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三年 第二百二十四章 父子谈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父子谈话
李渊的反应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因此,他只是欠欠身,笑着回禀道:“父皇,儿臣没有乱说,唐瑛的确是李世勣的义妹。书书网 更新最快应该说,她其实是李世勣、单雄信和邴元真三人的义妹。唐瑛的一身本事也是这三人传授。如今,单雄信已死,邴元真不知所踪,唐瑛的义兄就剩下李世勣一人了。”
“三人的义妹?”李渊唔了一声,想了想:“此事却有些奇妙呀。”
李世民点头:“是呀,儿臣刚刚得知真相的时候,也如同父皇一般诧异。在得知真相之前,儿臣可是与唐瑛相处了很长时间,连太子殿下初见唐瑛之时,也没认出她是女子,还赏赐了她五十两的银子呢。”
李渊把眼睛看向李建成了:“嗯?”
李建成苦笑:“父皇,如果这个唐瑛确实是儿臣见过的王英,就是那位千里义送秦琼母亲来长安的王英,那,还真认不出她是女人。”
李渊哈哈一笑:“看来,这女子一定长的不似女人。二郎,改天带来让朕好好看看。”
李世民笑道:“父皇,若说唐瑛.长的不似女人也不尽然。其实,她长的文弱之极,只是她常年都是男儿装,自己也习惯当男人了,加上有股子狠劲,倒的确让人想不到女人上面去。”
李渊想了想,笑道:“难不成瓦岗军的人都不知道?”
李世民点头:“正是。当唐瑛自暴女.儿身秘密时,别说儿臣,就连程知节都傻了。程知节在瓦岗军的时候,还最爱和唐瑛一起去喝酒。”
“哈哈,好一个奇女子,竟是如此豪放,朕更加好奇了。”
“唐瑛为了杀隋军报母仇,练就.了一手神箭功夫,双刀用的也非常好。李世勣告诉儿臣,唐瑛的这身功夫,就来源与他和单雄信的传授。”
“为抱母仇,女扮男装,还是孝女。”李世民的介绍让李.渊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么说,这个唐瑛还真是厉害?”
李世民点头:“李世勣和单雄信、邴元真三人也做的.出来,不仅尽心传授唐瑛武艺和带兵能力,那李世勣还经常带着唐瑛去打仗,当初打黎阳仓的时候,唐瑛就是他的副手。唐瑛不仅在石子河一战中杀了刘长恭,还在李密和王世充的大战中,带八百弟兄阻击王世充的四千主力部队,竟毙敌两千,伤敌一千余人,王世充仅靠身边亲卫拼死保护才捡回一条性命。”
“勇哉。”李渊听入了神,一口饮完杯中酒,大赞一声。
李建成笑着为李渊斟满酒:“父皇,儿臣也听别人.说起过这段故事。只是,儿臣还听说,这一战,唐瑛也差点拼掉性命,从此不再领军上阵杀敌了。不过,虽是如此,二弟能将这样的巾帼收在身边,可谓我大唐之幸。”
李世民侧目看.李建成一眼,对李渊解释道:“父皇,唐瑛此战之后受伤很重,单雄信和李世勣便将她赶去帮邴元真做事,却不许她再上战场了。不过,她的神箭儿臣可是亲眼目睹,消灭宋金刚回来后,儿臣也向父皇讲过。”
李渊频频点头:“对,对,当时你说,王英能文能武,是个人才,你很喜欢。”
李世民嘿嘿直乐:“如果当时儿臣就知道她是女子,怕是绝对不会让她离开儿臣了。”
李渊哈哈两声:“这世上能文能武之人原本就不多,一个弱女子能达到这种地步,世之罕见。对了,二郎,此女品性如何?可有点蛮横?”
李世民忙摇头:“唐瑛的确从不做作,对儿臣也是有话就说,不懂避讳,这种执拗的脾气,虽然显得有些不通世故,却少了几分圆滑,更显得可爱。”
李渊大笑:“如此一说,此女是半点也不温柔喽?”
李世民长叹一声:“正是,哪儿来的温柔,竟是强硬如男子。父皇,这唐瑛的脾气,倒是像极了萧瑀萧大人。”
“噗。”李渊笑的喷了口中酒:“萧倔头?哈哈哈哈,二郎,女子养成这脾气,可不好消受哟。”
李世民继续叹气:“是呀。她在儿臣身边,只要觉得儿臣有一丁点做的不对,当众嘲讽,不会给儿臣留一点面子,唉,还屡教不改。”
嘴上叹气,满脸却是开心的笑容,李渊和李建成看的真真切切,李渊给李建成使了一个眼色,两人同时大笑。
只不过,李家两兄弟都看不出李渊的笑中另有含义,他决定要召来李世勣问个明明白白。瓦岗军出来的奇女子,如果利用的好,那是能走上一步好棋的,特别是对笼络草莽豪杰。

“二郎,你此番回来后,对今后有何打算?女人嘛,也就那样,想的多不好!你应该安静下来,好好想想将来了。”
李渊的暗中提醒让李世民从美好回忆中清醒了过来,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似乎有点得意忘形了:“多谢父皇提醒。只是,父皇,儿臣还是以为,窦建德不杀比杀好。”
“二郎还是想窦建德的事?怎么,你是舍不得杀窦建德,还是在担心河北?”
