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回 游戏规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虽然是李成林登基的大好日子,不过李成林此时心中仍然充满着嫉恨,嫉恨叶知秋的军事才华和在军中的影响力,嫉恨叶知秋麾下兵团的强悍战斗力,嫉恨叶知秋到现在为止还不能为自己所用,嫉恨叶知秋早和李成明那个窝囊废之间“狼狈为奸”的勾当,嫉恨自己麾下没有像叶知秋拥有那样辉煌成就的高级统帅,嫉恨李成明竟然能逃脱盛京城,嫉恨朝中大臣到现在还不能和自己心贴心想到一起,嫉恨今天的天气并不怎么完美。李成林心中虽然充满了嫉恨,但他也知道今天必须要处理好李成明和叶知秋对大家所带来的威胁或者说是恐惧威胁。原本李成林自己想要开口说如何解决叶知秋这个大问题,如何解决掉李成明这个自己看不习惯的窝囊废。幸好对自己一直十分忠诚的帝国老宰相柳筱冉深知自己的心思,在李成林开口之前就先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这也避免了李成林所面临的某些尴尬,虽然大家都知道李成林要解决掉李成明这个大麻烦,但自己毕竟是他的弟弟,而且自己也算是逼宫抢位,虽然有成王败寇的说法,但两人之间毕竟还有是有着亲源的血型关系存在,自己也不好做的太过于过分,否则,自己定当会失去大部分朝臣的心,而现在柳筱冉先开口提出这个问题,起码给了李成林一块遮羞布,不让李成林先提出这个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换汤不换药,但有总聊胜于无吧。
“众爱卿对柳老宰相的提议可有好的建议,如果大家有的话,就踊跃的提出来,朕希望各位能踊跃发言,集思广益,这样一来,大家就会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李成林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些问题,如今加上柳筱冉先说出了这个问题,那李成林当然会接着柳筱冉的话题说下去,这也是政客需要的一种本领。虽然李成林的心中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但李成林的这个解决方案并没有得到众位大臣的一致认可。既然如此,那李成林就干脆想要听听他手下这些大臣的心中到底有哪些出色的解决方案,竟然比我这个新登基的皇帝的建议还要好。其实说白了,李成林的建议就是要处理掉李成明和叶知秋,这个虽然是政客常需要的一种心狠手辣的手腕,但李成林现在却忽视了他与李成明之间的关系,也忽视了皇太后和李成明之间的关系,虽然皇太后和李成明之间的关系是一塌糊涂,但两人毕竟还是亲生母子,一旦涉及到生死问题时,再心狠手辣的母亲也无法对她的儿子下毒手。毕竟华文帝国的教条中还是有着虎毒不食子的光荣传统。
“皇上,微臣觉得我们这个时候应当对逆贼叶知秋发动主动出击,毕竟叶知秋围困盛京城的兵力并不怎么充沛。根据情报所得,叶知秋这次围困盛京城的兵力只有三个兵团,按照叶知秋的治军原则,三个兵团也只有九万人马,而我们手中却二十几万的兵力,这其中还不包括皇家护卫军、城卫军和禁卫军等部。虽然皇家护卫军我们还没有完全拉拢过来,但我们已经成功的拉拢了一个联队的兵力。这样一来,我们手上的兵力就完全超过了叶知秋麾下围困盛京城的兵力。而且根据情报所得,叶知秋将这次围困盛京城的任务交给了他的王牌兵团天狼兵团的兵团长叶风全权指挥,协同陆青鹰所部的巨蝎兵团和汤恩来麾下的飞龙兵团。根据这些实力的对比,微臣的建议则是:分兵主动攻打叶风等部的兵力。”听到李成林的问话后,身为兵部尚书的丁金刚首先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建议在某些观点上还是完全能站住脚跟的,可见,当朝兵部尚书并非是靠关系上位的人,他的胸中还是存在某些真实的才华。
