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杰克-坎菲尔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记得离开他的办公室时,彻底被他刚才暴露的卑鄙手段、固执和傲慢烦透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相信礼拜日布道中一贯宣扬的仁爱、宽容、同情之类的训诫。在哈佛学完宗教史后,我更接近于一个不可知论者。我开始怀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我甚至认为卡尔?迈克斯宣布的“宗教是麻痹大众的鸦片”也有道理:只要人们相信上帝的存在,并能预见死后的更好生活,他们就会忍受今生的任何苦难。
回望过去,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在于,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接受的宗教教育过于教条,而对如何与存在的精神世界建立和维持联系只字未提。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我的精神世界一直处在封闭状态之中。
在此期间,一位导师借了本书给我,那是医学博士雷蒙德?穆迪(RaymondMoody)的《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AfterLife)。他说他一口气读完了该书,从此他的生活就发生了改变。我把书带回家中,当晚便开始阅读。该书记录了穆迪博士对医学上“濒死体验”的研究。作为医学博士,穆迪尤其对那些医学上已经宣布死亡,但几分钟后又复活并能记起“死亡”体验的人感兴趣。
通过采访这些人,穆迪分辨出了这种体验的清晰模式。人死后就和自己的身体分离,漂浮在空中并能往下看到他们“已死亡”的身体。此后他们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通常还伴随高调的声音),隧道的末端有一道灵光,能给他们无私的爱。许多基督徒认为这一灵光是耶稣,佛教徒认为是佛祖,而不可知论者和无神论者则仅把它看作一道灵光。接下来,“死去的人”将在灵光的陪伴下,回顾自己的一生,其目的是总结生前的经验和教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告知,应当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体,于是他们又活了过来,虽然有点不太情愿。
在穆迪的诸多采访对象中,其中一人说了一句话,让我感受最深。他说,灵光在回顾他的一生前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你的一生当中,你获得了什么智慧?”第二个问题是:“你培养了哪些爱的能力?”这两个问题要比书中的其他内容对我的震撼更加强烈。最近我又重读了这本书,很惊讶地发现这两个问题原来只是书中某一段落的两句话而已,之前我一直以为它们是该书的主题思想。不过,他们并不是穆迪博士作品的主题,但30年来我一直铭记于心,因为他们是我生活的指明灯。
读到穆迪作品的这一部分时,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由精神组成的,精神超越**;事实上,地球上的生命死亡后还会有新的生命;我们之所以活在这个星球上,主要目的是为了加深我们的智慧,开拓我们爱的能力。
那天晚上,我开始绞尽脑汁地回顾过去的生活,发现我根本就没有努力使自己变得更聪明睿智、更可亲可敬。在这之前,我的全部生活仿佛只有学习,而不是积累智慧,关爱他人。正如教育领域没有人可以“传授如何考试”一样,几乎没有学校或大学开设名为“从你的经验中吸取智慧”或“如何无私地去爱”之类的课程。与此相反,我学的大多是历史、地理、数学和生物,尽管非常实用,但跟爱、喜悦以及心态平和毫不相干,而后者早已离我渐行渐远。虽然教堂劝诫我们要仁爱、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但它们缺少有效的课程来教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当细细体味从《生命之后的生命》中读到的思想时,我从内心深处觉得确实有精神存在,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帝”。上帝的存在不是为了惩罚人类,而是为了教化大众富有同情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都处在一所人间大学中,通过我们的经历学到这些道理。穆迪博士的研究(以及后来的肯尼斯?瑞恩博士和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对医学上濒死体验的研究)为神秘现象和圣人向我们揭示的问题提供了理学依据。

这本意义深远的书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个晚上之后,我开始深深地迷恋冥想、祈祷、阅读、为他人服务等精神练习。我把自己的生活献给了学习关爱和智慧的伟大事业,同时还教育别人也这么去做。起初,我通过开办有关人格尊严、人际关系和成功法则的研讨班来帮助别人。后来,我开始搜集那些蕴涵关爱与智慧蕴义的故事,通过它们激励和启迪他人。这些故事也为我后来创作《心灵鸡汤》奠定了基础。
在研讨会上,我经常提及阅读《生命之后的生命》这一具有变革意义的经历,以及我从这本书中获取的感受。有一天晚上,我刚在一个教堂演讲完,听众中有一个男子走了上来,告诉我他发生车祸后的濒死体验。他说,在那场车祸之前,他虽然是基督徒,并参加每个礼拜的仪式,但从未感受到与上帝和教堂的密切联系。作为一个房地产经纪人,他所有的生活就是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自从有了那次濒死体验后,尽管职业没变,但他现在开始把客户当成自己服务的对象,而不再像原先一样,将他们视为自己的摇钱树。
随后,他和我分享了一些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想法。“你看,”他说,“尽管我是名基督教徒,但我确实不知道是否存在教堂布道时描述的天堂或地狱。我去教堂的时间还太短,这些还无法得知。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想象中的地狱模样。地狱就是站在耶稣基督的身旁,他将陪你回顾你的人生经历,你们都能看到你在生活中每次被拒绝施以仁爱的情景。每当被拒绝给予他人爱心和同情心时,你都应该真正感到伤痛,包括你自己的伤痛,当然也包括那些被你拒绝的人的伤痛。”
当我在之后的讲演中与听众分享这一故事时,一位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的男子走了上来。他向我哭诉,他曾警告自己女儿,如果非要嫁给她男友,那么她将被剥夺继承权。她男友当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这所学校是南加州大学的“宿敌”。男子还承认,自己已经有一年多没和女儿说话了。这些故事都清楚地说明:假如收回我们的关爱和宽容,我们将给自己和对方带来多少不必要的伤害。
如今,由于《生命之后的生命》以及它带给我的体会,我始终努力地帮助人们做真正的自己,坚信自己的信仰,并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追寻快乐。仅这一点,就足以消除我生活中的许多压力。除此之外,我还对自己、家人及朋友饱含仁爱之心。虽然远不够完美,但我会时时想起在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校区一个昏暗公寓里度过的那个夜晚,想起那个夜晚我学到的两个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我该如何更好地关爱别人?”以及“我能从这次经历中汲取什么样的智慧?”反问自己这些问题,以及为回答这些问题所做的不懈努力,都使我的人生之旅远比想象的更有价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