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晴天霹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文帝国帝都,盛京城。
盛京城中那些不管有关系没关系的人,现在都知道了帝国赖以生存的三大险关相继失守的消息了,这个消息对盛京城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盛京城中所有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发的相继走上街头“呼吁”帝国尽快采取一个有效的反击策略,去应对敌人的强势进攻,实行保家卫国战争。
这个消息也导致了盛京城内的商人们现在也无心做生意了,他们想到的是尽快把自己手上的生意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保留好实力,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那些有血性的男儿们都自发组织起来,要求帝国出兵保卫自己的家园。
帝国上层更是被这个消息彻底“打击”的懵了,他们心中根本就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要知道,帝国这三大陷关几乎就没有被沦陷的先例,尤其是帝国的娘子关,这个可是号称帝国不落的雄关,而如今这三大陷关却先后被敌人攻陷了。
帝国高层虽然不愿意相信这是真实的,但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接下来十分险恶的国家局势。
这三大雄关一沦陷,就意味着敌人可以长驱直入,帝国境内再也找不到任何天然的关隘阻挡敌人前进的脚步。换句话说,敌人可随时攻打到华文帝国的中心地带。
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事实。
华文帝国议政大厅,文华殿。
帝国皇帝李成明现在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丝毫血色,他自从听到这个消息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帝国赖以生存的三大险关就这样被敌对的三个国家攻下来了,这对李成明来说,不亚于天方夜谭。
李成明心中在滴血,为前往阵亡的将士,但更多还是为自己的命运,难道自己就会成为华文帝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敌打败的皇帝?难道自己的命运真的会这么狼狈吗?
李成明面无表情的看着站在自己下方的那些朝廷官员,平时都是夸夸其谈,怎么今天都成了哑巴?一声不吭了。他们心中也不知道在想起什么,是迁都,还是是选择逃避?
此时李成明心中在想:是否要乘机要把皇位让给自己那个一直觊觎着这个宝座的王弟、帝国雍亲王兼兵部尚书的李成林?又或者自己强硬一回,重新选择良将派兵增援,与敌展开厮杀,保家卫国。
李成明心中其实又何尝不明白,自己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自己要权没有权,要官员没官员,朝堂上现在虽然站满了官员,但他们当中又有几个是和自己能贴心的呢?做这样的皇帝,又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将自己的精力寄托于山水。
李成明此时的思想可谓是极度悲观,也难怪,李成明平时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同时李成明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除了还能掌控皇家护卫军和皇家近卫军外,李成明可谓是一穷二白。
李成明想到这儿,把头了抬了起来,看了看站在下面的众位官员一眼,最后无奈的把眼光放在自己王弟的身上,久久没有离开。
李成林也收到了自己这位坐在龙椅上的皇兄李成明的眼神,但李成林现在却故意的在装傻,装着没有看到。
李成林现在也在为帝国局势担忧,虽然他一直觊觎皇帝这个象征人间至高权力的宝座,但他可不想做一位刚上台,就被敌人打了下来的皇帝,李成林可不想做这样的皇帝。
李成林心中也是否清楚:帝国眼前的局势可谓是相当的糟糕,以自己的那些能力,自己似乎根本无法挽救眼前危机。这点自知之明,李成林还是有的。
“众位爱卿,帝国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朕希望众位爱卿现在能放下己见,众志成城,度过眼前这一关,后面的问题,你们想要怎么样,朕都依着你们。”
