣服穿得好,日子过得悠闲,等到收割已毕,完了田租,卖了新谷,家人买一块新布回来,制作过年的新衣,她们所羡慕的都达到了,就会很快乐,很快乐了……。”
及老博士道:“到时侯,她们又有新的烦恼了。”
谭意哥道:“是的,不过那些都很简单,也都很容易满足,最多是羡慕东家大姐有了付耳环,西家二妞打了根银钗一类的小事,她们容易满足是因为同一个圈子里来往看得见的人,都是差不多环境的,比较起来,出入高低,相差极微,更因为她们思想单纯,所望不奢,我还记得一个笑话……。”
她才喘口气,清清喉咙,及老博士已催着道:“丫头,你别吊人胃口好不好,快说呀,你知道我性子急。”
丁婉卿笑道:“老爷子,您整天在外应酬,什么笑话没听过?那丫头有什么好笑话,叫您急成这个样子。”
及老博士道:“这你就错了,英丫头的笑话在长沙是有名的,她只要说有个笑话,立刻就四座无声,听她说下去……。”
丁婉卿道:“哦!我倒不晓得英丫头还有这么大的本事。”
及老博士道:“因为她的笑话绝对新鲜,有意思,笑谑中含有大道理,更妙的是不见于书载,全是她自己编的。”
丁婉卿道:“这么说来我也要听听了,丫头,快说吧。”
谭意哥笑道:“我这个笑话可并不好笑,一个乡下老儿担了一担柴,到城里来贾,卖得了四百个大钱,忽然遇见了一个熟人告诉他说,他的儿子参加学试,中了举人,向他讨赏钱,他一高兴,就把四百钱掏出来全给了人,然后自己越想越高兴,想到儿子终于中了举,实在要好好地庆祝一下,于是跑到城里最大的一家酒楼,拍着桌子大叫道--我儿子中了举人,我要好好地祝贺一下,快,快把最好菜给我端两碗来。”
及老博士笑道:“那有这种叫菜的。”
谭意哥道:“可不是,但这个乡老从没进过馆子,那懂得许多,不过是听说儿子中了举,瞻气一壮,居然敢硬充起来了。堂倌一听倒是不敢怠慢,赶忙过来问他究竟要点那两样菜,小店好吃拿手的菜太多了,于是报了一大堆的菜名,报一样,那乡老就摇头说不好,这一来震惊四座,大家都看不出这个乡老儿竟是个大吃家,居然说那些山珍海味都不够好,堂倌报完了菜单,那乡老还一直摇头,还埋怨他们这么大的馆子,居然连一样像样的菜都拿不来,那个堂倌直向他抱歉,然后请他吩咐下来,好叫厨下照着做,那乡老儿才神气活现地道--萝卜烧肉--可怜你们城里人,连这么好的菜都没吃过。”
丁碗卿笑弯了腰道:“丫头,你可真会损人。”
及老博士笑道:“这倒不算损人,在那个乡老儿的一生中,他只吃过萝葡烧肉,而且还很难得吃上一次,所以把它认为是无上的美味,倒也是人情之常。”
丁婉卿笑道:“话虽这么说,可难为了那家酒楼了,厨下总不会准备下那道菜吧!”
谭意哥道:“自然没有,他这么一报菜名,瞧热闹的都哄然而散,那伙计也只得吩咐厨下去做,等端上来,他一边吃一边挑剔,说馆子虽大,却太小家子气,舍不得放肥肉,尽是些吃了渗牙缝的肉丝……”
丁婉卿道:“他难道连瘦肉比肥肉贵上一倍都不知道?”
