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声东击西(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声东击西
唐朝八千军队到来,想瞒也不瞒不住。
李威派了大量斥候到了呼罗珊与塞斯坦,萨勒姆同样也派了斥候来到河中。这是行兵作战的基本常识,只是规模大小,重视程度不同罢了。
到了柘枝城,唐朝皇帝开始整合军队。同样是基本常识,是多国联军,虽然唐朝诸将锻炼过的,可不是在一个地区锻炼,分成了九个地区锻炼,再加上八千唐朝军队进入,必须进行短暂的配合整编,不然交战时反而会影响战斗力。
自己手上也存在着这个问题。
唐朝皇帝亲身亲征,来势汹汹,萨勒姆不敢托大,因而调来了大量波斯伪军,进行支援,同时将情况向后方反馈。
这些军队也要进行一些基本的整编,否则也不能上战场。
萨勒姆很理智,没有将战场推进到乌浒河北岸,这里是河中地区的地盘,若只是河中各国联合,他会当机立断地渡过乌浒河,主动发起进攻。可是唐朝军队到来,增加了变数,因而选择了稳妥的打法。
另外即将来到的战争,要考虑一条重要的因素,乌浒河!
乌浒河到了下游,水势平缓,容易渡过。
此外有地形。乌浒河最深的地方不是在下游,是在中游,到了下游,因为缺少雨水,太阳的蒸发,农田的灌溉,河水并不深。当然,也要船舶才能渡过的。可是到了下游,两边皆是平坦的绿洲与戈壁滩。只有少量的丘陵,不但数量少,也不高,几乎一大半地区,都能够作为渡河的渡口。无险可守。
同时平坦的地形,使双方军队的布置一目了然。
因而,萨勒姆在没有摸清唐军底细之前,选择在河南,欲将主动权掌控在手中。看着地图,萨勒姆开始下命令了,让手下头号重将卜扎里夫率领一万人先行去往乌浒河,在这之前,在乌浒河已经设下五座军营,合计一万两千多人。然后又对卜扎里夫再三嘱咐,勿要贪功,加上巡查,一旦唐朝军队开始渡河,这个比较容易看的,立即准备投石机向河中抛射,再从岸上组成第二道弓弩防线,然后利用壕沟与栅栏进行第三道防御。
但除了唐朝军队奔向沛肯城外,在缚喝城还有一支强大的唐朝军队。有可能唐朝军队主攻方向是谋夫城,也不排除唐朝军队主攻方向是疾陵城,得了疾陵城,就能与疾陵城几支波斯叛军会合,以至有可能动摇整个塞斯坦地区,危及到大食在信德的统治。而唐军此次大张旗鼓,则成了吸引他主力的佯攻。
在没有弄清唐朝军队底细之前,萨勒姆又派了手下另一名重将素里姆再率一万军队前往迦布罗城,进行增援。
这一战没有打响,似乎在向消耗方向发展。
打消耗战,萨勒姆并不害怕,论勇敢,唐朝军队听说似乎很勇敢,在热海,在伊丽水,两战皆取得灿烂的战绩。但对付那群散兵游勇,自己同样能办到。并且自己军队都是经过多场战役的老兵,久经沙场,又是忠诚的教徒,没有交战,但私自估测,会在唐朝军队之上。要么就是剩余的军队,数量最大,自己的波斯伪军,唐朝的河中与吐火罗联军,相信旗鼓相当。剩下的就是乌浒河。
乌浒河容易渡过,自己想渡过去,唐朝军队阻止不了,唐朝军队想渡过来,自己也阻止不了。所以每次向河中地区发起进攻时,皆从乌浒河中下游渡过去,再向河中各国发起进攻的。这是优劣之势悬差太大形成的。若是不大,作为渡河的一方,总是容易遭到打击的一方。也是他将军队扎在南岸的原因。
要么从吐火罗方向发起进攻,自己是防守的一方,有城墙之险,也是占优势的。想到这里,他在谋夫城安心地调动军队。
但是卜扎里夫刚一离开谋夫城,斥候就传回了消息。唐朝军队节拍忽然变快了,他们刚到沛肯城,各路军队没有会合完毕,兵分三路突然南下,中路两万唐军,左右五千唐军,很快抵达乌浒河,然后砍伐树木,在做木筏子。
这个节拍的变化,让萨勒姆感到很不舒服,从谋夫城不得不率领三万军队先行赶到前线。
听着斥候禀报,薛讷折服地说道:“陛下,一切在你掌控之中。”
李威就在中军。另一员大将李谨行则继续留在沛肯城安排。
换在唐朝很了不起,皇帝亲身上阵。但大食没有惊讶,前几代哈里发,那一个没有上阵作过战的。听了薛讷的话后,李威说道“薛将军,不可小视,此人作战勇猛,类似你父亲,等到交战,才能水落石出。”
萨勒姆军事才能还是很能够的,波斯各路义军,让他打得抬不起头。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若是自己不亲身前来,有可能一两年,就能将泥涅师鼓动的各种义军,**下去。