“父皇,儿臣对窦建德的确有些惺惺相惜之意,但儿臣主张不杀窦建德却是为了河北着想。只怕河北要乱呀!”
“乱,就出兵镇压。”李渊回答的很干脆:“朕朝堂之上为什么宣布河南河北免税免役一年?如果朝廷的安抚政策不起作用,河北的百姓依旧看不清事实,还要继续造反的话,那就不客气,直接出兵镇压。”
李世民哦了一声,终于明白李渊为什么要把杀窦建德和免税免役一起提出来了,原来这其中还有关系。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多呀:“儿臣愚钝,现在才明白父皇的用意。”
李渊微微一笑:“二郎,打天下靠武力,治天下,可就要靠手段了。你府上的武将猛将都多,但却缺少读书人。你要知道,读书人才是治理天下的人。一味靠武力是征服不了民心的。在与文人交往的这点上,你该学学你大哥。”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唐瑛和房玄龄真说对了,这次的军威展示果然引起了父皇的猜疑:“父皇,儿臣打小喜欢武而轻视文,这方面的确不如太子,父皇教训的是。”
“呵呵,二郎,你打天下那是没得说,可治天下就没那么容易了。马放南山后,你的性子就该改改了。比如窦建德一事,你只要多读读书,多想想,就会明白了。”
“是,儿臣回去后就开始读书,多读书,多与大儒交往,多学点治世之道。”
李渊满意地点点头,把目光转向在一旁为他们斟酒送点心的李建成身上:“大郎,你也一样。朕听说,你对李纲颇为不满,认为他过于执拗、迂腐,这点就是你的不对了。兼听兼用才是为君之道,杨广就是听不进忠言,一意孤行,才客死他乡,丢了万里江山,这个教训,你要牢记在心才是。”
李建成忙躬身受教:“是,儿臣记住了。儿臣对李少保也并无不满,也从不敢怠慢与他。只是李少保对儿臣有颇多误会,所以……”
“你喜欢带随从打猎,若是常人,也无可厚非,可你身为太子,一言一行都是百官表率,打猎就是你不务正业的表现。李纲为此责备于你,非常正确。你虽不曾怠慢了他,却因此不喜,经常对其避而不见,这就是你的错。”
李建成脑门上的汗都下来了。他的确不喜欢李纲,这位不仅经常挑他的错,在李渊面前告他的状,说话还很硬,实在是让他下不来台。只是,他也不想得罪这样的忠直大臣,故而就来了一个诸事繁忙,没时间会见。没成想,此时却被李渊一语道破用心。
李渊呵呵一笑:“你也不用犯嘀咕,这次不是李纲找了朕,而是朕从别处听说李纲几次到东宫后见不到你,猜出了你的心思。你们两兄弟,一个喜欢贵胄士族,一个喜欢豪杰勇士,这是你们的长处,可也是缺点。朕希望你们都改改这种缺点,学会什么话都要听,什么人都要交往。这样才能做到量才而用。”
李建成和李世民对看一眼,同时匍匐在地:“儿臣谨记父皇之言。”
“好了,好了,都起来吧。”李渊虚抬一下手,笑呵呵地看着两个出色的儿子,作为他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都有所长,又有所短,却怎么都无法让他很满意,在某些事件上,他也有些难以决断呀:“我们父子很久没这样谈心了,二郎忙着四处征战,大郎忙着建立新朝的各种规章制度,像今天这样坐着喝酒谈心的日子真是太少了。”
李世民忙笑道:“父皇,眼下天下基本上一统了,以后用兵的日子也不多了,儿臣可以经常来陪父皇饮酒谈心。”
李建成也笑道:“父皇,朝中事务虽然繁重,但已逐渐走上正规,儿子也可以时长来陪父皇。没有事情的时候,叫上二弟、四弟,在花园中摆上酒席,边喝边聊,倒也轻松惬意。”
李渊哈哈之乐:“好呀,朕的儿子们不仅才能出众,也都有孝心,朕有你们,这大唐江山,就不怕它坐不稳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