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回 甘宁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知秋此时并不知道他的妻子李小与已经帮他完成了他想要的军备物资一事,不过,就算叶知秋知道了,叶知秋还是要照顾好那些好活下来的士兵们的情绪。叶知秋心中清楚,利用死人做文章,可以充分调动活人的情绪,这是多少年来政客们和军事家们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叶知秋又怎么会轻易的放弃不用呢?
烈士入墓一事虽然有点凄惨,但在叶知秋的充分调动和那些将领们充分的配合下,气氛还是达到了叶知秋预期的目的。
叶知秋从烈士公墓回到兴安府中,立即召集手下一干将领和甘宁郡内的各级地方官员前来召开紧急会议。叶知秋在取得兴安府保卫战的胜利后,就让袁世风通知郡内的各级地方官员前来兴安府,也可以这样说,甘宁郡内的各级官员都参加了烈士入墓仪式。叶知秋心中十分清楚,一旦军事任务结束了,接下来的任务则是政务方面的事了,这些也是叶知秋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处理掉的工作任务。如果老是将军事任务放在首位,那甘宁郡将会被叶知秋带入一种不可收拾的局面。
“本帅这次召集大家的目的就是要和大家研讨一下甘宁郡今后的走向,是要继续以军事为主,还是要经济建设为主,我希望大家要好好思考这其中的利弊得失,然后我们集思广益一番。”叶知秋根本就没有给这些人一些思想上的准备,一看到这些走到了兴安府的议事大厅后,叶知秋就把心中想要表达的观点十分直接的说了出来。
叶知秋这番话不仅让甘宁郡内的各地官员一下子无法接受,就连叶知秋手下的一干将领也不明白叶知秋此番话中的含义。应该这样说,叶知秋动用了他“前世”中积累的知识,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积蓄最多的能量,为今后的作战计划做铺垫。这些“后世”经验,在冷兵器时代的神方大陆上又有几人能明白呢?这也是众人全部被叶知秋这番话震住的原因。是的,叶知秋麾下这些人暂时还不太明白经济建设和军务方面的关系,也不清楚经济建设和政务方面的关联。
叶知秋虽然十分直接的说出了他心中想要表达的含义,但随着叶知秋冷静下来后,叶知秋就明白自己刚才说了“后世”中的几个词语,他们定当不会明白这些词语中的含义。叶知秋喝了一口清茶后,用一种十分平静的语气再次缓缓说道,“众位,我们虽然取得了这几场战役的胜利,但我们的损失,即使本帅不说,本帅也知道大家的心中都十分的清楚。是的,我们的损失可以用惨重来形容,换言之,我们甘宁郡再也不能承受任何一场战事,但敌人是不会对我们有着丝毫的怜悯之心,敌人定当会重新发动对帝国的入侵战争,那时,我们该做怎样的一个选择?同时,一旦帝国高层知道了我们前期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又会对他们做那些要求呢?我们要参战还是保持中立,本帅想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参战,不仅有帝国皇帝的圣旨,更多的是,我们是要保卫自己家园能得以平安,这才是我们身为军人的天职,也是你们各地官员的职责。但是如果只有军事,那我们的士兵生源从哪里来?我们的军备物资从哪里来?也许大家会说,士兵,我们可以招募,但我们拿什么来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和物资安全呢?军备物资可以向皇上要,但帝国又能支援我们多久呢?本帅个人觉得,只有我们自力更生,我们才能保障这些,同时,也可以让士兵们暂时得到舒缓,这样,他们的心伤和热情才会得到更加高昂的发挥。”
叶知秋稍微喘了口气,再次用一种平静的语气缓缓说道,“各位,正因为我们损失惨重,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战车的车轮上稍微停下来休息,不但让士兵得以更好的休息,更重要的是,让郡内的百姓得以更好的休息,减轻百姓的负担。我们虽然为帝国而战,但我们今后的供给来源,更多的将会是来自郡内,而各位是郡内的父母官,本帅想先问一下大家有个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今后的作战计划?也就是说,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是要以军事筹备为重心,还是以发展当地经济建设、改善百姓生活水平为重心?本帅希望大家能踊跃发表各自的看法,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一番,一切都是为了甘宁郡的利益,虽然本帅已经说了自己的观点,但这个观点并非代表最终的选择。”叶知秋越说到后面,他的思路就越清晰,叶知秋的脑海中就想到了今后在甘宁郡内要采取一个怎样的策略来发展军事和经济。叶知秋的脑海中虽然有了计划和思路,但叶知秋的作风是从来就没有先说过自己心中的计划和想法的先例。这次是唯一的一次,但他并不打算搞个一言堂,自己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叶知秋说完后,整个议事大厅顿时静的吓人,大厅中所有的人都被叶知秋的这番话顿时“惊”呆了,大厅中的众人虽然是各司其职,但众人从来没有像叶知秋这样认真的思考过甘宁郡今后发展问题,更没有想过甘宁郡在今后战争中的地位。这不是说,他们的眼光比较狭隘,而是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他们能支撑叶知秋将这场战事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
叶知秋说完了他召集众人来的目的后,再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他那深邃的眼神也变得空洞了许多,仿似叶知秋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的悲伤。叶知秋静静的坐在大厅中的帅椅上,把玩中手中的茶杯,就连坐在他身边的夏丝蝶那关心的眼神和叶若心“担心”的眼神,叶知秋也没有感受到,可见此时叶知秋的心中的波澜是多么的起伏。叶知秋内心也十分害怕自己的这个建议被众人否定抹杀掉,更害怕众人支持他的这个观点后,他将无法做的很好。
大厅中的众人虽然是分成好几个“阵营”的,但此时各阵营的人没有一个敢把心中的话说出来,这并不是说,叶知秋打压着他们的想法,而是众人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话题或者建议,所以众人都选择了沉默,就连袁天佐这个军师此时也选择了沉默。众人都明白叶知秋此时的心情,叶知秋此时还沉浸在惨胜的心境中,众人也都清楚,叶知秋要想从这个心境中走出来,唯一依靠的力量也只有叶知秋自己。这是无奈的选择!
