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如此惨败的皇家近卫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成明就这样又做了一次“傻蛋”,又枉做了回小人,更是李成明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愿赏赐叶知秋手下一干将领,第一次当家作主赏赐前线打了胜战的将领。
而效果却朝着李成明预想的相反方向发展、变化。虽然李成明第一时间并没有获得这方面的情报,不过李成明真的是自己拿石头砸自己的脚。
叶知秋和手下一干将领静静听着宣读皇帝圣旨那个太监阴柔的声音,众人是越听,心中火气就越大,不过是众人一直都将心中火气压抑住,没有爆发出来。他们不是不向爆发,而是觉得时机还没有到。
聪明的人一耳就能听出这道圣旨里面包含着离间的含义,离间叶知秋和一干麾下团结、协作的合作。
这道圣旨以华政成与许成宗两人的赏赐最为重,光是官爵都快赶上叶知秋了,他们俩这次被分别被封为帝国的骠骑将军和骁勇将军(从二品),成为了帝国“名副其实”统辖一方的大将军。毕竟是华、许两人并不算是叶知秋的“亲信”,一个是帝国兵部的将领,一个只是出身底层的士兵。
至于叶知秋手下其他的将领的赏赐,李成明只是象征性进行口头嘉奖了一番,既没有进行官位封赏,也没有物质封赏。而这个中的原由则是其他将领都是叶知秋的亲信,或者是叶家加将出身,李成明根本就不会给叶家加将任何一个上台的机会。
圣旨的最后,李成明还希望以叶知秋为首的军团能创造出更多的佳绩来,能将虎磐王朝等入侵帝国的敌人赶出帝国境内。
李成明蛮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这次的赏赐一定会取得自己预想的目的,不但能将华政成和许成宗两人拉拢住,如此就能将叶知秋麾下的兵权分夺一些出来,从而牵制叶知秋。
这个想法的确是美妙的,但每个计策都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和正确的策略。但这次的赏赐,实际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呢?
叶知秋原本还对李成明抱有幻想,还想将忠心无偿的奉献给帝国的皇帝、奉献给帝国。不过现在这道圣旨,可以完全打破了叶知秋心中的这些想法,再加上,叶知秋“前世”在工作中曾饱受过各种各样的气和压抑、以及别人的踩压,而这些经历已经让叶知秋喘不过气来了。
也许叶知秋并不是一个好人,也是个相对比较懦弱的人,不过叶知秋绝对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叶知秋心中细细回想了一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既然上苍再给自己活一次的机会,再给了自己一条小命,自己就应该要好好珍惜这次得来不易的机会,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的成就一番事业。也从这里开始,叶知秋才真正的树立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的目标,也从这里开始,叶知秋才真正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虽然叶知秋还不相信自己就是袁天佐口中所说的真命天子,不过叶知秋心中已经不再将整个心思都放到了帝国的身上。
叶知秋原本只想让身边的人能过上一个安稳的好日子,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逸一点,但现在李成明的这一次赏赐,加上之前李成明的抢功行为,让叶知秋彻底的对李成明和帝国死了心。
先不说自己的功劳有多么大,就是跟在自己身后的士兵们,哪一个不是舍生忘死在沙场上与敌人厮杀,难道他们想要的结果就是这样子吗?既然李成明如此,那何不自己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生活舞台呢,虽然这个过程有着很大的危险性,但总比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要强上许多倍。
更何况,叶知秋原本就从叶少堠的身上得出了一些经验教训,自己必须要把军权牢牢的控制在手上,只有控制住了军权,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有商有量。如果再加上李成明这样一个赏罚,真的让叶知秋寒了心,更让叶知秋麾下的各级将领寒了心。
就算叶知秋没有这些想法,但终有一天,叶知秋麾下将领也会“架”着叶知秋做出这些选择的。因为那时有些事、有些人已经挡住了叶知秋麾下将领更上一个台阶的阻力。
