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和六朝茶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汉和六朝茶业
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初兴于巴蜀,自秦人收蜀而后,随国家的统
一和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的加强,我国茶业不但在巴蜀,在
全国其他地区首先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步发展和传播开来。笔者在
过去有的文章中说过,“如果说先秦是茶业和茶叶文比在巴蜀的孕育
阶段的话,那么,两汉三国南北朝,则是我国茶由巴蜀向外渐次传播
的阶段”。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早期饮茶和茶叶文化的传
播,主要是一种与茶叶生产相结合的传播。如果茶叶的饮用没有可靠
、固定的茶叶来源,即不能当地生产,仅仅依靠不稳定的少量茶叶贸
易,茶的饮用也就不会约定形成为社会风俗。这一点,我们可用中原
饮茶的史实为例,两汉时,饮茶和茶的生产,大致就从巴蜀传到了荆
楚,但汉时中原除《尔雅》和《说文解字》一类的辞书有茶的释文以
外,未见有其他任何茶事记载。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茶由两湖进一
步传到了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但黄河流域除西晋南北统一的短时间
,如左思《娇女诗》所示,茶叶的饮用在上层社会有一定发展外,三
国东晋和南北朝,因南北分裂,北方不说民间就是上层社会,也鲜有
饮者。这一时期南方饮茶为什么逐步不断发展了起来?主要的一点,
这里茶叶的饮用和茶树的种植是同步发展的。先秦我国早期茶文化如
果从文化归属的角度上说,只是巴蜀的一种区域文化内含。由汉至南
北朝,随茶的饮用和茶业在我国南方的一步步发展,我国始出巴蜀的
茶叶文化,扩而展之,也一步步与楚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相会相融
,由原始、简约也不断充实、丰富,进一步也就由巴蜀扩展为整个南
方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本章,我们按时序对南方饮茶和茶业的传播发
展,稍展开一说。
(一)两汉茶业简说
秦代时间不长,史籍也没有留下多少茶叶资料,可以约略不谈。
两汉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不只《尔雅》和《说文解字》等一类字
书中,在一些医药著作和笔记小说中,也都出现了茶的专门介绍和记
述,是我国也是世界有茶的可靠和直接记载的最早时代。自此以后,
我国茶叶便进入了有文字可据或信史的时代。
这里有必要补说一点,前面我们谈到,《尔雅》关于“~——、苦荼”的释文,可能是我国现存确定的茶的最早记载。但这不是说笔者就
和某些训诂者一样,认为“六经中无茶字”。不,我过去在有关文章
中,对《诗经》中的有些“荼”字,联系西周时我国正处温暖期,平
均气温较现在要高2℃这点,认为系指茶并不是不可能的。至于《诗
经》中哪些“荼”字是指茶,哪些是指苦荼而非茶?我没有研究,现
在学术界还在争论中,所以我特意把《尔雅》~——字,用“现在确定
的茶”这几字来避开六经中至今仍争议未决的荼字。
两汉茶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茶区的扩大上。陆羽《茶经》在汉
代茶事中,列举了这样的四桩人与事:“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
司马文园令相如,扬执戟雄。”司马相如和扬雄,是西汉蜀郡成都的
二个名士,在茶叶产地上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丹丘子和黄山君饮茶
的故事,就反映这时茶的生产和饮用,由巴蜀经荆楚一直传到长江下
游和浙江沿海一带了。据考,丹丘是今浙江宁海县“天台山的支脉”
①。上述传说中的汉代两位“仙人”,他们一寓浙东,一居皖南,都
是下江的地仙。关于汉代长江下游已经种茶的资料,还见于清·邵晋
涵《尔雅正义》“汉人有阳羡(今江苏宜兴)买茶”,以及明·周高
起《洞山OE舨柘怠泛和酢捌艹佘?(宜兴和浙江长兴的界山之一)之
阳,课童艺茶”②等记载。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传说;就是丹丘子
、黄山君服茶“轻身换骨”的故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
