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回 信念才是坚持胜利的最佳武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什么力量能让叶知秋强行的支持下去,在绝对薄弱的巷战中坚持下来,直到获得胜利的最后一刻呢?
这个答案,现在不仅叶知秋心中很清楚,就连他的对手铁真心中也很清楚,这个答案就是前文所提的信念,保卫家园的信念,保卫亲人不受伤害的信念,获得战争最终胜利的信念。
但铁真直到这个时候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是否已经太迟了点呢?
兴安府的巷战仍然在继续,铁真并没有因为叶知秋有了援军就对叶知秋的进攻有所放松。
整个大街上到处都留满了鲜血,整个大街上都是鲜红一片,那耀眼的鲜红,让后来的人看得是一阵眩晕。
不管是叶知秋还是铁真看到这个情形,也都是一阵头晕。
是呀,铁真能攻占兴安府,完全是靠士兵的鲜血换回来的,而叶知秋之所以还能坚守住兴安府,不也是靠士兵的牺牲吗?真的应证了一句古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没有这些善良淳朴忠诚的士兵牺牲,这些将领又岂会能获得他们想要的功名利禄呢?
叶知秋也已经完成了初期引诱铁真入彀的整体作战计划,铁真现在也已经被叶知秋的作战计划深深吸进了这个圈套,铁真计划把手上的兵力全部用到攻打兴安府这场战役上,换句话说,铁真除了在外围留下部分兵力用来设下埋伏吸引段兴辉外,铁真手上几乎再也没有其他可用士兵了。
也就是说,叶知秋只要打败了铁真手上的现有兵力,铁真败亡的局面也就注定了,虽然叶知秋成功的把铁真引了彀,但叶知秋要想轻而易举的就能打败铁真,对叶知秋来说,还真的是个难题。
毕竟段兴辉已经成功的甩开了铁真设伏的七万名士兵,这些士兵虽然还残留一半多的实力,但他们要想在短期内重新集合起来,实在是个很大的难题,这些不仅叶知秋清楚,铁真心中也十分的清楚,所以铁真根本就没有指望这些士兵能帮上自己多少忙,他唯一指望的士兵还是那些攻打兴安府残留的士兵。
叶知秋正逐步的按照既定计划向后撤退,如果他不撤退,他又能怎么样,他拿什么抵挡铁真的进攻,又怎么将铁真麾下士兵战线进一步拉大呢。而铁真则是紧紧的跟在叶知秋后退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向前迈进,而每迈进一步,铁真手上虎磐王朝的士兵就会丢下一两具尸体;而铁真每进一步,叶知秋就要后退一步,叶知秋每后退一步也是相当的艰辛,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毕竟叶知秋手下的天狼兵团已经损失够大了,他要依靠那些没有组织和纪律的江湖人士和绿林道上的朋友支持这个局面,这是根本就不现实的期望。
其实,叶知秋再后退就要退到兴安府城守府的大厅门口了,这个叶知秋心中也十分的清楚,但他必须还要选择撤退,否则就无法达到自己制定的作战目标。
段兴辉带着所部的黑豹兵团也紧紧跟在铁真大军的身后,从铁真的身后“卖力”的杀着虎磐王朝的士兵,而冷剑秋则率领所部的猛虎兵团则紧紧的跟在黑豹兵团的后面做着支援。
两军互为倚角,相互绞杀那些落后、殿后的虎攀王朝的士兵,尽量减少铁真围杀叶知秋的可能。
至于袁世生则率领枪骑兵正呆在兴安府的西门口,随时等着铁真的后退大军,而叶郓则率领手上的冷锋兵团正加快行军速度向兴安府赶来。可以说,铁真顿时陷入两军夹击的局面。
就算是铁真能将天狼兵团绞杀掉,但铁真后面的道路绝对不好走,因为这些拥有绝对信念的士兵和将领们肯定不会让铁真这么轻易的离开兴安府。
可以说,铁真每向前推进一步,士兵就会倒下一大片,而身后的士兵也会被段兴辉所部的黑豹兵团或者是冷剑秋所部的猛虎兵团展开对他们的狠狠厮杀一番,根本就不给他们一丝任何的还击机会。
