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古元兽、瑞兽、灵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各地上古传说中,各种异兽的数量甚至比“神”还多。
祂们从那里来的,现在又去了哪里呢?
据相关资料记载,盘古自解全身之后,一身精魄、血肉化作了无数的灵体。这些灵体虽则同宗同源,力量却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一部分,变成了统管天地“天神”、“地祗”;一部分变成了各种禽、兽、虫、鱼等远古生灵;另外一部分,则变成了一些海生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此外一种说话则是:女娲接替了“创世纪”的工作,由于太无聊了,就“捏”了亿些“小东西”(包括那种两头、四手、四脚的“人”)来玩,这些“玩意儿”后来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远古生灵……
那些远古海生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现已得到证实,不再讨论。
在此,且简单介绍一下那些远古生灵。
据说能称为“元兽”的生灵,只有虯螭、鲲鹏、狰狞、鼋鼍几类。
(一)
这虯螭,一说是龙族中的一种,一说是龙的前身。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祂是一种善于变化、能够兴风司雨、有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之首。关于龙的形象,古籍中的记述多不一样。有的说祂有四足,马首蛇尾;有的说祂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兼备鹿角、马头、蛇身、鱼鳞、蜥腿、鹰爪、蛇尾等多种动物之长。祂在传说中的名称也有很多:有鳞的被称为蛟龙,有翼的被称为应龙,有角的被称为螭龙,无角的被称为虬,小的被称为蛟,大的则被称作龙。
这龙和侏罗纪的恐龙不同,其起源有多种说法。考古专家认为,早期的龙就是一种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而有些人则说,龙最初形成的时候,龙头很像猪,龙身则与蛇身相同;还有人指出,龙是由鳄鱼蜕变而成的……有些学者则认为:龙是炎帝、黄帝统一中原之后,揉合各氏族图腾而成的形象——这种说法显然更符合现代人的世界观。但从神经角度,我还是相信龙的存在(在我们奉信的“十二生肖”之中,有十一种都真实存在,这“龙”未必没有,^_^)
据相关神话记载:这龙是由盘古的精血所化,最早现于南海,为灵长类生物祖师;而盘古留在大陆的血,则变成了狰狞,为兽类祖师;留在北海的精血,化成了鱼,有鲲、鲭、鮨、鳙、鳡、鲔、鳐、鳋等无数种类(据说,其中的鲲比龙还要庞大,静如浮水之洲,动似翻江蹈海),为鱼类“祖师”;留在北海的精血,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灵龟,名叫鼋鼍,位列四大元兽之末。(宇内其它地方有没有相似的物种,就不得而知了。)
这四大元兽成形之初倒也相安无事,到了龙、鲲两族衍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战争便开始了——毕竟海内的资源有限,竞争不可避免。那鼋鼍
深居海底到也无妨,可龙族以鱼类为食,自然很快就和鲲族发生冲突。这鲲虽然巨大,可没有龙那种兴风司雨的战斗力,几战下来,鲲族便所剩无几了,只好退居大陆。这时的大陆,已是狰狞的天下,两强相遇,岂有不争之理。这狰狞看似温顺,一旦遇袭,却能喷火相拒。几战下来,鲲族几近绝灭,因此对龙族恨之刻骨。
就在麒麟和鲲族相争那段时间,这些鲲只好振鳍而跳。久而久之,鲲的双鳍变成了翅膀,嘴上也生出了尖喙,竟能飞腾起来,便成了威猛的大鹏金翅鸟。据《庄子•逍遥游》描述,这鹏的翅膀有若垂天之云,一飞便是万里之上。为了报夺家灭族之恨,鲲鹏的羽翼一成,便离开大陆,欲灭龙族。这龙开始未作防范,被鹏的尖喙啄出龙眼,利爪揭开龙鳞,差点就灭绝了。但龙作为四大元兽之首,上可腾九天之颠,中可行百兽之间,下可藏四海之底,很快便找到办法避开了鹏的攻击。
