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什么是人的天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天性到底有那些呢?
人的天性主要有自私、贪婪和懒惰这三种。
只要能清楚的了解到人身上的这些天性,那叶知秋就能十分轻松的掌握住这些人的动向,甚至能让这些人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所用。
虽然叶知秋并没有什么出色的理论知识,但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叶知秋也早已学会了一套生存的本领: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要进行必要的总结,而人身上的这三大天性,也是叶知秋这段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是的,这场小校场上的模拟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模拟战争留下的影响绝对不像这场模拟战争表面所表现的那样。
叶知秋的新战术思想,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正规作战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那种矩形作战模式(大兵团作战模式)。叶知秋的作战模式更多的是讲究士兵作战的那种默契的协调性、机动性和灵活性,这些特点完全不是传统矩形作战模式所能比拟的。就算是高台上那些贵客并不懂得怎样领兵作战,但常规的军事知识肯定还是知道一些的,毕竟这些人也算是久居高位,不懂得一些常规性的军事知识,他们又怎么能坐的平稳呢!
叶知秋今天所举办的这场模拟战争的作战模式却让众人大开眼界,两支兵团的人数虽然很少,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战斗力绝对不亚于正规兵团所展现的战斗力,也远远超过了几千人所表现出来的正常战斗力。
正是这种新的作战模式,让那些高台上的贵客看得是眼花缭乱,也被这种打破传统作战模式吸引了他们所有的眼球和心神,他们也相信只要叶知秋得到了李成明的赏识,那叶知秋定会平步青云,再说,此时的叶家已经深得圣眷,叶知秋不重用,那才是怪事呢?
此时高台上那些头脑转的快的人已经想到自己今后是否要巴结叶知秋这个朝中新贵了。
不过抱有其他想法的也大有人在。毕竟利益才是决定了一切。这也是人性的充分体现。
虽然冷锋兵团和天狼兵团训练能力的侧重点不一样,但两支兵团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早已经成为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兵团。
要知道这两支兵团的士兵可都是新兵呀,一群只经过短短几个月时间训练的士兵,有今天这番表示和战斗力,他们心中对叶知秋训练士兵的能力充满敬佩的同时,心中更加是对叶知秋才能的顾忌,是的,是顾忌。他们谁也不想叶家再出一个超级军事人才,毕竟叶少堠已经在军队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不过可惜的是,他们彻底失望了。两支兵团的攻防之术根本就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而且,两支兵团的攻防之术也十分的精彩,甚至可以说,这场模拟战争是激动人心。
不管这些朝廷大臣有什么想法,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李成明对叶知秋的器重和赏识。
不过,再怎么精彩和激动人心的战争都已经进入了尾声,虽然众人的心情还很激动,尤其是李成明,虽然李成明并不擅长军事,但李成明也懂得一些军事知识,而叶知秋的表现也得到了李成明的赏识。
虽然李成明是赏识叶知秋,但并不意味着李成明就会立马重用叶知秋,毕竟叶家已经在军队中占据了重要影响力,出于制横策略,李成明是不会重用叶知秋,起码暂时是不会重用叶知秋,必须先冷藏叶知秋,先杀杀他身上的那骨子气,这样一来,再重新重用叶知秋时,他才会铁了心的为自己效忠。
这也是身为皇帝治国的一些策略,更是管理臣下的一些必要手段。
除非帝国发生了重大变故,否则,李成明暂时绝对不会重用叶知秋。
此时的叶知秋绝对没有想到李成明不会重用自己,算是白白浪费了这次的心意,不过叶知秋就算是知道了李成明的这番真心,叶知秋也绝对不会过于担心,因为他预测的那些事情定然会发生,毕竟这是王国争霸的一个过程,也是那些大国想要玩的一场重要“游戏”的规则。
更重要的是,叶知秋绝对不想此时就走到历史的台前,更不想此时做一个台前英雄。
叶知秋用一种冷冷的眼神扫视了小校场上的众人,回过头面带微笑望了李成明一眼,用很轻松的语气向李成明说道,“不知皇上对小臣举办的这次模拟战争有什么指示?是否还算满意?”
