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想要停止的时刻,试图保留住某些特殊的心情,但无论怀着怎样的企望,时间之漏都从不止歇,以着其自有的步率移换着日夜。
启祥宫里惨白的布幕仿佛仍在眼前,而皇上的寿诞已经不觉近了。
这里是一个遗忘的速度比别处更快的地方,因为每时每刻都可能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整个皇宫喜意愈见浓厚,百名高僧被请入宫内诵经祈福,各地的贡品贺礼如流水般送进黄门,这些事自然与后宫里的人们无关,此时最值得她们费心的便只有献给皇上的贺物与届时列宴该做何装扮了。
当初的刻意择选之心已不在,我只从名录里挑了一对翡翠照夜狮子,再写了一篇堂皇而空泛的贺帖,权作充景。
生长在帝王之家的人,其实又有什么东西会是没见过的?即使想破了头,大约也无法引人注目,可笑却有太多官员太多后妃将宝押在了这里。
就算他真的需要些什么,也一定不会是这些。
因为今年并非整生日,大庆只持续十天,八月二十五日,皇上的生辰正日到来,从清晨起,整个禁城钟鼓齐鸣,皇上率文武百官至宗庙祭祀拜天,接受百姓朝贺,然后返回宫中,到皇太后处请安,再同皇太后一起携全体后妃至祠堂祭拜,一直要过大半天后才是真正庆典开始的时候。
正日子的晚宴按例是招待朝臣和各国使臣的,名曰万寿宴,在宴席开始之前,会先由官员使者,王公后妃依次进献寿礼,待皇上赏收后送到皇太后那里浏览,然后才由皇上决定或自用或收归藏宝阁。
皇上每日如走场一般参加各种庆典筵席,侍卫宫人们也随着忙得脚不沾地,反是妃嫔们比往日更加空闲,连平日会有的小宴赏游都在此特殊时期取消。
或许正是如此,谣言也就兴起散播得越发快速。
就在十日大庆刚刚结束不久时,连我的宫里也听到了消息,而这次与之相关的名字不是别人,竟然正是明绪。
据说在上千件或奇珍或异宝的各方寿礼中,皇太后在阅览时独独对当中一件倍加喜爱,这物品并非珠石玉器,却是两本手抄的《金刚经》和《无量寿经》。皇太后得知送上这两部经书的人是明绪后,并没有顾忌他的御侍身份,很快召了他到慈宁宫,对他大加赞赏,甚至有传言说在皇上面前,皇太后也为明绪加以美言。
正是这般非比寻常的运道,使明绪成为了近日宫内私下谈论极多的人物。
我听到这桩消息时,齐颜不断提醒我,各宫主子都在暗暗观察事情的发展,看这明绪是否会成为打破宫内暂时制衡的角色,而我既与他相熟,且又同为男子,更该先下手为强。
我听了,只是笑笑,而这笑,也颇勉强。
想不到再听到明绪的名字,会是因为这样的事由。
我对明绪的感觉早已混沌不清,而这混沌中还有几分信任,又有几分猜忌,我根本计算不出。
皇上的话是不可全信的,但过往一件件事回想起来,在明绪身上有太多巧合,令人惊心。
而这一次呢?是凑巧?还是精心计划的讨好?以我的观察,明绪对皇上并没有什么特殊情感,若以他的淡漠性格,怎会为皇上生辰特地手抄佛经?况且两本佛经字数颇巨,他该是从什么时候便开始准备的?
明绪,昔日我们一起吟诗弄赋,赏月观花,如今已经再回不去了吧?
我不得不变了,而你呢?那个我最初看到的,宛如仙人般的你呢?
心里的疑问一个复一个,可我不能问,我与明绪之间的立场早不单纯,也不再是能直言相谈的关系。
但意外的,最先知道了事情进展的人正是我。
那日,正午未至,从御前侍卫高呼“万岁驾到”到皇上人已步入永寿宫正庭的时间,只让我来得及匆匆出殿跪拜行礼。
他脸上无怒,但身上隐藏的情绪极为明显,只挥挥手让我起身,便大步进了殿内。
我随之入内,遣退了左右宫人,却不知月余来难得见面,他今日的不悦是为了哪般。
皇上在房里踱了几步,突然转身向我,“叶岚,要不是有你,朕还真难以晓得,这明绪果然有些手段,竟让朕也要暂时顺了他的心意。”

我心下立时一惊,“不知皇上此话怎讲?”