早斥之为“谬言误世”。
所以,用这些来作为长江下游已经产茶的根据,显然也是有失妥
当与没有说服力的。
汉朝长江下游和我国东部沿海有没有茶叶?还有待考古或其他史
料来证明,但是,这时长江中游的荆楚广袤范围内已经有茶和饮茶,
当是无可疑义的了。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今湖南就有“
荼陵”(今茶陵)的地名。如陆羽《茶经》引《茶陵图经》所言,因
为“陵谷生茶茗焉”。关于西汉茶陵一带就产茶,还可见《史记》“
炎帝葬于茶山之野”
的记载。据嘉庆《茶陵州志》考证,茶山,就是茶陵与江西吉安
永新相界的“景阳山”,因“茶水源出此”和“林谷间多生茶茗故名。①”西汉时,荆楚茶业就一直发展到了今湖南、广东和江西接壤的
荼陵,这还可从马王堆出土文物中获得证明。
据报导,在1号和3号墓葬中,都发现了记述随葬物品“一笥”和“笥”的竹简和木牌。“”为何物?开始无人知晓,后经湖
南考古所周世荣研究员考证,其字即“~——”的异体字②;当然,墓
主是西汉贵族,但即便如此,把一箱箱茶叶随葬,不但说明其时长沙
至少在上层社会中饮茶已很盛行,而且也多少反映这时湖南种茶也颇
已发展。
在两汉南方茶业有一定发展和传播的同时,四百多年间自然也会
有少量茶叶流入北方,但可惜缺乏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如关于宫廷饮
茶的情况,现在能找到的,也只有《赵飞燕别传》所讲的飞燕梦见先
帝“赐吾坐,命进茶”③这样一句。
但这还是后人编写的小说,是不能作为信史来引用的。
由两汉不多的茶史资料来看,这时我国茶叶生产、饮用和茶业的
中心,还是在巴蜀,这一点,可用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
五王褒和家奴便了订立的劳役内容——《僮约》来作证明。王褒在详
细规定的便了的劳务中,有“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这样两句。
对于这两条资料,古今意见还不统一,如道光时黄汝威集释顾炎武《
日知录》中称:“王褒《僮约》,前云浔钆胼保笤莆涠悸蜉保⒁
郧拔菜,后为茗。”①这注应是顾炎武所引《僮约》原注。后面的武
阳买茶,这里刻为“武都”,说明在明以前流传的王褒《僮约》中,
即有把“武阳”误刊为“武都”这样正误二个版本。
现在很多文章都提到范文澜《中国通史》中“把武阳错改为武都”,其实范文澜只是错引不是“错改”。《日知录》所引注释中把前
面的“荼”释为苦菜,可能与断句有关;其是把“烹荼”和前面的认
为烹茶应和后面的“尽具”相联,尽通假作净,故前一句也当是指
茶。不过,《僮约》中比较能说明蜀郡茶业的还是后一句内容,其不
但表明巴蜀西汉时已经形成若干茶业产区,而且也反映这时还形成了
诸如武阳一类专门销售茶叶的市场。
很明显,茶业重要产区和茶市的形成,其本身就是饮茶和茶业一
定发展的一种标志。最后我们还要指出,汉朝饮茶和茶业虽然获得某
些发展,但由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仍将茶(“荈诧”)列为药物
来看,说明汉朝茶的饮用,还遗留有早期药用的某些原始性状,还只
能说是我国茶的早期饮用阶段。
(二)三国两晋茶业的发展
如果说汉代茶的传播主要还只显于荆楚或长江中游的话,那么,
三国和两晋时,江南和浙江沿海的我国东部地区,茶叶的饮用和生产
也逐渐传播开来了。先说三国的史实。
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孙“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
否,率以七升为限。……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
,或密赐茶荈以当酒。”①孙皓是三国时吴国的末帝,接位前为乌程
(今浙江湖州)侯,此内容当记述的是永安三年(260年)以后的
事情。因为其接位之初,效法孙权一度曾把京城迁至武昌,以图抗衡
和进攻中原,但第二年便迁回建业(今南京),并渐渐变成为骄纵残
忍的一个暴君。韦曜原名韦昭(陈寿写《三国志》时避司马昭讳而改),字弘嗣,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博学善文,皓命之为侍中,领
国史;后因不肯按皓意为其父写本纪被诛。上引“密赐茶荈以当酒”
的故事,表明三国后期至少在江东吴国的统治阶级中间,已开始流行
饮茶。因为孙皓“密赐”,说明宫廷中已备有茶叶供用;二是韦昭能
喝下多升茶水,说明他也已经有嗜茶习惯,要不然他当可要求密赐其
他汁水来当酒。这里尤值得一提的是,孙皓、韦昭都是地地道道的下
江人。
关于三国时吴下已普遍饮茶的情况,我们还可从《秦子》这段记
