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无比珍爱我的同学。在这个纯真的世界里,我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
因为喜欢而喜欢,因为爱而爱,情感有时就这么纯粹。有什么可怀疑的么?能开开心心地彼此喜欢着就好,除此,我对朋友无欲无求。
……
看错了化学方程式,准确地说,把“硫酸”看成了“盐酸”,被罚抄100遍。老师说,因为这些方程式已经让邻桌之间互默互阅地练习过了,所以,邻桌要负连带责任,减半受罚。猴子顿时一声惨叫。
下午,实验班没有补习课,回家歇了一会儿,四点又返回学校听海G讲数学。一来二去,疲惫得要虚脱了。
给星河讲了罚抄和罚站的事,他发了好长一条短信过来:“一百遍?罚站?我认为让我听到这事发生在21世纪一个直辖市一所还不错的中学里,比上次听你说的性与暴力震惊多了。上次我不震惊,是因为老百姓永远按本能生活,千百年不变;这次我震惊,是因为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否则落后早晚挨打。我现在找到一点原因了——一个这么聪明有灵气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数学,与她遇到的教育体制有关。”
江苏《少年文艺》的“泛90后”栏目要刊登我的个人作品小集。除了诗歌和散文,又要了一篇创作谈和三张相片。
2007年1月24日周三
晚上,我正昏头昏脑地玩《使命的召唤》,接到付饶的电话。
“猪,干吗呢?找你有点事。”他的声音闪闪烁烁的。
“肯定没好事,说吧。”
“嗯,我把生活费挪用了,妈妈这两天要查帐,借我点钱吧。”
“多少?”
“200。”
“好吧。”
“你明天给我送到学校?”……他就是这么得寸进尺。
“别做梦了。”
“噢,那明天下午三点半我到你学校去拿。”他无奈地叹口气。
沅一叔叔给我邮件,发了几段他的有关我的日记。
牧笛:
你好。你说日记是最真实的自己,信然。叔叔给你发几段有关你的日记。
元月三日阴
读牧笛的博客,十五岁的女孩,诗文皆佳,殊为难得。

元月十二日小雨转多云
牧笛小小年纪,已发表数十万字作品,真不简单。她小学六年级即开始发表作品。她心态好,在学习上不刻意拔尖,而是享受中等。在写作上顺其自然,没有想当专业作家。这样的女孩,做什么都一样出色。
元月十九日晴
晚上收到牧笛的邮件,是一封信。信中说,她对博客有些厌倦了,但又舍不得朋友。她说,希望我们是朋友。给牧笛回信,告诉她,我很感激博客,让我结识了她。
元月二十一日晴
几乎看了一天博客,看得最多的是牧笛的,小姑娘有大襟怀。用她的话说:“一棵小树,却有森林的情怀。”读她的一诗一文,湿了我的眼睛。诗是《写给未来的女儿》,文是《一个人,静静地思念外公》。她的作品,清新,畅晓,时有妙喻,饱含诗意,而且悲天悯人。布局结构如行云流水,一点也不刻意和做作。她课余还为杂志写影评,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想,不人云亦云。牧笛没有这个年龄的幼稚与尖新,也没有偏执叛逆和恃才傲物。
有的人,诗文虽然也充满爱和温暖,但仅仅是小我,而且意象重叠,缺少变化。读多了,有审美疲劳。读牧笛却没这种感觉,她时常让我吃惊:读书之多,引文之贴切,字里行间流淌着盎然诗意,还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哲思。
元月二十二日阴雨
牧笛发信要地址,说给我寄两本杂志。读她在北京和洛阳领奖的两篇文章,活泼而调皮,露出小孩本色。接着读了一篇《简单》,太不简单了!文章严谨圆满,无懈可击,极富张力,由衷赞叹。
窗外的风刮得很猛烈,白炽灯光在这样的冷酷之中显得格外明朗和温柔。我拉开窗帘向外张望。尽管看不清大街上过往的任何一张面孔,我的目光还是放慢了速度。我想我最终记住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那么一种感觉,温暖,快乐,感动或者其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