其实叶知秋知道李成明并没有什么好的指示,叶知秋知道在这个时代,战争的指挥艺术还是以大规模的方阵战术(矩形方阵),换句话说,也就是如果两军相遇时,各自的将领,他们比拼的还是他们自身的武艺,或者是说,两者相逢勇者胜,所谓的勇将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这个时代中为什么每一个合格的将军,他们都有一身好武艺的一个原因。
如果你没有一身武艺伴身,当你遇到敌军的时候,你凭什么和敌军相斗?是要靠你手下的士兵,还是你手下的低级将领为你卖命,这些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不怎么现实。
正是他们这种作战思路,才会造就了很多的名将,不,确切的说是勇将。也正是这种常规作战模式的制约,一旦这名勇将壮烈牺牲了,那这场战争已经基本进入了失败局面。而这些勇将也基本靠士兵的生命去完成他们的使命,这就是勇将和智将之间最大的区别。
叶知秋就是想要自己的手下成为一群智将,不是一群只知道向前厮杀的勇猛之夫,所以叶知秋才会花这么大的心血培养他们,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成长、成熟。
叶知秋此时心中并没有什么“争强斗胜”的念头,叶知秋知道自己并不真正属于这个时代,起码眼前的叶知秋是这么认为的。如果非要做什么大事,那也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叶知秋的“亲人”受到了什么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叶家遭受到了灭门之灾,叶知秋为了回报他们,叶知秋肯定是“义无返顾”的站出来为他们“伸张正义”,向他们敌人展开最猛烈的反击。
这个前提则是叶知秋必须有一定的实力,这也就是叶知秋为什么一直在争取更多的力量,因为他是在做着准备工作,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更为重要的是,叶知秋不想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手中,叶知秋要掌握自己命运的遥控器。
就算是叶知秋推算出三个月内将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帝国境内爆发,但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时间来证实叶知秋的推断是否证实,就算是叶知秋推算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叶知秋也不能,更没有这个实力为其父兄加以特别“照顾”,这也许正是叶知秋内心比较矛盾的地方。
就像叶知秋在小校场上举办这场两军进行模拟战争一样,很多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都会嗤之以鼻的贻笑,以为这只不过是叶知秋想要在皇上面前“表现”一下,或者想要在皇帝面前争取一点额外的“权力”。
事实上,叶知秋正是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实力正在不断增长,叶知秋不怕外敌进攻,他害怕的是华文帝国上层在自己背后给自己小鞋穿,也就是害怕内讧,堡垒一般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种经历是何其痛苦,再加上自己的“前世”已经有这方面的经验,自己如果再不用心,自己难道还想要再来一次同样“待遇”吗?那自己岂不是天下最大的一个笨蛋吗?
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还可以改正,但人绝对不能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人也就没有救了!
叶知秋原本还想用其他新战术向皇上证明自己有领兵作战的能力,但叶知秋在最后时刻,还是放弃了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有谁可以向叶知秋保证,李成明得知叶知秋的真正实力后,是否会给叶知秋加上一道“紧箍咒”呢?
