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 帝国抗战(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文帝国的战火再次吸引了神方大陆上所有势力的眼球,只要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华文帝国的战火会带给神方大陆上格局的重新变化,也会影响到大陆今后的走势,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将手下最厉害的情报人员调派到了华文帝国境内收集这方面的相关信息。这其中尤以神月王国的女皇倪依静为最,毕竟人家王国成立的宗旨就是要维持“大陆和平”,而这个宗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然神月王国的前几任皇帝也有过“丰功伟绩”,但现任皇帝倪依静自从上任后还没有经历过多大的作为,更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风雨,这次也算是给了倪依静一次机会,同时也在考验着倪依静的政治头脑。这次也许是倪依静考虑到她应该站出来的时候了,或许这也是她出自整个王国综合利益的考量,也许还有那些代表了整个神月王国整个利益的势力也给了倪依静一些“动力”,也许是她内心中的某种莫名的情绪,她才会对华文帝国一战充满了特别的情感。
虽然倪依静有了一些她个人想法,或者代表了整个王国利益想法的时候,大陆上其他两个更为强大的帝国似乎也认识到了彼此都是自己走向强大的绊脚石,但也认识到这个时候如果两个国家还为了一些“不相干”的国家和事情拼个你死我活的局面,那只会降低自己国家的综合实力,给到目前还没有卷入华文帝国这场战事的势力增加一些称霸的因素,这是这两个国家的主宰所不愿看到的局面,就算自己不能称霸大陆,但也绝对不会给敌人一丝机会。既然宏圣帝国的刘文彻和文齐帝国的宇文及成都有称霸大陆的雄心,他们俩就绝对不会轻易的让这个机会“送”给别人。刘文彻和宇文及成两位帝国的主宰似乎是坐在一起商量好了一样,同时给驻扎在华文帝国泉水镇的统帅下了同一个命令:撤军。其实刘文彻和宇文及成的想法都是想要保存实力,不想过早的将手上的兵力消耗掉。但事实上,这两国的兵力也已经消耗了一大半了,尤其是在泉水镇对峙时消耗的最多。
但让这两位皇帝都没有想到是,驻扎在泉水镇的两位军事统帅成润发和文太功两人想是卯足了劲的机器人那样,非要通过一次战火来洗刷前次在战斗中失败的阴影,证明他是最棒的一个。说句实话,无论是成润发还是文太功都是一名纯粹的军人,两人在没有收到上层领导的最新指示的前提下,两人还是要执行他们以前收到的作战指令。
成润发和文太功两人在军事上的造诣基本上算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人手上的兵力又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换句话说,两人之间的战事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加入或者变化的话,两人之间的这场战斗又应该是一场不胜不败的局面,或者说是谁也啃不下谁的一个局面。只不过过程又多了几具无意义的尸体,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了一些另一层意义上的损失,也给死神增加了一些储备粮食。
事实上,成润发和文太功之间的战斗虽然之前做了很多的军事准备工作,而且两人在军事布局上也做好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但这场战斗最终的结局还没有在最后关头分出个胜负来,而且这场战争也已经打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但正是这个关键时刻时,两人同时都收到了各自皇帝的最新命令:撤军。两人都感觉到这道命令似乎来的太不是时候,又是非常的及时,更是不可思议的撤军命令。身为两支军队的最高统帅,两人身上又有独特的军人特质,两人经过刹那间的犹豫后,两人再次十分默契的选择了鸣金收兵。这道命令来的不及时,因为两人这次都准备要在这次战斗中分出个胜负来,以证明自己的才能在对手之上。