载来得到说明。其称“顾彦先曰,有味如臛,饮而不醉;无味如茶,
饮而酲焉,醉人何用也?!”②“臛”指肉汤,“酲”指醉后神志
不清。茶也是“饮而不醉”的。我国史籍中常有“茶能醒酒”的记载
,这里的“酲”,或许是醒之误。
所谓《秦子》,是孙吴时秦菁撰写的作品;顾彦先是顾荣的字,
吴郡吴县人,仕吴为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亡,又仕晋,历任
尚书郎、太子中舍人等职。在晋惠帝时,因见皇族纷争,常常醉酒不
肯问事,上面所说的“醉人何用也”?!很可能就是指这时的心境。
这条史料,不但可以作为三国时江南饮茶的旁证,而且也有力说明,
西晋的短暂统一,特别是南方士族和商人到北方去为官与经商,对中
原地区的饮茶,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但是,这不是说北方饮茶就是从晋开始的。事实上,我们从曹魏
张揖著作中有关茶字的介绍,如《埤仓》荼作;《杂字》荈,茗之
别名①;《广雅》荆巴间采荼作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②。这三
部字书一部比一部不同,从这点上说,我们认为在三国时中原即存在
个别或偶然的饮茶情况,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过,关于中原最
早的可靠饮茶记载,毕竟还是先见于西晋左思《娇女诗》。左思字太
冲,齐国临淄(今淄博)人,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娇女诗》共5
6句,这里不妨将陆羽《茶经》节录的12句转抄如下:“吾家有娇
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姐字惠芳,眉目灿如
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
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陆羽不亏为文学大家。选辑上引几
句,就将左思这首长诗准确、形象和生动地节缩了出来。其中与茶有
关的,只是“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二句。这二句,把左思二个
娇女用嘴吹炉急等茶吃的情景,活画出来。
或许有人会说,西晋尚茶的官员也不止左思。确实如此,如为左
思《蜀都赋》提供“岷邛”情况的著作郎张载,以及《晋书》提及的
以“茶果”待客或作宴的陆纳和桓温①,就都是当时饮茶和嗜茶的代
表人物。但这些人都到过南方,唯左思少年时期闲居临淄,后随其妹
左芬入宫移居京师,直到张方暴乱都邑时,才举家离开洛阳适冀州,
并不久病死冀州。这就是说,左思住家一直没离开过北方,所以,其
《娇女侍》中的茶事诗句,无疑是洛阳也是中原仕宦人家饮茶的最好
铁证。
三国吴和东晋均定都现在的南京,由于达官贵人特别是东晋北方
士族的集结、移居,今苏南和浙江的所谓江东一带,在这一政治和经
济背景下,作为茶业发展新区,其茶业和茶业文化在这一阶段中,自
然较之全国其他地区,也就明显更快地发展了起来。
首先从茶的饮用来看,如果说三国江东茶的饮用还主要流行于宫
廷和望族之家的话,那么到东晋时,茶便成为建康和三吴地区的一般
待客之物。如《世说新语》载,任育长随晋室南渡以后,很不得志,
一次他到建康,当时一些名士迎之石头(位当于今南京江边),“一
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于是便问人云:“此为荼为茗?”②
对于从中原初来江南的人说,荼和茗都弄不清楚,一坐下来就上茶,
自然就更觉得新奇了。可能因为饮茶和以茶待客的约定俗成,所以东
晋有些豪门望族,这时往往便以茶来作为标榜他们俭朴的一种标志了。另《晋中兴书》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
纳兄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纳所设唯
茶果而已,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及安去,纳仗四十,云:汝既
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①《晋中兴书》早佚,这条资料是
陆羽《茶经》所引,时间、地点和陆纳与谢安的职务,与《晋书》所
载有些牴牾。《晋书》的记载是陆纳在出任吴兴太守前,历官黄门侍
郎、本州别驾、尚书吏部郎等职,为官比较清廉,“纳至郡(湖州)
,不受俸禄。顷之,征拜左民尚书,领州大中正将应召,外白宜装几
船?纳曰:‘私奴装粮食来,无所复须也。’临芨,止有被襆而已,
