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少林大会(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早上,有仆人敲开了周云的房门,送来了早点,并告诉周云用过早餐后随他到正厅,与二小姐一道去娘娘庙进香。
二小姐即是小月,周云记得她说过今天要去庙里的,便赶紧用完早点,随仆人来到正厅。不一会儿,正厅外一阵骚动,数名丫环和婆婆簇拥着小月到了。
周云站了起来,眼前又是一亮,今天小月穿的似乎是凤栖城的传统服饰:深蓝色的蜡染短裙,同是深蓝色的短上衣,衣领和衣襟上绣满了小小的白花;裙子分作好几幅,上面也绣满了五颜六色的图案;头上、手上和脚踝上都戴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金银饰品。
见周云已在正厅守候,小月没有说话,只是对他微微一笑略施了个礼,便带着身边的几位丫环向大门走去。周云见小月的脸上化了浓妆,心中奇怪:“在凤栖城里人去上个香也要如此隆重?”
出了大门,早有两顶大轿子在等候。小月还是没跟周云说话,回头看了他一眼,便上了第一顶轿子。随行的管家示意周云坐进第二顶轿子,一行人便出发了。两顶轿子一前一后走了约莫两柱香的功夫,便听到外面的随从吩咐轿夫停下,周云掀开帘子去看,见是到了一座宏大的庙宇前,便自己下了轿。只见小月也从前面的轿子里走了出来,她仍然只是对周云笑了笑,便由几位丫环引着向庙门走去。周云仔细看去,见庙门上方写着三个金漆大字:娘娘庙。
早有几位道士打扮的人走出庙门外迎接,他们看见小月过来,当首的一位行个大礼道:“清谷在此恭迎许家二小姐。”
小月还了礼,低声道:“有劳三位道长。”
“许二小姐光临本庙,是本庙的福气。”那自称清谷的道长边说边引领众人向庙内走去。
周云心里更加奇怪了:“庙里的道长居然会亲自出迎?莫非这庙是小月他们家开的不成?”
走进庙里周云才发现,诺大的一座庙里面,居然连一个香客也没有,除了他们这一行人外,四周冷清清静悄悄的,似乎今天这庙就供小月一人享用。“不会是把整座庙包下来了吧?”周云心里想,“看来小月家在凤栖城里的影响力确实非同一般,难怪老许看到我和小月在一起会提出那个善意的忠告。”
一行人走进正殿,只见正殿当中立着一尊贵妇人模样的塑像,这妇人的服饰锦绣华丽,头上的冠饰流光溢彩,周云心想这就是那位娘娘吧。仰头看着这尊栩栩如生的塑像,不知为何,周云竟感到到这美丽端庄的妇人眉宇间好象也和小月一样,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此时,道长们已肃立于塑像两侧,一时间殿内金鼓齐鸣,站在塑像周围的一群道士唱起了祥和的歌声。
小月郑重地走到塑像前,点燃了三柱香,嘴里念念有词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跪下来向着塑像拜了三拜,装上香,又双手合于胸前静站了一会儿,才转过身来,一脸严肃地走到周云跟前道:“周大哥,轮到你去拜一下了。”
“唔……我也要拜一下吗?该拜点什么呢?”周云支吾着。
“把你心里的愿望告诉娘娘,她就会帮你实现的。心诚则灵,去吧。”
周云走上前,感觉娘娘的塑像似是俯视着他,她的嘴角虽然微微含笑,但周云更能肯定自己的感觉――娘娘的眼中带着浅浅的哀愁。依着小月的样子,周云也点好香,对着娘娘像拜了三次,然后装上香。
“好啦,明天我们就去少林寺参加少林大会!”定睛看着周云上完香走回来,小月显得特别的轻松和兴奋。
“许二小姐,请移步耳房用香茶。”一位道长趋前邀请。
“多谢道长盛情,我的可免了,香茶和果品都打赏给我的随从吧。”小月看了看周云,“我要跟这位周大哥在庙里随处走走。”
“许二小姐请便。”道长识趣地退开了。
两人在庙里漫无目的地四处逛着,周云问:“小月,今天是怎么回事?是你们许家的某种仪式吗?”
小月指了指自己的头饰和衣着:“你一定很奇怪我今天为什么会穿成这样吧?”
“对呀!你今天就象一位公主,完全不象往日的小月了。还有,为什么这庙里只有我们,而道长们对你又是那么的恭敬?”
