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黄巾贼弃暗投明 袁术军腹背受敌(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祖妙计收黄巾数千,奇袭逆贼袁术心腹寿阳,一度夺城。
——《大明国史》
————————————————————
九里山上,云龙岭是最大的一座山寨了,也只有三百来人,就不要提其他的寨子了。一千两百人的队伍若是直接的围上去,十有**这些老山贼们都会主动投降。
可是为了练兵,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偏偏就是投降,于是单福的计谋就是想方设法的让这些家伙们鼓起勇气来,与我们的优势兵力狠狠地干上一架。当然,对付这些山贼,单福的计谋从没有失算过。当九里山一片清平的时候,我的手下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士卒、九百妇孺和足够吃三个月的粮食。
我按照曹操统兵的方式,不再将手下的一千五百士卒分为屯,而是改分为三个营,每个营五百人,以其擅长兵刃为号,分别为“刀营”“枪营”“弓营”。弓营中大部分士卒都是在许昌的工匠、短工,他们有能力自制一些弓箭,再加上妇孺们也要每日做弓箭,这才能维持五百弓营的消耗,不然弓箭的消耗可不是我们这种小队伍可以承受的。
从九里山东南下山,这里便是徐州内腹了。我们已经绕过了山阳和小沛的袁术驻军,但是还面临着被发现的危险。在打着刘备先锋的旗号找到了几个猎人做想到之后,我们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那就是继续上山!这连绵山脉的重点,便是紧紧靠着灵璧的金、银山。
徐州北部多山,中部平原,南部多水,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若能取徐州占小沛,便能挡住三四倍于己的敌人攻击,靠着徐州中腹的巨大实力与敌人消耗,直至获胜。可惜,这块肉,我能吃到的部分并不多。
徐州现在可是袁绍、曹操、刘备三家争夺的地方。我来自刘备的营中,自然知道刘备早以图谋反曹,利用曹操的势力将袁术赶出徐州后,恐怕下一步就是他要将曹操的势力赶出徐州了。不过他们之间的事情,不是我能够参与的,也不是我想要参与的。袁曹势力巨大,堪称当今天下的巨无霸,而刘备此刻虽然士卒不多,战将不多,谋士也不多,但是刘备进了徐州就好像鱼进了水一样,这里的百姓无一不爱戴并且信任他,这种情况足足顶得上五万大军。
我所能做的,只有在他们视野之外,找一小块地方,休养生息。徐庶认为淮陵、广陵正是这样,还可以西取淮南,南取吴郡。有见闻说最近三年江南战乱,不知孙策是否已经统一江南。孙策乃是袁术旧部,我可不希望有一个时刻威胁我的邻居,而且还是袁术的一个强助。
(当年信息不通,连信鸽都没有,一个消息想要自发的从南传播到北,至少需要半年。徐庶刚刚从书院中出来,我之前也没有关注过江南之事,我们对于江南的一窍不通也是情有可原的。实际上,公元199年,孙策已经统一了江南,正在准备北伐。孙策跟袁术的关系也不是像当时外界所传的那样好。而且当时天下英雄对于孙策还是小视的,将他视作庐江太守刘勋一般的人物。)
如果问你,徐州山中最多的是什么?
这个答案,你肯定不知道。
山中最多的不是山贼、猛兽、猎户,而是黄巾军。十五年前,三十六方黄巾军大乱天下,被朝廷大军和各路豪强击溃,不下三十万黄巾被杀。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的黄巾军太平道逃进了深山老林,只要朝廷稍有松懈,就伺机而动,攻城略地,成为剿不干净的野草,犯人的野蜂。比如几年前黄巾军在青州复起,又比如这几年在荆北的肆虐。

我们在九里山和金银山之间的硭场山上就遇到了一名“渠帅”刘辟和他饥饿困顿甚至可以用濒死来形容的部下。我们需要悄悄的赶到金、银山,毕竟袭击粮道并不是什么值得大张旗鼓的事情。
进入了徐州之后,山区依然会有人控制,有的是山贼有的是土匪,可我们就不便再大肆的剿灭山贼匪徒了,于是我们便要拜山。硭场山便是在一股残余的黄巾军控制之下。
令我奇怪的是,给我领路的当地猎户,对这些朝廷中宣扬的十恶不赦之徒,打家劫舍之辈,倒是一点也不害怕,很轻松的给我们带路,带着我们这一千五百人的队伍进了硭场山。
“他们也是百姓,被大户们逼得活不下去了,这才进山讨个生活。你们不用担心,他们的大王很通情达理,从来不袭击我们这些猎户。再说,这山上也就三百来人,打不过将军的大军。”猎户指着一个脸上尽是泥土,看着我们却满是戒备神色的黄巾军“哨兵”。严正上下瞅了几眼这人,摇了摇头,这些人和他印象中的黄巾军差得实在是太多了。
这哨兵手持的“长矛”只是削尖的竹竿而已,身上的衣服也尽是植物枝叶做的补丁。要不是戴在额头上那土黄色的方巾,恐怕绝对没有人会认出来这厮竟是黄巾军。十五年前的黄巾军可是横扫了大半个大汉,将数十万官军打得头破血流的强军。每方都有各自的精锐,自号大贤良师的张角手下更是有能跟西凉董卓的精锐骑兵相抗衡的藤牌刀盾步卒。虽然最后大部分死伤殆尽,可连我也没有想到昔日能跟整个天下相对抗的黄巾军居然落得如此田地。
四周传来“哗哗”的响声,表明正有不少人朝我们这里快速靠近。不用问,一定是这个哨兵用了某种方法将告急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来者何人?”
林间幽影中走出一人,脸上还算是有点菜色,看起来在黄巾军中的地位不低。你问我其他的黄巾军脸上有什么色,我会很直白的告诉你,就是面无人色。
“秦钟。”我回答。“你是这里的…头头?”
“渠帅。”单福在一旁提醒我说。
“你是这里的渠帅?”我问。
“刘辟。”他回答说。
这时,有人上前同他耳语,刘辟脸色一变,大概是知道了我带了整整一千五百人进他的山,随即喝问,
“你要干什么?”
“我们只是借路,当然,如果你们想要我们进攻的话,我想我们也能做到。”
我胸有成竹,光看面相,我就能确定刘辟及其手下这帮连饭都吃不饱的家伙们,肯定不愿意平白的找死,进攻远比他们强大的军队,而且这军队还收到附近时不时能给他点吃喝的猎户们的支持。
“而且,我想,我们之间还能做个交易…”
这个主意也是我临时想出来的,没有经过单福的思虑,不过我觉得这主意不错,再说单福也在我身边,若是真的不好,他肯定能够出言提醒的。
我邪恶的笑着问刘辟,“有没有兴趣弄点吃的?”
——————————————————————
观看了火炬传递,中国,加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