李威说是类似,不是萨勒姆就达到了薛仁贵的高度,估测了一下,薛仁贵、萨勒姆、王睃,三人作战风格很类似,但萨勒姆只在王睃之上,却有可能在薛仁贵之下。
李威也细细地思考了萨勒姆不足之处。
他没有想到自己真敢与他们大食人开战,还停留在唐朝以前的政策印象中,自己这次进攻,是给了他一些准备的时间,但那是从战略角度考虑的,准备并没有自己充分。这是自己有利的第一点。
其次对情报工作,萨勒姆重视了,然重视得不够。
比如乌浒河,自己一次没有来过,可通过各种情报,他对乌浒河绝对比萨勒姆要清楚。包括乌浒河的水流量,各处地形,以至都知道它每年有三个月的冰封期。因为地势东高西低,地中海来的潮湿空气,碰到了高山,中上游的雨期漫长,雨量有可能是下游的十几倍。还有乌浒河的讯期,宽度,各条支流,以及两边山脉、绿洲、城池、关卡、温度、出产等几乎所有情况。
不仅乌浒河,呼罗珊与塞斯坦地区所有地形,以及大食各个将领的情况,自己都知道一个大概。然而萨勒姆则有可能仅知道自己是两个方向进攻的。其他的,比如自己军中各将的情况,一无所知。
就是乌浒河,他来过,自己没有来过,可也未必有自己熟悉。
这是有利的第二点。
大食人除了在海上让拜占庭人用希腊火击败外,在陆地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这几十年没有出现一次大败。虽然导致士兵信心十足,宗教因素,使士兵作战时很狂热,战斗力强。但从来没有真正与唐军交战过,许多大食将士还认为唐朝与东方的突厥人、吐火罗人一样的,会产生轻敌感。
这是有利的第三点。
萨勒姆勇猛过人,多次作战皆以少胜多。对唐军他不敢托大,来个以少胜多。因而,将会调运十万以上的兵团作战。据斥候探听的情报,在他的履历上从来没有过。
也就是指挥过军队击溃大规模军团的经验。这也是很重要的,裴行俭就分析过唐朝三位大将,薛仁贵与萨勒姆这种轻悍的行军风格,不适宜统帅大规模军团的,人数在五万人以下,反而能发挥他的风格。李威将薛仁贵生平回想了一下,确是如此。
裴行俭自己也不行,他只能利用人多营造一种势,真正决战来临时,应用的将士也不会很多。能做到安排大兵团作战,只有刘仁轨能勉强为之。要么李威本人能凑和,这种凑和不是他的才能,是他的地位。地位让诸将臣服,才能进退一致。
这是有利的第四点。
大食因为哈里发正统争论不休,产生了严峻的分裂,自己在西域是轻徭薄敛,河中与吐火罗几乎都没有让他们贡纳税务,是率领河中与吐火罗、波斯抵抗大食人入侵的,反侵略战争。至少在呼罗珊、信德与塞斯坦地区是得道多助,大食人是失道寡助。

道义上自己胜任一筹。这是有利的第五点。
兵力的配置,移民到来,自己不能说是三四万大军了,再加临时组成的府兵,能挤出近九万唐军。但那些新府兵是不能上前线作战的,除非到了战争尾期,调拨一批过来让他们熟悉一下。
真正能上战场的,也只是从青海带来的,以及王方翼手下的三四万军队,但还有其他的安排,碎叶城也要留下一批人手的。这样一来,顶多只能出动两万五千唐军。大食兵力却接近了近六万,以至需要,还有可能连续能增加一些兵力。切莫小看了大食兵,他们久经沙场,又有宗教的狂热,战斗力不逊于唐军。这一点占了弱势。
可看附属兵力。
萨勒姆调动了大量的波斯伪军,士兵战斗力与河中地区各国士兵战斗力相仿佛。但他们终是波斯人,自己前来是替波斯人复国,心中会有什么感想?但手中的河中军队与吐火罗军队却是反侵略,只是以前缺少得力的将领指挥,又没有在一起整合,成了一群乌合之众。现在不愁将领了,若有需要,自己能够同时四线作战。整合不理想,但经过几个月的锻炼,比以前好。
因而,兵力从总体上胜过了大食人。
这是有利的第六点。
大食人这些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总是他们进攻别人的,很少有人向他们发起进攻。将士作战经验丰富,然而防御的经验却是很少,占领区时有反抗,可那种反抗都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反抗,没有给大食军队带来很多的防御经验。况且萨勒姆这样的猛将,让他防御,无疑是让张飞去绣花。
这是第七点。
大食强大,可四面多敌,拜占庭人不说了,内部起义不停。比如北非,柏柏尔人让大食忽悠了,协助他们驱逐了拜占庭军队与教,然而几年后发觉不是这么回事,开始反抗。以至被俘虏的柏柏尔人领袖库塞拉莫明其妙地逃走了,联合了仍驻扎在西部的少量拜占庭军队与自己的部族,反抗阿拉伯人。这些都是致命的因素,只需有足够的推力,就能让大食瓦解,当然,这个推力要强大,以拜占庭一国是不够的。所以得知了种种情报后,李威改变了政策,向大食发起进攻。