李成明看到下面众位官员还站在那里做着闷菩萨,一声不响,心中更是火大,但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并不是发火的时候,谁叫他这个皇帝做的这么窝囊呢?自己也只好放下皇帝的尊严,同他们说着“贴己”话,甚至说话相当的悲观,希望他们能把帝国利益放在首位。
“朕不希望老祖宗留下的江山就败坏在朕的手上,也希望众位爱卿能抱成一团与朕一同将来犯的敌人驱赶出帝国的境内,还帝国一片净土。”
李成明的心境虽然十分的悲观,最终还是选择了与敌人展开厮杀,终于真正强硬了一回。
是的,一名再怎么窝囊的皇帝,他心中的那份爱国情操还是有的,李成明也不例外,虽然李成明手中并没有掌握帝国多大的实权,但他并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就算要做亡国之君,李成明也要强硬一回,不能将这华丽的江山拱手送人。
李成林心中很清楚皇上最后一句话是和自己说的,但李成林并没有接话。
李成林还是要等,等李成明失去他应有的资格后,自己再出来收拾帝国残局。
虽然这个代价十分浩大,但只要不是做亡国之君,李成林还是没有失去他心中的那份觊觎之心。大不了,向敌人妥协,自己在帝国内还是那名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拥有无穷权力的皇帝。
帝国镇北侯,侯府书房中。
叶知秋一个人正坐在书房中沉思。
叶知秋压根没有想到,帝国三大险关就这样不堪一击的失陷了,而第一个失陷的就是父亲镇守的娘子关。
对于这一点,叶知秋现在真的茫然,自己也知道要想长久坚守是不太可能,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敌人攻陷了呀?难道这其中还另有藏机。
想到这里,叶知秋似乎像是找到了什么线索,站了起来走到书房后面的暗室中。
书房暗室中,叶知秋打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
地图上到处用各种颜色的笔画着,光看地图上画的,好象是人体的血脉图一样。
这幅地图实际上是华文帝国的版图,用红颜色笔画的是帝国三大险关:娘子关、嘉峪关和鹧鸪关,尤其是娘子关更是画了不同的颜色。
不同的颜色当然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叶知秋站在地图面前久久没有动作,似乎时间就这样“冻结”住了,再也没有向前推走的痕迹。
当然这只是一个错觉,叶知秋一个人在地图面前一站就是一个多时辰。
叶知秋回过神来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腿脚都有点麻木,叶知秋苦笑了一下,原来是自己站的太久没有动的原因,导致了自己的血脉不通,所以才会有麻木的感觉。
叶知秋在暗房中适当运动了一下,简单的做了做扩胸运动和揉了揉踝关节以及简单的踢腿和下蹲动作,就不停的在书房暗室中来回的走着。
这样一个重复动作又是一盅茶的时间,叶知秋终于停下了脚步,然后缓缓向外走去。
叶知秋走出书房,很“夸张”的做了一个深呼吸,似乎在暗室中他没有得到适当的呼吸一样。这时叶若心如果看到了的话,她一定会取笑叶知秋那夸张的动作。
盛京城,雍亲王府。
雍亲王从文华殿回来后,就把自己关在书房中。
关在书房中的并不只是雍亲王一个人,还有华文帝国的宰相柳筱然和其他几位高级官员(主要是六部尚书),他们几个正关在书房中低声的商量着什么。
“王爷,我们的时机来了,这时正是逼宫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借着三大险关的失陷为借口,迫使李成明退位让贤,王爷适当的再摆一下低姿态,到时李成明定然会多番恳请王爷坐上皇位,请王爷收拾帝国残局,那时王爷就可以正式坐上皇帝这个宝座了。”
“到时再以王爷的治军能力和影响力,很快就可以收回三大险关,臣下在这里先恭喜王爷,哦,不,是皇上。”
说话的正是户部尚书徐志伟,一个紧靠着李成林才得到重用的人,一个表里不一的人。徐志伟是一个非常富态的中年男子,从他的话语中,就能听出他的能力在什么地方最擅长,但或许这也只是一个表面假象。
雍亲王听完徐志伟的话后,并没有答话,李成林心中虽然一直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也没有完全失去那份冷静。
当然,雍亲王听完徐志伟的这番话后,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了丝微变化,当然是朝着好的一面变化,脸上已经是挂满了那成功后得意的喜悦,似乎成功就在眼前,自己已经坐上了自己期待已久的那个位置。