及老博士道:“说来你可不相信,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乡里人吃肉是取其油水,自是越肥越好,真正的瘦肉,就是卖得比肥肉贱,也还没人光顾呢。”
谭意哥笑道:“那乡老儿闹了一大阵,好容易吃完了,掏钱会帐时,才发现已经把钱赏了那个报喜的熟人,自己身上分文皆无,不过因为他儿子中了举人,店家也没十分难为他,叫他有空再拿来,可是他却不干,他说儿子中了举人,眼看着就快做官了,他这做老子的不能丢人,吃了东西欠帐,叫人怀疑是蒙吃蒙喝的,岂不是去了儿子的脸,于是他坚持要把扁担跟绳子留下为质,言明次日清晨一早就来赎取。”
丁婉卿道:“这倒是个实心人!”
谭意哥道:“的确实心,他回去还不敢说,向人借了四百钱,瞒住了老伴儿……”
丁婉卿遣:“那又为什么呢?”
谭意哥道:“因为他怕老伴骂他没出息,儿子中了举人,老子向人借钱,那不是太丢人了吗?”
及老博士道:“这倒也说的是,越是庄稼人,越懂得自尊、自贵,这个人倒还真不错。”
谭意哥笑道:“这老儿拿了四百钱,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就赶进了城,去到那条街上,却因为到的太早,大部份的店家都还没开门呢,他只好在附近来回地磨蹭着,好容易听见门板声响,赶紧就冲了进去,一看怎么酒楼里改了样儿了,跑堂的伙计也换成个斯文先生。”
及老博士笑道:“那一定是跑到账房先生的屋里去了,赎抵押当然是要到帐房去。”
谭意哥笑着往下接道:“那个乡佬儿也是这么想,于是就开口道--我是来赎……那账房先生忙道--别急,别急,坐下来说,把他请在对面坐下,然后拿了本簿子,翻了一阵,才慢条斯理的开口问他--尊驾是属--我来赎扁担绳子--这下子可把那先生弄糊涂了,又在书上翻了半天才说--尊驾这命格很奇怪,兄弟这本书系得自四世祖传,上面从子鼠到亥猪,十二生肖,兄弟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可实在记不起有人属扁担跟绳子的。--敢情是这乡佬儿早上太急,也没看了就直往里闯,摸到隔壁的算命先生的相馆里去了。”
丁婉卿跟及老博士两个人都笑了大半天,才止住笑声,丁婉卿道:“丫头,真没想到你这张嘴如此尖刁,编排起人来,简直是雨天里摔跤跌破头,又阴又伤人,要是真有个乡下人在这儿,不捶你才怪呢!”
及老博士道:“我倒不以为然,照意哥这个笑话看,这个乡巴佬儿虽是知识简陋一点,举止鲁莽一点,但是性情坦率天真,实无伪,可爱而又可敬,比起城里面那些老奸巨滑,不知可爱多少倍了。”
谭意哥笑道:“老爷子感触这么深,莫非是吃过别人什么亏不成?”
及老博士道:“我?倒是没人敢惹我,而且我处世淡泊,跟谁都没有利害关系,所以不会跟人去勾心斗角,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冷眼旁观,看清楚那一付付嘴脸,如果我也参在里头,反倒没有知觉了。”
谭意哥笑道:“是那些人?又是那些嘴脸?”
丁婉卿庄容道:“丫头,不关自己的事,最好不要问。”
及老博士笑道:“私下闲谈罢了,我相信意哥也是个很有分寸的,绝不会传来传去。”
丁婉卿道:“闲谈莫论是非,我以为孩子不该问,老爷子你更不该说,虽说现在是私下闲谈,可是万一不小心,日后在人前漏了出来,岂非成了是非?”
