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同仇敌忾 第十七章 时至运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时至运来
刚刚过去的一九二八年给华夏人民带来无数的喜讯,其中距离新的一年仅剩三天的时候,东北传来的消息让全国人民极为振奋:十二月二十九日,张学良将军摆脱日本人的野蛮强加的影响毅然通电全国,庄严宣布改旗易帜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华夏在名誉上获得了祖国统一。
张学良的光辉形象连日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报刊上,全国各界军民如雪片般的贺电和慰问电几日内将张学良的大本营淹没,东北军大本营所有人都欢欣鼓舞时,只有机要局长显得痛苦不已:他的五部无线电台因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冒烟了!
中央政府的反应十分迅速,大力颂扬张学良将军心怀祖国造福人民的爱国风范和功绩。与张学良进行几次联系接洽之后,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六日,刘存与刚从欧洲访问归来的总理宋子文一起,带领中央政府慰问团前往北京与张学良会面。
从山海关到承德、隆化、沽源一线,华夏军队早在半个月前就进入了紧张的戒备状态,李宗仁第四集团军的第一、七、八路军北移了五十公里,蒋介石的第二、八军团进入承德、隆化地区加强防线的厚度,驻扎在北京城的何应钦第一军团和集团军情报局长戴笠密切配合,刘存麾下幕前幕后的情报系统也在紧张的开展监控搜捕工作,将整个北京城肃整了数遍以保证此次会晤的绝对安全。华夏海军渤海舰队地二十多艘战舰游弋于浩瀚的渤海湾进行海上警戒。
一月二十日上午十一点,张学良乘坐的专列缓缓停靠在北京站一号站台上,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尚未踏下火车的张学良一露面就被欢呼雀跃的人民和无数的彩旗、标语感动得热泪盈眶。在雄壮地军乐声中,刘存、宋子文、蒋介石和李宗仁等人带着真挚的笑容向他迎面走来,张学良一行走下火车快步迎上,一双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在前往中南海地路上到处是欢迎的人海和震天的欢呼。让张学良一行激动之余深感欣慰。
两天的会面彻底打消了张学良以及众多东北军高级将领的顾虑,刘存对张学良率领东北军易帜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甚至用上了“民族功臣”、“居功志伟”这样的颂词。随后刘存代表中央政府向张学良表示,东北军地建制不动分毫予以保留,授予“华夏东北集团军”番号,除派驻中央军委按惯例派遣的联略人员之外,不干涉东北军内部的建设和管理。张学良一行大为安心的同时,心里涌起了深切的感激之情。
宋子文代表中央政府宣布,三年内不干涉东北地区的财经政策。东北所有财政收入由最高行政长官张学良自行管理,三年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商议。此举得到东北军的大力支持和拥护,让接下来的关于交通运输、公路建设、投资贸易等问题迎刃而解很快取得了一致意见。
张学良代表东北军向中央政府郑重宣誓:服从华夏中央政府地领导,用生命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华夏军队的荣誉!
临别的前一天晚上,刘存和张学良单独进行了会谈,在方圆五十米都处于严密的封闭空间中,两人敞开胸怀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
刘存开门见山地说道:“张将军,你的决定是我华夏万民之福!同时也让你在东北的处境更加艰难啊!”
张学良听了非常感动。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存一开口就能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他有些激动地说:“刘主席,我能否高攀一下称你为伯庸兄,你就直接叫学良的表字行了!先父在世时常提到你,偶尔开玩笑也拿学良和你相比还恨铁不成钢地骂上两句。日后,学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伯庸兄的指点和关照。”
刘存开怀一笑:“大帅他老人家坦诚磊落爱家爱国,一直是我深深敬佩的前辈!好。我也就不客气叫你作汉卿了。”
张学良微笑着问道:“我发觉对于蒋总司令的迅速壮大,伯庸兄似乎没有什么意见。前几天我军中将领在一块聊天时都觉得伯庸兄宽厚重义,但也有人说可能铸成隐患,我想你既然默许这事的进行,一定有其内在的道理,但学良鲁钝冥思苦索不得要领,不知伯庸兄能否给学良提点一二?”
刘存略为一顿认真说道:“这么吧,我先打个比方,如果这次我们联合之后,我整编你的队伍再任用我地亲信。你肯定不会同意吧?逼急了说不定和我打上一仗也极有可能。再一个就是北方数十年来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再也经不起糟踏了!你可能也发现你治下地许多东北人还有大量的华北人都迁往南方了吧?人民不就是求个一日三餐安安稳稳地生存环境吗?”
看到张学良点头同意刘存继续说道:“外人说蒋总司令野心极大绝对不会甘居人下,待他羽毛丰满之时一定会夺权篡政。可我不这么看!你也知道原来相互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对我华夏危害多大,否则哪有列强敢以区区万人悍然来犯,仗着几艘炮舰威吓几声就能掠取无数财富?现在干脆赖在我们家里不走了!还不是我们始终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分封割据无法团结赶走他们吗?许多人连老祖宗那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句至理名言都置之脑后了。因此,我默许蒋总司令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先不说蒋总司令他坚决服从中央政府领导这一节,哪怕他也是个军阀,只要他不出买国家民族的利益。真正为国为民作些实事,我就不会与他兵戎相见,何况蒋总司令兵不血刃就整合了北方大部地区,为中央政府地下一步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样的好事我怎么能反对?要知道还有日本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啊!我又怎么能干那种自家兄弟在外敌面前自相残杀的恶行?”
张学良听完刘存的话深有感触地说:“我明白伯庸兄的良苦用心了!你的话让我惭愧,想我张学良在外敌的掣肘下患得患失无法动弹,非但父仇未雪还得与仇敌委以虚蛇,唉!有时我真想拔枪冲上去拼死了还干脆些!”