谁也不能给叶知秋一个肯定答案。
皇帝在给叶知秋权力的同时,也会对叶知秋的发展有所限制,这就是政治上讲究的一个平衡。
虽然李成明在这方面并不是一个“专家”,但皇室中肯定有这方面的人在李成明的身边。如果出现这种结果,别人不敢说会有怎样一个情绪,叶知秋心中肯定是非常反感的,这也是他的“前世”已经有着相同的经验后得出的“金玉良言”。
叶知秋现在可以说是在为叶家人而活,并不是为他自己心中的理想,如果说现在叶知秋的心中有什么理想的话,估计叶家的生存肯定是放在第一位。
身为一名皇帝,他肯定要发展手下将领和官员的同时,制约他们手上的相应权力。这是叶知秋这么多年所学、所经历而获得的真知良言。
李成明听到叶知秋询问自己是否有什么指示时,李成明心中也是一楞,难道看一场战争,自己还需要准备什么指示吗?不过出于对叶知秋的赏识和器重,李成明还是偏着头想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
“叶爱卿应该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将领,朕对叶爱卿的表现是十分的满意,朕同时也希望叶爱卿今后能再接再厉,不要有丝毫骄傲情绪。其他的,朕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指示。今后朕的江山还是需要像叶爱卿这样的将领好好的护卫了。”
李成明说完后,就带领着他的皇家护卫起身离开了,叶知秋赶紧跟在李成明的身后并护送他离开。
叶知秋护送李成明离开后,他再一次回到小校场,这次他并没有站在那象征高高在上的高台上,而是站在天狼兵团和冷锋兵团的中间位置,先是看了这两支兵团的训练负责人一眼,随后就把目光锁在两支兵团的士兵身上,鼓足身上所有的力气大声说道。
“我想你们经过这次模拟战争后,你们自己应该已经发现你们的优势在哪?但你们是否发现了你们身上还存在哪些方面不足之处?”
叶知秋长得并不是十分高大,相对还有点瘦弱,但这个时候的他,还是给人一种非常高大伟岸的感觉。
叶郓和范崇文相互对看了一眼,叶郓站出来向叶知秋缓缓说道。
“二公子,我们经过这次模拟战争,我们发现自己以前的训练强度还不够,确切的说,我们没有很好的执行二公子交给我们的训练指标。如果今天是场正式战争,我们所有的士兵都已经阵亡了,甚至还包括我们几个在内。”
叶郓说完后,范崇文等人都相互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叶郓所说的观点,这个观点虽然让人有点不太容易能接受,更加的是伤自己的自尊心,但叶郓的话却是一个大实话,正因为实话才不会让人能接受。
叶知秋听到叶郓的话后,并没有立即答话,而是看了众人一眼后,才徐徐说道。
“你们自己觉得训练强度不足,那你们自己是否想过在什么地方不足呢?不要忘记了,你们现在是他们的实际训练负责人,也是他们的将领,战场上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你们什么事都要等我的指示,那你们也不用去打什么战了,因为你们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们都会在战争中全部的阵亡了。战争不是一个讲仁慈的场所,而是一个生死相搏的场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你们不能纠正你们心中那些观点,你们就永远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

“我希望你们在每次作战前都要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一战该怎么操作,我不是希望你们率领士兵在前奋勇杀敌,这不是我想看到的,虽然你们是这支兵团的将领,但我绝对不希望你们想以往的那些将领那样成为一名勇将,而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智将。你们明白了没有?”
叶知秋的这番话让这些将领感到羞愧的同时,也终于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二公子,我们也想过,可能是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二公子教给我们的训练战术训练士兵,开始在训练的时候,心中还是有点排斥二公子的战术和训练方式,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份担忧:二公子之前并没有训练过士兵,也不知道二公子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但现在我们都感觉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还很离谱。所以,我们之前训练士兵时带着排斥心理,同时也没有把自己的想法用到这次训练当中,更没有和二公子做好沟通。”
范崇文接过叶知秋的话,同时他的语气中也充满了愧疚心情。只有敢于真正面对自己的错误,这个人还有希望的。
叶知秋听完范崇文的话后,稍微点了点头,脸上也有了轻微的笑容,再次缓缓说道。
“既然你们现在都明白了自己不足之处,也知道什么地方需要改进,那我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以后训练的事情还是由你们几个负责,我想你们也不会再排斥我教给你们的训练方法了?”
