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求同存异(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九位农民大哥和一位大婶的出场将大会的气氛推向了**,他们之中有不识一字但所种的水稻亩产超过六百斤的邕宁稻农陈清荣,有丈夫东征殉国独自抚养年老的公公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儿女的烈士军属、养蚕致富能手宜山壮族蚕农卢大姑,有领着乡亲栽树种果的百色果农覃亚六……这十位腼腆实在的农民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都作出了超乎常人的成绩,又因自身的勤劳质朴和厚道宽容受到当地百姓的赞扬和尊敬。
刚接到通知时,他们在当地县长毕恭毕敬的请求下几乎以为自己是身处梦中!他们平生第一次坐上汽车又搭乘汽轮来到繁华的梧州,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真实而又陌生。没有人要求他们说自己不愿说的话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有的只是干净的宾馆、热情的接待、丰富的膳食、目不暇接的参观,使得这些从未步出百里的农民眼界瞬间扩大了无数倍。他们被告知将成为全广西的农业模范,将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姐妹以他们为榜样为他们而自豪!
尽管做了充分的心里准备,当他们胸戴红花在万众的欢呼中走上主席台的那一瞬间仍然感到胆怯和慌张,大多数人的双腿瑟瑟发抖几乎迈不开步子,但看到台上熟悉的农业专家和曾到自己村里去过的和蔼的黄旭初等政府官员时,大家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相互问候,待接过大红色的表彰证书和一台小型进口柴油抽水机的奖励凭证时,他们才知道自己得到的赞誉和实惠,面对台下数万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笑脸时才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那样的显赫,这次经历是他们一生中最辉煌一刻,这种激励和安慰的作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看着前方数万名群众和台上纯朴的农民,听着农民代表发自内心的感慨和毫无修饰的表白,中央代表团众人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眼前的景象犹如广场上空鞭炮的青烟一样真实而又缥缈,震耳欲聋的鼓乐声欢呼声仿佛离自己很远很远……
代表团的两位团长不经意间望着含笑吸烟的刘存:他是那么的平静自得,这个精明的深沉的铁血的而无法琢磨的刘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总是脸带自信的微笑,举手投足不卑不亢文质彬彬,没有鲜明的立场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连最初轻易就能扬名立万的发表高论扩大影响的美事都决然放弃,默默地通过难辩正邪的行动表达他的思想,手段之高明用意之深远令人震惊!他所追求的目的难道就是今天袒露在众人面前的东西?面对老蒋的不择手段打击压制,他能毫不犹豫就还以颜色,巧妙利用政府的**和混乱发动新闻舆论的监督力量大加鞭挞,毫无顾忌展示他的不满和野心,将中央政府推倒一个及其尴尬被动的境地,逼得老蒋不得不推荐新桂军几人在中央政府占据一席之地。事毕,他将刀锋一转略作调整,大张旗鼓的呼吁团结一致继承先贤遗志尽快发起北伐,以拯救深陷水火的亿万人民,赢得全国上下的喝彩和认同,极大地树立了自己坚定的革命者形象!以他目前的实力足以和老蒋分庭抗礼甚至战而胜之,但最后他却采取了容忍和退让,这又是出于何种目的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他们,两人心里都有必须和这个广西实际的最高权力者好好谈一谈的打算!
大会结束刘存便向代表团的两位领导提议,干脆取消今天的行程安排自由活动,大家可以随便走走进一步了解梧州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倾听普通人民的呼声以便对广西的军政民政等政策有个真实的了解和评价。
这等求之不得的好事两位团长自然举手赞成,两人略作协商立即将八十多人分成七八个小组,在广西各级官员的陪同下兴致勃勃的前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在广西军政总部政治部主任张成的盛情邀请下,周主任和李主任两人坐上张成的汽车来到花园式的梧州迎宾馆那栋隐藏在绿荫丛中的小楼前,一身便装的刘存已在楼前笑脸相迎。
儒雅恬淡的周主任微微点点头,四人进入清雅的客厅就坐,张成很快为大家奉上香茶,周主任和李主任只是惬意地品着茶谁也不先开口因而场面有些冷落,刘存颇为头痛脸上却是亲切的笑容,他终于领略了未来外交巨人的高招。
刘存知道此刻任何的客套和恭维均是下策,不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来得主动。他轻轻放下茶杯笑着征询:“冒昧请来两位先生实属迫不得已,不如我们都换身衣服到各处走走,两位无论想去哪刘存都会满足大家的要求全程陪同。两位放心,虽然在广西谁都知道我刘某人是个大官,但真正近距离见过我的人还是不多的。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周主任神情自若的回答:“恭敬不如从命!刘将军的提议正和我意,不知你的同事对鲍顾问又作何安排?”
