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狼烟起 第八十四章(上)定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营太子帐内,广平郡王李豫、建宁郡王李倓、东宫辅臣杜鸿渐、李辅国、裴冕等人都静立在侧,他们都在等待太子李亨做出最后的决定。
李亨心中虽然乾坤初定,但是十多年谨小慎微的处事方式已经形成习惯“再想想,一定要再想想”
“父王,何须再想?难道真要跟圣上前往蜀中?过了马嵬一入剑南,我们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建宁王李倓急言相劝。
“住口”李亨立即大声训斥“休要胡言”,其实这次西行,都是杨国忠的主意,说蜀地有自然天险,易守难攻,鼓动圣驾逃往蜀地,太子府的侍臣无不心知肚明,真要是到了蜀地,杨国忠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这个太子能不能做的稳还不一定呢。
所以一到兴平,手下众人齐来劝谏,都是竭力让自己留下另做打算,只是如何回奏天子,如何度天下幽幽众口?李亨心中一直犹豫,隐忍了这许多年不能在最后关键时刻功亏一馈呀。
“太子殿下”陈玄礼匆匆入内,面露喜色。四目交汇,李亨已然明白。
陈玄礼环视帐内,此时再没了顾忌,开口便是正题“丞相杨国忠,三位国夫人,连同贵妃已然在马嵬被诛,圣上留下一半人马继续西行,我等与众将士愿追随太子殿下,共图大事”
一语即出,帐内众人无不慷慨激昂,群情激愤。然而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又不免为那位有着倾城之貌的贵妃叹息一声,只是可惜了这位居于深宫不问朝政的红颜,不过若没有她,又怎么会有杨国忠的得宠,有安禄山的狂妄放荡,怎会有今天的局面。
“什么,父皇”太子李亨并未像众人那般兴奋与踌躇,他仿佛有些吃惊,如此公然的反叛行径,玄宗没有怪罪,没有默视,返而从为数不多的随行兵士中又拨出一半给他,此举既顾全了自己这个太子的颜面,也是对自己接下来行动的默许,李亨心中很是惭愧,他满目哀色,两行清泪自然滴落,几步冲到帐外,从侍卫手中接过马缰,翻身上马。他想追上去,跪在父皇面前请罪,只是这举止是真情流露还是做作,恐怕他自己也分辨不出了。

众人皆大惊,裴冕第一个冲上前去拉住太子殿下马鞍,极力劝留“太子殿下请三思,当今突逢乱世,太子殿下不仅要对圣上一人尽孝,亦要为天下苍生着想呀”
杜鸿渐也上前挡在马前,大声疾呼“太子殿下,如今匡复社稷救万民于水火的重任就系殿下一人呀”
陈玄礼高举宝剑,大声喊道“请太子遵马嵬之命,即元帅位,以图复国”
一时间所有将士齐声高喊“请太子遵马嵬之命”
太子李亨俯视众人,心中喜忧参半,终于等到这样一天了,臣子们是在为自己疾呼,然而盘旋在自己头上数十年的重压赫然被拿开,他还真有一阵茫然,此后的路该如何走呢?
“众将士听令,调转马头,直抵朔方大本营,再图御敌之计”坐在马上的李亨一鼓作气,气势如虹。
“万岁,万岁”众将士欢心鼓舞。
此时的李亨虽然没有皇位之名,却也有了皇权之实。
一场大唐最高权力的更迭就这样在一个看似平静的下午完成,一个带着满心的失意与伤感独自西去,一个是踌躇满志众志成诚的复兴之帅。这一切变革中,是一个女人,她用自己的离去成全了所有怀着一片报国热枕的热血男儿,让他们再无顾及地去驰骋去拼杀,让他们在权力的交锋中收获成功。
然而她的离去,也真真正正将一位伟大的帝王变为孤寂落没的迟暮老人,从此孤家寡人无限凄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