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喜欢考试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者名叫张瑶,女,23岁,原籍河南省开封市,J大外语学院2001级英语专业研究生。死于机械性窒息,凶器应该是一根麻绳,死亡时间应该在12月25日凌晨1点至5点之间。没有当晚行房的痕迹。凶手将死者勒死后,再饰以浓妆,然后将尸体移至J大游泳池,将其脚腕用一根麻绳与排水口相连,后将池水注满。
经现场勘查,凶手是用锤子之类的器具将游泳池外墙的门锁破坏后实施移尸行为的,现场没有发现凶手的指纹与脚印。
经死者同学及男友辨认,案发时死者所穿的黄色毛衣、黑色短皮裙、黑色长筒皮靴及染成黄色的假发并非其本人所有。死者原有的衣物在现场没有发现。
此外,在死者所穿的长筒皮靴内发现了一张纸。由于浸泡时间过长,字迹已模糊不清,后经鉴定,确认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火烧云》的一页。
据死者男友称,案发当晚他曾接到两个奇怪的电话,死者与男友为此发生口角,遂负气独自离去。警方在电信部门查找到了该号码。该号码的通话记录显示除了当晚的两次通话外,再没有使用过。调查后发现该号码是在个体销售商处售出,购买时并不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因此,该号码的使用者身份不详。
“目前就查到这些情况。这案子由老赵他们负责,我也是托了关系才了解到这些的。”邓伟把文件夹递给方木,“前段日子我去市里的几家医院做了调查,包括马凯曾经就医的那家医院,重点调查了那些心理医生。因为我只能以个人身份调查,力度有限,没什么发现。”
方木冲他笑笑,表示感谢,指着桌上的一张照片问邓伟:“这种打扮,你想到什么?”照片上,一身妖艳打扮的张瑶躺在冰冷的泳池边上。
邓伟直言不讳地说:“妓女。这是性工作者的典型装束。”
方木点点头说:“这一次他模仿的是绿河杀手。”方木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勾画着,“在孟凡哲家窗子上的这两个字母应该是GR。”
邓伟皱着眉问:“GR?GreenRiver?绿河?”方木翻出几张纸递给他,说:“是的。这是1982年发生在美国西雅图的系列杀人案。凶手名叫加里·里奇韦,他从1982年开始杀人,被害者高达49人,多是妓女或者离家出走的少女。他把最初几个被害人的尸体都弃置在西雅图南郊一条名叫绿河的河中。第一起案件的报案人看到的是死者‘站’在河水里,因为死者被夹在了河底的石缝中。”方木抖了一下,“和我那天看到的一模一样。1987年开始,加里·里奇韦就被警方列为了重点怀疑对象,但是由于没有证据,而且他两次通过了测谎器测验,所以他一直逍遥法外。后来DNA技术进入了刑事鉴定领域。去年,警方将他的唾液中的DNA样本和被害人体内的***的DNA样本进行了比对,结果吻合。但是他被捕后一直拒不认罪。由于前几个被害人的尸体都是在绿河发现的,而且加里·里奇韦的姓名缩写也是G·R,所以他被称为绿河杀手。”
邓伟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被害人多是妓女,所以他把张瑶打扮成那个样子?”方木点点头,翻着手里的材料:“可死者没有当晚行房的痕迹。”鼻子里哼了一声,“这就有点意思了。加里·里奇韦的习惯是与被害人发生关系后,再勒死她们。凶手为什么不模仿这一点呢?”
邓伟想了想,看着他摇摇头。方木冷笑了一下说:“他想摧垮我的心理,也许,他自己也快到极限了。”
方木伸手拿过另一张照片,上面是那篇《火烧云》的课文。方木翻来覆去地看着:“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还学过。作者好像是萧红。”邓伟凑过来:“这会不会是凶手下一次犯案的提示?”

方木略微沉吟了一下:“你们对这篇课文是什么意见?”邓伟犹豫了一下:“老赵认为纸是无意间落到靴子里的。所以,他推测凶手家里应该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的孩子。其他的我不太清楚,”他叹了口气,“老赵不太想让我参与这个案子,我只能靠打听。”
方木坐到电脑前,搜索《火烧云》这篇课文,逐字逐句地看起来。邓伟无所事事地站在窗前抽烟,过了一会儿儿问:“今天校园里没多少人啊。”方木盯着屏幕,心不在焉地说:“嗯,快考试了,都在复习吧。”一说完,方木愣住了,考试?
突然,方木高声叫道:“我觉得,我们忽视了一个最明显的线索。”邓伟被他吓了一跳,方木激动地说:“你说,什么人会出题考别人?”
“那还用说,当然是老师了。”邓伟脱口而出,可是他马上就睁大了双眼,“你的意思是,这个人是学校的老师?”
方木重重地一点头:“很有可能。”邓伟看着他紧锁眉头:“你上次说,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受过高等教育,经济条件良好,外表干净整洁,嫉妒心强,好胜的一个人。可问题是大学老师基本上都是你说的那个样子。”方木想了想,抓起衣服叫道:“有个人知道,跟我走!”
方木带着邓伟来到了教师楼,敲开一扇门后,开门的是乔教授。看起来他对方木的突然造访并不意外,只是看到跟在方木身后的邓伟,脸色稍稍变了变。把他们引进书房后,就闷头抽起烟来,脸色十分阴沉。
看乔教授这个样子,方木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邓伟就先自我介绍了一番,向乔教授出示了工作证。乔教授头也不抬地“哦”了一声,邓伟的手在空中尴尬地停了几秒钟,悻悻地缩了回来。
方木这才开口道:“乔老师,我有点事想请教你。”说着,看了看邓伟,鼓足勇气问道,“乔老师,在学校里,你知不知道谁比较擅长心理分析?”乔教授掸掸烟灰:“知道。”
“谁?”方木和邓伟紧张地竖起了耳朵。
“我。”乔教授顿了一下,“还有你。”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方木结结巴巴地说:“我,我的意思是……”“我就知道这些。”乔教授打断他的话,把烟头摁在烟灰缸里,伸手拿起一本书翻起来。
两人见状,只好起身告辞。邓伟的脸色很差,气哼哼地出了门,方木回过头来,正想打招呼,却看见乔教授正意味深长地看着自己。
方木讷讷地说:“老师,那我先走了。”乔教授突然走过来,在他肩头用力捏了捏:“你保重自己。”顿了顿,“事情很快就会过去的。”说完,把方木推出门去,重重地关上了门。
邓伟在车里赌气地说:“这老家伙,分明是耍我们呢,”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你说凶手会不会就是他?”
“别胡说!”方木心里捉摸着乔教授的那句话:事情很快就会过去的。难道他知道凶手是谁,而且有把握能让凶手绳之于法?
过去,当方木得知乔教授会参与案子时,他都感到很心安。然而此刻他却莫名其妙地忧虑起来。
车子开到宿舍楼下,邓伟对方木说:“看来咱们得自己查了。”方木点头说:“你最好查查有没有老师在医院兼职做咨询医生。”
方木目送着邓伟的车消失在拐角处。抬头看看天,大朵铅黑色的乌云正在头顶翻滚,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雪正在悄悄逼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