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一片反对声中的北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韶关车站附近的两个山头上,文素松带领的黄埔军校一大队的同学与粤军参演部队进行着热火朝天的实战对抗演练。k.孙中山和建国粤军司令部的高级将领们一同站在不远处的观摩台上兴致盎然的观看着双方颇具实战性的演练,不时和身边的加仑将军以及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笑着交谈几句。
钟国强作为孙中山的随行侍卫兼秘书身子挺的笔直的站在孙中山侧后方,没有像大家一样观看着远处山头上双方对抗演练,而是望着前面孙中山的侧面,感慨万分。在他心目中,孙中山一直是一个和蔼可亲,乐于听取意见的忠厚长者。但最近风云变幻的十几天中,他颇为吃惊的看到了孙中山,这个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国人物之一,他执拗毫不妥协的一面。这不禁让钟国强对孙中山的此时心路历程开始好奇的分析起来。
那天,蒋介石兴致颇高,一时兴起带着钟国强参与了那次事关广东政府命运抉择的讨论--是否北伐。本来,一边倒的声音是反对北伐的,首先起来反对北伐的是共产国际方面的鲍罗廷和加仑将军。鲍罗廷教练尖锐的指出:进行北伐来援助张作霖和卢永祥是极其错误的行为,那只不过是帮助一个军阀去打另一个军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恰恰都是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革命所要打倒的对象,这对国民革命政府无论如何来说都是不恰当的行为。
接着加仑将军也起来强调应立即镇压商团及采取更加激烈的反英行动,坚固广州这个革命根据地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做得与之相反。卷入军阀混战,这是与国民革命纲领相违背的,这显然违背了孙中山及其忠实信徒们以及加入国民党的**人所共奉的革命信仰的。他对孙中山直言不讳道:“总理先生的此次北伐,是孤注一掷的冒险行动,除非有巩固的后方以及各邻省出现有利于北伐的形势,北伐才有可能成功"。”。
同时,廖仲恺和蒋介石也先后起来表示了对孙中山此时提出北伐想法的担忧,他们一致认为应先解决掉商团叛乱,才好谈北伐。特别是蒋介石更是态度激动的表示,若是那样,广州一地将陷入一片军事空虚之中,刚刚成立的黄埔军校将更加脆弱的暴露在反革命面前,有随时被反革命消灭的危险,那样的话,他这个校长干脆不用干了。
而令钟国强更加惊讶的是连胡汉民,汪精卫等人也或多或少的对孙中山发表了一些对北伐的担忧和牢骚,他们担心的是北伐所需动用的军费太过于巨大,凭现在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如此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根本就是力有不逮,负担不起以广东一省之力攻打全国十数省,如此沉重的北伐开支。
而北伐的主角--军队方面更是一片反对声,除少数北伐将领谭延闿,樊钟秀等寥寥数人表示支持总理北伐并立刻起军北伐外,滇桂诸军将领杨希闵,刘震寰等人是大发牢骚,大叫军行无着,缺粮缺弹缺饷,反对起军离开富庶的广州佛山,南海,番禹等地去广东以外的省征战北伐。
那次会议是钟国强见过的吵闹得最凶,也是反对孙中山提议最激烈的一次,以前这些人都是对孙中山言听计从的,不管实际上怎么样,至少表面上他们都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次北伐,他们却是一致的表示反对。孙中山至始至终沉着脸应对着众人的发难,苦口婆心的对众人进行着北伐的劝说行动。结果,反反复复研究了一整天,第一次关于北伐的会议就这样在一片反对声中结束了。
正是在这样一种上下一片反对声的背景下,令钟国强真正感受到孙中山这位民国伟人强大而且具有非凡的领袖魄力的事在后面短短的一两天时间内发生了。短短的一两天内,也不知道,孙中山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劝服他的同志们和盟友们的。一切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简直是令钟国强有点应接不暇,脑袋短路的样子。首先是鲍罗廷公开支持孙中山,并积极参与北伐事宜的筹划工作中。

紧接着,中执委开始执行孙中山的北伐决定,将大元帅府大本营迁往韶关,在广州设留守府。并遵照孙中山命令,在他督师北伐期间,以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兼任广东省长。以廖仲恺为军需总监兼财政部长,谭延闿为北伐军总司令,李烈钧为前敌总指挥。同时广东政府开始低调与东江的陈炯明议和,寄希望于以同意陈炯明“广东全省自治”的主张,来换取陈炯明,邓本殷等军阀在孙中山北伐后,不在广东一省挑起战端的承诺。
接下来,孙中山又以让人目不暇接之势,连续发布了几次政治声明。首先,九月五日,孙中山发布了《讨伐曹锟吴佩孚令》强调“扫除军阀,实现民治,在此一举”,认为“江、上海,实为广东之藩篱。假使曹、吴得逞志于浙江、上海,则广东将有噬脐之祸。故救浙江、上海,亦即以存粤”。此种将江浙比为广东藩篱而忽视当前广东自身岌岌可危窘境的声明,让钟国强很困惑,反对北伐态度坚定的鲍罗廷,加仑,瞿秋白等人是怎样同意让此种声明通过的,之前他们的意见不是刚刚相反吗。
接下来孙中山于九月十日发布《告广东民众书》,让钟国强开始有点明白孙中山的良苦用意了,在《告广东民众书》中,孙中山宣布革命政府“不恤改弦更张,以求与人民合作”,并提出三条具体措施:“一、在最短时期内悉调各军实行北伐。二、以广东付之广东人民,实行自治,广州市政厅克日改组,市长付之民选,以为全省民治之先导。三、现在一切苛捐杂税悉数蠲除,由民选官吏另订税则。”
孙中山这几番接连的政治动作,让钟国强对这位民国伟人有了更多的认识,在他看来,孙中山属于那种比较感性和理想化的政治家,太容易感情用事了,对于事情的判断太过于理想化了。在钟国强看来,他此举根本解决不了广州城里国民革命政府所面临的困境。钟国强开始后悔给孙中山提了这么个无为而治的决策,他的那个下策是有革命军团聚在广州城这个大背景的,而现在,广州城的兵力被北伐抽调一空,简直太危险了。
而这个被蒋介石认做是中策的决定,很显然在性格温和的孙中山看来无疑是上上之策。难道真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吗?钟国强不禁对孙中山做了如此决定后,广州城的乱局开始担忧起来了。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能成为孙中山决策团队中的一员,改变孙中山这种比较意气用事的主张,为广东革命政府建立一个真正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但他知道这一切只能慢慢来。现在连蒋介石都还没混出头,自己就更别说了。
就在钟国强为孙中山北伐主张而不禁唏嘘短叹的时候,历史终于给了他一个接近和影响孙中山的机会,正在在广州执勤的钟国强在孙中山发布《告广东民众书》民众书不久,同时接到蒋介石命令,黄埔军校成绩最优秀的一大队全体同学作为孙中山的随身侍卫队,随大本营一起即日赶赴韶关,开始北伐。
钟国强上呈给孙中山的上中下三策显然给孙中山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此,一到韶关大本营,钟国强就马上被任命为孙中山的贴身侍卫兼机要秘书。孙中山的这个决定让钟国强很是欣喜,他暗暗下决心要找着机会给孙中山再进上几言,争取让中国朝着全球大国的方向迈进得更快,争取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最后的利益晚餐。但怎样将和孙中山聊话主题转到北伐上来,最终改变孙中山的决定呢?钟国强陷入了苦思当中。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