这就是利益分配不均所带来的后果,更是人性充分的体现。
叶知秋原本的想法是在击退敌人的进攻后,自己带着心爱的妻子过上一种世外山水的生活,自己不再过问帝国的政务,他手上的一干将领也会在帝国内获得一定的地位,那时就是自己离开的最佳时机,但现在,叶知秋再也不会这么想了,叶知秋甚至想到了袁天佐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语中的含义,自己就是他口中的真龙天子这一说法。
其实人的心思就是那么微妙,一个细小的事情都能引起一连串的遐想,叶之前也不例外,毕竟叶知秋也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
以前的叶知秋只是想在军事上获得别人的认可,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自己手上掌握一支能听自己话的军团和将领。但现在,叶知秋不仅要掌握军队了,同时也想在政治上获得相应的地位,甚至能在经济上获得一定利益分配了(经济决定政治,军事为政治服务)。
所以这个时候,叶知秋想的更多的是有哪些人才能为自己所用了,无论是哪种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的人,叶知秋都想挖掘过来,为自己所用。
当然,叶知秋现在还没有萌生反叛之心,毕竟,目前还不是最佳时机,再说了,叶知秋的手上也没有这个相应的实力,他还是要凭借帝国的力量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实力。
李成明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赏赐,竟然把自己手上最年轻、最能打战、最有潜力的统帅生生给“逼反”了。当然,叶知秋的“反心”,这个时候还绝对不会有所显露的,因为叶知秋还要利用帝国的资源优势,等待一个适合的时机,那个时候的叶知秋就很难说了。
就算叶知秋没有这份心,等时机恰当了,叶知秋麾下的将领也会“逼”着叶知秋走上这条路的。
叶知秋和众将领默默的接受着李成明的赏赐。
对前来赏赐的太监,叶知秋原本就没有多大的热心好好接待他,但想到自己今后的发展之路,叶知秋只好违心的刻意去招待他。让他能感受到一种被人尊重,这样,他以后就会发现到他的才能和用处,他也会为自己所用。因为叶知秋十分清楚太监的心理和心境,是的,一个身体残缺的人,不是变态,也是个变态。他们不是喜好金钱,就是喜好权力,甚至还有喜好女人的也大有人存在。
这边叶知秋安排人手接待太监,那边叶知秋还要听着华政成和许成宗以及其他将领的解释和抱怨。其实这些抱怨,叶知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中。
叶知秋默默听着众人的解释和抱怨,听完后,叶知秋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一句让众人都感觉到心平气和的话。
“这是你们应得的赏赐,不管皇帝有着怎样的赏赐,本帅都不会放在心上,本帅只是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多多注意身边的人以及手下的将领,不要被别人挖走了,如果真的有这个情形出现,本帅就会很不客气找你们谈话,甚至是找你们麻烦。”
“至于现在嘛,你们该干嘛就干嘛,也让下面的兄弟们好好的放松一下,这可是一个很难得偷闲的机会,后面将会有一场大战。”
“虽然皇帝这样的赏赐,对其他的将领很不公平,不过,本帅知道这是皇帝怕本帅坐大,不好再控制,所以他才想办法来瓦解、离间我们,离间你们之间的关系,其他的,你们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我叶知秋还不至于是那么小气的一个人,会眼红皇帝赏赐给我手下将领的官位和物质。”
叶知秋觉得前面的语气有点重了,所以换了一个平和的语气与众位将领推心置腹的说道。
“别的事情,本帅不敢说什么,不过,你们是什么样的人,本帅心中还是有数的,你们还是放宽心,帮本帅将军队训练好、将军队打理好,这就是对本帅最大的回报。”
这边赏赐后进行着欢庆酒宴,那边盛京城内的那些衣食无忧、无所事事的贵族们,此时正跟在皇家近卫军的后面追击已经溃败的铁真军队,他们想要从铁真的身上捞点什么油水,乘胜追击虎磐王朝的败将铁真。
是的,虽然铁真是被叶知秋打败了,但铁真手上兵力并没有多大的损失。铁真之所以会选择向后撤退,那是因为铁真觉得自己既然在叶知秋手上暂时捞不到什么便宜,那何不暂时选择撤退,与国内的援军汇兵一处,再图后计,这也算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吧。