大厅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众人的心中都想到了甘宁郡今后发展的计划,但众人还是选择没有说出来。众人都明白,叶知秋既然提出这个问题,那就说明叶知秋的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而根据以往事例得出的经验,众人虽然都有建议,但没有一个人的建议能与叶知秋心中的计划相媲美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叶知秋是一个擅长计谋的人,再加上,叶知秋手下的将领都知道叶知秋无论在军事指挥还是军事策划上都比自己要强上好多,所以众人都想听听叶知秋心中的建议,再把这个建议与自己心中想到的做一个对比。更何况这次叶知秋已经基本说出了他心中的答案,因而叶知秋麾下将领们谁也不先开口说话,这也导致了众政务官员也不敢率先开口说话,再说,众官员和叶知秋还不熟,更不了解叶知秋做事的风格,睿智的他们都知道选择沉默的真谛。
要说到大厅中众人的资格谁最特殊,毫不例外的答案是袁天佐,这不仅因为袁天佐是叶知秋的军师,同时更因为袁天佐本身的身份,叶知秋的心腹都知道袁天佐真正的身份。众人沉默了一段时间后都把眼神盯在袁天佐的身上,众人希望袁天佐能打断叶知秋暂时的思路。

袁天佐也知道叶知秋继续这样“沉迷”下去不但对自己不利,对甘宁郡的发展更不利。于是他只好开口向叶知秋缓声说道,“叶帅,你所提出的问题,老夫想在场众人的心中都已经想好了答案,以前都是叶帅等众人把心中的答案说出来后,叶帅做最后总结,不过,老夫这次希望能反其道而行之。大家一直想要先听一下叶帅心中详细的想法,再与他们自己的想法作个对比,这样一来,他们执行叶帅的策略时也许会有别样的效果。希望叶帅能先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来,也好让老夫作个对比,长点见识。”
袁天佐的话犹如“当头棒喝”,叶知秋很快就明白了袁天佐次番话中的含义,说实话,叶知秋应当要感谢袁天佐,没有袁天佐的这番当头棒喝,叶知秋的心中或许就会留下一个心结来。叶知秋从身边的夏丝蝶的眼神中就看到对袁天佐的感谢之情。这不能说叶知秋现在还不够成熟,毕竟叶知秋崛起的速度过快,叶知秋虽然在军事上的造诣的确高人一等,但并不因此就意味着叶知秋的心态也高人一等,换句话说,叶知秋毕竟是一个文弱书生,在面对血腥时就要比那些“神经麻木”的人多了一份伤感,更重要的是,叶知秋身为一名统帅,他就要对整个士兵的生命负责,而这次叶知秋却让士兵失望了,确切的说,叶知秋的脑海中还是有着平等和高等教育的残影,应该说,叶知秋还有一颗赤子之心,这些都影响着叶知秋今天的情绪,但叶知秋只要从今天的阴影中走出来,叶知秋的心态会变得更加的纯熟。更重要的是,叶知秋对这些事情可谓是新娘做轿子,也是生平第一次,就算他的智慧有海深,但他的心态也会成熟到相应的境界吗?答案很显然。
叶知秋听到袁天佐的“建议”后,先是一楞,随后就淡然的笑了一笑,于是用一种十分平和的语气淡淡的说道,“各位,既然军师有这个要求,那本帅今天就破此一例。本帅问这个问题的动机就是希望大家都明白一个事实,甘宁郡是战场的前沿,不管敌人会从帝国的哪一个关口发动入侵战争,甘宁郡都在这场战争的辐射范围内,而在座的都是甘宁郡的一方官员,也都是一方俊杰之才。大家不是军人,就是政府各级官员,而如今我们为了共同的职责走到了一起,既然我们有这样的一个身份,那我们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来,我们不但要保甘宁郡这方水土的平安,我们更应该要带甘宁郡的百姓走上一条更幸福、更富裕的道路。大家请记住一个道理,离开了百姓的支持,我们这场战就无法再打下去。本帅想说的是,百姓和我们的关系就像小船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有欺压百姓的丝毫想法和行为,我们更不能将自己凌驾于百姓之上。”
