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未审人间今何世,一朝忽惊世界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如巨盖,青气凝结,上无所系,下无所依。有物如龙,旋回云中,其形茫茫然不可辨。
地为盘古之躯,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
其时人间恍然不知何世,惟见列国分布,群雄并起,割据四方。
西方有秦,秦王嬴政,自号始皇,乃过去劫中殷商纣王天子托生,得九天玄女所赐天书一卷,自谓天命所归,立心扫平**,雄心勃勃;朝中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化身王翦,又有杀神白起者,秉三界恹气而生,化为人身,生就大能,用兵如神,入朝辅佐始皇,坐拥兵甲千万,雄踞一方;
秦之西有国接壤,名为西汉。汉高祖刘邦,乃赤帝之子,拜东华帝君门下上仙东方朔为国师,朝中文有韩信、张良、王莽,武有李广、卫青、霍去病,国富兵强,足与秦朝分庭抗礼;又得天书一卷,名曰《史记》,人间兴衰,朝代更替,种种记载,洋洋万言间暗藏天机;
西汉之侧又有东汉,朝廷暗弱,汉灵帝无能治国,朝政为十常侍把持。十常氏者,过去劫中女娲氏十子十肠氏也,于今劫中托生人间。又有外戚大将军何进,大司徒王允共掌兵权;司空张衡,洞晓天机,造混天仪,地动仪以镇国运;此二物皆有惊天动地之威能,只是轻易不得运转;
时东汉地有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者,本是三十三天外八景宫中三员黄巾力士,下界为人,拜太上道祖门人南华老仙庄周为师,得授三卷天书,名为《太平要术》,第一卷济世救民,第二卷行军布阵,第三卷治国方略。麾下有十万之众,皆为八景宫黄巾力士,聚众起事,高呼:昊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此劫,天下大吉。攻城掠县,猖獗一时,灵帝不能治;
南方有宋,太祖赵匡胤乃火龙星降世,得天书两卷,一曰玄女书,二曰誓书铁卷,以镇国运;又得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君辅佐,呼、杨二族分掌兵权;亦有天书半册,由朝中苏、黄、米、蔡四大家族分掌:正是兵多将广,文武双全,临近小邦如辽、西夏金等国皆为宋之附庸羽翼;
宋边有国,其名为明,奉摩尼明尊为神,秉光明教义立国,明帝朱元璋自号光明皇帝,以明教、拜火教为国教,常遇春、徐达、刘伯温等等将相佐之,又有魏忠贤、汪直总管东西厂。
其时宋地有食菜事魔教,教主方腊,亦奉摩尼明尊,为明朝内应,时常举事,宋廷不胜其扰,乃命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位星君率雄兵百万讨之,鏖战不下;
北方有铁木真者,自号成吉思汗,国号为元;又有后金,以黑龙大圣蛟魔王为神,立国为清,皆窥伺中原非止一日;
清地又有太平天国者,拜上帝,以光明耶和华,光明耶酥,光明弥塞亚为三位一体神,亦是明教摩尼分支,以正统自居,称一切神佛皆是妖魔,惟有除尽魔障方得乾坤朗朗,世界清平;
惟有东土大唐,太宗李世民尊佛重道,佛道并存;卫国公李靖,乃是昔劫中天庭托塔天王转世,有妻名红拂,又有一友,号虬髯客,昔年横行江湖,并称风尘三侠,而今李靖入朝为官,公务繁忙虬髯客隐身市井,轻易不得相会。
又有一十八条好汉,皆是天上星宿下凡,保唐王江山的,哪一十八条好汉?
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条好汉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第三条好汉三公子裴元
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条好汉南阳侯伍云召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
第七条好汉燕山公少保罗成
第八条好汉靠山王杨林
第九条好汉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条好汉四宝上将尚师徒
第十一条好汉八马将新文礼
第十二条好汉双枪将定彦平
第十三条好汉金刀殿帅左天成
第十四条好汉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好汉挂锤庄庄主梁师泰
第十六条好汉兵马大元帅秦琼
第十七条好汉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十八条好汉赤法灵官单雄信
其时长孙皇后已逝,李世民立才人武曌为皇后,正是笙瑟相合。武后正大威容,母仪天下,广有仁德,万民称颂。正是国泰民安,海晏河清,乐享太平。
却说这唐都长安,雄峙巍巍,城郭壮丽,街市繁华,人物轩昂,往来熙攘。
正是: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这一日,街头来往人群忽然如波开浪裂,两边分开,只见远远来了一位男装丽人。
但见她白衣翩然,背后金花团簇,头顶峨冠峥嵘,面如桃花,柳眉斜挑,凤目微扬,腰间长剑斜挎,手提酒壶,且行且饮,点点美酒顺着樱唇滴落,淋漓胸襟,旁若无人,招摇过市,行人无不侧目。
丽人不觉微醺,少添春色,倒转酒壶,再不见半滴落下,四顾周遭,随手扯过一个汉子问道:“此间可有酒店?”
那汉子见她这般模样,早看得呆了,张了嘴半晌说不出话来,又嗅到她身上馨香味道混合着酒气,不知所以,正心荡神驰之际,忽然颈间一紧,却是被那丽人一把提起衣领,一个八尺大汉竟然被她单手提起,双足离地,顿时透不过气来。
眼看大汉两眼翻白,忽然有人朗声叫道:“金施主多时不见,如今还是这般脾气。酒瘾发作,便没些轻重了。”
那男装丽人金璧风闻言把手松开,大汉早摸着喉咙远远逃开,金璧风也不理他,回头看那人时,不由失笑,道:
“有巢,你也多时未见,如何作了和尚?”
来人正是有巢氏,只是眼前作僧人打扮,光头镗亮,身上僧衣百结如鹑,足履马鞋,合什向金璧风微笑,曰:
“且不说而今佛门将兴,吾向佛法已久,皈依我佛,乃是前世因缘。如今不叫有巢,只唤作乌巢。”
金璧风冷笑道:“原来是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道:“正是,正是。”
金璧风道:“你有何事?”
乌巢道:“此间岂是说话之地,请教主挪步。”
金璧风摇手道:“无妨。你我皆非此世之人,若不想叫人知道时,又有何难。”
乌巢笑道:“贫僧却忘了此节。”正色道:“施主既然知道此世界并非原先世界,可知为何如此?”
金璧风道:“不过是有人以**力颠倒阴阳,混淆时空,化纵为横而已。何足为怪。”
乌巢禅师叹道:“金施主,你师通天灵宝道君便是其中一人,想来你也知道了。”
金璧风冷笑道:“那又如何?我却不理这许多。通天委我教主之职,不过是假我之手,故作三清内斗之象,迷惑那班老鬼而已。如今自有无当打理一切,截教阐教兴亡,与我何干。我所求者,任意纵横,自在逍遥,随遇而安。你等要改天换地,自去撺掇,休要来寻我。”
说罢转身便行,身后乌巢禅师歌道: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上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歌声苍凉悲凄,如亘古之音,传遍长安街道。
金璧风充耳不闻,自顾走远,没入茫茫人海,须臾,伊人香踪已杳。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