刘存风趣地回答:“说实在的我本人不喜欢老毛子,除了交流别扭之外酒也喝不过他,干脆就让我们的党代表黄绍纮将军陪他算了,黄将军的党性强,酒量也比我强上好几倍,估计能把那洋人灌醉!”
周主任忍不住微微一笑,推了推一脸愕然的李主任,接过张成送上的深灰色中山装向里屋走去,李主任匆匆接过深蓝色的中山装也跟了进去。不一会两人出来自是一番文雅俊逸的形象,四人相互打量片刻均发出会意的微笑。走出小楼刘存止住要打开车门的张成,建议大家步行前往,周主任和李主任立即表示赞同,四人就这样在梧州的街道上信步漫游起来。
周主任晓有兴趣的浏览各种商品,边看边问身边的刘存:“刘将军是否常出来走走?”
“如今少多了!记得刚打下梧州的时候,我和键生、季宽、德广等几位兄长常出来吃东西,摊主们也亲热自然就像对待街坊邻居一样,现在想起仍十分怀念。”刘存轻轻的回答:“周先生也不用客气,你再喊我几声将军估计今天我们都难以走完这几条街。你比我年长,不如我称乎你先生你叫我的表字算了,这样能省去不少麻烦。”
周先生认真看着一脸真诚的刘存,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同意:“那么往下的行程伯庸任何安排?”
刘存想了想回答:“日已近午不如我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我们到工人栖身的城北住宅区看看如何?我几年前去过几次,那里是梧州的下层人民聚集地,也是梧州人最不愿去的地方,我们将看到穷苦工人的现实生活。”

“也好!就麻烦你这个大地主了。”周先生也逐渐放开,四人略为商议来到一家江西人开的小餐馆,也不挑剔互看一眼点头就进去,随意点了几个菜周先生就和老板聊了起来:“掌柜的生意不错啊!”
壮实的中年掌柜满脸笑容的回答:“过得去过得去,晚上的生意要比现在好点。我们赣州许多人都在这里安家了,所以我这家乡小风味馆生意还是不错的。”
“哦?请问你们江西大概有多少人到这里来?都靠什么谋生?”周先生和气地问。
掌柜挠了挠头回答:“听来吃饭的乡亲们讲在梧州大概也有六七万人吧?如果算上到广西其他地方去的怎么也有个二三十万吧?大多在工厂码头干活,也有少数自己开厂做商行的,大家的生活比在老家好多了!不然谁会舍得千远万远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广西的大多是在家乡活不下去了,像我们村就来了一半人。”
听到掌柜的话李主任也问道:“你开这馆子也不容易,本地的官员有没为难你的?”
掌柜的一听笑了:“怎么会呢?要是这样我就去监察局告他!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们梧州可是一视同仁的!像我这小店除了水电和房租,每个月交一块五钱的税就行了,倒是卫生检查的人时不时来看看,嘴巴罗嗦点但态度不错,没人为难我们,这不,我大儿子去年考上了政法学校读税官这科,明年出来了大小也是个官了!哈哈,让各位见笑了!哟!菜来了,请各位先生慢用。”
望着掌柜离去的背影周先生感慨良多,这个从江西农村来到梧州的掌柜言语间竟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一个农民的儿子在这里竟然能凭自己的努力考上广西的官员培养学校而不受排挤歧视,证明广西的民政是开明成功的!