“其实很简单,你听完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这娘娘庙原来叫做许家宗祠,后来凤栖城里出了位娘娘,我们就把许家宗祠改建为现在你看到的娘娘庙了。改建时我们家可是出了大钱的,每年的香火钱我爹也给得最多,所以庙里的道长对我们家就会象贵宾一样地对待。每当我有什么心愿想请娘娘帮我实现,我就会穿上我们许家的传统服饰,来到这里给娘娘上香,把我的愿望告诉娘娘。”

“那你跟娘娘许了什么心愿?”
“不能说的,说出来就不灵验了。”小月左右扭动着身体来加强她的语气,身上的饰物互相碰撞着发出了“叮叮”的脆响。
周云盯着在小月胸前荡来荡去的一枚玉戒指,这枚戒指用红绳子挂在她的脖子上:“这不是我送给你的那只戒指吗?”
“哦――是啊――”小月窘迫地应着,红着脸赶紧把戒指从领口收回怀中。
周云看在眼里,心中却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失落。“希望我那个愿望真的能够实现。”他默默地想着。
“周大哥,我们回去吧。”小月碰了一下周云。周云应了一声,抬头见用完茶点的随从们已经在庙门外等候了,便与小月一道往外走。
“小月――”周云远远地再看了一眼正殿上的那尊塑像。
“恩?”
“这位娘娘和你们家有亲戚关系吗?”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吧,反正都是姓许的,要说有也是很疏很疏的那种亲威。不过我爹可不这么认为,他对人总是说我们家跟娘娘是很亲的关系。”
“他是生意人嘛,当然希望有很亲的关系了。小月也想着有一天做上娘娘吗?”
小月埋怨地白了周云一眼:“周大哥,你有时真是个呆子,我才不想做什么娘娘呢!”
“可你们家里人不这么想吧?”
“你这人啊,说你呆时你又不呆。我们家里当然巴不得在朝中能有个皇亲国威了,可惜我姐身体又不好,我又是个野丫头,气死我爹。”
“是啊,昨天见到你姐,她气色是不太好。”
“周大哥,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些怪怪的问题来了?罗罗嗦嗦的一点都不象你。快上轿回家吧,我还要收拾东西去少林大会呢!”小月也不等周云回话,快走几步上了自己的轿子。
********
每年的少林大会,除了对解决武林纠纷、平衡各方势力、促进各门派技艺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外,还不知不觉地催生了另一个好处,就是间接让少林寺山脚下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兴旺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江湖上、武林中数得出名号的大门派不下二三百个,所以每年参加少林大会的人数都要过千,少林寺再大、再慷慨,也安顿不了这上千号人马,更负担不起这些人在少林大会期间的吃喝。因此,原来在少林寺山脚专做香客们的饮食起居生意而形成的无名小镇,靠着每年少林大会的带动,居然也发展得颇具规模,镇上客栈饭店酒馆林立。只是当少林大会的风光一过,很多商家便陷入了惨淡经营甚至人去楼空的结局。不过每到少林大会前一个月左右,这些商户便又重新焕发了活力,巴望着能在少林大会那几天狠狠地赚上一把。尽管是这样,但住的地方每年还是不够,一方面每年参加少林大会的人数都在增加,另一方面也有商户忍受不了一年内仅有几天的旺季而放弃了经营。
所以,当叶飘和骆英赶到这个无名小镇时,他们发现自己失策了。
“对不起,房间已经住满了。”“客户去问问别家客栈吧,我们这里已经被武当派和峨嵋派订下来了。”“客户请谅,海龙帮的人刚把最后的五间客房包去了。”他们两人问了数十家客栈,听到的都是诸如此类的回答。
在一家客栈的柜台前又得到一个类似的回答后,骆英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明明有空房!为什么不给我们?!你看我们是付不起钱的样子吗?!”
“客官勿躁,”掌柜的显然见识过很多这种场面,他不慌不忙地说道,“镇外林子边有一块大空地,专门给因为晚到而订不到房间的客人搭了很多临时的帐蓬,客官只要付很少的钱便可入住。”
叶飘苦笑道:“想不到搭临时帐蓬的生意都有人想到了。佩服,佩服啊!”
“想打发我们去住帐蓬?不行!你想办法腾一间客房出来给我!打死我也不去睡那种又脏又潮的帐蓬!”骆英瞪起双眼,看来是准备跟这家客栈的老板耗上了。
“客官,你这不是故意为难小人吗?”掌柜挤出可怜巴巴的样子求道。
叶飘觉得再这样耗下去也没有用,便道:“算啦,骆大人,帐蓬就帐蓬吧,说不定晚一点连帐蓬也没有了。”
“掌柜的,杜小姐要的九间上房,劳驾确认一下,订金已经付过了的。”这时,一位黄衫女子走到柜台前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