其余并封以还官。迁太常,徙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卫将军。谢安

尝欲诣纳”②(以后与上引大致相同,从略)。由晋书这段记载来看
,陆纳在湖州任职的时间不长,陆纳与谢安相会,是在纳回建康任职
以后的事情,且这里的“卫将军”如作上述标点,就属陆纳的加封,
与谢安无关,不能作为“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因为吴觉农先生《
茶经述评》提出这一问题后,有人干脆就否定这条资料的真实,所以
上面特地把《晋书》作一引正,肯定这则故事的核心——陆纳视茶为
“素业”,各书所记还是一致的。既然把茶已看成是一种“素业”,
自然说明这时茶的饮用一定已相当普遍。
在三国两晋江南饮茶发展的同时,不难想见,其时当地茶树的种
植,当也有一个相应的发展。可是十分遗憾,在我们现存的古籍中,
我们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直接记载,只能根据有关资料作些推测。如
南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中载:“乌程温山(今湖州郊区)出御
荈。”吴觉农先生研究,认为可能指的就是三国吴孙皓的“御茶园”
中生产的茶①。笔者对这条资料也作过考证,认为南朝时三兴地区出
“御荈”是有这种可能的②。根据上述二种意见,我们不说温山御荈
就是三国孙皓时所用的茶叶,即以后一种“可能是刘宋时进御的”看
法来说,如所周知,任何地方从开始种茶到进贡茶叶,都有一个发展
过程,就凭这一事实,我们也可相当肯定,湖州包括现在江苏宜兴一
带的茶叶生产,至迟在两晋时可能就有一定的发展。这一点,我们从
晋杜育《荈赋》也可得到某种印证。《荈赋》前四句为:“灵山惟岳
,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这首赋和荈草“弥谷被岗”的
灵山是指什么地方?现在无从查考。不过,笔者从《宜兴县志》中偶
而发现,这首诗和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杜牧的《题茶山》
等诗,都作为歌哦宜兴或宜兴人的作品,而收诸该志的“艺文”部。
如果不是《宜兴县志》编纂搞错,那么由这一线索也可证明,两晋时
在宜兴的某些山岭,其植茶也相当兴盛了。
在三国两晋江浙茶业有较大发展的同时,如东晋裴渊《广州记》
所载:“酉平县出皋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①;茶
在我国南部沿海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早期,我国两广地区,茶和
皋卢是相通的。如刘宋时《南越志》也载:“茗,苦涩,亦谓之过罗。”②这里应特别指出,在这一时期里,茶在我国中部和南部沿海虽
然获得了某些发展,但是,当时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还是在
荆巴和西蜀。
如西晋张载的《登成都楼》诗吟:“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以及孙楚的《出歌》句:“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
巴蜀”③,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至于制茶技术上,如张揖《广雅》
所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这也是我们现在能见的
茶的最早加工记载。《广雅》讲制茶,为什么要以荆巴为例?无疑,
这是因为它们有代表性。这一点,从这时有关文献中记及的茶叶产地
也可看出。如《华阳国志》在《巴志》中提到“丹漆、茶、蜜”皆纳
贡;涪陵郡“惟出茶、丹漆、蜜腊”。《蜀志》载:“什邡县,山出
好茶”;“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又《南中志》也载,平夷县“山
出茶、蜜”等等,以上是巴蜀西晋以前产茶的情况。荆楚的情况,《
荆州土地记》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④此外,再就是刘琨
给其兄子刘演信中提到的“安州干茶”。其称“吾体中烦闷,恒假真
茶,汝可信致之”⑤,人们在经常饮用茶叶的过程中,对有些地方出
产茶叶的药效,也已有所比较。这是晋以前我国文献中提到的也是我
们现在能见的最早的茶叶出产情况。我们引述这些所要说明的,是这
些产地全部集中在巴蜀和荆楚二地;其所以如此,显然是与这二地出
产茶叶的数量和质量有关的。
在罗列了三国两晋上述茶叶情况后,我们透过这些零星史实,联