及老博士肃然道:“说得是,说得是,婉卿,老头子敬佩你的就是这个做人的规矩上,一步都不会错,意哥能有这么一个娘照顾着你,不知你是那世修来的福气,我那个儿媳妇,有她一半好也就好了。”
说着他又感叹起来了,意哥母女俩也不敢再撩拨他,连忙把话错开了。
及老博士的庄宅在城里虽然不算是出色,但是在乡下,却是相当够气派的。一堵土墙堆起有五尺多高,围成了一个小型的寨子,十几间平房都是砖墙瓦顶,比起左右那些竹舍茅屋自是宽敞得多,何况还更气派的是院子里绿荫深深,有着几十株大槐树,使得屋子里沉浸看一片绿色的凉意,那是长沙市上所找不到的。
谭意哥一进了院门就乐开了,东看看,西望望,一会儿跳去摸摸贴在脚前摇尾欢迎的狗,一会儿又去赶起正在觅食的鸡,而且还把正在抱窝的母鸡提了起来,然后大惊小敝地道:“老爷子,快来看呀,这些蛋都已经破了孔了,就在这一两天,小鸡就会出来了。”

及老博士笑道:“那敢情好,都是你带来的喜气。”
谭意哥笑道:“我回去的时候,您可得送我两只小鸡,给我带回去养着玩儿。”
及老博士道:“整窝送给你都行,只是你有地方养吗?你们家的院子虽然也不小,可都是了青砖,连花草都种在盆里,虽道还有地方供它们活动吗?”
谭意哥道:“有!小鸡不会占多大的地方的。”
丁婉卿道:“丫头,小鸡很快就会长大的,那点地方就不够他们活动了,而且他们会乱飞乱翻,把花苗花圃都扒得一塌糊涂,鸡屎拉得满地,要给人增加多少麻烦。”
谭意哥道:“我不怕麻烦,我自己整理。”
丁婉卿道:“丫头,你不会有空一天到晚的跟在它们后面整理的,而且它们小的时候,你觉得好玩,整理起来兴趣很高,毫无怨言,等他们长大了,一身绒毛脱去,新毛未长,光光秃秃的,又丑,又烦人,那时你就不会再喜欢,也没有整理的兴趣了。”
谭意哥轻叹一声道:“天下事都是想看美,做起来就不是那个滋味了!算了,我也不要了。”
丁婉卿笑道:“你真要喜欢,我们再过两年,也到乡下来住着,辟一大片菜园子,你爱养多少就养多少,像这种禽畜,原本是要有块空地供它们活动的,把它们整天关在我们那个小圈子里,它们也受罪。”
及老博士笑道:“物各有所,各具其性,鸡鸭是养在野地里的,你们那个地方,只合笼子里养养画眉,在架子上养只鹦鹉,你真要喜欢,我叫人到长安给你捎一头鹦鹉来,还会学人说话呢!”
谭意哥又高兴了,笑道:“老爷子,你可不能说了不算,要多久才能够带到?”
及老博士道:“总得有人去才行呀,总不成为了你这头鹦鹉,专派个人去吧。”
丁婉卿道:“就算派了人去,还得去找呢,这玩意儿又不是麻雀儿,想要多少都能捉得到。”
及老博士道:“这倒没问题,我在京里的时候,有一头全身雪白的鹦哥,是宫里一位老太妃送给我的,一直寄养在我的侄儿家里,他正嫌烦呢,老说要叫人送来。”
谭意哥道:“那怕不有十多年了,还活着吗?”
及老博士笑道:“不但活着,还灵俐得很呢,鹦鹉的寿命比人长,可以活到一百多两百岁呢!”
谭意哥听得十分兴奋,连忙道:“好,老爷子,一回去你就找便人,州府里经常有人上京里去公干的,要不了一两个月就能回来了。”
及老博士叹了口气道:“真是个小孩子,我答应了你,绝不赖皮就是,那有你这么心急的。”
谭意哥笑道:“不是性急,对一件喜爱的东西,必然是希望越快得到越好,也许再过几年后,我已经没有这些闲暇心情了,那时你再送给我也不希奇了。”
丁婉卿道:“丫头!你没有长性,还是不要的好,巴巴的从京里要了来,你只养个三五天,不是作孽吗?”