是人,他都逃脱不了被别人用马屁来“轰击”的,无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伟人也好,平凡人也罢,都是喜欢戴别人送给他的高帽子,李成林也没有逃脱这个定律。
宰相柳筱冉并没有因为徐志伟的这番话而陶醉,也许柳筱冉知道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奴才”,而不是主人,也许柳筱冉真的是一个“老狐狸”,到什么时候都能保持那份狡猾的冷静,更知道为人臣子应有的那份忠诚。
柳筱冉心中也清楚,身为一名上位者,身边需要一些怎样的人群。
“王爷,我想现在还不是王爷称帝的时候,毕竟现在帝国内的民心还是向着皇宫中的那个人。如果我们做的过分的话,我们不但要面临三大国家的军事攻击,还要面对国内那些所谓的‘保皇派’的冷枪,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会两面树敌,这样对我们是百害而无一利。”
“微臣的想法是:王爷此时可以先让皇上封王爷为摄政王,这样的话,王爷的基石才会更加的稳当,那我们面对的只有三大国家的军事进攻,同时我们也控制了朝政,真正的控制了朝政。这样就完全可以调动国内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这样比王爷现在就称帝要好上许多的。当然当一个幕后人要比当一个台前人更有感觉。”
老狐狸适当的给雍亲王等人浇了一盆冷水,但同时也给李成林重新浇溉了一个希望。
李成林听完柳筱冉的建议后,顿时就陷入了沉思。
做一个幕后的“英雄”,李成林的心中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想过,他一直把目标定在台前的“英雄”上,而那样的“感觉”更爽,也更能显示他李成林的“威风”。
当然,李成林现在听了柳筱冉的建议后,李成林的脑海中不断的思考着这两个“英雄”给他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哪个更多一点,哪个更有成就感一点。
李成林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的人“帮”他成就他心中的理想,是因为李成林的“智谋”远在李成明之上,同时他的残忍和阴冷更是在李成明之上,这也是华文帝国的先皇在驾崩时没有把皇位传过有着良好“聪明才智”的李成林,而选择传给了“笨笨”的李成明的一个原因,同时也因为李成明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而先皇同样也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人。
更重要的是,先皇知道,如果把皇位传给李成林,自己的儿子们绝对不会还有一个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同时他也会把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带入无限的战争中去。
如今的大陆形势虽然并不是很好,但先皇还是不想让自己“绝后”,不想就这么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基业毁在李成林的手上,但先皇没有想到是,李成明只能做一个守成的皇帝。也许有时一个守成的皇帝要比一个进去的皇帝更符合先皇当时的心境。
李成明进取不足,不过他起码不会让先皇在世的子孙们遭到不测,只要大陆局势还没有完全恶化,李成明还是一个合格的守成皇帝,不过那位已经作古的先皇似乎忘记了人性的贪婪。
李成林沉思了良久后,才抬起头看了书房中的几人一眼后,徐徐说道。
“孤王就依柳老爱卿所说的去做。孤王是不会主动向那个‘软柿子’说的,这一点,还得要靠柳老爱卿和众位大人去说呀,事情成功后,孤王会为众位记上首功的。同时也少不了众位的好处。”
李成林说完,用阴冷的眼神狠狠的看了众人一眼。似乎这一眼给众人打一针兴奋剂,但似乎又是一针镇压剂,告戒他手下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有时做事不要太嚣张,还得要看他这个主人的脸色行事。
柳筱冉等人缓缓点了点头。
柳筱冉之所以会这么用心的帮助李成林,并不纯粹是因为李成林更像是一个皇者,也不因为李成林身上的那份“霸气”,而是因为自己和李成林有“姻亲”关系,他同时也知道在这样一个乱世中,只有实力的人才能活得更久一点。
这一点,柳筱冉心中是非常的清楚,因为他成功的“奋斗史”就是一场权力与实力不断交替的过程,他现在虽然是老了,但他还想为自己的后代积累一点“功绩”,更要为自己的后代铺上一条“阳关大道”。
但柳筱冉真的就看透了李成林这个人?他们之间的合作真的就那么精密?他们之间就没有了猜疑?