系汉以前的茶史资料,多少也就能够朦胧看出,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
代茶叶文化系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如前所说,我国发现、利用和饮用
茶叶的历史虽然非常悠远,但是从文献记载来说,汉以前乃至三国的
茶史资料十分稀少,以至对这时的茶,只能称之为是一种只流传巴蜀
的区域性的简单饮料文化。至两晋以后,随着茶叶文化与我国各地社
会生活和其他文化的进一步相会、相融和相互影响,也随着文献记载
的增多,这才初步显示和构建出了我国古代茶叶文化的特点及系统。
举例来说,由于士人愈来愈多的卷入饮茶行列,两晋时,不仅出现了
《登成都楼》、孙楚《出歌》等吟及茶事诗歌和出现了杜育《荈赋》
一类专门描述茶的茶文化艺术,而且也为茶叶抹上了一层节俭、朴素
、清淡廉洁的色彩,使茶叶文化多少注进了一些儒家“尚仁贵中”的
基本思想。
在吸收儒家思想的同时,随这一时期道教和佛教在我国的广为传
播,孕育中的茶叶文化,也自然地融进了不少道教和佛教的有关思想
和文化内容。这一点,我们从陆羽《茶经》引述的《神异记》中的“
丹丘子赠大茗”的故事,《食忌》关于“苦茶久食羽化”的传说,就
可明显看出,这即是两晋时茶叶文化受道教文化影响的反映。至于佛
教,《茶经》中也搜录有晋《异苑》剡县陈务妻以茶祀坟获报的故事
,《续名僧传》关于武康小山寺释法瑶“饭所饮茶”的记载等等。前
者一看即知,宣传的是佛教因果报应思想;这里也清楚看到了佛教和
我国茶文化的联结。不过,这里需要补充一句,在晋以前或我国茶叶
文化早期阶段上,就佛教和道教对茶叶文化的影响来说,道教的影响
可能大些和直接些。因为佛教虽说是西汉后期就传至我国,但其教义
的“中国化”,还是后来禅宗兴起以后的事情。关于这一看法,有人
可能会引“西汉僧人甘露师”植茶蒙山,来说明佛教与茶的关系比道
教更早,其实蒙山茶的传说,现在好似与佛教有关,但开始可能是道
教所编或僧道共编的故事,是晋朝以后佛教为和道教争夺肇创茶业的
功绩所编织出来的。这等于两教在南北朝编造的《清净法引经》和《
老子化胡经》等伪经一样,前者称释迦牟尼的二个弟子:一为儒童菩
萨孔子,一为光净菩萨的老子;后者则反过来把释迦说成是老子西出
教化出来的弟子①。所以,关于蒙顶茶系西汉甘露大师(不管此大
师是僧是道)手植的传说,纯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这时的茶叶文化,除和儒、佛、道有所交融,在精神方面揉进了
某些儒、佛、道哲学思想外,在物质文化方面,也较汉以前有了不少
提高。
如汉以前,我们无法知道其时是否有专门的茶具和以茶为礼的情
况,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茶”二句,前一句古作
“非指茶具;后一句虽然一般都肯定到武阳去买茶,但是否用来祭神
敬客呢?就不敢说了。但是,西晋时,如《世说新语》任育长至石头
看到的“坐席竟下饮”;杜育《荈赋》“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
以匏,取式公刘”①等描写,这时不但明显看到了“以茶待客”的
礼俗,而且这时对烹茶用水择器,也已颇为讲究,以至各地每个人对
饮茶用具的产地和式样都有所推崇了。类似的例子还可举一些,但就
上述几点,我们也能看出,这时我国茶叶文化的脉络,已油然浮现出
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晋朝是我国传统茶叶文化能可确定的形成
阶段。
(三)南北朝的茶业述要
南北朝和东晋一样,我国也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因为这样,所
以南北朝茶业和晋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实际内容上,也都存在着直
接的承继和连续关系。在这一角度上,也可以说南朝茶业纯粹是东晋
茶业发展的一种继续。
举例来说,这一时期和东晋一样,也都建都建康,所以,在南方
茶叶生产随经济发展而有相应发展时,江淮和江浙沿海一带的茶业,
尤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三国两晋时,我们从文献中所见的重要茶
业产地,几乎全部都在巴蜀和荆楚二地。但是,至南朝时,如《桐君
录》所载:“西阳(治位今湖北黄冈县东)、武昌、晋陵(今江苏常
州)皆出好茗”①。《桐君录》又作《桐君药录》,是一部本草类
的药书,据考约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从这部药书所刊的三种名茶看
,基本上就都属江淮的范围,最东一直到太湖西岸的宜兴一带。又如
陆羽《茶经》引《宋录》也载,豫章王子尚等访八公山昙济道人,“