所以说,铁真每前进一步,代价都是非常大的。但这个时候的铁真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许成宗把所部魔狮兵团收拢在南冲城内,等着司徒龙的回攻,许成宗做这样的一个安排,也是迫不得已,许成宗也知道兴安府被铁真进攻的消息,许成宗所以赶紧收拢兵力,但许成宗并没有把华政成所部的雄鹰兵团和陆青鹰所部的巨蝎兵团放在南冲城内,许成宗觉得如果把华政成和陆青鹰所部全部放在南冲城内的话,那自己这次作战就显得十分的被动,虽然自己要等着司徒龙的主动进攻,但这也绝对不能意味着把三个兵团放在南冲城等着司徒龙的主动进攻。
许成宗的作战意图就是:自己被动防守的同时,也要做好主动进攻的准备,这样的作战才不会显得非常的被动。很显然,这个计划也得到了华政成和陆青鹰两人的同意,否则,许成宗也想很顺利的执行这个计划还是要花一番心血的。
司徒龙正率领东泰王国的士兵紧赶慢赶的向南冲城这个扼守他未来作战战略的城市赶来,当然了,司徒龙来之前,已经成功的将李成林这个后顾之忧彻底的解决了,李成林上次败在司徒龙的埋伏圈后,李成林手上的兵力也彻底的被司徒龙打残了,手上的兵力也完全不成军了,“三华”将领也各自身负重伤,可以说,李成林手上再也没有作战的兵力和将领。
李成林也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司徒龙从青海府“撤退”,向着他期待的战略城市部署新的作战计划。当然,李成林也知道司徒龙这次是要进攻自己的援军,但李成林又能想到什么办法呢?
而他在这场战争中输的很惨,那场伏击战也留给了李成林终生难忘的记忆。
这场战争的过程并没有多少新奇之处,也没有多少激烈之处,结果只能是李成林兵败如山倒,彻底彻底失去了再战的能力。
司徒龙此时的心情也算是格外的激动,自从进入华文帝国的境内后,他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一个象样的将领成为自己的对手(当然,司徒龙的对手也只有华文帝国雍亲王一人),而华文帝国的几大名将不是败在铁真的手上,就是败在郝连苍穹的手上,再说了,华文帝国毕竟不是一个军事强国,华文帝国能在这场战役中坚持到现在,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而李成林在军事上,毕竟不是强项,严格的说,他根本就不算是一个军事将领,他能坚持到今天这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可以说,司徒龙有这个想法也算是产生了丝丝的骄傲情绪,虽然许成宗前面才打败了他的弟弟司徒豹,但司徒龙也没有将许成宗这个年轻人放在心上的,就算是许成宗之前成功的击败了司徒豹,但司徒龙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许成宗这个人的,同时,他也知道许成宗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将领。
所以司徒龙才会这么慢赶紧赶的向南冲城赶去,也可能司徒龙故意给许成宗一个机会,让许成宗做好作战的准备,这样司徒龙才觉得打赢许成宗才显得他司徒龙在军事上的天赋,而不是这样偷袭许成宗,虽然偷袭战能减少很大的损失,也是战争场合常用的战术,但当中也少了很多的可取性,像司徒龙这样一个“自负”的军事统帅,他又怎么会占这样的“便宜”呢?
他要胜,也是光明正大的获得胜利,不想凭借某些技巧,但他似乎忘记了战争的规则:乃是正奇相结的产物。
许成宗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后,还没有看到司徒龙率军赶来,而司徒龙的这个行动举止,让许成宗感到了一种很不可思议的错觉,因为叶知秋教给众人的军事知识就是,乘人病要人命,在敌人还没有做好军事布置的时候,就要把敌人消灭于无形。
叶知秋的战术可以说有点无赖的感觉,当然,这个也只是针对于神方大陆上那些“君子”作风的统帅而言的,严格的来说,叶知秋并不算是神方大陆上的人,所以他的军事作风根本就不可能会带有大陆上其他将领的风格,也正是叶知秋这样一个“不拘一格”的军事作风,才让郝连苍穹和铁真产生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郝连苍穹和铁真才会先后败于叶知秋之手。