要问是什么办法?自然是潜入深海,等待时机了。很多年后,有个海神(或说天吴)巡海的时候,惊出了海底藏龙,大鹏金翅鸟得知,复来咬杀,龙鹏大战再次开始。这时的龙已经有了经验,知道避其锋芒,攻其不备。这一战打得是天昏地暗,四海沸腾,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这段时间里,龙也与大陆上的狰狞结合,生出了双角、四足、铠鳞、牛尾、狼额、麕身、马蹄的“瑞兽”麒麟。这麒麟兼俱龙与狰狞的特点,不但能够喷水,更能喷火。他们加入战团后,那些鹏遇水即落、遇火即焚。那些被火烧过的大鹏,后来变成了“瑞兽”的凤凰,性情也温顺许多。
对于这次大战,佛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即:西方释迦牟尼尊者以自悟的大乘佛法斗败了婆罗门诸佛的小乘佛法之后,一统西方释教。元始天尊请来释迦尊者,宣化大乘教义,但求化解龙鹏之争。龙鹏听得大乘佛法教义,顿感彻悟,归依释佛,成为“那迦”、“迦楼罗”二部,与释迦牟尼尊者之前创立的“天部、紧那罗部、乾达婆部、摩呼罗迦部、夜叉部”以及后来收复的“阿修罗部”统称为八部众。
由于鹏族满身羽毛,最怕火焰,佛祖便授“迦楼罗部”遇火重生之不灭金身。此后,很多大鹏鸟借火重生,羽翼都蜕变得五彩缤纷,生出七彩七翎长尾,十分华丽,便成了凤凰(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显然是那些佛教信徒多年意淫的结果——试想:我们一向信奉的龙、鹏、凤凰都归顺了佛祖,还有谁敢不去烧香拜佛呢?作为“龙的传人”,我不相信龙这样的灵兽会被一个外国人收复。至于前一段时间,某位专家说要修改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我……在此省略三个字)
(二)
那凤凰亦称皇鸟、鸾鸟、凤鸟、朱鸟、丹鸟、火鸟、鹍鸡等,又叫不死鸟、火之鸟、长生鸟、火烈鸟等等。在古代,凤凰是尊贵、崇高、贤德的象征,含有美好而又不同凡俗之意。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人们常常把一些山川和城邑以“凤凰”命名。据有关的资料记载,在中国大陆上,现有42座山叫做凤凰山,可谓“九州凤凰多”。这些山分布于大陆近二十个省,也不知凤凰从何处来的?
除了大鹏鸟变凤凰这个说法外,图腾说也颇得人心。据说,轩辕黄帝征服各个部落之后,决定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类似现在的国旗,或者说国家标志),于是就在各部落原来的图腾基础上,创造了“龙”这样一个新的图腾。没想到组成龙图腾之后,还剩下一些部落的图腾没有用上,为了安抚民心,黄帝的正妃嫘祖把那些剩下的图腾组成了“凤”的标志(这也是龙凤呈祥的来源)。后来经过演变,继而出现与“凤”相应的“凰”,产生“凤凰”这样一对灵物。

这个说法或许是有道理的,但在《神经》之中,我们姑且相信凤凰的存在吧——五千年来,中华民族都接受了龙凤的神话传说,已把龙凤作为吉祥的象征物,无论走到哪里,就把龙凤带到哪里。龙、凤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只要发现龙凤,就有中国人。我们如果否决“凤凰”的存在,“凤鸣岐山”、“有凤来仪”、“百鸟朝凤”、“凤凰涅盘”这一类的传说就没有意义了。
据某些文献描述:凤鸣有如箫笙,音如钟鼓,其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和鸣则曰锵锵。早期的时候,尊凤的行为主要流传于楚地一带,是楚族、楚国尊严的象征。在楚地出土的文物中,凤的图像、绣像和雕像不胜枚举,连楚人衣服上的刺绣图案也是以凤为主。此外,凤凰在古埃及的传说也有提及,说祂全身长有金色的羽毛,闪闪发光光的翅膀、斑斓的外表、鸣声悦耳,能给人降福添寿……
(三)
后来龙、凤被最高统治者所攫取,原来的图腾意义便失去了,而成为最高统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征。老百姓出于对丰年、福禄、长寿、美好的期望,只好将麒麟推上神台。虽然《神经》说这麒麟为“龙”与元兽狰狞结合而生,可祂的外形和龙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从外部形状来看,祂的身体像麋,尾巴像牛,蹄子像马(或说像狼),皮为鱼鳞,头上有角,角端有肉,色泽偏黄,更像一个新合拼体。究其缘由,应该和黄帝造“龙”、嫘祖造“凤”的情况差不多。
话虽如此,麒麟的存在也未尝没有可能。在《旧约全书》中,便有一种很像麒麟的独角兽被频繁提到;而中国的《礼记》中,更有记载说“凤凰麒麟,皆在郊棷”。据汉代许慎的《说文》描述:“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段玉裁注云:“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徵祥记》也以麒麟为祥瑞之物,并与龙、凤、龟合称“四大灵兽”(或瑞兽)。