谭意哥道:“不会的,我只是举个例子,也许我会一辈子当作宝贝呢,我从书上看到鹦鹉如何可爱,也从书上看到了鹦鹉的样子,但还没有见过真正的鹦鹉,所以才急得不得了,老爷子,你可千万记在心里。”
及老博士笑道:“你真要喜欢,明天我就托人,只是丫头,你可别以为好玩,麻烦可大看呢,照顾一只鸟儿,比照顾一个人还劳神呢。”
谭意哥笑道:“我知道,每天要换上清水,它只吃菜子,还要带壳的,每天都要洗一次澡,洗澡的时候,要用个小刷子沾了水来刷,不能把毛片打湿,否则就会着凉,而且洗刷的工作,一定要主人亲自去调理,冷不得,热不得……”
及老博士诧然道:“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的?”
谭意哥道:“我看过一本前人写的笔记,就是关于如何调理鹦鹉的,因为这种鸟不产于中土,都是由西方进来的,十分珍贵,所以我也特别注意,当时看了,心里就在想,几时也能有十只,自己来养养多好。”
及老博士笑道:“你住下来才会发现可爱好玩的事情多着呢,我每次来这儿小住,玩玩这个,弄弄那个,也舍不得回去呢,现在咱们先歇口气,回头就去钓鱼,一面垂钓,一面就去掏蛐蛐儿,然后回来,婉卿去弄鱼,咱们爷儿俩就斗蛐蛐儿。”
谭意哥一听更乐了,道:“咱们是坐车子来的,又没走路,一点都不累,还歇什么呢,这就钓鱼去。”
拖着及老博士就走,丁婉卿道:“丫头,老爷子上了年纪,那有像你这么个疯的,你也让他歇歇呀!”
谭意哥笑道:“不用歇了,老爷子虽说有了点年岁,可是一些年轻的人还赶不上他精神,走吧,老爷子!”
上了年纪的人,就是吃不得捧,给谭意哥这一闹,及老博士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二十岁似的。
避理田庄的老长工叫李忠,跟他的妻子李妈、媳妇儿李嫂,还有个十来岁的小孙女儿桂花。
他们都出来见过了,轨叫桂花拿了钓具,跟着他们去侍候,李妈婆媳则接了行李去整理房间了。
鱼池就在院子后面,是一片宽约亩许的大水塘,桂花帮他们挖了蚯蚓,三个人就坐在池边上钓起鱼来了。
没多大工夫,谭意哥首先钓起了一尾寸来长的鲫鱼,乐得她跳了起来,直叫小心别弄死了,要养着带回去。
别花很可人意,到屋子里去捧了个大白瓷盆出来,把鱼养在里面,谭意高就蹲在旁没看着,舍不得离开了。
丁婉卿也钓了两条大的青鱼上来,每条都有两斤多重,乐得她也是阖不拢嘴,忙着用网子接了,放在竹篓里;然后笑道:“老爷子,这儿的鱼真容易上钓,以前我也钓过鱼,从早到晚,才钓了两条小鱼,还算是运气好的,同去的人,连一条都没钓到呢。”
及老博士道:“那才是雅士之钓,志在钓而不在鱼,我这儿的鱼是特地养来垂钓用的,每年来不了几次,鱼却越来越多,越大,才然容易上钩了,不过这个钓法,也能供我们这种俗人取乐,真正有修养的钓客,宁可到更远处的洞庭湖畔去垂钓。”
丁婉卿道:“为什么呢?老爷子,那儿的鱼容易上钩?”
“不!正好相反,那儿的鱼不但不容易上钩,而且还十分聪明,经常会把饵吃掉了,而不上钓,前年我带个朋友来,他最喜欢钓鱼,每天一大早,骑了卢子到湖边去,深夜始归,钓得了两斤不到的小鱼,他还乐得很呢,我笑他傻,在这小池里,半个时辰,所获也不止于此,他却笑我太俗,根本不懂得钓中之趣。”
谭意哥过来道:“老爷子,钓中之趣又是什么呢?”
