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战定(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战定(一)
李克宁等皆已被诛,晋阳内外俱在李存勖的掌握之中,李轩终放下心头之患,遂于次日辞行离城,返回洛阳。李存勖劝其多留几日而不得,才亲自送其出城。
车队威仪,李轩、李存勖、敬翔、张承业四人同乘一车。
内乱已止,李存勖仍惟恐大帅周德威在外手握重兵,不听差遣,对李轩问道::“周镇远握重兵于外,若知晋阳内乱,恐怕不听诏令,兄长可有良策?”
李轩闻言,洒然笑道:“亚子太高抬本王了,我与亚子年纪相仿,见识哪能出亚子之右。若问计策,亚子不妨多多询问张监军。正如本王询之于敬先生般。”
敬翔、张承业两人连忙口称不敢。
李存勖笑着面对张承业,问道:“公公可有良策?”
张承业略一沉吟,道:“千岁可领亲兵,突临邢州我军大营,令周德威交归兵权。倘若托辞不交,乃是有不忠之心;若是见千岁行臣属之礼,则可委以重托。”
李存勖目光转向李轩,询其意见。
李轩笑道:“本王亦深同公公之言。”
离城十里,李轩等人下车,改换乘马。
李存勖拱手道:“此次若不是兄长,恐怕此番亚子已不能站在此处恭送兄长了,兄长之恩,亚子无以为报。”
李轩上前,握住其手,笑道:“若是亚子定要回报本王,本王倒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亚子能否答应?”
李存勖盯着眼前的笑容,以为李轩要向其提起若芊,呵呵笑道:“殿下真是多情之人,父王临终之前不是已把若芊妹子许与殿下了么。”
周围听得此言者,无不哄笑。
李轩见其误会,连忙道:“儿女之事先是不忙,本王乃是另有所求。”
“哦?所为何求?”李存勖见李轩不是提求若芊,不禁诧异道。
“这个……”李轩做出难以启齿之状,道:“亚子可记得在长安之时,本王曾向叔父借过史敬思将军,唉,只可惜,本王无能,不能保得将军,使其陷入死战,不幸战死沙场。”
提起史敬思,周围众人无不叹息。
李存勖眨眨眼,仍不解李轩所求。
见其不解,李轩低声道:“本王欲再向亚子借四人。”在李存勖面前伸出四个手指。
“不知殿下所借为哪四人?”李存勖问道。
“本王所借四人皆为大将之后,乃史敬思之子史建瑭,安福迁之子安重诲,石绍雄之子石敬瑭、大太保李嗣源养子李从珂。”李轩一个一个数道。“此四人年少辈小,资历浅薄,在你军中未得重用,且由本王借去历练历练如何?”
李存勖先是一怔,随即仰天大笑:“我道是哪四人呐,既然殿下提起,便让他们随殿下军中何妨?来人,传四位小将军前来。”
不多时,四人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四人,头一个便是李从珂,身长八尺,虎背熊腰,头戴太岁盔,身着太岁亮银甲,善用一对黑铜滚圆锤,人送绰号“野太岁”;一个是石敬瑭,长得狼目鹰鼻,气宇不凡,头戴七星梅花盔、身着雪麟甲,善用一柄画杆描金戟;第三个是史建瑭,英武峻拔,头戴拦云盔,身着遮云甲,外罩白战袍,提就一杆史家枪,人送绰号“花枪太保”;最后一个乃是安重诲,此人虽相貌不扬却自有一番威风,身着皂金盔,身披猎虎铠,兵器乃是一口象鼻卷帘刀。
四人上前拜见李轩与李存勖,后者对其四人道:“承蒙雅王殿下看得起,着你等四人追随殿下征战四方,安保大唐,你等可否愿意?”

四人同声喝诺:“愿随雅王殿下左右!”
李轩欣喜,连忙上前将四人一一扶起,喜道:“本王绝无强求之意,若四位小将军不愿意,尽可坦白,本王绝不强留,若是愿意,那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兄弟之交。”
史建瑭上前拱手道:“建瑭愿随殿下麾下,早日为父报得血仇。”
“好!”李轩提声道:“若不是本王心中骄满,乃父也不至于战死。本王心中有愧,若不是乃父引敌,救了本王一命,此时早已命丧板渚,本王定以兄弟待汝。”
其余三人见状,纷纷称愿追随李轩麾下,共讨国贼。
突闻车队之后单骑之声传来。李存勖等人扭转马头观看。只见若芊单人策马追上,身穿劲装,一改其平日柔弱之风,只添几分英姿,却有另一番滋味。
若芊策马靠近李轩,抚去额头香汗,微嗔道:“殿下匆匆而来,亦匆匆离去,也不让若芊送殿下一程么?”
李轩与其并骑缓缓而行,其余众人见机故意停留在原地,留出两人单独相处空间。
李轩目光迎着冬日的阳光,洒然笑道:“能得小姐相送,实是本王三生之幸。只是前方战事仍紧,而此间亚子王位已无大碍,故本王可放心匆匆而去,还请小姐见谅。”
若芊调皮的皱了皱俏鼻,笑道:“怕是因我在父王临终前仍不肯应承父王才遗愿,让你觉得没面子,才选择立刻离去的吧。”
李轩闻言一愣,旋而仰天大笑:“确有此因。若芊小姐的拒绝让本王心中确实有些失落。”
若芊没想到他会如此坦白,吐了吐香舌,嫣然笑道:“小女子只是一时说笑,还请殿下不要挂在心上。”
“小姐刚才的话本王确实没挂在心上,”李轩耸耸肩,笑嘻嘻道:“但小姐的音容笑貌却一直挂在本王心中,不知小姐信否?”
若芊突然垂首,嫩白的脸颊溜过一抹红潮,轻声道:“只可惜你我有缘无分,终将分离。或许唐晋两家会有兵戎相见之时。”
李轩不禁一怔,问道:“小姐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何为两家兵戎相见?”
若芊轻摇臻首:“我也不知,奴家并不懂军政之事,就当是一时戏言吧。好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若芊在此谨祝殿下早日平定乱贼,威服天下。”
“嘿,这才一里,哪来的千里?”李轩戏言道。
若芊横了他一眼,略带幽怨,扭转马头,轻骑而去。
江山已换素妆,河道冰封,银树满山,千里雪地,留下几行蹄印。李轩等人策马而行,原地雪厚,马儿飞奔不起,只能一踏一步的前进。入冬的大雪阻碍了李轩他们快速回到洛阳,也阻挡了前线唐梁两军的行动,双方在管城中牟之间相持。
当李轩一行人抵达武德城之时,管威郭宣已领军陈兵阳武,刘鄩、王彦章、宋威驻军管城,展开阵形与梁军对恃,而霍存也已归服唐廷,只是无心领军,留守洛阳与张全义治理地方,赵匡凝也得了封赏,退兵回襄州。
李轩一路凭借传信兵与前方将领保持联系,虽传信兵这么一来一往,往往需数日,但终可得知当下战况。得知麾下诸将位置之后,李轩决定不往洛阳,直接前往管城。
由温县渡河至汜水,再直奔荥阳。荥阳在杜泰名治下,高墙坚壁,作为管城的后盾,不容有失。在荥阳稍作休息,李轩便带上四小将,先行直奔管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