他轻哼了一声,“母后那边已来向朕‘建议’,让朕将明绪也升为华容,说什么反正也已经有了你这开例,再多一个也不算什么。明绪实在本事,连朕这做儿子的也不能够,他却能讨得母后如此欢心,肯来为他开这个口。”
升为华容?真的会如宫中上下猜测一般?皇太后对宫内御侍一向虽不至于厌恶,却也不甚喜欢,我被封品时未得到她半句好言,可依皇上所说……
“或许……或许只是太后偏爱,一心提拔?”下意识地,我仍为明绪辩解道。
“一心提拔?”皇上边重复着边看我,“叶岚,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你为什么还不肯承认?事情真相是怎样,你明明也很清楚,朕的母后是个随随便便管闲事的人吗?如果你的好朋友明绪真的没有这个意愿,他是一定有办法劝回太后的,恐怕事实是他不但没有拒绝,反而高兴答应得紧吧?”
我无言以答,对,他说的都没错,他以一个君王的眼光将自己的臣子看得很透彻,而我却是转换不过来立场的人。
可是,那个清冷如月的明绪,真的会想要做一个处于斗争中心的人?我实在无法把“华容”这个词同他联想起来。
是我看错了明绪?还是……明绪,你看错了你自己?
“朕今日来是想先告诉你一声,明绪晋升恐怕已成定局,不过,不会是现在,朕还会和太后那边周旋上一段时间,这期间,你要稳固住自己的地位,千万不能大意,朕有很多看不到的地方,只能靠你自己。”
“谢皇上提醒。”听到他的话,我也不由得放下刚才的心思,微笑点头。现在的我已经知道,在这些宛如命令的话里,其实隐含着他对我的关心,身为皇上的他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而以前的我也因此曾经那么多次误听过他的真正意思。
他放缓了神色看着我,手有些迟疑地贴上我的脸颊,指尖辗转游走,“……朕好像已经,很多天没机会好好看你了。”
在我肌肤之外的那层皮肤带着一种难言的温度。
“叶岚一切安好,您不必挂心。”
“是啊,朕倒宁愿知道,什么时候你才会离开了朕就无法安好呢?……你的感情,为什么这么吝惜。”
我以不语带过。
因为吝惜,所以才宝贵吧。
“朕本还想着,带你一起看看八月的木樨丹桂,没想到转眼间,八月就已经过了……”
八月桂花,九里飘香,只是闻香亦思乡。“等到明年桂花还会再开,皇上一样可以欣赏。”
“明年……”他沉吟,突然双手扳过我的肩头,郑重说道:“叶岚,记得,从现在起,你不能再输给任何人,不能被任何人捉住痛脚,你,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向所有人证明你的能力。朕知道你可以站得多高,可是你必须首先有胜过所有人的觉悟,记住,是所有人。你始终让朕最不放心的,就是明明已经选择了,心却不够决绝。”
他的话,似乎带着某种暗示。
“我会记得,可是……请告诉我理由。”
他的眼神变得复杂纠结,“理由……朕会给你,再过些日子你就会知道……至少有一个理由,是朕爱你。”
一个,但,并不是全部吗?
我垂目。
九月的夜宴会上,平日难得一见的皇太后亲来露了面,别的妃子们惊讶之余皆捉摸着皇太后这番行为的用意,而只有我知晓,她此来必是与明绪有关。
果不其然,席开未久,皇太后便在一片肃默氛围中开了口,三言两语便将话题引到了后宫之道上去。
“……所以说,并不是平日嘴上挂着多少句敬爱皇上,就真的表示心里是那样,真正有心的人,即使做的是小事,也能看到当中的用心。就像启祥宫的念安君明绪,你们在皇上寿辰时送的都是些古董珠宝,文墨玩物,可他送的却是亲手抄写为皇上祈福的佛经,东西虽小,里面的感情贵重,也才是真正花了心思,也才是真正的惦念皇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