及老博士笑道:“最雅的一种,完全是借此修养心性,像渭水之滨的姜尚太公望,他的钓子是直的,根本钓不到鱼,要等鱼儿愿者上钓,天下还没有这么笨的鱼。”
谭意哥笑道:“可是他却钓到了周文姬昌,钓到了周室八百年的天下,收获比鱼可大多了。”
及老博士道:“那是智者之钓,另有一种,意境较低,叫做勇者之钓,那是培养人的耐性、勇气及斗志,越难钓的鱼越感兴趣,人跟鱼去斗智、斗耐性,所以偶而有所得,便乐而无穷,他们享受的是胜利的乐趣,这种太容易得到的胜利,便不值得一顾了。”
谭意哥笑笑道:“这倒也有道理,不过对一个初次钓鱼的人而言,这才能提高兴趣,今天我是第一次来钓鱼,真要叫我枯坐良久而一无所获,我可没这么好的兴致,说不定会把钓竿都摔断了。”
及老博士笑道:“正是这话,我的性子最急,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何况我觉得怡情养性的方法很多,何必一定要藉钓鱼而为之!既然钓,就一定要有收获,所以我这儿以后就不接待那些雅客,而宁可接待一些俗客了。”
谭意哥道:“而且连那种人都不可以跟他深交,您想一个人如果能静坐在那儿半天,眼睛瞪着丝而不动,等着鱼上钓,这个人也太可怕了,如果他想整你,不知道会采取什么样厉害的手段呢。”
及老博士哈哈大笑道:“意哥,你真有两下子,老头子几十年磨出来的一点心得,叫你几句话就套了去,你说得一点都不错;善钓、精奕的人,都是心机极工、城府很深的人,因为他们冷静,能思索,虽然不一定就会害人,但是也索然寡味,绝不是我这种直性子的人可以深交的朋友,所以对此类诸公,我也是敬而远之。”
谭意哥道:“老爷子,这么一说,你这个人也是令人不敢亲近了,你的钓下去了半天,没见动一下,一定有什么古怪在上面?”
及老博士笑道:“不错,什么都瞒不过你这鬼灵精,只不过我的鱼钓上没有饵,所以它们才不来上钓。”
谭意哥道:“为什么呢,难道你也在修养心机吗?”
“我此刻与世无争,还修养什么心机,我钓上无饵,是不愿意分心而减少了快乐。”
丁婉卿道:“老爷子,你一向是个麻利的人,怎么也变得婆婆妈妈了,说些叫人听不懂的话来表示自己有学问。”
及老博士笑道:“不错!别看我这个人平时很俗气,但是一到这片天地里,我就变得有学问了,像刚才那番话,我若不加注解,谁都听不懂。”
谭意哥忍着笑,走到他身边一恭长揖道:“弟子恭请教诲,万请夫子不弃,启我茅塞。”
及老博士也装成一本正经的样于道:“孺子可!小子汝其有疑乎?且对老夫道来。”
谭意哥道:“夫子不饵而渔,云有钓者之乐,小子请问,夫子之乐在何?”
“在乎二三子之间。”
“二三子为谁?”
“此间共得四人,舍老夫外,皆二三子也,观汝等因得鱼而乐,吾乐与共焉,而吾之乐,尤胜汝等。”
别花莫名其妙望着他们道:“老太爷,你跟姑娘说些什么话呀,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及老博士大笑道:“这是有学问的人,说的有学问的话,你没有念过书,所以听不懂。”
谭意哥笑道:“读过书的人也听不懂,因为我们的话太有学问了,上穷天机,下罗万有。”
于是两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桂花也傻呼呼地跟着笑,丁婉卿笑着拍拍她的头问道:“小别花,你笑什么?”
别花道:“我看见他们这么高兴,我也高兴起来,所以才跟着笑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好笑的在那里。”
谭意哥笑道:“说得好,桂花,你也是个有学问的人,跟老爷子一样,是钓鱼时不用鱼饵的聪明人。”
及老博士益发大笑,笑了一阵后才道:“她是不会懂的,因为她的年纪还小,连你们也未必懂,只有到了我这年纪,才知道从别人那儿分享到的快乐,才是世上最大的快乐,就以这钓鱼来说,我是明明知道这儿的鱼太容易上钓,而且他钓了不知多少次了,钓鱼的乐趣已经不太浓厚了,倒是你们这些新学钓鱼的,钓起一条后,那种满心欢喜的样子,实在不是言语能形容的,所以我宁可在一边看着你们高兴,比我自己钓鱼要快乐得多。”
谭意哥道:“那你干脆就看看好了,又何必下空钩呢?”
