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刘备需要的粮草,我决定按数上交。”我用手指敲击着案几,思考着。“若无刘备,则今日无灵璧。宣真,你要找些机灵的士卒补充进斥候营,袁术肯定还有五千以上的军队,决不能让他偷袭了!”
“是。”宣真回答。
单福出言说,“徐璆带兵增援袁术,袁术在淮陵一带已经没有驻军,我军只要有千人,凭借刘备的印信,便可收现在曹操治下的淮陵为治所。”
“千人…”
我军经过灵璧一役,损失巨大,猛虎、熊枪、射声三营共存活六百人,通云骑也只有三百骑兵,灵璧义勇也损失惨重。整个灵璧,如今都白幡如林,哭嚎震天。
千人的军队…还真是难找…
“主公不比担心,袁术降军足足有三千。”刘晔说,“可用三营老兵为骨干,重新整军,编为新三营。这样,主公便有了可用之兵。”
我看着下面每个人都有些跃跃欲试的神情,就知道拿下淮陵,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了。我是淮陵太守,因此这个淮陵对我军的士气有着特殊的影响。灵璧这里的事情,随着袁术被击败,向西遁走,已经告一段落了。
“那好,待到整军完毕,我们便拿下淮陵!”
军事商议完毕,我和众将便相约一起吃个饭,大家都是老兄弟了,又刚刚经历了生死之战,都有心好好的亲近亲近,连单福和刘晔这两个文臣谋士也没有推辞。
我们一路说笑,来到灵璧的街道上想要找间酒家。可战乱刚息,街道两旁的店铺多未开张,出来做买卖的小贩也不多,我们走了三条街,这才找到一个刚刚将门板拿下的客栈。客栈中也是有些酒菜的。
“以康月之见,灵璧还有三急事。”康月吃饭的时候,还在想着军政之事。
“有哪些?”
我从不计较出身和文武,无论是谁,都可以对军事和内政发表意见,也宣称过不以言入罪。我可是奴隶出身,若是计较出身、文武,就太自欺欺人了,而且我向来不觉得以言入罪有什么道理,就好像我是众文武的父母一般,他们说错了,我还要管教他们,我不是他们的父母,所以我不想,也不会去管教言语方面的事情。
而且广开言路的好处,那些典籍上写过无数次。我也不知道那些上位者们为什么明明知道广开言路能带来的好处,依然干着阻塞言路的事情。
“淮陵紧急,但是我觉得粮草问题更加紧急。”康月认真的说。
“虽然袁术送来不少粮草,可是如今将近一半要交给刘备,还要抚慰死伤军卒、义勇,你还要赡养这些人的遗属家人。我粗略的算了算,若是不出兵,我军也只能勉强吃到十一月。若是要出兵淮陵,我们甚至吃不到收获的十月。”

“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粮草问题。”
“其次,就是流民的问题。如今灵璧战事结束,刘皇叔已将袁术驱逐出了徐州,下一步必然是从曹操手中夺回东部徐州的控制权。而且中原多年战乱,江南也经历了几年战乱,灵璧作为南下北上的中转站,和淮陵广陵一段无战事地区的门户,必然会有很多流民。”
“这些南北流民若是不加妥善安置,必成祸端!”
“然后便是洪水之事,灵璧靠近淮水,有不少县民躬耕于淮河之边,眼见梅雨时节即将到来,一年一度的汛期也会随之而来,若到时候我们仍然没有准备,不但会有巨大的损失,很可能也会失了民心。”
这三个问题,确实急需解决!康月最近总是和灵璧城中的平民百姓待在一起,果然是有效用的。至少他所理解的灵璧,要比我这个统帅深得多。
众人一听,也知道康月说得有理,纷纷思索起解决的办法来。
正在众人都一筹莫展之际,刘晔和单福却对视而笑,显然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子扬,元直(单福,本名徐庶,字元直,很久没提了,大家别忘记了。),你们胸有成竹,何不将心中妙计告之我等,免去我等苦思之苦。”
单福挥手,让刘晔先说。
“以屯田化流民,以屯田得粮草,以屯田修水利!”刘晔不紧不慢,字字清晰的说。
“设屯以置流民,官府授之土地住房耕牛工具,分以五成收成。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流民的劳役兴修水利,既可引淮河之水造些良田,又能抵御洪水。”单福补充道。“如此一来,流民们定然安定生产并颂我军之功德。”
我曾孤身幼儿颠沛流离整整大半年,自然知道流民的苦楚。若是有官府能够如此仁义,流民们必然踊跃相投,专心生产。在这乱世之中,能够平平稳稳的种田维生,这几乎已经是一种奢求了。
三日之后,我带着单福,亲帅刚刚整编的熊枪营,到淮陵接收郡县了。
曹操封的广陵太守陈登和袁术封的广陵太守徐璆,一直在淮陵对峙,所以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文官敢来这里上任。如今,徐璆已经跟着袁术西逃,去打寿春去了,淮陵也就真正的安生下来。
我们进了淮陵城,才发现长久的军事对峙已经让这里破败了。道路两旁的商店、酒家多数在正午依然关着大门,不宽的道路上,满是沿街乞讨和无家可归的流民。
这些人满脸痛苦饥饿的样子,让我心疼。因为我,也曾经是他们的一员。
简单的从陈登留守这里的几个官员手中接收了淮陵之后,我便抽调刘晔去负责屯田,并且将从前淘汰掉的袁术军降卒军士们编为军屯,农时耕作,战时出战,以军养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