司徒龙的行军速度让许成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说,许成宗只要不犯骄傲自大的情绪,许成宗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许成宗同时也乘着这个机会把军队所需要的军事物资和装备全部准备妥当了,许成宗有信心能与司徒龙在南冲城打上一场持久战。
虽然不能给兴安府的叶知秋减少铁真对他的军事压力,但许成宗对叶知秋也有着充分的信心,许成宗相信自己的主帅叶知秋定当能度过眼前的危机,只要能度过眼前这个危机,叶知秋不但能打败铁真,同时还有可能前来解决自己这场持久战的危机。
这不是说许成宗对叶知秋有着盲目的自信和崇拜心理,而是许成宗毕竟是叶知秋一手提拔上来的将领人才,同时也深得叶知秋的教导教诲,所以许成宗才会对叶知秋充满着足够的自信。

其实说白了,不但许成宗对叶知秋有着充分的自信,叶知秋身边的哪一个将领不是对叶知秋充满信心呢!正是因为他们这些将领和士兵对叶知秋有着足够的自信和信念,他们才能在这场明显处于劣势的战争中支持了下来,并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铁真终于将叶知秋成功的赶到了兴安府城守府的大门前(简称府城),叶知秋现在可以说是无路可退了,再退,叶知秋就只能退到城守府内打府城保卫战了,依靠府城的杂物和提真展开院内大战了。
叶知秋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打好府城保卫战,退到府城内,虽然可以限制铁真手下士兵进入的兵力,但同时叶知秋手上天狼兵团的兵力也会得到更大的限制,当然,这样天狼兵团的士兵就可以轮流与虎磐王朝的士兵作战,天狼兵团的士兵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天狼兵团的士兵也可以凭借江湖人士和绿林道上的朋友暂时先支撑一段时间。
但叶知秋也知道,这些新投靠的势力根本就没有任何组织和纪律性,他们凭持的乃是他们的勇气,而他们的勇气一旦丧失,他们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一旦士兵退到了府城内,自己就再也没有挽回被战败的命运了,叶知秋当然不会“傻”到这个程度,硬生生的把士兵带入死境。
叶知秋知道,这个时候应当是和铁真决一死战的最佳时机了。也是扳本的最佳时机。
叶知秋赶紧示意叶风,让叶风重新组织起已经打乱了阵型的天狼兵团,摆出一个圆盾形阵型等待铁真的进攻,士兵在外围,那些江湖人士在士兵的内侧作为策应士兵的后备力量。
叶知秋胆敢在这里与铁真对战,因为叶知秋知道自己布置好的“棋”已经生效了,段兴辉现在正紧紧的跟在铁真的身后,不死不活的与铁真手上士兵“纠缠”着,当然,段兴辉能消灭敌人,就尽量消灭敌人,不能消灭敌人也不会放松对铁真的跟进。
而至于那些曾被段兴辉打败的虎磐王朝的设伏的军队,他们虽然也已经赶了过来,但段兴毁则将这个任务暂时交给了冷剑秋所部的猛虎兵团,让他们暂时抵挡一下敌人在他们身后的虎磐王朝的士兵。
兴安府的巷战场面的布局,的确是个很有趣的布局:叶知秋和天狼兵团为核心,铁真率领所部王牌兵力紧紧的围绕着叶知秋,铁真的外围则是叶知秋麾下段兴辉所部的黑豹兵团和冷剑秋所部的猛虎兵团,而这两个兵团的外围又是铁真麾下的大军,至于最外面一层,还是叶知秋麾下的枪骑兵和冷锋兵团。
他们就这样层层包围着他们眼中的敌人。
铁真看到一直在后退的叶知秋突然停了下来,铁真刹那间感到十分的惊讶,不过,铁真随即就明白了,叶知秋现在是无路可退了,同时自己的身后也有叶知秋的援军,叶知秋定想要在这里与自己展开决战。
不过铁真并不担心,再说了,铁真想要后退也已经无路可退了,前面就是兴安府的府城,身后还有叶知秋的援军。
铁真只是楞了三秒钟后,人顿时清醒了许多,铁真知道了自己已经进入了叶知秋布置好的局,这完全是铁真这么多年来统兵所积累的感觉经验,而这个经验也多次挽救了铁真的性命。
这次是否还能挽救铁真的危机和性命呢?