在很多的民间传说里,麒麟不但是圣兽之王,还能为人带来子嗣。据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所载: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说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这话虽然有编造的嫌疑,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有诗为证: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
另一个元兽鼋鼍,据说还生下龟、蛇、鳄等爬行类生物。那龟、蛇二族交互交合,后来就生出另一个瑞兽“玄武”。诸君若想了解更多,不妨自行百度一下,在此不作赘述,只把那些上古元兽的后代进行一次梳理。据《风间记》描述,这虯螭(龙)生有九子,分别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质、螭吻;狰狞产有七兽,分别为麒麟、貔貅、獬豸、饕餮、魍狐、雪狼、狮鹫;鼋鼍生了五怪,分别为鳌、鳖、龟、蛇、鳄;而那鲲化作大鹏之后,有的经火而成凤凰,有的却游离天外,成为混世鹏魔王。
那囚牛,非常喜欢音乐,因此后来的琴上多有祂的模样;睚毗,善于征战杀伐(后来的兵器和仪仗上很常见);嘲风,有点像狗,善于了望(后来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蒲牢,住在海滨,喜欢吼叫,但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多半是龙族与鲲族那场大战的后遗症。人们因此把祂安在钟上,并用鲸状的木杵去敲击,以令铜钟格外响亮);狻猊,状如狮子,好安静、又爱烟火(因此被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为佛门护法);赑屃,又名霸下,有点像龟,曾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夏禹治水成攻后,让它背起那些功绩,因而后来的石碑都拿祂垫背);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敢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负屃,喜爱文学(多安在石碑两则);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能够灭火(传为雨神座下之物,多安在屋脊两头,以显消灾灭火的功效)。
那凤凰,后来还孕有鸾、雀二族,是禽类的“祖师”。
据说,最早的“雀族”有二百多尺高,能够口喷烈焰,尾部的羽毛坚硬如钢,一旦遇袭,可飞出钢翎伤敌性命。后来因为祂误食如来未成佛之前的金身,被佛祖所收,封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至于现在的孔雀为何这样,可能是佛祖收祂的时候,屏蔽了祂的灵力吧,^_^)。而“雀族”中的“朱雀”,还与龙族中的“青龙”、王母的使者“白虎”与“玄武”合称为“四大瑞兽”,为很多神仙服务。
后来,那朱雀通过修炼(可能是与“神”、“仙”离得较近,吸收了很多的“生命素”吧,^_^),变成了“九天玄女”,还帮黄帝打过蚩尤、给宋江传过兵书(其细节容后再议);而玄武则成为道教那“三清”的弟子“真武大帝”(或说祂得到玉皇大帝的一“魄”,而修炼成仙),又名“九天降魔祖师”。在“玄武”座下,还有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而青龙、白虎二族,后来基本上都成了“神仙”们的坐骑或座下使者了(可见远古很可能有过一场“净化”,^_^)。
要问龙、凤、龟、麟这四大瑞兽,为何现在只有龟族可见?我想除了图腾崇拜的习俗变了之外,也可能是因为龙、凤、麟这三族生灵的一部分被那些的“神”、“仙”驯化,成了祂们的“服务工具”;另一部分,或者飞天、或者入地、或者潜于深海之中,或者去另外一个空间旅游了,也许还在涅盘中,也许已经变了样,在此不作讨论。我们只需知道:远古事情曾经有过很多奇异的生灵,可能是盘古的“精血”所化,可能是感天地灵气而生,也可能是女娲的“宠物”……
(四)
在这四大元兽/瑞兽/灵兽之后,还有很多奇异的生灵,且列于附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