但正在最关键的时刻,两人却不得不服从他们国家的最高指令,因为他们是军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虽然有的时候服从的命令不一定会是正确的,但他们却彼此服从,或许有的将领明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道理,但成润发和文太功两人都还没有达到做军人的那种“至高”境界,所以两人只能服从各自皇帝的作战指令;说来的及时,那是因为两人都不想把各自**来的精兵“丢”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让他们的魂魄也回不了家,毕竟身为军事统帅,他们也这个责任将他们活着**来,也要活着带回家,虽然很多的统帅都深深把“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条至理名言牢牢的记在心上,成润发和文太功应该说也不例外,但两人的心中更多的是对各自皇帝的忠诚,他们俩也都明白各自皇帝心中的抱负,所以他们俩就必须为各自的皇帝保留一些称霸的种子:军队。一个国家只要控制住了军队,不管是维持政权还是发动政变又或者是称霸大陆都是最佳的因素。如果光靠嘴巴说称霸,这一切只能说是幻想或者说是空想,这个因素,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虽然也曾有过很多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家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政变的成功,但到了最后都成了一纸空梦。同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两人经过几次交手后,他们手下的士兵不断的减少,而且士兵在作战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执行他们制定的作战计划,毕竟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一下子淤积了这么多的兵力,就算是他们各自都有出色的作战计划,但由于狭小空间的制约,士兵只能依赖他们的嘴巴和手脚,甚至是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去攻击敌人,这也是他们不想看到的,虽然他们也曾想过要扩大作战疆域,但这些并不是他们两想能获得就能获得的。所以两人最后都像是斗败的公鸡灰溜溜的离开了成为他们指挥作战的地方,一个成为他们过客的地方,回国重新接受各自主子的另一个作战指令。
酒兰城的战火仍在继续着,许成宗来到这里同时解救了酒兰城的前期危机后,他就获得了这里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就算许成宗不这样做,江少泽这名酒兰城城守也会主动将这个权力让出来的,虽然江少泽和许成宗一样,都是叶知秋亲手提拔的重要官员,毕竟江少泽只是负责政务这个版块,这也是叶知秋当初制定好的军政分开管理,战争期间政务官员必须听从军官的指挥。许成宗知道要与眼前这个对手作战,并不能按照常理出牌,因为铁真无论在作战经验上还是军事指挥艺术上,都远远的把许成宗抛到了后面,许成宗想要追赶上铁真的步伐,只能按照另一个通道追赶铁真的步伐,不过这个步伐也正是许成宗现在要做的。所谓以正合、以奇胜,正是这个道理,虽然许成宗并没有相关的军事指挥理论,但在叶知秋的熏陶下,多少也掌握了一些,尤其还同司徒龙的作战中也获得了一定的实际作战经验,这些都是他和铁真对峙的资本。不过许成宗如果只依赖这些因素想要战胜铁真的话,那许成宗也就不是许成宗了,他也不会得到叶知秋的重用了,更不会成为叶知秋最为器重的一名军事统帅了。
许成宗首先在酒兰城的城墙上做了更多的军事防御措施,比如滚石、滚油等常规性的城墙防御设施,许成宗这样做只是为了增强一些防御的可能性,只有做好了这些必要的防御设施,也只有打好了防御战,许成宗接下来的军事计划才能有实行的可能性。许成宗安排好了城墙防御措施后,许成宗把接下来的另一道可能是九死一生的任务交给了胡宗山,这个曾经是在甘宁郡内“兴风作乱”的盗匪团首领,一个把命都可以交给许成宗这个要比他小上好多的军事统帅,一个是现在魔狮兵团的副兵团长的将领。胡宗山自从上次败在许成宗的手上,事后和许成宗在一起不断的讨论着一些军事指挥上的艺术后,胡宗山内心中对许成宗有一种说不出的敬佩,但胡宗山对叶知秋的敬佩要远在对许成宗的情感之上,不过叶知秋的形象就像上高高在上的“神”,许成宗虽然比胡宗山小,但许成宗对胡宗山的影响肯定不小,而他也间接告诉了有关叶知秋很多的事情。