“皇上,老臣附议丁尚书的建议。老臣的看法则是:叶知秋这次并没有亲自指挥,因而叶知秋对我们士兵的影响也将会减到最低点。叶知秋虽然将这次的指挥权交给了叶风处理,同时天狼兵团也是叶知秋麾下的王牌兵团,这点大家心中都十分清楚,但天狼兵团并没有参加过几场大规模的硬战,叶知秋一直没有让天狼兵团打过什么硬战,叶知秋虽然极具军事才华,但在这点上,叶知秋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就表示叶风的指挥能力到底达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现在都不好说,我们也不得而知,老臣想来,就算是叶知秋自己也并不是很清楚,这就是叶知秋护短所带来的弊端。叶风可能深得叶知秋的亲传,不过这也是一些理论上的军事指挥艺术,并非实践;但也有可能叶风根本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将领,这是我们极度希望出现的现象;至于汤恩来所部的飞龙兵团,老臣知道飞龙兵团最擅长的还是打防守战,而且汤恩来这个人的手脚并不怎么干净,叶知秋也为了此事已经深深的责备过汤恩来,所以根据这一现象,老臣建议可以分化汤恩来和叶风之间的关系,起码老臣觉得汤恩来一定不会服从叶风的指挥;而陆青鹰则是叶知秋提上来的一名新人,以他的资力根本就不能服众,所以,老臣认为皇上可以调派朝中的大将率领各部分兵攻打叶风等部,这样一来,定当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进兵策略则是:以当朝老将也是皇上的皇叔李道君率领一部攻打叶风所部;以卢春华率领所部前去攻打陆青鹰所部,以城卫军和禁卫军两支兵团的力量,以前禁卫军副统领司马俊为指挥攻打汤恩来所部,同时命令朝中外交人员前去和汤恩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接触;至于盛京城的防卫任务就交由周天华将领统一负责。不知老臣的建议是否可性?”柳筱冉身为帝国的宰相,如今又是四朝元老,他分析问题来虽然不是什么头头是道,但起码还是切中要害,尤其是后面的军事部署行动,完全是一副善于知兵的人才能获得的结果。由此可见,一名老练的政客能屹立朝中这么多年,的确有他自身的才华和能力,否则,这么多年他早就被人赶了N+1次了。老狐狸不愧为老狐狸呀!
柳筱冉这么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是因为柳筱冉根本就不想在这个问题有过多的牵扯,毕竟帝国眼前的局面并不怎么理想,如果不能率先解决掉叶知秋所带来的威胁,李成林今天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但是否能坐多长时间,现在并不好说,同时自己早就和李成林捆绑在一条战船上,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而且叶知秋现在已经分兵攻打帝国东部地区,要知道,帝国的财政赋税主要是来源于帝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李成林以前的封地东海郡。而如今叶知秋竟然派了麾下最出色的军事统帅许成宗率领叶家军其余各部实行对东部地区分而击之的策略,换句话说,就算李成林今天已经坐上了这个宝座,但如果少了财政赋税这个前提,李成林的这个位置并不牢靠,而且就算李成林击败了围困盛京城外面的叶风等部的兵力,如果不能将叶知秋调派到帝国东部地区的许成宗等部分别击败的话,李成林的位置也不会安稳。这就是一场权力游戏的竞争,这也是权力游戏规则。既然大家都要参加这个游戏,那大家就必须要遵守这个游戏规则,就算是身为皇帝的李成林也不能例外,他也没有特权。
李成林压根就没有想到今天这场朝会竟然会这么容易解决,他原本还有点担心大家对这个建议不会采纳,或者有其他建议,但没有想到老宰相会站在自己的阵线中首先附议丁金刚的提议。李成林虽然知道大家所议论的乃是针对叶知秋围困盛京城的策略而展开的朝议,并没有涉及到该如何解决李成明这个心腹大患。不过没有关系,只要能成功的解决掉叶知秋这个最大的问题,那李成明的问题不就顺手解决掉了吗?李成林虽然还想要先解决掉李成明,不过听到大家都这么认为时,他也只好妥协一回,顺从大家的建议,就算自己贵为帝国主宰,李成林这次也不能搞什么特殊化的权力,这就是游戏规则,是潜规则。
“朕觉得众位爱卿的建议可以一试,那就按照大家的建议来办吧。”李成林看到大家的兴致都十分的高昂,于是就答应了大家的建议。“至于朕要调派那些将领率领各部兵马前去攻打叶风等部,老宰相虽然提出了宝贵建议,但朕心中自有主张,今天的朝会就到这儿吧。朕要回皇宫看望母后了。”