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再如前面提及
的山谦之《吴兴记》所说的乌程“温山,出御荈”等记载,都反映其
时江淮一带,应建康茶叶消费的需要,不仅茶叶生产而且在茶叶质量
上,也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再如在礼制上,晋以前只有用茶敬宾待客之俗,至南朝时,进一
步运用和扩展到了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上。如《南齐书》武帝本纪中提
到,萧颐临死前诏曰:祭敬之典,本在因心,“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
,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天下贵贱,咸同此制。”②这是萧颐针对当时贵族厚葬糜费提出
的改革。在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样二点:一是其时江南
饮茶,已和饮酒、吃饭相并列,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内容;二是以茶
作祭,在萧颐遗诏之前当即流行于民间,遗诏对贵族的实际约束虽然
不大,但对后来社会上推广以茶为祭,还是有较大作用的。又陆羽在
《茶经》引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中也载:“传诏李孟孙
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膊、酢、茗八种。”①这里再次
证明,茶在这时已和米、酒一类并列,成为人们寻常的饮食之一;这
或许也是后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前身。另外,
后来特别是唐宋时,宫廷有不时向臣下和“番使”赐茶的礼仪和习惯
,我国历史上的赐茶之风,至少从文献来说,可能也即起源于斯。
这里还要指出,南北朝时,尽管南北分裂和北方又长期处于不尚
茗饮的游牧民族统治之下,但从史籍记载来看,晋以后北方饮茶虽然
未发展起来,可是饮茶似乎也一直继续未断。如《洛阳伽蓝记》中记
及,瑍玡王肃从初仕建康后来转投洛阳为官,起初不食羊肉及酪浆,
常饭鲫鱼羹和饮茶,一喝一斗,京师士子就讥之为漏,饮而好羊肉和
酪浆了。“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不复食,惟江表贱民远来降
者好之”②。这条史料清楚说明,拓跋魏时,洛阳鲜卑贵族虽不尚
茶,但并未禁断南北茶叶贸易。相反,在宫廷中还专门备有茶叶,随
时用以招待、宴饮南方的降臣和嗜茶的来客。这说明中原自西晋开始
流传饮茶以后,即便东晋、北朝时南北阻隔,北方战乱频仍,但是茶
叶仍以其不可中辍的魅力和需要,继续绵延于中原社会。
最后还应一提的,是以歌颂和描写茶叶内容的茶诗茶赋和地方志
中的茶事记载,也渐为文人所关注和重视。如陆羽《茶经》中所录的
王微吟“~——”杂诗,鲍令晖的《香茗赋》,以及《坤元录》、《括地
图》、《吴兴记》、《夷陵图经》、《永嘉图经》、《淮阴图经》和
《茶陵图经》等有关茶事记载,即是南北朝时我国茶业较前进步发展
的很好例证。那么,南北朝时茶业和茶叶文化较前究竟有多少进步和
发展呢?很难细说,不过,《洛阳伽蓝记》中关于北魏中大夫杨元慎
戏辱南方降臣陈庆之的“驱鬼词”,颇可借喻。《洛阳伽蓝记》称,
一天陈庆之得病,求人解治,杨元慎自称能治,庆之也就听凭元慎治
疗了。元慎含一口水往庆之身上一喷,嘴里念念有辞说:“吴人之鬼
,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饭
,茗饮作浆,呷啜蒪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槟榔,乍至中土
,思忆本乡,急急速去,还尔丹阳。”①庆之听了这番奚落以后,伏
在枕头上说,“杨君见辱深矣”。这则故事虽然经文人加工,我们对
北魏贵族趣笑南方吴人生活习俗那些尖刻言词的,可以不必去推敲,
但对于“茗饮作浆”的吴人的范围,则倒可以去一究。这里提到吴人
的地域有二处,一是“住居建康”,另一是“还尔丹阳”,即相当今
江苏南京和镇江二市及安徽芜湖和宣州部分的所谓“两吴”之域。但
是,这里实际并不是只指“西吴”或整个“三吴”的吴地,从“手把
豆蔻,口嚼槟榔”的所指来说,其范围还当包括南越在内的整个三国
时“东吴”的地域。这也就是说,在南北朝时,我国饮茶或茶文化的
流传区域,即依中原人的估计,大致也达到包括三国时吴的这样一个
范围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