叶知秋说完后,先是看了众人一眼,不过叶知秋看到的是众人的一头雾水,叶知秋随即明白了众人并不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于是叶知秋就转换了一个观点。“本帅想各位都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吧。虽然我们的动机不是为了得到天下,但我们也不能失去这个让人不可琢磨但又十分纯朴的民心。而我们这次实行了两线作战计划,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那是惨胜,我们的损失比以往任何一场战争都要大、都要惨重,所以我们现在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要百姓们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本帅也知道这个机会现在根本就没有,也可以说根本就不成熟。不过,本帅无能如何都会争取到这个宝贵的机会。在这里,本帅宣布:今后凡是阵亡的士兵家属,三年内免除一切徭役和赋税,同时还可根据阵亡士兵的战功,本帅会给他们的家属发放适当的补助;另外,本帅决定成立烈士纪念公碑,就像烈士公墓那样,上面记载着烈士的战功。而这些都是要结合当初制定的甘宁新政同时进行,希望各位官员能给予最大的配合。”
叶知秋说完后,整个人像是松了一口气那样,又似乎整个人得到了释放。叶知秋再次喝了一口清茶,淡淡的说道,“我们的士兵虽然损失惨重,但由于阵亡而丧失战斗力的兵团还是要补充完整的。本帅虽然以前说过要给士兵一些军饷,不过,本帅认为还不够多,所以本帅认为有必要加大士兵的军饷和赏赐,至于这个,本帅需要和各位好好商榷后才真正确定落实下来。等几个兵团的士兵都补充完整后,各位兵团长就要加大士兵的训练程度,同时本帅也要借此机会成立一个近卫兵团,名额暂定一万人,兵员则从各个兵团中抽调,至于近卫兵团训练一事将由本帅亲自负责,而近卫兵团兵团长的人选本帅还没有得到合适的人员,本帅希望各位能向本帅推荐几个名额。同时从今天起,本帅将各兵团的权力完全的交由各兵团长负责,本帅兼任的兵团长一职也将全部解除,由各副兵团长接任。军事上的安排暂时先就这样,本帅接下来就说说甘宁郡的建设一事了。”叶知秋说完后稍微休息了一下,同时也让众人先消化叶知秋这些话中的内涵。
“至于甘宁郡建设一事的安排,本帅心中也有一番见解。皇上虽然将甘宁郡的财政交给了本帅打理,也可以实行军管,但本帅并不想要一个只是贫穷的甘宁郡。甘宁郡由于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经济非但没有发展,相反还倒退了很多,所以本帅希望甘宁郡的各级官员要加大经济建设,吸引资金,也就是要从帝国,甚至大陆上其他的国家吸引一批商人来甘宁郡发展;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农业的投入,农是立国之本,商是富国之策。这两个缺一不可,各位大人在负责这两个项目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要从帝国和大陆上其他的国家吸引更多的人才为我们所用,记住:只要是人才,我们就不吝花高代价挖他们过来。我们既然要保家卫国,就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帝国,我们要自力更生,尤其是我们的装备物资一事。如今甘宁兵工厂已经在甘宁城初见规模,兵工厂有这样的成效少不了郭敬宏郭大人和杜仲的功劳,不过,本帅希望郭大人今后在关注商业和农业发展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兵工厂一事上来。至于是否要在甘宁郡实行军管,本帅觉得暂时还没有这个必要,但是如果一旦甘宁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本帅就会实行军事管制。本帅的计划就是这样的,本帅希望各位能在本帅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再补充完善。”叶知秋说完整个计划后就站了起来,在大厅中缓步走着。同时,他的眼神不断的扫视着众人的脸面。
大厅的众人顿时被叶知秋这个庞大的计划所深深的震惊了,众人都明白,众人只要完全按照叶知秋这个计划执行下去的话,甘宁郡不但能快速恢复过来,甚至还会走到帝国的前列,甚至是大陆上其他郡治的前列。但甘宁郡的发展真的会像叶知秋所策划的这样吗?摆在叶知秋等人的面前难道就没有了任何的威胁和灾难了吗?敌人的军事威胁,国内高层的政治威胁,百姓的民心威胁,当地经济建设的威胁,这些都是叶知秋等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