及老博士笑道:“人到了我这种年纪,必须要多做些不讨人嫌的事,才能使人高兴,也使自己高兴、我当然可以在一边看看,可是你们的趣味也就不同了,一人向隅,举座不欢,这个道理我已经很明白了。”
丁婉卿道:“这倒是,老爷子如果只在一边看看,我们玩起来就有拘束了,总要想到你老人家是不是不喜欢钓鱼,便在陪着我们,这一来兴味就索然了。”
及老博士笑道:“所以人老了之后,必须自己见亮识相,这样不但能给人快乐,也使自己快乐。年纪大的人,世事都经历过了,很少再有什么能使他激动的事了,因此能享的乐趣也不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分享别人的快乐,但是要分享别人的快乐,就必须要使别人快乐。”
谭意哥不禁感动,过去依偎在他的身边道:“老爷子,做你的儿孙实在是福气,因为你这样明白事理,怜惜别人的老人家实在太少了。”
及老博士却轻轻一叹道:“人都是这样,身在福中的人不会知道福气的,我处处体谅别人时,别人却以为我儒弱好欺,渐渐的就想爬到我头上来了。”
丁婉卿知道他又想起了他跟媳妇们之间的不愉快了,连忙笑道:“老爷子,我想还没人敢这样子的。”
及老博士笑道:“这都是处置得法,不让他们得寸进尺,在容忍到了一个限度后,多少总要发作个一次,摆出点长辈架子,让他们知道我还没老到要听人摆布的程度,所以我最反对的就是古人说的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说这句话的人,真该打下第十八层地狱去,要是我的那个宝贝媳妇能像你们一样读过书,识得字,就不会那么不明事理了。”
拉杂说闲话的时候,丁婉卿又钓上了两尾鱼,她看看收获已足,鱼够了,多了也吃不了,糟蹋了可惜,就这样,今天晚上已经可以煎炸炖煮,来一桌全鱼大餐了及老博士道:“好!那你就去调理去,作料什么问李妈婆媳俩去,我们尽避等着吃现成的,这你可不能偷懒,李妈做事情很勤快,烧出来的菜可不敢恭维,既舍不得放油,又舍不得放酱,又不化她的钱,也不要她省钱,可是她就舍不得放作料。”
丁婉卿道:“这也难怪,乡下人嘛,节俭成了习惯,怎么样都改不掉的,而且一粒米,一颗麦,都是他们手里种出来的,知道要多少辛苦,舍不得花费。城里的人因为没经樯稼之苦,所以才不在乎,我这就弄菜去,你们爷儿俩就掏蛐蛐儿去吧,可别弄得满身的呢。”
于是叫桂花把钓得的鱼,连同谭意哥要养在白瓷皿中的那尾小鲫鱼都捧了回去,却带了掏蛐蛐儿的竹筒跟翻罩、水漏子、小铜揪来了。
那一老一少,已经等不及,在石块间翻了起来,谭意哥双手合捧在地上叫道:“桂花,快来,我逮到了一个好大的,必然是头长胜将军。”
别花过去用纱罩慢慢套进去,罩住了一看才笑道:“谭姑娘,这是油葫芦,个儿虽大,却不会打架的。”
谭意哥有点气地道:“这不是蛐蛐儿?”