华文帝国皇宫,华清宫。
皇帝李成明一个人“孤独”的坐在华清宫的龙椅上,他此时的外表一下子像是苍老了许多,原本只有二十几岁的他,现在看上去似乎有三十出头了。
李成明的心中很痛,不是因为朝廷的官员不听自己的,而是痛恨自己的无用,先皇传给自己的龙椅很快就要结束了,到时自己应当用什么样的面孔去见列祖列宗呢,不要说是见了,光是想想也是没有脸面的。
正当李成明一个人“自怨自哀”的时候,华清宫宫门外的值班小太监却与别人发生了争吵的声音,这个声音顿时打破了李成明的沉思。
“李大人,皇上正在休息,你还是稍等一下吧。等皇上醒了再传召你吧。”
这是值班小太监据理力争的声音。
“你这个小混蛋,你可知道我现在找皇上要谈的是国家大事,你耽误的起吗?你给我滚开点,我亲自进去叫醒皇上。”
后者的声音似乎已经失去了耐心,话语中已经充满了怒火。
这个声音李成明也是非常的熟悉,这个声音的主人就是自己的皇叔李道群的声音,一个掌管华文帝国情报和特别军队的人,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一个很自己很贴心的人,一个自己时刻都可以相信的人。
外面的争吵还在继续,李成明听到李道群的到来,好象是溺水者抓到了什么一样。
“小喜子,让皇叔进来吧。”
李成明那虚弱的不能再虚弱的声音传到了宫外两人的耳中,小太监听到皇帝这么说,他就很识相的选择了不再阻拦。
“皇上,你这几天消瘦了,眼下正是帝国多事之秋呀,皇上还要多保重龙体呀,这样皇上才能带领帝国的臣民们走向光明呀。”
李道群看到华清宫内李成明的脸上满是苍老的神情后,不禁用很诚恳的话语向自己的侄儿劝说道,虽然这样并没有多大的效果,但李道群还是想尽尽人事。
“皇叔,我感觉到好累,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朝廷的官员一直对我都是阴奉阳违,都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却把王弟的话当成了圣旨。如今帝国发生了三大险关失陷的事,战争随时都有可能打到盛京城来的,我就要做亡国之君了,我们对得起列祖列宗。”
李成明说这番话并不是说他现在已经崩溃了,而是想要把压在他心中的话像是找到了一个发泄口那样,一下子全都发泄出来,这样他的心中或许会感觉舒服点。
李成明这次也没有自称朕,眼前的人虽然是自己的皇叔,但皇帝的尊严还是要的。但自己从小就有许多的心里话不能说给别人听,一般都会告诉自己的这位皇叔,这其中甚至有的话都没有向已经去世的父皇说过,可见李成明的心中是多么的相信李道群。
一个臣子能得到皇帝如此这般的信任,还真的不太容易呀!
“皇上,臣这次来就是要和皇上好好商量这件事情的。”
李道群先是“爱怜”的望了李成明一眼后,但很快就把‘爱怜“的眼神收了回来。因为李道群也知道,不管在什么时候,自己都是眼前这个人的臣属,即使自己是皇帝的叔叔。
“哦,那皇叔就说来听听吧。”
李成明似乎一下子就来了劲,腰杆子也坐直了,神情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的萎靡不振。
李成明以前一旦有什么事情是自己无法解决的,只要眼前这位皇叔和自己“商议”后,自己都变得很有信心,希望这次也不例外吧。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李成明过分依赖李道群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李道群的才能都是真才实学。
李道群能坐稳今天这个位子,如果没有一定的真本领,就算他是皇帝的叔叔,估计也早就被人挂了。
不过。能掌管帝国的情报以及特别军队的人,没有一定的本领,那他也坐不稳这个位子的。毕竟,李道群的身边充满了太多的“政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