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与司马大人的对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聊了一会,司马大人便站起来活动活动,他本就只是落水而已,虽然年纪大了些,本是书生,身子骨差了些,不过,毕竟是个大男人嘛。
相对而言,华无天便要惨许多了,只能病恹恹地躺在塌上,想起都起不来,眼巴巴地看着司马大人由‘死马’大变‘活马’,华无天心里那个羡慕啊!
司马大人活动了一会,便一坐在那令他越坐越喜欢的沙发上,忍不住扭动身子感慨道,“这沙发,那可真是个好东西啊!连陛下都喜欢得不得了,老爷子在家也是老爱霸占这玩意的。”
华无天嘿嘿一笑,心里得意,嘴上也不慢,“那是,那是,你也不看看,这沙发是谁弄出来的。”
司马大人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自古燕赵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悲歌之士,相对的,江南则多铺采摛文的文化奇才。你小子出生江南,那更是一绝啊!奇技淫巧,天文地理,无所不精,无所不通啊!”
华无天淡淡一笑,暗呼一句‘惭愧’!难得谦虚道,“我倒是佩服北人啊!‘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便是北人的豁达和豪爽!想那荆轲提剑登车离燕京时,竟没有回头看一眼,‘风潇潇兮易水寒’,是何等的义无返顾?‘士为知己者死’,这便是北人最大的骄傲罢!”
咏荆轲——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
“是吗?”司马大人淡淡一笑,反问道,“君未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华无天一愣,随即仰天大笑,豪爽之情溢于笑声,“是了(Lia!是了!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俞伯牙曾做: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可不是么?”司马大人呵呵一笑,“知己难求,知音同样难求。当可谓: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莲,是清绝之物,唯留有缘人浅尝,如是解人,自当会心一笑,莲一生足矣。很多时候,人所需要的,往往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一段值得自己追溯的记忆,一个值得自己拿来做借口回响的过去罢了。并非一定要长久相处相守,一个留念,盛过无数!”
说完,司马大人与华无天相视而笑。
这一回,司马大人在华无天心中的印象就愈加模糊三分了,令华无天一时间有些茫然,不明所以。
...........
渐渐地,两人颇为投缘地聊了起来,话题便到了这苏州之上。
历史缓慢地进程着,到了华夏王朝(倒班明朝),江南已成为人才的渊薮、文人荟萃之地。
原来历史中,有明一代,江南进士之多雄冠天下,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其中苏州的总数就高达1025人。号称“天子门生”的状元,在明代276年历史中诞生89人,而江南八府占21人,苏州又占其中的7人。这些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往往萃集吴中聚会结社,联盟倡学,抒展情怀。于是,便有了方面的“前七子”与“后七子”;书画方面的吴门画派、吴门书派、松江派、虞山派;戏曲方面的昆山派、吴江派、苏州派。此外,在经史、园冶、收藏、工艺诸多方面也无所不精。清初思想家唐甄曾为之赞叹:“吴地胜天下,典籍之所聚也,显名之所生也,四方士大夫之所趋也。”

华无天出生于京城,却是在苏州长大,当然,这指的是华无天现在所霸占的身体的原来主人!不过,现任的华无天,却也是江南苏州人士,否则,他如何穿越到一个与自己长得极为相像的人身上呢!另外,华蓉公主穿越前后,两人也是相貌相当。要不然,断不会出现二人一眼便认出对方皆是落水之人一事!
可以很不负责任地说一句:天下之‘巧’,华无天独占6分,华蓉公主霸占2分,其余人共分这剩余的1分罢了!
司马大人同样是江南苏州人世,却是久居京城,对这苏州倒是陌生许多。
就这样,两人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华无天),一个本着模糊装明白,便这么滔滔不绝地聊了下去。
或许,实在是太久没回苏州了,司马大人不久摆弄无话可说了,却又不愿意在华无天面前输了自己天文地理,人文情理见识,便将话题扯到了家具方面去了,希望就此方面能够令华无天望而止步。
不料,华无天对这家具居然也小有见识,两人便又热热闹闹地聊了下去,惟有司马大人心里泛苦!
中国古代文人素来有“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至质至美”的美学传统。大诗人李白的美学观点“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更是家喻户晓。
华夏王朝的苏式家具秉承这一传统,其造型的纯朴清雅、气韵生动、不重雕饰,强调天然材质的审美格调,同样表现出了异曲同工的旨趣。这种审美意趣,正是江南文人长期津津乐道的“以醇古风流”为根本目的的追求。
恒久以来,吴地流行尚古风气,文人“燕衎之暇,以之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罗肴核,施枕簟”,倡导的生活情趣是“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
闲情逸致的文人生活,使他们深居养静,而少浮躁之气。因此,苏式家具的风格,必然符合他们的情理和怡性,造型的“方正古朴”、“古雅精丽”,成为一种独特形式。苏式家具不仅通过精致、匀称、大方、舒展的实物形态彰显造型艺术的魅力,而且在传达一种合乎自然的合度和谐中,给人们一种超然沁心、古朴雅致的审美享受。
而且,苏(明)式家具设计者大多是文人雅士,由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后,再交给技艺出色的木匠制作而成。在设计层面上,这些文人往往会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意识融合家具设计之中,从而使家具设计的造型优美、稳重、简朴,各个组件的比例讲求实用,且与审美一致,装饰讲究少而精、淡而雅。所以,有论者说:“苏式家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觉毫不起眼,但细品之下,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欣赏、推敲。明式家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尝则回味无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