而许成宗交给胡宗山的任务则是要在铁真的身后尽量拖住铁真的军事步伐,其中胡宗山可用的兵力也只有魔狮兵团的一个联队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可以说,这个军事任务绝对不轻松,胡宗山自己也明白这个任务几乎就没有完成的可能性,但胡宗山还是饱含热情的答应了许成宗的这个军事任务。因为胡宗山的心中也明白,许成宗把这个任务交给他,那就代表着在许成宗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将胡宗山当作外人,甚至是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胡宗山手上虽然只有一万人马,但胡宗山并没有因此而感受到丝毫的胆怯,是的,身为一名军事将领,一名曾经走过歪路的军事将领,一名已经洗心向上的军事将领,他能走到今天这条正路上,许成宗在其中还真起着一些功劳。胡宗山接到许成宗的命令后,二话没说转身离开了酒兰城执行许成宗的军事命令去了,脸上是带着淡淡的笑容走出酒兰城的议事大厅。但许成宗却知道胡宗山那脸上的笑容背后的含义,是的,有点决然的味道,更是一种相互信任的味道,一种相互引为知己的感觉。胡宗山的这次军事任务则有两个,一是尽量消耗掉铁真的军事物资和粮草,毕竟铁真手上军事物资和粮草现在已经严重不足了,虽然他获得了野狐榇大军带来的物资补给,但野狐榇现在也要攻打盛京城,那能留下的物资肯定不多,如果能烧毁铁真的物资和粮草那是最为理想的结局;第二个任务则是要在铁真左右两翼实行夹击计划,不给铁真有丝毫喘息的机会,起码让铁真麾下大军得不到任何休息的时间。
许成宗接下来的第二道作战指令则是对华政成和段兴辉两人说的,“华兵团长和段兵团长,根据叶帅的作战要求,酒兰城我们不能丢失,同时我们还要和铁真做一个深层次上的决战,我们的任务必须要将铁真牢牢的控制在酒兰城的外边,不让铁真的铁蹄跨过酒兰城半步地域,同时尽量给铁真以歼灭,歼灭铁真手上的一切军事力量,不能给铁真有丝毫喘息的机会,这里,所以我希望华兵团长率领本部雄鹰兵团在铁真的左翼尽量牵制铁真的一切军事动向,最后和右翼的段兴辉兵团长所部的黑豹兵团联手夹击铁真。而段兵团长的任务则是和华兵团长相互辅助、互为倚赖。至于酒兰城的防御任务暂时就交给我了,虽然我手上只有两个联队的兵力,但防守还是可以,所以成宗在这里要偷回懒了,希望我们各位能相互扶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叶帅下达的最高作战指令。”
许成宗说完后,脑袋暂时犹豫了一下,像是想到了什么,转过头对枪骑兵的首领袁世生缓声说道,“袁队长,关于枪骑兵这次也有个任务,不过这个任务暂时还不需要执行,你的任务则是在铁真的周遍不断的给铁真制造一些必要的麻烦,至于怎么做,我想叶帅上次所说的那个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是具有相当效果的,所以我希望袁队长在支持这个命令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生命的安全。我们招式虽然用老,但我们不怕招式用老,正如叶帅所说,不管什么招式,只要有效就是好招式。”
许成宗这边的军事部署已经制定好了,现在关键要看的就是要等待“秋后收获”了,但这个过程也许时间会很长,也许就是那么一两战的事。但不管是持久战还是速战速决,许成宗的优势则是军需物资和粮草供应上要比铁真周转的更快。毕竟铁真是脱离本土作战,物资和粮草消耗一点则是一点,所以他们的供给则存在很大的困难,许成宗现在做的正是通过这一层次上的消耗来损耗掉铁真身上的所有物资和粮草。当然,许成宗还有另一个渠道来消灭铁真手上的兵力,这个渠道一是等着铁真来主动进攻酒兰城,另一个渠道,许成宗根本就没有打算给铁真有丝毫休息和喘息的时机,尤其是铁真手上的士兵,只要他们曾经经历过“十六字方针”骚扰的士兵都深深“品尝”过的个中滋味。许成宗这次绝对不会给铁真丝毫的机会,除非铁真现在就脱离酒兰城这个战场,向后与野狐榇会合一处,但铁真身后有胡宗山这一万人马的牵制,虽然一万人马对抗十万大军,简直是以卵击石,甚至会成为“炮灰”,但许成宗根本就没有想过铁真会往后撤,这首先是铁真身为虎磐王朝的军事统帅,一名军人,身上肯定有他身上独特的军人气质。尤其是铁真是在入侵华文帝国,如果他不能取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虎磐王朝的国王莽古托岳会那么轻易的放过他,而他的唯一结局就是将军百战死,战死沙场或许就是铁真最后的写照,也是他唯一的归路。