“汉卿千万不能说这种丧气话!东北军数十万弟兄需要你地领导。东北四千万人民需要你去拯救,我想这也是大帅的本意。”刘存真诚地开导:“我刘存这一生最大地愿望就是驱逐外敌还我河山。为建立一个统一富强的华夏而努力。汉卿如不嫌弃,就让我们携手共进如何?”
张学良用力点点头:“好!学良惟命是从!”
刘存拍拍张学良的手背严峻地说道:“汉卿,我打算今年夏天开始行动,趁他们在东北如今只有五个师团的兵力,先发制人争取把日本人赶出东北,不知你意下如何?”
张学良“呼”的一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死死盯住刘存的眼睛。脸上出现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刘存把他轻轻按在沙发上认真解释:“汉卿不必如此惊讶,这事我想了很久,认为时机已经到来了,你先听我把理由说完,如果你认为可行咱们兄弟俩就坚决地去干!如果你认为以我们目前地实力还做不到,不妨将此事押后我们再耐心等待时机,你意下如何?”
“伯庸兄请说!”张学良恢复了冷静。
刘存点点头说道:“我之所以决定这个时候动手有如下有利因素:第一,日本如今在我华夏的驻军只有屈指可数的十万人。这还是去年我们在山东揍了他们一顿才增加到这个规模的,他们驻地分散,在我大兵团的打击下容易逐个歼灭。第二,从前年开始日本的经济就遇到问题了,他原来从美国得到的九亿美元贷款去年到期,因为我们和他们断交之后。在贸易上对他实行严密封锁,他的大量产品没有了销路,只能运到更远地南洋地区销售,至今仍然还不上贷款,国内一片萧条,失业人口大量增加,我分析再这样下去两年之后很多日本人只能吃树皮了!日本政府为了保住经济不再下滑,由国家拿出大批资金扶持三井、三菱等银行和大型工业企业。美国看到日本的情况不妙转而将五亿贷款发放给我们,使我们的工业生产得以快速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没有马上报复我们的重要原因,不是他不想。而是办不到!现在日本正在加紧武器船舶的制造以拉动国民经济地发展。如果我们不早点收拾他再等上一两年,形势就更严峻了。他们将发起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到处去掠夺才活得下去。第三,英美各国不会帮助日本的,因为长期以来为了保住和扩大在华夏的利益,他们和日本的明争暗斗中处处落后吃尽苦头,只要我们将已经改善的关系保持下去,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多和他们交往,保证他们的在华利益,他们就乐得坐山观虎斗还能发财。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骤然一击必然成功!反正两个国家这份仇早就化不开了,我们不往死里揍他,不久他也会过来收拾我们。”
张学良渐渐明白了刘存的意思,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照伯庸兄的分析我认为胜算很大,但我担心此战过后日本人一定会展开疯狂地报复,他地海军非常强大,很容易就可以调遣大批军队过来,这样一来我们岂不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了?”
“汉卿说得十分正确,但由一点你没看到。”刘存笑着停了一下,看到张学良稍微着急他才慢慢说出来:“你应该知道小日本是个岛国,资源贫乏全靠从外面购进和掠夺,说句难听话那是个鸟不生蛋地地方!而你脚下那片宝地几乎提供给日本一半以上的资源,这些年小日本还能人五人六的吆喝说白了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卿你回忆一下,小日本在你的地盘上拉走了多少万吨矿和煤?伐倒了多少万颗老树?挖走了多少两黄金?恐怕你都数不过来了吧?因此,把他收拾了地上地下所有东西都是你的了,他小日本元气大伤还拿什么来和我们斗?他不就海军厉害吗,我们不让他上岸或者说上了岸也进不来,去年我们已经建起了三个飞行学校买回了两百多驾飞机,还有五百多驾将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到达,我们海军不行空军**,他拿什么来支撑下去?他只能到南洋那边去买原料,而且还不敢轻易得罪那里的英法几国,到时我们早就在南洋先下手了哪还有他的份?你别忘了南洋那里有我们大量的华夏子孙啊!”
张学良一听雄心即被激起,加上心中埋藏已久的杀父之仇,使他毅然决定同意刘存的意见。两人击掌为誓,发誓不将日本人彻底击溃决不停止!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鉴于南方军队不适应北方气候的原因,两人定出了东北军改革军队体制加快军队建设的意见,并对保密、联略、情报以及武器装备等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制定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计划框架。刘存一再叮嘱大战之前一定要将这一机密限制在有限的几个人范围里,并提出对东北日军情报渗透的担忧。张学良郑重地向刘存做了保证,并接受刘存的建议对东北军内的中高层将领进行彻底的审查,以保证队伍的纯洁性。
二月二十三日临晨,张学良秘密离开北京返回沈阳。下午,刘存、宋子文、蒋介石、李宗仁和白崇禧一起出席了在紫禁城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详细回答各国记者的提问。人们这才知道张学良已经回去了。
刘存还是一如既往唱高调,强调了华夏人民对自己国土的感情,对张学良将军又是一轮崇高的赞誉。相反,宋子文的讲话严谨务实,就东北地区的现状表示理解,希望和日本尽快展开实质性的会谈,在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就贸易、交通、资源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给世人留下一种华夏政府决心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深刻印象。
蒋介石和李宗仁先后表示,希望日本军队不要越过双方目前的区域,否则华夏军队将以坚决的态度予以扣留。随后蒋介石话题一转唱起了独角戏,对自己的政绩和北方目前的局势大谈特谈,为塑造自身形象而奋发努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