这是第八点,有了这八点,这一战注定了结果。
前面就到了乌浒河,西南风吹来了腥潮的河水气味。李威骑马来到河边,下了战马,还没有到五六七月汛期,乌浒河从高山雪原而来,涌带着地下水,水色澄清,几乎都泛着一道海水一样的蓝色。
河面宽阔,大约有近一千米宽,时不时有水鸟从上面擦过,带过一两声洪亮的鸣叫。原来河道上也有船舶行驶的,但大战来临,所有船舶都停了下来,使乌浒河变得很安静。
又看了看对岸。
对岸的大食士兵没有想到唐军来得如此之快,显得很慌乱,在各个指挥将领吆喝下,继续在修建大营。
李威喊来了辛承嗣与薛讷,说道:“你们立即驰骋东线,支援骆务整。”
“喏。”
“辛承嗣,你虽是识字不多,导致你不能指挥更多军队,但勇猛同样也能杀出一个伯爵。”
“是!”辛承嗣立即挺直了腰杆,咧开嘴大笑。有了皇帝这句话,只需自己继续努力一下,未来就能成为大唐的伯爵了。试问整个唐朝,有多少人获得伯爵的爵位的。
“薛讷,此战你们左路是为关健,要经过一场血战,才能达到战略目标。去年冬天,你父亲在云州仅脱下一个面甲,就让突厥十万军队下马列拜,希望你也能象你父亲那样,立下赫赫功名。”
“是。”
“去吧。”
两人带着十几名侍卫,离开中营,向东营驰去。
此次唐朝军队兵发三路,中营是李威与李谨行统领,西路是郭元振统领,东路却让骆务整统领。这也是形形色色用人才了,而且李威用战功与才能提拨将领,颇与当年刘裕类似,也鼓动了将士建功立业的动力。
左右两路军队很少,然而东路却成了此役的重心,人少,却几乎一大半是唐朝军队,还是从青海带过来的悍卒组成的。李威还怕战斗力不足,又调去了薛讷与辛承嗣两员勇将支援。
卜扎里夫也在看对岸。
唐朝军队来得这么快,出忽他的预料。自己手中动用的兵力不是很多,只有两万来人,好在有了乌浒河这道天险存在,唐朝军队要扎木筏子,与做小船,给自己喘息的时间。
一边向谋夫城求救,一边将各种军队安排起来。准确人数不知,但能看出唐军中路的兵力远远超过其他两路,所以将兵力集中在中路防御。
又一天过去了,唐朝人已经做好了许多小船,放在乌浒河畔,但是总督也快率援兵抵达了,卜扎里夫这才松了一口气。
很快天色又晚了下去,三路唐军迅速休息。
抢时间,一路赶得急,到了这里又要扎营,又要造船,士兵劳累,所以休息得早。卜扎里夫看到这种情况,很想率兵攻过对岸,不过考虑到对方势大,手中也缺少船舶,将大军迅速载过对岸,将这个念头打消。
到了三更时分,正睡得香,让侍卫喊醒:“将军,你快起来。”
卜扎里夫迅速穿好衣服,走出帐蓬。也有许多人惊醒过来,看着河对岸,只见河对岸人喊马嘶,灯火通明。登上了一个小土坡,继续瞭望,借着月色,能隐隐看到对面的唐朝将士一个个穿好的盔甲,正在将大量的小船往河里推。
大约知道这么大动静,也没有什么遮挡的,唐军索性吹响了号角。
夜攻?
卜扎里夫连忙叫道:“集合,集合!”
一万多大食士兵立即慢慢忙忙地穿好盔甲,拿起武器,有的人将投石机推到河边。大食也有投石机,没有唐朝的先进,但比吐蕃投石机效果好。接着又能一队大食将士,站在投石机后面,举起弓弩,这是布第二道防线。
李威也在看,大约地借着月色能看清楚的,虽然里面夹杂着大量的波斯人,可是整个行军十分有序,看了后李威也额首。这样的军队,虽不及青海军队,但放在哪里,也能算一支良军了。
难怪大食人这些年扩张得那么快,不可轻敌啊。
看到大食人全部起来了,手一挥,手下将士鱼贯缩回大营,将火把灭掉,又开始睡觉。
卜扎里夫看不明白,唐朝军队在弄什么?
等了好一会儿,看到没有动静,自己士兵也要休息的。只好下令返回大营。
可是刚一睡着,到了四更半时分,唐朝军队又吹响了号角。
气得直骂娘,但不能不防,再度起来。
第三天白天平安无事。
然而到了第三天晚上,不到三更时分,白天在扎营,晚上又没有睡好,所有士兵睡得很香,号角又吹响起来。
还不能不防,大食人肯定没有孙子兵法,但用兵之道,真真假假,虚真假实,司空见惯,万一来真的?唐朝军队越是这样做,越是说明他们想要立即渡河,不过在渡河之前,先将自己属下弄得筋疲力尽,信心低落。
这一来,所有将士视线皆放在中路了。但是不是如此呢?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