汤恩来现在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泰阿铜今天终于再次退兵,泰阿铜今天是第三次攻打嘉峪关了,虽然每次都没有获得胜利,却消耗了飞龙兵团一大部分士兵和相当多的物资,尤其是箭矢。幸好叶知秋从甘宁郡征调了五万名民团赶来支援汤恩来,同时也带来了一批军用物资和装备。汤恩来虽然知道民团的战斗力远不如飞龙兵团的战斗力,但民团用于防御还是很用处的,汤恩来这次把这五万名民团组织起来用于嘉峪关防御的第二道战线,确切的说,是和飞龙兵团共同防御嘉峪关。汤恩来心中知道,民团并没有实际的作战经验,必须要经过一些“魔鬼”的训练和血腥的风雨后,民团才能真正获得成长。汤恩来知道,民团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现在就有一个最佳的机会,因为龙腾帝国正在兵犯嘉峪关,只有在战场上获得的经验,民团才能真正成长为真正的士兵。汤恩来现在要做的不仅要防御好嘉峪关,更重要的好要将民团真正的“带”出来。也可以说,汤恩来现在面临的这个任务并不怎么轻松。
汤恩来今天虽然是第三次成功的打退了泰阿铜的军事进攻,但并不意味着泰阿铜就会轻易放弃对嘉峪关的进攻,因为这次龙腾帝国是铁了心的要进犯华文帝国。汤恩来现在要做的有很多细节上的军事部署,比如再次要增强嘉峪关的一些必要防御设施,如一些常见城墙防御所用的滚石、滚油之类的东西,同时汤恩来也要做好泰阿铜再次进攻的一些军事准备工作,比如兵员的配置和协调作战,因为汤恩来手上的兵员是正规军的飞龙兵团和甘宁郡的民团搭配,如果完全以飞龙兵团做为主力军,一旦飞龙兵团损失超出损失范围,汤恩来心中肯定是没有底气能防御好嘉峪关的,但如果要民团为主力军进行防御的话,他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经验,所以必须要把飞龙兵团和民团结合起来共同作战,但这个配合的度却有着很大学问,如果民团稍微露出一丝的胆怯心理时,对飞龙兵团的士气会造成怎样的杀伤力,汤恩来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底。这也是汤恩来现在感到比较头疼的问题。不过汤恩来心中很清楚,叶知秋不征调正规军到嘉峪关与自己共同防御,而是征调民团,叶知秋心中肯定是做好了其他的配比工作,所以汤恩来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在怎样一个度的情况下把飞龙兵团和民团结合起来防守好嘉峪关。
汤恩来今天虽然成功的击退了泰阿铜的三次进攻,也让泰阿铜的兵力得到了很大的损失,也损耗了泰阿铜很大一批的物资,不过汤恩来的损失也很大,手下是士兵的损失和军用物资的消耗,这些都是无法挽回的,也是少了一份就一份的,所以这才导致汤恩来现在必须要倚赖暂时还毫无实际战斗经验的民团,也要将民团和飞龙兵团进行非常合理的搭配,只有这样,汤恩来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剩下的军务工作,也只能听天由命,或者等待叶知秋的支援大军。
但战争到底会打到什么的一个程度,并不是汤恩来或者叶知秋心中所能想象到的,战争有的时候打的也是需要很大勇气和赌博精神,关键就要看谁更有胆子和气量来吞噬这场战争,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虽然汤恩来或者说是叶知秋都还没有足够的信心能获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权,不过叶知秋和汤恩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同时叶知秋也已经动员了李成明动用帝国可以动用的一切力量,就算叶知秋不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但也绝对不会让这些入侵自己家园的敌人会有一种什么好的结果。另外,华文帝国之战也已经引起了大陆其他势力的足够重视,各方势力绝对不会坐视这些参战国独大一方的,他们定当会想方设法干涉华文帝国之战,而最有可能的手段则是政治干预,毕竟政治干预是最理想的手段,除非他们出面调停时,各个参战国根本就不给这些国家面子,否则,他们在常理情况下是不会出兵的。
PS:未完,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请登陆www.cmfu.com。里面有更多的精彩章节和内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