李成林知道今天这场朝会再开下去已经没有任何的必要了,既然如此,还不如随便找个借口散了今天这场朝会。至于后面的问题就让其他人去想吧。
李成明今天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他也已经知道了逆贼李成林今天登基的消息,原本主宰帝国的人是他李成明,而非眼前这个逆贼李成林。但李成明并不能想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谁叫形势比人强呢?谁叫他当初那么任性呢?谁叫他不能容人,手下有出色人才不敢任用呢?今天的这个教训给了李成明很大启发意义。不过如果李成明不能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那他李成明还是什么都不是,即使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仍然会走上今天这条末路,仍然会是一名失败者。
叶知秋知道李成明登基的消息肯定对李成明的刺激比较大,所以一大早他就带着李小语赶到了李成明的临时行宫,希望能安慰到李成明,不过叶知秋并没有想过要亲自去安慰李成明,他将这个任务则交给了已经有六个月身孕的李小语头上,毕竟人家还算是兄妹关系吗?说话肯定比叶知秋这个“外人”要强上许多。叶知秋出现在李成明的身边只是让李成明获知一个信息:不管什么时候,我叶知秋会永远站在你李成明的身边,陪你走到底,无论最终的结局会怎样。
叶知秋心中十分清楚,帝国这场内战就如同一场权力争夺游戏,无论是李成明还是李成林,大家都是参加这场游戏的人,大家都要遵守这场游戏规则,谁也不许犯规,谁也没有特殊权,最终的结果只能用实力来说话。叶知秋心中虽然已经有了良好的作战策略,不过叶知秋暂时还不想动用暗夜分队中的死谍以及血仞特别部队,针对朝中的某些官员进行一系列的刺杀行动,因为叶知秋现在还不想动用这些力量,同时现在还没有到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此时动用了这些力量,李成明并不会过多的感激叶知秋,他们今后还会相互猜忌。而如果李成明感到绝望的时候,叶知秋再动用这些力量为李成明出一口恶气,那时李成明的印象肯定会十分的深刻,起码他不会过多的猜忌叶知秋。这何尝又不是一场游戏规则呢!
“皇兄切务激动,也务伤心,属于皇兄的,谁也抢不走。皇兄虽然现在处于落魄中,但皇兄并没有散失所有的积蓄,同时皇兄还有我们,还有夫君麾下的二十几万大军,到时皇兄定当会逢凶化吉,重新收拾旧有山河。”李小语并不懂得怎么去劝人,但她所说的这些话还是具有相当的道理,只不过很难让人一下子接受。叶知秋听到李小语的劝人之语后,淡淡的笑了笑,如果李成明能一下子就接受这个劝人的话语,那他李成明还真的是神人了,他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危机和局面了。不过叶知秋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人家是兄妹,但他和李小语也是夫妻关系嘛,怎么说丈夫也要支持妻子嘛,总不能妻子说什么,丈夫还要站出来进行反对吧。
楚南天根本就没有想到叶知秋的行动竟然会如此的迅速,他麾下的华政成这么快就赶到了自己的治辖范围,如今这个局面该如何化解,楚南天心中并没有底,毕竟自己麾下并没有出色的士兵能成功的抵挡住华政成的军事进攻。楚南天现在也很奇怪,明明华政成已经率领士兵成功的围住了松山府,但华政成并没有急着攻打松山府,这个苗头可是有点不怎么对劲呀!难道华政成会有其他什么军事行动计划吗?如果有,那又会有什么军事行动呢?楚南天此时真的感觉到十分的困惑,丝毫不能理解华政成这么做的背后动机。