张成殷勤地劝大家吃菜,刘存不知为何与周先生提起了绍兴黄酒和红烧狮子头这道名菜,让周先生非常惊讶,周先生用疑惑的眼光看着刘存时他又一个劲地赞扬赣南泡椒竹笋的好味道。
吃完饭用了杯茶水大家离开小饭馆,向北走了十几分钟来到杂乱的工人住宅区,进进出出的人匆匆忙忙,五个身穿黄色工作服的市政卫生工人正用三轮车往外拉走满满五车的生活垃圾,刺鼻的气味让人不禁眉头一皱。周先生径直向狭窄的弄堂里走去,其他三人紧紧跟在他后面。
春天潮湿的空气仍微微寒冷,一个身穿蓝色土布右襟唐装的老太太和一位双目失明怀有身孕的中年妇女坐在门口的矮凳上晒太阳。周先生来到她两人面前蹲下和气地问好然后聊起了家常。抄着贵州口音的老太太看着衣衫整洁的四人有些防备地问道:“几位先生到这来是找人的还是有别的事?像你们这样有身份的人除了管委会的人就不会有别人到这来的。”
周先生笑着解释道:“大娘,我们不是管委会的人,我们要找的人已经离开了,我只是想问问你老人家高寿?如今生活过得咋样?”
大娘张开没剩几颗牙齿的嘴回答:“喔,我说呢,原来这样!我今年六十五了不中用啦!全靠在船厂干活的儿子养活,这不,儿媳妇前年在安龙(贵州西南部)被飞来的炮弹炸瞎眼,房子也倒了孙子也被压死了!没办法我们一家三口流落到这里,总算安顿下来。”
周先生同情地问:“老人家,你儿子一个人能养活三个人吗?”
“一个月他能赚八块钱,凑合着也够了,省点用还能剩下三块。过两个月我这瞎眼媳妇要是给我再生下一个孙子传宗接代,我就算是死了也能瞑目了!现在得拼命攒钱,好在前几天管委会的俞大姐说政府见我们困难,到时生孩子由政府出钱救济,我心里也安了!”老人高兴的回答。
周先生大声祝福老人:“我们祝大娘你到时能抱上个大胖孙子!”
和善良的老人告别之后周先生要求到社区的管委会看看,四人进入社区简陋的接待室,一个精明能干的中年妇女迎上来询问有何事,周先生看了看身后的刘存示意去回答。
刘存笑了笑对中年妇女说:“我们想找管委会的俞大姐了解一些情况。”
“你们是?”俞大姐这时才注意看刘存,眼色慢慢从疑惑到惊喜最后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刘……将军?是您!我认得是您将军!两年前我在我父亲的小粥摊上见过您和陈省长!天那……我……将军……”
刘存笑着拉过她的手到木长椅上坐下:“大姐坐!两年前你见了我都没事今天怎么这副样子?我记得好像没欠你家的粥钱吧?如果真的欠钱那一定是你们的陈雄省长,那家伙以前常干那种吃了东西不给钱的事。”
刘存的话引得众人开怀大笑,俞大姐也轻松了许多,于是在周先生的询问下将整个社区的情况向大家作了汇报,当周先生和李主任听说小小的管委会竟然有四十多万救济基金时都惊讶得睁大了眼睛,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政府的拨款不到五万,大部分都是先富起来的工商业主捐赠的。许多外来人口到这里住上一两年后,大多搬到政府投资建起的条件更好的可分期付款的救济房区居住。搬进前只需一次性支付二十大洋然后每年付三十大洋,五年后房产就归自己所有了。
回来的路上,周先生和李主任全都低头沉思一语不发,连刘存提出是否到工人联合会去看看的建议也被婉言拒绝了。
晚上,周先生和刘存两人来到那家德国人开的西餐馆,还是坐在刘存上次和中央主席坐过的那两个座位上,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亲切交流彼此都受益非浅。刘存表示全力支持将要发起的北伐,如果周先生需要,可随时来人来信提出要求,刘存一定会为统一祖国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分手时,周主任笑着问刘存对自己有何建议,刘存犹豫了一下随即轻松地说出了一段话:南方长不出苹果北方种不了荔枝,外来的物种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土壤。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武装起来的军队,要达到目的太难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