如果别人真的就此认为铁真是失去了再战能力的话,将铁真视为落水狗而进行痛打的话,那等待他们的结果就会让他们大失所望,甚至还会吃上一次可大可小的败战,这一点,叶知秋的心中很清楚。
这也是叶知秋之所以会与众将领考虑去追击铁真,也是因为这一点的考虑,叶知秋才会认真考虑乘胜追击铁真,同时也可利用士兵们旺盛的士气再创一次胜利,只是叶知秋心中这个想法并不想真正的执行。如果是别人的话,叶知秋的心中也很清楚,能否取得胜利,只有五五之数,不过是铁真,叶知秋自认为也只不过是两三成胜算。

虽然叶知秋有这样的认识,对铁真有个清醒的认识,但并不代表了其他的人也会有叶知秋这样的认识。
原本李道群还想十分谨慎的跟在铁真的后面追击铁真一下,能取得一些小的胜利就可以交差了,但他不断的接受那些不知道打战为何物的贵族们“骚扰”和建议,再加上李道群还是对自己手下的皇家近卫军有着过分的信心,同时,他的心中也是有点不甘心的想法,毕竟,自己在镇守中平镇的时候,自己与铁真的一战中,虽然自己并没有吃上什么败战,但也没有取得什么胜利。
而现在只是一个刚刚暂露头角的年轻小伙子击退了闻名已久的铁真,抢了帝国那些成名已久将领的锋芒,所以综合起来,李道群才会选择快速跟在铁真后面,想狠狠的“教训”一下那些敢于入侵自己家园的外来敌人们,为自己再争一口气。
李道群的想法先不说对与错,但有一点却是共识,那就是骄兵必败这个道理,他还没有真正把握或者理解其中真实的含义,或许李道群一直以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情报的收集上,忽视了对军事造诣上的加强。
虽然皇家近卫军内有一名将领,他就是冷春风,他曾跟在叶知秋的身边并肩作战过,但他也一直没有把叶知秋放在心上,所以,他也没有站出来对李道群的意见表示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是冷春风也想到了,但他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还卑微,在李道群的面前还说不上什么话。
铁真虽然向后撤退了三十里,但他并没有彻底放弃对中平镇以及其他地方情报的收集。
这边李道群率领皇家近卫军刚一有动作,那边的铁真就已经收到了这个消息,所以铁真有的是时间好好布局一下,设置一个更好的圈套等着李道群自己主动往里面钻,让他领略一下,虎磐王朝军队的真正战斗力,我铁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战败了的统帅,并非是叶知秋真正的击败了自己。
这场伏击战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铁真军事上的造诣原本就在李道群之上,再加上,铁真在叶知秋的身上吃了暗亏,他当然会更加的小心谨慎,同样的错误,他不可能会再犯一次的。而李道群这边则过于对自己手上的兵力充满了信心,再加上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贵族子弟们再“捣乱”一下,李道群会吃败战也是在情在理的事。
这场伏击战没有任何的悬念。
李道群根本就没有想到铁真已经设置好了一个圈套等着自己主动往里面钻,李道群看到自己麾下的皇家近卫军钻到了铁真的圈套后,他立即就想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那些贵族子弟们根本就是一群胆小鬼,他们看到这种情形后,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逃跑,而这些人一旦逃跑后,也就严重影响到了皇家近卫军的军心和士气,所以,这场伏击战的结局没有任何悬念,李道群只能吃上一次败战的果子。
但让世人想不通的是,一直作为华文帝**队灵魂象征的皇家近卫军,这次败的竟然让世人再也接受不了啦,皇家近卫军竟然会败得如此之惨,这是世人所无法想象的。
而这次伏击战,皇家近卫军竟然折损了一大半,李道群带着很少的兵力惨兮兮的回到盛京城内。
幸好,铁真并没有打算彻底想打垮李道群手上的皇家近卫军,因为铁真也在担心叶知秋在后面策应李道群,毕竟,叶知秋离这里的距离还是非常近的,骑兵也只不过短短的一盏茶的时间(按现在时间来衡量的话,只有一刻钟),步兵也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
所以铁真也只好放弃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彻底击败皇家近卫军的机会。
李道群回到盛京城后,立即在自己的背上背上了荆棘(负荆请罪的意思),向皇宫走去。
盛京城内的百姓看到了李道群这样一副怪样子更是感到好奇,而那些有门路的人,早已经或多或少知道了皇家近卫军吃了败战的消息了。
李成明看到李道群这个样子时,心中很是不解,连忙问道:“皇叔,你这是怎么啦?”