叶知秋说完后,众人都相互点头,表示自己再也不会那样了。
“这样也好,只有经历过挫折,你们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指挥艺术。我送你们一句话:记住,一个好的战争指挥家,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勇猛的将领;勇猛的将领在战争中固然很重要,但他也只能率领一支军队勇猛杀敌,他却不会懂得运用战争指挥艺术,这样的话,即使他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自己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相反,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不但能带领自己麾下的士兵勇猛杀敌,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的伤亡降到最低。这样的对比,你们自己是否想过没有?我需要的不是什么绝世猛将,我需要的是智勇双全的将领和统帅。”
叶知秋再一次强调了他对他们的期望,而这一次的期望是用一种很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众人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心目中,战争还是要将领在前线奋勇杀敌。不过他们听完了叶知秋说的这番话后,全部像是雕塑一样楞在小校场上,同时他们心中也泛起了波涛汹涌。
两支兵团的士兵们也都奇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将领还会发楞,更没有见过将领的脸上出现过这样一幅怪怪的表情。同时这群士兵对叶知秋也充满了好奇,因为能让自己的将领“心悦诚服”的听着他的“责骂”就已经是一件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了,更不用说别的什么事情。
正是这些将领的这副表情,叶知秋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入了这群士兵的心中。
叶知秋知道今天和他们所说的战争知识已经完全超脱了他们贯有的知识水平,这并不是说他们几个的知识“贫乏”,恰恰相反,他们几个人的知识虽然不敢说在这个时代是领先的,是独一无二的,但起码在他们本身的圈子中都是佼佼者。
只是他们很不幸的遇到了叶知秋这个“怪物”,而叶知秋这个“怪物”也许在这个时代中是独一无二的。
现在的叶知秋一是旁观者,二是叶知秋的所接触的知识已经完全超过了这个时代已有的知识结构,毕竟叶知秋的脑海中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知识水平。
有这些知识做铺垫,他们这些人只要用心为叶知秋做事,叶知秋肯定会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给他们的,让他们逐步成长,成为叶知秋最得力的助手。
“你们自己也要好好考虑一番,我不但会给你们时间好好考虑,同时我也把洪强等人全部放下去,安插到你们当中去,你们几个一起好好研究一下,今后你们带领一支兵团时,你们应该要做哪些事情,我不想我的手下什么事情都要依靠我,这样,你们就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你们也不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统帅,最多只是一个勇猛的将领。记住:我需要的是一群统帅,而不仅仅是勇猛的将领。你们都明白了吗?”
叶知秋看了看像是雕塑的众人后,徐徐说道。叶知秋就像是个老太婆那样的喋喋不休的将自己对这些人的期望再三强调。
叶知秋原本想乘着这个机会好好压压他们身上的那股娇骄二气,叶知秋也知道一个出色的将领如果身上没有了骄气,那这个将领就失去了他应有的气度,这也不是叶知秋想要看到的,所以叶知秋看到他们几个人都像雕塑的神情后,叶知秋就没有再多说什么,相反却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想。
别人告诉他们不明白的窍门后,他们身上就会产生一种依赖的心态,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就得不到真正的成长。只有他们自己能找出原因所在,他们才会迅速得到真正的成长。
他们几个人虽然并不是叶知秋用来“称霸”的力量,但他们几个人起码在目前来说,是叶知秋需要的力量源泉,也许后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叶知秋的兵团,而眼前几人毕竟与叶家的关系是非一般的。
所以叶知秋还是要“依靠”他们的,依靠他们来保护叶家,也是叶知秋麾下力量的中梁砥柱。毕竟叶知秋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光靠叶知秋一个人,叶知秋是无论如何也没有能力保护叶家的,同时,这些人也是叶知秋今后发展中所具备的有生力量。
如果叶知秋不将这些先调教好了,那今后加入到这个阵营中的人,叶知秋又拿什么去调教他们呢?
威武大将军府。
夏信和夏昌羽以及夏家的智囊葛大军三人正坐在书房中好象仔细的商量着什么。
“葛先生,我想你已经知道了丝蝶给我们的密信,我想先听听葛先生有什么样的看法?”首先发话的是威武大将军夏信。
夏信在询问葛大军的时候,他的眼神几乎同时是落在了夏昌羽的身上。虽然夏昌羽并不是个出色的智囊之才,不过,夏信也想看着自己的儿子逐步成长。
“将军,虽然丝蝶小姐只是把小校场上发生的模拟战争一事作了一个汇报,大军现在心中可以肯定一点,就是我一直都小看了叶知秋这个人,叶知秋并不像他平时所表现的那样。”
葛大军说完后,喝了一口茶,又像是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再徐徐说道。
“将军,我想问一下将军,在小校场中的两支兵团进行模拟战争,我们是否知道有一支雇佣兵团,也就是叶知秋口中所说的冷锋兵团,据我们的内线回报,冷锋兵团的士兵全部是上次叶知秋在利用征兵的时候,扣留的一部分人,就冲这一点,我想问将军,将军你是否有这样的气度和担当?这可是欺君之罪呀!”