铁真虽然明白了这个情形,但铁真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铁真毕竟是虎磐王朝的一名主帅,也曾经历了很多的大风大浪,更经历过许多场生死硬战,铁真即使明白了自己陷进了叶知秋布置的这个局,铁真也有信心能冲出这个圈套。
但铁真没有想过,铁真能冲出这个局,是要靠他手下的一干将士们的鲜血开路,铁真如果失去了他手下这帮士兵的全力支持,铁真就像是一只没有牙的老虎,想发威也没有威好发的,所谓无牙的老虎还不如一只猫。
段兴辉他也感受到了铁真大军停留了下来,段兴辉知道叶知秋一直要寻找的战机终于来临了,所以段兴辉赶紧让身边的亲卫通知紧跟在自己身后的冷剑秋,让冷剑秋赶紧率领他的曲部猛虎兵团赶紧甩开他身后身后的虎磐王朝的士兵,然后再与自己布置好阵势随时向铁真攻去,暂时先解救了叶知秋的危机,将铁真击败。
铁真现在手上虽然还有近十万大军,铁真虽然与叶知秋在攻夺兴安府的战役中损失了近两万的士兵,同时为了能阻挡段兴辉的黑豹兵团也损失了近三万的兵马。
不过,铁真手上的士兵还能活下来的全都是他手上的菁英,真正属于铁真的王牌兵力,也就是说,铁真手上还有近八万的菁英兵团,而叶知秋手上的兵力全部加起来也只不过是七万多一点(当然,并不包括袁世生手上的枪骑兵和叶郓手上的冷锋兵团)。
以七万人马对抗铁真手上的八万菁英部队,叶知秋的胜算并不是很高,但叶知秋一直苦等着这个机会的最终来临,叶知秋当然不会因此而放弃这个机会的,即使要拼上一拼,叶知秋也要在这个与铁真一战的,更何况,叶知秋心中很清楚,很多时候获得战争的胜利,并不仅仅取决于人力,还会有士兵的机动性和士兵心中无法战胜的信念。
随着叶知秋和铁真的命令,两军顿时陷入了苦战。
叶风手上的天狼兵团几乎已经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但剩下的天狼兵团士兵都知道一个使命,自己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是为了保卫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是为了保卫能保自己家园平安的大英雄,是为了那些死去的战友们报仇,所有的天狼兵团都把自己身上的一腔热血全部奉献了出来,应该说,天狼兵团的士兵顿时把身上所剩的光与热都拿了出来,誓要和铁真王朝的士兵打个你死我活的了。
而那些江湖来的势力,此时的热情似乎也算是到了头了,毕竟他们的损失也是相当的大,毕竟这些人没有任何组织纪律性,幸好,这些人都是冲着寻龙门的名望来的,就算是他们此时的士气和斗志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们也不会对叶知秋的整体作战布局也不会、更不敢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在寻龙门中的袁世风亲自带领下,更是奋勇杀敌。
段兴辉和冷剑秋则率领着手下各自兵团狠狠的跟在铁真身后,黑豹兵团现在虽然损失了将近半个联队的兵力,但黑豹兵团的主力还在,黑豹兵团的精神在,黑豹兵团就能杀出重围。
猛虎兵团虽然是新兵团,但已经经历过相当的战火洗礼后,整体的作战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虽然他断后时与敌人对峙也损失了相当的兵力,但并没有影响到整体战斗力。
段兴辉和冷剑秋两人虽然是初次联手,但这个时候的两人都有着一种冲动,就是要不惜任何代价冲散铁真对叶知秋的包围圈,哪怕是付出了两个兵团所有的士兵也在所不惜,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叶知秋才是最重要的。
铁真明白了叶知秋的动机后,铁真立即组织士兵重点进攻叶知秋所剩无几的天狼兵团,当然,铁真不会傻的把身后的安全“交到”敌人的手上,铁真安排了五万名士兵在自己得力副手的指挥下展开与段兴辉和冷剑秋的联手进攻。
铁真则把重心放在叶知秋身前的天狼兵团和那些战斗力超强的江湖人士身上,铁真不相信只有万余人的天狼兵团能阻挡住自己手下两万多菁英士兵的强势进攻。
但这些真的是想铁真心中所想的那样吗?
应当说,叶知秋苦等的机会并没有给叶知秋带来多大的好处,甚至还有可能把自己也带进绝境中,只要铁真留下的五万士兵能挡的住段兴辉和冷剑秋的进攻,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铁真就取得了胜利,因为以两万多菁英部队对抗叶知秋手上的万余人,并不是一件很吃力的事。
铁真同时也相信,只要自己战胜了身为灵魂人物的叶知秋,段兴辉和冷剑秋也就失去了作战的动力和希望。
铁真做了这个安排后,心中顿时轻笑了起来,因为这场战争,自己已经是最大的获胜方了。
不过,铁真没有想到一点,叶知秋虽然是他手下兵团的灵魂,一旦叶知秋遇到“麻烦”,他手下的一干将领绝对会像是发了疯的“疯牛”一样为叶知秋报仇,同时哀兵必胜的哲理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说,这场战争,鹿死谁手现在还不是到揭晓的时刻。
战争中,到底会是鹿死谁手,现在还真的是个无法解释的事?也只有到了战争的最终一刻,才能揭晓这个万人期待的答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