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精钢宁折不为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然如钟国强所料,在蒋介石召开直接任命各级党小组组长的会上,当蒋介石向所有到会的党员同学,依次宣布各大队,各区队,各分队的各级党小组组长的人选时,好多学员开始在下面闹开了锅,但是摄于蒋介石的校长权威,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只是在下面一起发出一些不痛不痒的质疑
钟国强坐在好朋友蒋先云的身旁,他偷偷的瞧着蒋先云的脸色,只见蒋先云的眉头听得紧皱,但脸色还是很沉静,只是用笔默默的记录着蒋介石的训斥,边记录边沉思着。他见钟国强在偷偷观察他,他温和的冲钟国强笑道:“剑雄,你老盯着我看干吗?是不是认为我会起来反对蒋校长?”。
钟国强听得一愣,忙连连摇头否认道:“不是,不是”,但马上觉得在玲珑心思的蒋先云面前,自己这样说,很假很做作,于是,他又马上又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承认道:“是的,我觉得蒋校长的这个决定,湘耘怎么也会反对的”。“哦,为什么呢?”蒋先云饶有兴趣的揶揄钟国强道:“我们的黄埔一奇又是凭什么得出这样的判断呢?”。
因为钟国强从报考黄埔开始起,一直到进入黄埔学习期间,一直话题不断,风头强劲,总是能给人出人意表的印象,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所以被封为“黄埔三杰”中的“思奇”,其余两杰就是蒋先云的“妙文”,贺衷寒的“大嘴”。所以刚才蒋先云才有揶揄钟国强为“黄埔一奇”的说法。
钟国强稳住心神,用平缓的口气道:“很简单,因为我觉得蒋校长这样的做法不对!”。“哦?”蒋先云这一下,兴趣更浓的追问道:“你觉得是哪里不对呢?”。钟国强用很真诚的眼神望着蒋先云摇了摇头道:“湘耘,你还是没有把我当知心朋友,这话我原本认为你不会问的,你有没有觉得你刚才的问话很假?”。
这次轮到蒋先云有几分不好意思了,他笑着对钟国强解释道:“中山先生的以党治军政策确实是正确无误的,但现在廖党代表在黄埔军校驻广州办事处,还身兼广东革命政府的财政厅长之职,不常在校。而蒋先生又是一校之长,从保持党务活动不松懈的角度来说,在现在人手紧张的非常时期,他还是有一定的随机处置权的。”。
说到这里,蒋先云的眼睛望着坐在上面的蒋介石,只见蒋介石铁青着脸,一脸不高兴望着台下质疑他决定的黄埔一期生们生着闷气。蒋先云的眼神微微一黯道:“我现在很想知道两个问题的答案,黄埔一奇同学,你能回答我吗?”。“什么问题?”这次轮到钟国强好奇的问蒋先云了。
蒋先云微微一笑道:“此次有校长直接指定党小组组长是蒋校长个人的意思还是整个广东革命政府的意思?”。钟国强张开嘴望着蒋先云啊了半天,想了半天也没能吐出一个字来。蒋先云看着钟国强那愣住的模样很认真的又问了钟国强道:“此次是蒋校长在特殊情况,方便学校管理的权宜之策,还是他想将此种方式长久的运作下去,集党政军于一身进行,最终彻底抛弃总理以党治军的建军原则的一种试探?”。

看着钟国强啊着嘴半天吐不出一个字,但眼中却又深藏着份无奈的表情,蒋先云感到这与他以前认识的那个无论什么时候都爽朗嬉笑,灵机百变的钟国强大是不一样了,蒋先云很是大度的轻轻拍了拍钟国强的肩膀,冲钟国强笑了笑道:“你不用说,就放到心里好了,我们都把答案放到心里好了!”。
就在两人相视无言,无声胜有声之时,就见一个同学首先站起来大声向蒋介石发难道:“校长,我觉得你这样的做法破坏了总理以党治军的原则,我觉得我们各级党小组组长还是应该归校党代表廖仲恺先生来领导,由他来直接指定任命各级党小组组长才符合总理以党治军,以党治校的建军原则和建校原则”。
看着这位同学理直气壮的质疑反对蒋介石,钟国强和蒋先云两人的心齐齐一沉,钟国强心道:“这位同学在黄埔的政治生命是完了哦!”。蒋先云则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暗中叹道:“剑魂,你太鲁莽了!”。
果然听到这位被蒋先云叫做剑魂的同学的大声发难,蒋介石本来就气得铁青的脸变得更青了,他猛的一拍桌子冲那位同学大声吼道;“宣侠父,你这是要造反吗?这还了得!你们还只是个学生,就不服从教养,还未走上工作岗位,羽毛还未硬,就想造反吗?
你和所有黄埔同学都是总理亲手将你们交给我教养训化。我是校长,是老师,你们就想造反吗?你们应该服从校长,一切行动就应该听我校长的,只能听我校长的。你马上给我写个深刻检查,否则,我是校长,我有权将你开除出学校!”。
蒋介石此言一出,刚才还议论纷纷的黄埔一期生们顿时吓得谁也不敢再发表意见。开除出黄埔,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腔热血就是为了来革命报效国家的,一旦开除出黄埔军校也就意味着离开广东革命政府这个大时代的革命圣地,报效国家的举动就会大受波折。
这时,第二大队的大队长茅延桢忙走到宣侠父的身边,在他耳边不停的劝说,这时,蒋先云和李之龙等特别区党部的执行委员也忙走到宣侠父的身边劝他暂时坐下冷静冷静。望着一脸不肯服输认错的宣侠父,钟国强不由心中暗暗佩服不已,心道:“这真是一条汉子,这个我就学不来!唉,可惜啊,黄埔军校从此将少了一名真的汉子!”。
果然,没过几天,蒋介石就作出了将宣侠父开除出黄埔的决定,而宣侠父也毫不含糊,临走写给蒋介石的检讨书上,牛逼的只有两行锐气逼人的诗:“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当钟国强从蒋先云口中获悉宣侠父留下的这两句诗后,不由大为震撼,只觉得这两行诗,真是诗如其人,傲气四溢。
“唉,黄埔真是藏龙卧虎啊,这个宣侠父我怎么没听说过啊,我要是以前能多了解一下黄埔就好了,这样的人就像金子一样,应当走到哪都会闪光啊,怎么我在我那个年代就没有什么印象呢?看来,这位同学一定是牺牲了,唉!可惜啊”钟国强不由暗自为大才大性的宣侠父惋惜不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