“我们再回头看看,下午在小校场要举行这场模拟,而上午的时候,镇北侯却带着一万名士兵赶赴娘子关,如果换做是将军的话,明知道这个儿子在兵法上和武艺上一无所长,将军还会走的这么匆忙?”
“这就说明了,叶侯爷都知道了叶知秋所做的一切。退一步说,即使叶侯爷事先并不知道,但在今天之前,叶侯爷肯定已经知道了,这也许是叶知秋告诉了叶侯爷。我们就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叶知秋看问题的眼光是多么的远。”
“大军再大胆推断一下,叶知秋心中的想法:那就是在盛京城内,叶家的一切事物都由叶知秋打理,包括在情况发生变化下,叶知秋有能力保护叶家的人离开盛京城,同时叶侯爷远在娘子关可以作为叶知秋的一支远援的力量。朝廷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叶侯爷在军队中和百姓心目中的影响,除非叶侯爷丢失了娘子关。”
“我想将军的心中也很清楚娘子关防御战和南方羌族叛乱当中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一点,我想叶知秋也已经推算出来了,所以他才会不断要去壮大自己的力量。”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在整个华文帝国的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过雇佣兵团?那这一支冷锋兵团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答案显然易见。”
葛大军的话,如果落在了叶知秋的耳中,不知道叶知秋会有什么样的一个想法,是把葛大军当成知己,还是最大的敌人。因为葛大军的猜测基本上都看到到了叶知秋内心中的那份心思,也看透了叶知秋心中所担心的地方。由此也可见,葛大军的确是名出色的智囊。
葛大军的一番话让书房中的父子都陷入了沉思中,作为一个智囊,有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做出什么选择,更多的时候,他要做的是帮他的主子分析局面就可以了。可以说,葛大军深深明白这一点,这也是夏信为什么会这么器重葛大军的一个原因了,因为作为主子的他,并不想什么事情都由智囊帮他做出抉择,那他做这个主子还有什么意思呢?
可以说,小校场上的这场模拟战争,基本上吸引了盛京城内所有势力的眼球,他们关注到叶知秋军事才能的同时,更在关注叶知秋的成长。甚至说,只有阻碍叶知秋获得成长的这个契机,只有将叶知秋的才能扼杀在摇篮中,叶家才不会成为他们向上爬的阻碍,他们才会获得他们心中想要获得的一切。
这也就是政治,只要有人阻挡了他们更进一步发展,甚至分夺了他们手中现有的权力时,他们定当会想方设法阻挡这些向上发展,当然了,这其中也包括了阻挡叶知秋想要获得李成明赏识。
政治斗争无处不在,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会是你的敌人,也可能是你暂时的盟友。
这就是政治的特色。
虽然威武大将军府中的人对叶知秋在小校场举办的军事演习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测,而且甚至还猜中了叶知秋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但他们也对叶知秋没有任何办法好想,毕竟叶知秋现在也是夏家的女婿。
叶知秋在小校场进行的这场模拟战争吸引了整个盛京城中所有有势力的人对叶知秋的猜想,可以说,每种想法的人都有,但不管有什么想法,叶知秋都会置之不问。
因为叶知秋已经多少感受到了一些“危机”的来临,所以叶知秋几乎一直都呆在自己的府中,不再出来过问盛京城的任何“闲事”。
只有做回“桃花源”中人,叶知秋才能获得一些清静,只有度过了眼前的这些流言飞语,叶知秋才会选择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