“皇上,老臣没有用,追击虎磐王朝的惨兵败将也吃了这么惨重的败战,老臣实在是再没有脸面见到皇上呀,三万名皇家近卫军能跟在老臣后面活着回来的,已经不到一万名了,老臣恳请皇上治罪,这样,也可以对那些已经阵亡的将士们有个交代呀。”
李道群虽然没有哭,但他的声音并不比哭好听多少,但他还是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说给李成明听。
事情的原委以及李道群会吃上这场败战,根本就是李道群太过于相信自己手上的皇家近卫军的实力,再加上那些贵族子弟们太过于“招摇”,同时,他李道群也低估了铁真兵败后的反应,同时更低估了铁真在军事上的造诣,换句话说,李道群就是骄兵情绪而导致了这场伏击战的失败。
这一点,虽然李道群没有说出来,李成明也不太明白,但事实就是事实,同样也是叶知秋在知道这件事情后对李道群的客观评价,叶知秋同时也要求手下将领一定要牢记李道群的反面教训。否则的话,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李成明听了李道群的一番话后,整个人彻底的瘫痪在龙椅上,整个人像是焉了的茄子一样,浑身无力。
李道群看到李成明这个样子后,心情更是糟糕,连忙爬了起来并走到李成明的身前,扶着李成明那颤抖不已的身体,并用颤抖的声音向李成明劝说道,“皇上,你怎么了?请保重龙体。”
“江山都快没有了,保重龙体又有什么用呢?”
李成明忽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他就开始用有点像小孩子那样的撒脾气的语气,把自己心中的情绪发泄了出来。
李道群听到李成明的话语后,自己也哑口无言,这一切的罪过,都是自己给李成明制造的。
李道群忽然想到一个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去想过的问题,那就是帝国内的将领一直都是整天想着该如何向往上爬,但没有人真正的去想过要真心实意的为帝国服务,在军事上好不容易出现了叶知秋这样的一个怪人,但自己还在担心着他是否会坐大,自己也忽视了叶家是先皇一手提拔上来的新贵族,以先皇的雄才伟略,看一个人怎么可能会看不清楚呢,所以,叶家基本上可能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他们叶家也是真心为帝国服务。
说白了,还不是自己嫉妒叶知秋的本领,嫉妒他在战场上取得的成就。
先不要说自己这个“卑劣”的心情,帝国内又有多少的官员们不是再忌妒叶知秋的“雄才伟略”呢?
李道群想明白后,立即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如实的告诉了李成明。“皇上,目前能挽救帝国危机的人,老臣认为也只有叶知秋这个人了。”
“以前老臣的确是有点忌妒他的才能和他取得的成绩,所以才多次叫皇上要防备叶知秋,以叶家对帝国的忠心,老臣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多余的。所以,老臣想请皇上下一道圣旨,好好的安抚一下叶少堠,同时,再下圣旨叫叶知秋出兵征战。”
“皇叔,现在整个帝国内,我能相信的也只有皇叔一人了,你叫我怎么忍心去罪罚你呢?但是我在上次奖赏叶知秋手下将领的时候,我想我已经‘得罪’了叶知秋,我现在是在怕叶知秋的心中会有什么不痛快呀!”
李成明还是很相信皇叔李道群的,即使李道群吃了这样的败战,李成明也没有想过要去罪责李道群,但对于李道群的提议,他的心中还是有点担心的。
担心叶知秋不会再真心实意的为帝国效力,说白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不是他李成明吗?没有李成明的首肯,就算是李道群再怎么向李成明建议,李成明也不会答应的。
“至于这个,老臣是这样想的,皇上就把这个罪名加到老臣的身上吧,我想以叶家的人在接到圣旨后,心中应该是没有什么话好说的,只有接受圣旨。”
李道群到这个时候才真正的为帝国着想了。但这个时候是否为时稍晚了一些呢?这个答案只有天知道。
别人是给不了他想要得到满意答案,或许有一个人能给李道群释疑,但这个人现在正闹着“情绪”呢?而这个人则是帝国新崛起的军事统帅叶知秋了。
李成明和李道群在一起苦苦商议着该怎样重新收拾情怀能让叶知秋出力,不过,他们俩心中也清楚,如果没有一定的好处,叶知秋是不会真心实意的为李成明效力、为帝国尽忠。
但到底有达到怎样的好处标准,才能打动叶知秋的心呢?
这才是李成明和李道群真正苦恼的地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