及老博士笑着过来道:“油葫芦又叫夜盗虫,形状跟蟀蟋差不多,只是体躯庞大几倍,你看我这头才是蟋蟀。。”
他把虚捧着的手轻开了一条缝,让她看进去,一条褐色的虫伏在掌心,头上两根触须,威武地摇着,似乎毫不为它身处的困境而畏惧。谭意哥一见就乐得不知怎似的,连忙叫道:“老爷子,这一头子送给我。”
及老博士笑道:“现在已经过了白露,衰秋余劲,蛐蛐儿已经不值钱了,否则的话,我这一头怕不值个好几千呢,从它的身形骨架看,就是一头勇将。”
谭意哥道:“那就卖给我好了,价钱随你开。”
及老博士笑道:“你买了去干什么?”
谭意哥道:“我把它养起来,养到明年再跟人斗去。”
及老博士摇摇头叹道:“痴丫头,虫子很少能过得了冬的,他们都是一年见生死的。”
别花把那头蟋蟀用竹筒装了道:“是啊,蛐蛐儿是不过冬的,我爹就最爱斗蛐蛐儿了,前年他得了一头红头、红身子的,叫做红袍大将军,从来没有打败过,他爱得不得了,到了天渐冷时,屋子里用炭火温着,日夜呵护着,可是没能留下,只多活了十来十天。”
及老博士笑道:“凡物都有寿限的,生死之大限,从没有一种东西能越过此理。”
谭意哥也叹道:“我本来以为自己读了不少书,虽不能说万事皆通,也算懂得不少了,现在看来还差得远呢。”
别花道:“谭姑娘,蛐蛐儿虽说不过冬,但是要过了十月,它们才会渐渐地少了,这会儿还活得很好呢,走,有一个地方蛐蛐儿最多,我带你掏去。”
她牵了谭意哥,来到一个小土坡下,士坡上的芦草正白,迎风摇曳,日影虽偏西了,但是离黄昏似乎还早,那些秋虫们叫得正起劲,似乎享受着将逝的生命。
谭意哥听得左近就有瞿瞿的鸣声,就要掏去,桂花拉了道:“这一头不要抓,不经打的。”
“你还没捉到手,怎么知道呢?”
别花笑道:“这是我爹教我的,他说过,像这种鸣声不绝的,一定不是喜斗的种。”
她侧耳静听了片刻,然后道:“听!像这样叫的……”
谭意哥用心去听,果然在嘈杂的虫鸣声中,有一两声特别洪亮的,可是每隔一段时间,才叫个两三声,声音动健有力,桂花道:“这才是好种!”
慢慢地循声而前,才听出声音发自一块大石下,桂花上去摇了一下道:“这恐怕要两个人才能推得开呢。”
谭意哥上前帮着她,两人一起用力,把石头推得滚向一方。桂花的动作很快,飞速到了石头下面,但见一头全身微泛青色的蟋蟀正骄傲地盘踞在中央的地位,既不逃也不躲,似乎在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敌人。
谭意哥过来时,却吓得尖叫道:“哇!蜈蚣!蜈蚣!”
蜈蚣是附在被翻起的石块底部,初时没看见,这时甫从石块的隙缝中爬了起来,一身火
,足有尺来长,百足齐动,看起来很惊人。
别花一面把蟋蟀叩住了,一面道:“谭姑娘别动,也别拿脚去踩它,等我来好了。”
把蟋蟀先捉了起来,然后才拿了小铜铲子过来,看了道:“这么大个儿的蜈蚣倒是很少见,打死了可惜,捉起来送给我爷爷做药油去。”
及老博士也闻声跟了过来,看见了,道:“不错,不错,由我来吧,你也别动,要是弄残了太可惜。”
好在桂花出来时,带的工具很齐全,立刻把一个小竹钳子交给了及老博士,那钳子是用一枝竹片弯过来做成的,两头削平,再刻出齿牙,两排相对,是用来取不便用手拿取的东西,也是为了防备旷野中这种虫蛇之类。
及老博士拿了竹钳,慢慢地走到蜈蚣前面,那条蜈蚣正急于想逃开,找个地方掩护,但又怕受到攻击,随时都在戒备中,因此倒使它的行动缓慢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