许成宗一直跟在袁世生的枪骑兵身后,收拾着枪骑兵留下的残局。许成宗并不急着去攻打帝国东部的任何一个郡制,这些对许成宗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许成宗要做的仍然是怎样收拾当地的人心,赢得当地百姓的心。因为许成宗心中很清楚:攻打帝国东部地区主要的战场还是在东海郡,东海郡毕竟是帝国东部地区六个郡制的首富地区,也是李成林的封地,只要能成功的解决掉东海郡的问题,帝国东部地区的其他郡制也就没有了多大的麻烦,这也是一场政治上的胜利,毕竟要想获得帝国内战的最终胜利权,并非只是赢得军事胜利,如果这样做能行得通,叶知秋早就命令麾下各部展开了军事行动。许成宗出兵帝国东部地区的主要作用是威逼那些现在还有很大问题的郡制,那里毕竟也是帝国的属地,如果不能成功的解决这个问题,那攻打帝国东部地区则会有很大的后遗症,这可不是叶知秋想要看到的结局,同时叶知秋也不想在获得帝国内战胜利权后,他还要抽出许多宝贵的时间来收拾这些旧问题,要做,就乘着这次机会一道收拾他们。所以叶知秋才会命令许成宗率领所部的魔狮兵团去威逼那些残留着十分重大问题的郡制。
袁天佐这几天的心情又感觉到特别的高兴,如今叶知秋又命令袁天佐再次招募士兵,不过这次是骑兵兵团了,这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了。以前叶知秋虽然也想过要组建骑兵兵团,可惜一直没有这个实力和机会,如今叶知秋可是奉李成明的圣旨组建骑兵兵团,虽然眼前还并不是最佳时机,但前期可以先将骑兵人员招募到位,至于后面的训练工作以及战马的匹配等相关事宜,还是等叶知秋的最新命令,或者是等帝国内战结束后,再统一安排吧。
袁天佐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到似乎又变年轻了,这是指袁天佐的心态,而非实际生理年龄,跟在叶知秋的身后就会有不同的变数,看来当初自己观察星象并没有出任何错误,叶知秋定当是星象上显示的紫薇星,看来跟在叶知秋的身后统一整个大陆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了。这些虽然是袁天佐一相情愿的想法,他并没有咨询过叶知秋心中的真实想法,虽然叶知秋心中早已经立下了自己今后该走的路,但叶知秋现在肯定还没有想到要统一整个大陆的念头。
袁世生率领手下枪骑兵一路高歌,他奉许成宗的作战指令,根本无须考虑他身后面的任何事件,他现在已经率领所部的枪骑兵已经开赴到了温岭郡,虽然这里一直不怎么平静,当地的少数民族一直不满意当地官员的统治,不满朝廷的管辖,毕竟这里的民族问题比较的复杂,同时历任总督和当地官员并不能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治理当地。袁世生的到来,给了当地官员压力的同时,也给了当地少数民族造反实力分子一些压力,他们压根没有想到,帝国竟然还有额外的兵力前来围剿自己。这些少数民族一直进行着小打小闹的活动,同时也借助李成林这次造反的机会大势发战争横财,也建立不小的势力,但要想和帝国正规军作战还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虽然只是袁世生的一支枪骑兵,这些少数民族的造反头目心中还是很清楚自己的势力。
冷剑秋率领所部已经基本扫荡了整个东海郡除首府松山府外所有的府、城,这些府、城毕竟没有正规军队驻扎,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常规军,他们一看到猛虎兵团的兵锋后,不是立即缴械投降,就是一泻千里,根本就不敢和猛虎兵团作战到底,也没有那份胆量,最重要的是,他们大部分人中还是骑墙派,看到谁的势力占据上风时,就向谁靠拢。
冷剑秋解决了松山府外围的势力后,虽然并没有完全解决各地的政务问题,但这个时候并非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毕竟这里的问题不像温岭郡那么复杂,既然这样,那就等帝国内战结束后再统一解决。冷剑秋立即率领所部兵团开赴到松山府的外围准备和华政成合兵一处,两支兵团共同展开围攻松山府的准备工作。松山府战役随时将要爆发。无论是华政成还是楚南前心中都十分清楚,这一战的胜利天平已经倾斜了,关键就是要能坚持多久的时间了。
楚南天心中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虽然他并非是一名死忠份子,但必要的气质和傲骨还是要摆出来的。否则,他又怎么在选择投降后,获得他想要的权力和地位呢。这何尝又不是一场游戏规则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