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染,这些布就够了吗,要不要多买一些?”陪她一起进城的杨廷悠忽然开口询问,把夏染气愤的情绪抓回到现实来。
她看看骆驼背上那堆布数了数,回答道:“应该够了。”她又没做过衣服,哪里知道。
瞧见她不怎么确定的神色,杨廷悠不禁为她冒冷汗,制衣高手都不敢打包票能在十天内做好三十件袍子,她还不知死活地硬冲,唉!
“你真的确定要留下来吗?”杨廷悠苦口婆心地劝道,“我觉得你回京城会比较好。”
“怎么说回京城会比较好?”夏染不懂,为什么连他都要劝她走。
“因为边疆的生活很苦,不适合文弱的女子居住。”尤其是打京城来的娇娇女更不适合。
“可是其他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夏染反驳,她明明看见很多女人在大街上走来走去。
“她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边城人家,别说你没发现。”杨廷悠不赞成地看着夏染,真的很希望她回长安。
关于这一点,夏染无法反驳,在大街上走动的,多半是高鼻子凹眼睛的异族人,像他们这般打从中原来的外来客,还真的是不多见。
“夏染,听我的话回京城去吧!”见她答不出话来,杨廷悠继续劝道,“这儿毕竟是他乡异地,如今虽已归入唐土,可是哪个时候又要发兵打仗还是个未知数,更何况西州刺史他——”
“西州刺史他怎么样,你为何突然停下不说?”夏染正听得入神,杨廷悠却忽然住嘴,引起她的好奇。
“西州刺史没怎么样,你不要乱想。”杨廷悠试图回避夏染的问话,夏染却固执地不肯放过。

“胡说。”她又不是傻瓜,“我明明听得很清楚,你不要想瞒我。”就算她脑子不灵光,耳力可不会出错,更何况提到那人时他的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一定有问题。
“好吧,我说。”没办法,杨廷悠只好说了,“我想你大概不晓得西州刺史和咱们的莫将军有仇,所以我才会劝你尽快回去,因为咱们何时要被断粮都不知道。”
断粮,有这么严重?军队里吃的用的不都是士兵自个儿带的吗,为何还有断粮之虑?
“可是,我记得咱们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呀,西州刺史哪来这么大的权利?”夏染不懂,军队的花费和州府有何关系。
“没错,咱们是实行府兵制,可就是因为实行府兵制,所以才会和西州刺史扯上关系,你忘了州刺史的官位比都督高吗?”杨廷悠十分无奈。
这就是最气人的地方。所谓的府兵制,便是从编户的农民中取兵,农兵又由保、闾、族、县、州等各级地方政权管理,每保六户,每户成丁以二人计算,共十二人,再从这十二人中征两人为府兵,选中者轮流去卫府或其他镇戍服务,称之为“番上”,其他未挑中者则需服劳役、纳租调。而被挑中的府兵,虽不需要纳租调,也得自备军资,所以说当兵与不当兵,所承受的社稷责任是一样的,惟一的差别只在当兵有立功受勋的机会,而一般农民没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